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红楼之宝姐姐不干了 > 第 25 章[倒V]

红楼之宝姐姐不干了 第 25 章[倒V]

作者:归途何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0:3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当下男客去了前院安置, 女客里头黛玉跟着宝钗回了梨香院,贾母也说不出甚“与兄弟好生相处”之类的话。没见人亲爹亲哥亲儿子尚且避嫌住到外间去,如何宝玉这个已经长大的姑表兄弟就能往人院子里钻了?

原本之前林如海说是要宝玉跟着一起去他府上读书, 贾政自然千肯万肯,无奈儿子不情不愿。打头宝玉寻思着林府且好接近林妹妹, 勉强算是高高兴兴的带了小厮茗烟过去。岂知林家上下甚是规矩,外男看都别想往后院看上半眼, 哪里还能够去寻了黛玉说笑。又有薛蟠这等痴肥的蠢物坐在旁边, 那些圣贤书背得竟比自己还溜, 当天晚上气得回去哼唧半晌,第二天就装病不肯去了。叫贾政知道了直接抓去前院捆了命人往死里打, 好不好打得皮开肉绽又惊动了贾老太太将其骂个狗血淋头。这一通折腾下来, 宝玉也不肯出门了,日日只装着棒疮还没好全, 就呆在贾母院子里和丫头们玩乐调笑,逼不过了才叫小厮背了书往家学里去一趟应个卯,仍旧回来宅着。这几日因是娘娘要回府省亲, 无人管束于他, 故此格外放纵起来, 趁着眼下又是元宵佳节尽往姐妹们跟前凑。

贾府里早就有宫里太监并工部官员来回数次看过陈设方向,安排关防驻跸,种种仪注不一。客人们且不论,主家从上到下整整一夜未曾安歇。到得十五这一日五鼓时分,自贾母起往下凡有爵者, 无论男女,皆按品级穿了大衣裳,又上了大妆,站在先前大太监勘界好的地方直等到未时,站得老太太两股战战方又有太监骑了马来道是时辰尚早,娘娘少不得要领了宫宴请了旨意才能从凤藻宫动身出来。凤姐便劝了贾母先回殿中坐下缓一缓,自己仍守在前头等着。

宝钗、宝琴并黛玉同贾家其他女孩子守在一处,林如海和薛蟠因是外臣故此不必觐见,只远远地全个礼便罢了,因此最为清闲。宝琴年纪小,黛玉身子弱,宝钗便叫莺儿去抱了垫子褥子来塞给二人道:“你们且靠着丫头迷糊一会子,熬狠了明儿一个个都要灌那苦药汁子。”说着听外头下人来报说是太监一说娘娘赶早也得戌时才能由宫里动身,且还早着呢,姑娘们立刻散了。宝钗又和宝琴扶了薛太太,小心喊上黛玉回梨香院蒙头就睡,这一觉补到下晌儿了才醒过来。

宝钗身边的莺儿、黛玉身边的雪雁,并给了宝琴做大丫鬟的画眉数着时辰去了大厨房,备上好克化的粥食软点服侍着自己主子各自用过不提。刚用罢饭食就听说时辰差不多,已有娘娘仪仗前头的小太监跑过来报信儿了,这才重新上妆,整理衣物去早间呆着的地方继续等。

这时节人都不爱说话,生怕说了不合适或是不吉利的惹祸上身,是以贾家上下大小除下人往来禀报消息外寂然无声。薛家和林家皆是客,只消停站在后头远远的看,少顷有婆子来报,说是外间已有十来个太监拍着巴掌跑过来,娘娘舆驾且不远了。紧跟着贾母传话命女眷皆随其在大门外迎接,三位姑娘互相扶持了跟在贾家姑娘后面列队走着,临行宝钗又多交代了跟着薛太太的丫头几句,生怕老娘累出个好歹。

此时天已黑了,为着这贤德妃娘娘省亲,贾家合族从十五后半夜一气儿熬到了十六前半夜,这才等来了正主儿。姑娘们跟在贾母身后俱低头互相换眼色,谁也不敢出声儿,只见一会儿一趟、一会儿一趟太监宫女们顺着外头叫帷幕挡严的街巷走进来,这些人手里或打了各色旌旗,或提了焚着御香的销金提炉;紧接着又是冠袍带履的力士撑了曲柄七凤黄金伞,一队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等物之类过完,最后头方是八个太监抬着的一顶金顶金黄绣凤板舆。至此贾母忙率众女下跪恭迎,等那板舆抬过一半去忙有太监飞跑来扶起贾母并邢、王两位夫人。

这日贾家正门大开,那板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早就备好的院落门前,待礼仪完备,再抬舆入门,太监、力士等俱各散去,只有女官数名引了元春入室更衣。少顷元春更衣毕而复出,只见这满园各色花灯熠熠生辉,皆由纱玲扎成,精致非常,抬首又见上有一匾灯,书云“体仁沐德”四字,此处方是省亲园子的正门。且不说这园子到底布置得如何豪奢,只树枝上扎出的花儿叶儿所费之绸缎便耗去薛家绸缎庄子半个库,其他亭台楼阁山石花木曲折流水之类更不必一一赘述。

当初此园大成之时,贾政亲同清客先生们领了宝玉进来题跋,为试宝玉才情少不得处处都让他拟了一两个名儿出来,因着元春待宝玉虽为姐弟实则情同母子,索性便将儿子拙作题了上去讨女儿欢心。元春下舆登舟,一带碧水映着两岸流光溢彩,舟临内案,复弃舟上舆,这才算是真进到园子内里。待众人拥簇着贤德妃娘娘进了正殿,又是好一通君臣礼节,先是贾赦、贾政于月台下略走了个过场,后有太监便请了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升月台上排了等着唱名儿。这一出完事儿后众人又服侍了娘娘入省亲车架出园去了贾母所住之正院,进了此处元春方可与家人稍稍亲近两分。

先是请了贾家本家的内眷进去,薛太太带着宝钗宝琴并黛玉排在外间垂手默立,贾家东西两府掌家执事人丁俱在外间排列整齐了磕头行礼,又有媳妇子们领了众丫鬟礼毕。元春坐了主位一一看过家人,忽想起祖母信中提过的几位客居姑娘忙问道:“薛姨妈、两位薛姑娘并林姑娘因何不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无诏未敢擅入。”贾妃听过即命“快请”,宝钗等人这才进了内室。薛太太本欲行国礼,亦命免过,元春赐了坐,看着宝钗笑道:“上次还在宫里见你,想着今后到底也有个亲戚在身边,没想后头皇后娘娘慈悲,不舍你骨肉分离仍赐了还家,到这时再见姐妹们别有一份滋味了。”又笑着问过宝琴黛玉,合掌赞了几赞,那些随来的依仗并元春身边的丫鬟女官贾府自安排了专人宽待,这边元春方才与祖母、母亲并姐妹们深叙些离别情景及家务私情。

复又有贾政至帘外文安,父女互相勉励几句,又捎带着赞了宝玉几句便问道:“宝玉为何不进见?”贾母乃启:“无喻,外男不敢擅入。”黛玉远远儿听见这话把头又压了压,宝钗悄悄轻拍她一下,就听贾妃命小太监跑出去引了宝玉进来,姐弟相见跟母子似的,元春只把宝玉揽在怀里摩挲头颈笑道:“竟比先时长了好些……”语音未落便泪如雨下。

此时尤氏、凤姐上来启道:“筵席齐备,请贵妃游幸!”众人簇拥了复入园中入席,此时园中筵席大开,元春上坐,贾母等侧坐相陪,尤氏、李纨、凤姐把盏持羹侍奉。席间元春命人备了笔墨,择方才游览之处几个最喜欢的亲自赐名下去,赐此楼为大观楼,这省亲的园子便名大观园。又点了几处写毕,向诸姊妹笑着令个人就这些亭台楼管之景自己选了喜欢的赋一或律诗或绝句者。

此间种种宝钗上辈子尽是经历过,这辈子只安安分分写自己的,带了黛玉宝琴站在一旁且不去给宝玉兜底作弊,一时之间各人皆得了一首。唯宝玉一人抓耳挠腮实是凑不出三首,自有下面人为贤德妃娘娘的亲弟弟解忧,少不得出些急智描补过去。元春看过姊妹们一展长才,点了薛林二人的魁首,又赞宝玉进益,分赏了席间琼苏、金脍下去与他和贾兰,顺口问了句贾环便抛开不提。此时家下采办的十二个小戏子装扮了上来歌舞做戏,各个穿金裂石,舞似天魔,元春喜得赏了宫缎荷包金银等物,然后撤宴。将方才未到之处,复又一一游玩一遍,题字恩赏不提。如此又是数盏茶后便有太监跪启赐物齐备,元春过目后将东西分赏下去,时已丑正三刻。执事太监再三催促,元春方才含泪上舆而去。

阖家上下这才得空回去东倒西歪的歇了。

薛太太看了这一出,旁人都睡得唯她睡不得,一心只想着要让女儿也当个人上人享一番如此富贵。先前选侍自家女孩儿那是皇后娘娘也没挑出甚错处的,不过被出身耽误罢了。当初自己待字闺中的时候想得简单,先王老爷只说兄弟姐妹间当守望相助须得她去拢住薛家这个钱袋子,她且听了便信,等真下嫁入了商户人家才知悔之不及。金陵城里略有些头脸的官家娘子都敢在薛家席上甩袖子走人,哪里如在娘家时那般尊贵?虽说后宫不大好进且不去想了,可这四王八公俱也是勋贵里头中上等的人家,挑挑拣拣也就宝玉见着脾气温和举止有礼,生得亦找人稀罕,心里已是十成十的满意。少不得等姐姐歇过来了要去同她说合,大不了舍了京里铺子都与女儿做陪嫁,不信贾家不供着财神爷。

她翻来覆去想了又想,直到天光大亮亦未曾合眼。自元春回宫后,贾家上下人人力倦、各个神疲,十七头里林如海就派人接了女儿回林府,只说上元开宴时再送来和小姐妹耍,仅留了薛家一家住在梨香院。薛蟠每日里早早出去上衙门打杂,贾琏等贾家诸子弟寻了他几次未曾寻得,心生一计且约了王家的王仁并其他四王八公几家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攒出一个帖子递进来。薛太太见了还当是儿子在外头结交的朋友,高高兴兴做主应下,只待薛蟠归来说与他请假出去消散消散。

那薛蟠,大半年功夫,吃着老大夫开的消肿化瘀药,又天天早出晚归勤谨跟了林如海打杂,竟是跟泄了气的球儿似的瘪下来,先前贤德妃娘娘省亲时贾政见了这外甥颇为惊讶,只当他读书读的辛苦病了呢,这会子换了衣服走出去竟也颇能入眼,就只依旧呆里呆气。晚间儿从外头回来拜见了母亲,薛太太把白日里收的帖子给他看道:“我寻思着,你能在京里结交些朋友也是极好。咱们薛家是买卖人家,少不得要靠了哪条路子呢,在外头手脚莫拘着,千万大方点儿!”说着让家下人去账上支了一百两银子给他出去吃酒会账,便哄了忙的一脑子浆糊的儿子去洗漱了用饭。

如此过了两三天,贾家方才将省亲动用之物一一收拾过,这日薛蟠果然跟林如海告了假在家等着贾琏诸人,薛太太带宝钗宝琴去王夫人处闲聊,因见着探春在外间绣一副慧文,就让两个女儿同去找她说笑,自己带了丫鬟婆子与王夫人坐在东侧小三间儿里磨牙。

宝琴年龄小,因见廊下花池子里有点点鹅黄乍破,便叫小丫头去折了一支迎春花儿进来赏玩,宝钗逗她玩儿呢,取了块白绫子用绣箍崩好迤迤逦逦画了幅疏阔的残雪迎春图做花样底子。探春侧过身来看了两眼笑道:“这个好!琴妹妹整好与宝姐姐一齐扎出来,少不得下个月二姐姐生辰做礼送与她。”宝琴便笑着闹她,三人挤在一处嘻嘻哈哈,看得内室两位太太亦眯着眼睛笑。

王夫人此时才叫个志得意满、意气风发,女儿总算在宫里出人头地,儿子也在家学里进学了,亲戚又扶持,真真是荣国府中除贾老太太外再无人是其一合之敌。因薛家建园子出了大力,是以其对这个妹妹很有几分尊重,每每寻了空就去请薛太太过来坐坐,此时见了外间的热闹便赞道:“宝姐儿果然是个好的,带着姊妹们也叫人放心,再不像我们家里的几个孩子,羞手羞脚的。”

薛太太转头就赞起宝玉:“还是宝玉看着齐整,又孝顺又知礼且还进了学,将来少不得为娘娘之左膀右臂。”夸了又夸,极尽赞赏之词,王夫人便知道她话里什么意思。然此时贾家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般,自然对儿媳妇更加挑剔。黛玉有个二品大员的父亲在其眼中尚且看得淡淡的,宝钗家里顶着个皇商之名,纵使之前千好万好,现在用不上了也就那样。

是以王夫人就笑着只当甚也没听懂,随便喊了身边金钏道:“去我库里翻检翻检,依稀记着年轻时收了好些娇艳料子,我现在年龄也大了穿不得,不如给她们小姑娘裁几身儿新鲜衣服欢喜欢喜。”金钏应下,出去又找了个婆子跟着一齐开了王夫人的私库寻东西,这边王夫人才又笑着对薛太太道:“要说我这宝玉,生来也是七灾八难的,前时不是还认了个姓马的道婆做了干娘吗?因着没甚用,老太太又做主去观里供养了替身,只那老道长说过不可早论亲事,是以就这么拖着,我心下亦是急呢,可惜当不得这个家。都说成家才能立业,也不知这缘分到底在什么地方。”

薛太太勉强笑了应和几声,转眼就见金钏身后带了两个婆子抱几匹绸缎进来行礼道:“回太太,库里配得上宝姑娘和琴姑娘的料子都叫我搬出来了,说不得叫奴婢讨双份儿赏呢!”这些料子,有玫瑰红的闪缎、嫩黄的提花缎、银红的章绒、薄荷色的银缎,藕荷色的妆花缎,果然样样精致细腻。虽说都是好东西,可在薛家人眼里却也没那么稀罕。薛太太正不痛快呢,见了这些无甚心思,只淡淡的对王夫人道:“劳姐姐破费,这好东西给她们也不过糟蹋物料,小孩子家家一人拿一个去玩儿罢了。”

平日两家相看,若是看中了,男方长辈会送些簪环钗子之类与那姑娘,若是未看中也不叫人面儿上尴尬,均是给了衣裳料子把人送出去。是以薛太太一见姐姐不当不正的送了缎子,脸呱嗒一下就沉下来,张嘴就想说女儿嫁妆丰厚之事,那边宝钗听见金钏儿讨赏的说笑话立刻带了宝琴探春在外间门边道:“我恍惚听见姨妈要打赏什么呢?可有份儿的?”

薛太太便把嘴里的话咽下去缓了脸色道:“你家常不是喜欢琢磨这些么,可巧你姨妈要赏你乖巧听话呢,还不好好带着姊妹们进来。”宝钗就笑着自己掀了帘子走进来,冲着王夫人薛太太福了福,这才去看金钏摆在桌上的料子。宝琴平日在家也多见这些,只和探春挤在一处嘻嘻哈哈,三个姑娘样样品评一番,最后宝钗要了薄荷色的银缎,探春要了藕荷色的妆花缎,宝琴则取了嫩黄的提花缎,说笑着要用这三匹缎子攒出三套一摸一样儿的衣裳穿了玩儿。薛太太见女儿喜欢,一时也不好再说甚么,稍坐一会借故辞了出去,带了宝钗宝琴便回那梨香院,讪讪的想着等儿子回来便与他说明儿一早回家。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写的超级痛苦,一边翻原著,一边翻早先在博物馆拍的照片参考着写的。至于布料配色......这个锅是睿哥他爸的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