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我的江山,你随便捏 > 第140章 辩论

我的江山,你随便捏 第140章 辩论

作者:遥的海王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02:23:4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文香楼是云州当地久负盛名的酒楼,取自诗文自有墨香而得名,是文人雅士最喜欢谈诗论道的地方。

最近院试,云州各处的童生汇聚在此,又因为虞山居士挺身而出,带领读书人与官府对抗,这商议和号召往往就在这文香楼里面,每晚几乎都是座无虚席。书生们各抒己见,高谈阔论,以满腔之热血,舍命而忘生的高亮情操,用抑扬顿挫,又激昂大义的声音鼓舞众人士气。

以梁成业为首,吸食百姓血肉的狗官必须要死,那万恶之源的新政必须要除,不除还不了云州安宁,天下太平

每夜如此,激昂愤慨,热情不减。

方瑾玉原本是不想来的,因为每次一来,就听着一肚子火气,可人单势孤之下,即使心中有万千反驳之语都不敢说,生怕引起众怒,遭这些书生一人一口吐沫,只得默默听从,声声附和,待人群尽兴而散。

这个时候,他有些后悔来云州了。

其实这云州之行却是他自己争取而来,杨慎行来平乱,怎么会想带个十五岁的少年,一是危险,二也帮不上忙,只是方瑾玉坚持,这才一道而行。

以十五之龄考中秀才,方瑾玉的资质可谓不凡,就是表兄杨哲如今还被父亲拘在家中苦读,以便来年的院试。

然而他毕竟姓方不姓杨,母亲又因过错被外祖父送入庙宇苦修,方瑾玉作为一个尴尬的外姓人,若是无法展现足够的才能和实力,又如何在杨家立足这次来云州,就是希望凭借自己的本事给杨慎行帮忙,如同那些幕僚一般,好让人另眼相看。

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云州大乱岂止是百姓聚众闹事那么简单,能让杨慎行一品首辅连年都不过了亲赴而来,这就不是区区一个秀才就能插手的。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将云州士子当夜的檄文告知杨慎行,知道虞山书院的动向。

“少爷,要不还是别去了吧”身边的小厮看方瑾玉望着那灯影重重的文香楼,不禁劝道,“那些书生,说来说去就那些话,除了气人,没啥有用的。”

方瑾玉捏紧手里的扇子,目光阴郁,“那我还能做什么呢”说着他走进了文香楼。

方瑾玉已是这里的常客,他还算有点心眼,隐瞒自己的身份,以一个京城求学学子的身份混进了这些书生里面,平时也不在杨慎行身边露脸,倒也无人发现书生堆里进了个内鬼。

又因为年纪小,长相俊俏,一身打扮加上说话谈吐不凡,便博得不少书生的好感,都将他引为知己,一份助力。

不过今天的文香楼有些奇怪,不似往日一名学子慷慨激昂,下面纷纷叫好,也不像痛斥狗官贪官,引得同仇敌忾,反而像是在两方争辩。

方瑾玉纳闷地走向前,在一处门边位置上坐下,然后朝身边人拱了拱手“林兄,朱兄。”

边上的书生一看到他,顿时惊讶道“原来是方弟,你今日来的有点晚。”

“有点事情耽搁了。”方瑾玉随口解释了一句,接着问道,“这是怎么了,与谁争论”

“是那些从雍凉来的考生。”林书生的口吻中带有一丝不屑,“说什么新政是造福万民的好策,只是不够完善,为狗官所逞,让我们不要偏激,莫一概而论。”

接着朱姓书生也摇头道“还说什么在他们雍凉,宁王治下,为了这新政特意设立了新法办百姓都叫好,这怎么可能呢”

方瑾玉听着愣住了,他问“宁王,就是当朝七皇子吗”

“对,就是他。”

方瑾玉再问“那新法办又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听着像是跟朝廷的三司条例司一样,专门推行新法的。”朱书生轻蔑道,“像是那么一回事,可谁不知道这三司条例司就是个捞钱的地方,一丘之貉罢了。”

“是啊,新政若是没了,这帮子人还能怎么剥削百姓的血汗钱”

“也不知道在这个时候,鼓吹新法的好处究竟有何居心,莫不是朝廷派来瓦解人心的吧”

“听说今天下午,这些人也去了衙门,对着华夫子直接出言不逊,差点动起手来。”

“真的,那也太过分了”

“还争论什么,就应该将这些人给轰出去,免得蛊惑人心,将咱们的努力功亏一篑。”

“对。”

方瑾玉听着这一声声鄙夷的话,心中疑惑,他忍不住抬起头听着那处辩论,可是离中间太远,于是抬了抬手,招来了店小二。

“给这几桌各上壶好茶,来些小食。”

林书生不解,“这桌上有茶水,方弟怎么”

方瑾玉抬起扇子行礼,“一直未曾感谢兄台们的照顾,一点心意,莫要客气,你们稍坐,我去前头听听,看看他们如何争辩。”

“那便多谢方弟了,去吧。”

这些书生坐的这么偏远,本就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如同马前卒一般,反倒是虞山书院的在中心与人辩论。

方瑾玉往前,寻了一个位置,与边上的书生告罪,又同样给桌边的每一个人上了茶和茶点,然后坐下来,很快他就听清楚两方你来我往的内容了。

只听雍凉的考生说“在下说过,每一个新法推出,官府皆会在市集,城门口,酒楼客栈,任何来往人群众多的地方派人粘贴,令人详细解读,力求人人而知。”

接着立刻有云州书生反驳“笑话,论一城一省识字之人何其之少,新法之条拗口难懂,说句不好听的,所谓解读就如对牛弹琴,如何做到人人而知”

“无须条条例例皆清楚,只需告知应尽之务,应得之利,以及如何维权之法便足矣。如免役法,徭役颁布而出,或交役银,或服徭役,此乃应尽之务。之后,已交役银者无须再担徭役,而服役之人可按免役法得雇银,这便是应得之利。最后若交银还需服役,或服役未得雇银便可状告,这便是维权之法。”那雍凉考生抬头挺胸,大声回答,“而免役法最重要的不就是这些吗”

这话让方瑾玉不由地点了点头,说来朝廷律例,大多百姓是稀里糊涂的,官府说什么就是什么,一旦日子过不下去,就朝廷,怨恨皇帝不给百姓活路,其实有时候并非政令有问题,而是地方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导致。

“那田间乡野之村人怎么办别忘了,担负徭役之人多是他们,难不成还得专人前去挨家挨户地详解”有人冷笑道。

那雍凉书生肯定道“没错,在雍凉,新法办甚至官府就是这么做的,人人自知权力和义务,这样一个法度才有完善可能,你们不明白,便是因为没有亲眼所见,如今的雍凉无人视徭役于洪水猛兽,反而是增加收入的一个途径,此乃再好不过的政策。”

方瑾玉听着心中微微一动,然而雍凉的考生刚说完,便有云州书生起身反驳。

“可惜需要民告官,试问官威之下,若真受了压迫,区区百姓谁敢告新政或许初衷为了百姓,可说到底增加了官府敛财之途径,若要遇上好官,或许能有雇银到手,可若遇上了梁成业这种狗官,岂不是让百姓更加苦不堪言”身着虞山书院的学生大声道,“恕在下偏颇之语,好官如同凤毛菱角,而贪官污吏却是过江之鲫,为了政绩,为了媚上应和,这些当官的什么事干不出来”

“面对此种,雍凉的新政又该如何杜绝这种贪官污吏,贪赃枉法呢”

这两问却是将雍凉的考生给问倒了。

他们毕竟不是新法办的,知道的也不多,只得道“可这是贪官所致,与新法无关呀”

“若无新法,又怎以此为名盘剥百姓不杀伯仁,却因伯仁而死,兄台,在下说的可对”

“这”雍凉的考生皱了皱眉,彼此面面相觑,显然无法反驳。

接着云州书生趁胜追击,“雍凉地处偏僻,又有西北军在侧,只要无战事,朝廷并不干涉,就是赋税都能少交,自然这新政可以大开方便之门。可在云州,乃至天下,谁不知道国库空虚,赤字多年,这个时候推行新政,不就是为了敛财吗这财从何而来,百姓也。”

“好,说得好”

“雍凉的兄台,你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周围的书生都看着这十个考生,不禁令他们面红耳赤。明明知道新政完全能够为百姓带来好处,却无力反驳,让他们顿时产生了无力的挫败感。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沈书生道“若是尚公子,或者秦主事,张主事就好了,他们对新法办的做事规章更加了解。”

“是啊”可他们来此也是偶然,不过是跟着友人过来见识一下,结果听到对新政全然否定之词,便一时激动争论起来,结果

“不对,我听秦主事说过,记得是有办法抵制官府肆意妄为,有制衡。”

“哦,那我等洗耳恭听。”

就连方瑾玉都坐直了身体,眼中带着希望。

杨慎行烦恼的根源便是这帮人不信任官府,以至于抵触新政,可若是雍凉的考生能够在今日驳倒这些书生,那么他将此法告知杨慎行,或许便是一条出路。

想到这里,他期待地看着这几个雍凉考生。

然而,他们却面露为难,因为实在不清楚,便最终道“诸位若是愿意等,我们去将新法办的主事请过来,与诸位详细一说。”

“怎么,你们不知道吗”

“我们的确不知。”雍凉考生老实道。

“哈哈,那有什么好说的,若是辩不过,直说便是”

“是啊,我等又不会笑话你们,何须死不承认呢”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这一声声嘲笑之中,他们终于坐不下去,道“我们去请尚公子他们前来。”然后去起身,快速离去,后头传来哄堂大笑,仿佛打赢了一场胜仗一样。

不久之后,文香楼的聚会便散了,方瑾玉也随着这些书生走出酒楼。

这时,忽然身边有人叹道“其实若官府真能像这些雍凉考生所言,倒也令人向往。”

“方才人多,我就没说,其实今天下午在衙门前,那位小公子所言比今日这些考生振聋发聩得多,你们怕是不知道吧,雍凉的新法办是由高自修大人的公子所办。”

方瑾玉的脚步一顿,接着立刻赶了上去,“兄台,请留步。”

前面的两个书生停下脚步,回头,见到方瑾玉,不由疑惑道“你是在叫我们吗”

“对。”方瑾玉抬起折扇行礼,“在下方才不小心听到两位兄台言语,提到了高自修,请问是不是那位”

其中一位书生道“没错,就是那位与杨慎行一同问罪流放,去了西北却途中逝世的高自修大人。”说着他看向自己的同伴,“说到新政,其实这位才是真正的创始之人。”

“正是,要不是他已逝世,也轮不到杨慎行来主持这场新政,这天下也就不会让杨慎行弄得如此乌烟瘴气,说不准山长也就不会如此反对了。”

“可不是,如今其子为宁王所用,以至于雍凉的新政人人叫好,我看也并非虚言。”书生皆有气节,新政若非真的如此之好,也不会让这些考生这般维护,甚至辩驳不过都急红了眼睛。

“没错,真是可惜了。”

方瑾玉听着这话,心中复杂万千,那两个书生说完便渐渐走远,而他站在马车前却久久未动,小厮不由地唤道“少爷”

方瑾玉回神,说“回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