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红楼之宝姐姐不干了 > 第 53 章[倒V]

红楼之宝姐姐不干了 第 53 章[倒V]

作者:归途何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0:3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姑嫂两个通了声气,宝钗大方把厨房诸人并二管家喊过来与他们道:“如今新奶奶过了门, 也是时候要你们认识新主子, 往后回事报差事统统去问新奶奶, 谁不听话办砸了差也只管挨着,甭拿我说事儿。要让我知道了, 说不得给你们吃双份儿板子。”说罢放心将内院厨房并下人裁度之事尽皆交于絮萦, 自己只带了婆子丫鬟整理院子清点前日筵席收的礼安排入库, 竟是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索性为着年节并薛蟠娶亲,家下攒了不少食材,因此捱上几日无需采买亦可,只干等着心焦。到得第二日, 也就是正月十七这一早, 薛家再想不到沈玉忽的换了常服敲门过来照看一回。原来是十五晚间便出了事, 锦衣卫受命镇守宫门及出事之谨身殿,这一守便是一天半,沈玉好容易得了半个时辰换休, 回家看过沈老爷子换了不打眼衣裳便往薛家跑。

京城东西两边各家府邸外都有守军, 只薛家这里皆是招呼了安排的吃过他家好处之人, 因此未曾为难不说,还与他好好儿守了回门户。若非如此, 或不是便跟一些有钱无势之富户一般叫人勒索讹诈去不少钱财买个平安。沈玉穿了身石青棉袍从角门进来,与薛蟠拱拱手,又去见了薛太太好叫她安心,捡着能说的与众人道:“十五那日晚间宫里出了乱子, 中午吃了薛兄弟喜酒,晚上值守正赶上趟,是以恰好知道些许消息。如今顶头上已换了位圣人,先前那位做了太上皇,只甄太妃殁了可惜,少不得备上国孝需用得之物。戒严也就是这几日的事,原与薛家便无甚干系,切莫四处乱跑着钻营,快了明早,至多后天,必然解禁。”

他这般说了一通,薛太太念着佛吐了口气道:“阿弥陀佛,可吓得不得了,幸好只是个晴空霹雳,未曾落下来。”宝钗坐在薛太太身边,此时也顾不上避嫌忙问道:“这十冬大腊的,一戒严外面拉货的也进不来,吃用之物怕是难求。于亲戚家送些吃食炭火可成?”沈玉笑道:“这倒无碍,只别大包小包看着跟要逃荒一般就是。”说着又拱拱手,匆忙便要往外头赶。宝钗想想,既然吃了人的照拂,总不好没一点表示,急叫厨下包了一包热腾腾包子过来,喊了个婆子让一路跑了去把与沈玉揣在怀里垫备点。

沈玉忙道了谢,又顶着风一路出去,赶回家又看了遍沈老爷子,这才换过大红官服又往正阳门去。过了宫门下头的斗拱,只看着不少宫人正用力洗刷两边地下腻着的血污,眼见这一盆盆井水泼上去尽皆化作赤色冲入沟渠,可见此处必然发生了改天换日之事。再往里走,便是等着换班儿的同僚,沈玉忙上去拱手与人道个恼,取出令牌核对,这半个时辰的休憩就算是消了。

如今几位内阁的相爷并六部尚书皆站在华盖殿里头,刚刚受了禅让诏书的新皇板了张脸坐着也不说话,不知道在等些甚么。忽然外头守门的小太监悄没声儿从后面帐幔穿过来,往站在御前伺候的大太监耳朵边上小声说了两句,这大太监听完看了他一眼,忙弯着腰又凑到新皇耳朵边上如此这般说了一番。新皇听完脸色愈沉,又不知想到甚么才捺住火气对诸臣工道:“父皇身体不适且将大宝传于朕,旁的先不说,着礼部依着长辈将老太妃的丧仪发出去,后头再论其他。”

林如海站在下头立刻拱手出列道:“按照旧历,太妃与诸内命妇公主品级相当,只一个考虑着上皇心思,不如竟按着国孝来,也好让下面安静几天缓缓。”他如此说必是有个缘故在里头。上元十五皇室家宴,宗室王公皆带了家眷按制守时入宫领宴,诸皇子纷纷献了种种珍玩庆贺佳节。独有五皇子,请了近来京中有名的一个戏班子做百戏欲效先贤彩衣娱亲。

这戏班子颇有些意思,买了许多蛮人夷人做耍子,各个五颜六色花里胡哨的。因事先瞒得密密的,连锦衣卫也未能暗地里详查一番,就这么稀里糊涂让五皇子当做普通戏班子顺进了宫门,还偏叫上皇点中了这出百戏。当时台子上正放了个箱子,蒙上黑布躺着个高挑胡姬只露出头脚,一刀下去身首两处亦能转着脑袋与人笑,实把宗室们都看得一愣一愣的。忽然在台上献艺的戏子说了句甚么,下头且还无人听懂,便见那躺了胡姬的箱子里忽的冒出十数名身材颇矮的蛮子,持刀便向席间杀来。因是皇室家宴,周围也就是些普通守卫并伺候的宫女太监,且年节里头人人都卸了兵刃的,如何抵挡这些个穷凶极恶之徒?当下死伤惨重。几个恶匪甚至一度杀入御座脚下,外头守门的天子八卫刚刚从门槛冲入,这如何来得及营救!千钧一发之际,还是坐在皇帝右边下首的甄贵妃以身为盾血溅三尺方才挣得瞬息功夫叫披甲卫士将乱人统统拿下,凡有挣扎者皆就地正法,其余殿中四散躲避之宫人也以“护主不利”之责一概牵至宫门处杖杀。

至此皇帝只觉头晕眼花青筋直蹦,腔子里一抽一抽的连远处光影亦分辨不清,忙招了仙长献上金丹服下,着人扶着回去休息。缓到了正月十六午间方才下诏令内阁并六部天官觐见,当众金口玉言要将这江山社稷尽皆托付于六皇子肩头。诸大臣听了一愣,纷纷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原道朝廷上下俱看好的乃是前头五皇子,怎么忽的皇帝就变了心思又看重去年才出来做事的六皇子?

丹陛之下那天家父子见下头无人接话只顾着互相看,脸色一径沉得往下掉,胸中正一团怒气烧灼,就见下头礼部尚书林如海站出来爽快接了诏,这才把皇帝并六皇子的脸面从地上给接了起来。整好林如海如今手里掌着礼部,主责天下礼仪典籍诏书之属,顺手便接了书写诏书之事。

只见林如海接过宫人奉上之笔墨,就地挥洒文字写就禅位诏书,内阁老大人们看都到这会子了皇帝也无反对之意,便就纳头拜倒认下此事,抬了原先的六皇子变做如今皇位上的圣人,前面的那位自然就成了太上皇。

当官当到能站在这里,俱不是傻的,众人都知道十五晚间这场宫乱没那么简单,否则今日如何不见五皇子来的?只怕这甄贵妃之死亦有问题,只没人敢提出来说罢了。既然上面是前头的说法,那下面不妨稀里糊涂统一口径,也好与皇家遮一遮羞。

几位内阁老大人心下暗道终究后生可畏,方才这林如海站得好,站得妙,恰恰站到前后两位天子心尖尖上。先前大家都没反应过来,这空出的时间整好让上面人看了不觉得他是个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又痛快利索一副忠君体国模样。对前面那一位来说,这就是大大的忠臣,对后头那一位来说,又是大大的能吏,里外里叫他做得两面净光,你还无甚可挑剔。待禅位之事定下之后,上皇因着精神短缺便又叫宫人扶着去休息,只留了新皇对着诸臣工商讨接下来该如何安抚百官乃至天下百姓。

如今内阁之下隐隐以林如海为首,俨然便是已经一脚迈进了宰辅行列的光景。方才新皇说了,旧事暂且先不论,首要先紧着拿出个章程开了戒严才是,刚出年节便出了这档子事儿,任谁脸上都无光,正着急找一床大被掩了方好见人。是以林如海对奏不如先拿太妃丧仪做由头,稳住局面及上皇心情,再腾出手慢慢儿做旁的。事缓则圆,如今只能暂且这番,京中人家但凡不傻的,都不会在皇帝心情不虞的节骨眼上冒这个尖儿出来。紧接着又听他奏道:“如今诸事繁杂,臣请先发上皇禅位之诏以安百官之心,再论太妃薨逝,敕谕天下。按例年后当赏去岁劳苦臣工,宜加封宗室,有上元无辜受戮者荫其嗣子以安宗室。再责三司之属彻查这些恶徒出处,与众宗室及天下人一个交代。”洋洋洒洒无非求个“稳”字,倒也不失为良策。

当下又有诸大臣林林总总出列说些补充之事,直从正月十六论到正月十七,方才将桩桩件件安排妥当。于是正月十七下晌街上便有零零星星行人急匆匆行走,更有些人家偷偷开后门遣了下人出去给亲戚邻里家送东西的,种种不一而论。如今刚出年节,这一戒严不少人家怕是屋里烧得炭都找不来,即便现去坊市寻也无人开市,还不知道要打甚么饥荒。

薛家这边,沈玉一走宝钗忙叫大管家来,捡着勤谨小心的下人带了十斤银霜炭送去各掌柜家,又叫厨下匀了些干红枣、莲子、茯苓之类安神之物并上好的炭和糖,命几个不打眼的婆子带着穿了粗衣服挨着林家、杨家、贾家并万先生家上门看看。最后想了想,还是喊了薛蟠常随来福来旺过来问过沈玉家地方,让这二人带了上面备好的礼,又额外添了几样吃食特特送去沈家,也是个不忘恩惠的意思。

到了正月十八一大早,外面守着的驻军才一一撤了。五城兵马司的兵卒满大街小巷贴了安民告示出来,四品以上文武官员并王公大臣纷纷按品着装进了皇城,紧接着禅位的诏书从宫里头传到外头,算是把换了顶头上司这件事儿彻底砸实。这京城里的百姓还没反应过来到底是不是该做个庆祝的表示出来,又有骑士飞马传信,说是宫中一位老太妃薨逝,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有敕谕天下云,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娶嫁。薛太太听了下人来报,拍着胸口叹道:“果然家里供奉的老师傅厉害,原想着正月十五有些赶不说,各家都有事情忙。岂料若不是是选了这一天,又要往后拖一季,真真就耽误大事了。”说完又让身边媳妇子去厨下弄点子甜糯软烂的八宝饭与牟尼院的老姑子送去,这才盯着家下赶忙把结亲的喜庆红色尽皆去了,合家换上素色衣服按律意思意思守这个不明不白的国丧。

正月十八这一日下午,薛蟠让衙门里的小吏给喊了去,原先说好要休上十来天假呢,也黄了。这天家父子之间禅位的诏书是下了,可这禅位的大典该如何安排?还有那薨了的“老太妃”谥号怎么给,正月里一连走了好几个宗室老大人又怎么论,这些杂七杂八磨嘴皮子的事儿且都归礼部,便是闲人也不得闲了。新替亲爹顶缸上位的六皇子看了国库只穷得想哭,哪有心思体谅下头人的想法,一天照八顿催促下面做事,未尝没有想着赶紧尘埃落定了再寻法子充实国库。

亦是正月十八这一日,宫中镇守的锦衣卫也拖了数个大太监并几个蛮人和一个胡姬进了诏狱,其余人等仍按旧历换班交接戍卫不提。只说这几个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太监,战战兢兢叫人一锁子锁走,进了牢狱不见斥也不见打,唯见一个穿了大红飞鱼服,生得丹凤眼的俊俏青年背手站着似笑非笑道:“一人一间儿,谁先想通谁出来,想不通这辈子就不用出来了。”说着便有力士将太监们推进一个个备好的小屋子,这几人心下只道怕不是平日叫抓进来的人都怂,就关在屋子里谁会怕来?最多捱几天饿,少不得便有主子想了法子救他们出去。当下纷纷心安理得往地下一坐,一心想着等出去了定要叫这几个揭了人脸皮的小官儿好看!

力士们安置好这些太监,又拎着蛮子们去料理,这时一个新进提上来的佥事凑过来拱拱手问道:“沈大人,就这么关着,这几个阉人能老实招供吗?”沈玉笑看他一眼:“你也忒小看宫中手段。就这几个太监,哪一个不是遭过大罪吃过苦头才爬到如今位置上的?太监且无子嗣,,做不得官经不了商,又不能往宫中任意搜查。寻常手段奈他们不何,又怕其身后势力出手捞人,少不得要用点子手段才行。别看就几间黑屋子,里头光线响动一概具无,以往人进去嘴再硬的也就挺上两个时辰,无不哭求着要招供出来,或是打定主意不招的,也不必再留着了。眼下咱们人手不够,暂且等等看便知晓。”

果不其然,只待半个时辰一过,再打开屋门,里面太监们痛哭流涕纷纷作揖磕头问甚么答甚么,再没有如此便当。旁边书吏运笔如飞,光记这些口供就录了一整日,到傍晚时分口供理成卷宗提于指挥使处,那指挥使马昭接了卷子对沈玉道:“饶你半天功夫回去歇歇,明早再来,再往后且有得忙,不计较这一时半刻。”沈玉听得拱手行了礼,方才退下。

一路又从宫门出去,好在锦衣卫衙门离皇城不远,沈玉跑过去骑了马往家走,半个时辰便到了门口。守门的老苍头见他终于正点儿回来,颠颠儿上来牵了马嚼子就要往里引。沈玉也担心沈老爷子一个人在家这么些天,麻溜从马上跳下来直往正院而去。进了屋子一看,炕上并熏笼里头且还暖和,老人家一个人抱着被子啃着鸭子正自得其乐哼了小曲儿逗猫玩儿呢,偌大一只大黄猫叫他摸得长长伸出来一长条,看着跟条围脖似的嘴里也倒着不知道嚼了甚么。

沈老爷子鸭子啃得正香,抬头一看孙子回来了,且高兴得点头眯了眼睛与他道:“回来了?我看这薛家姑娘甚好,大冷天儿还惦记着旁人家里缺不缺炭火吃食,实惠!是个会过日子的。”老苍头跟着进来与沈玉回道:“二爷,这是十七那天下晌头薛家说是怕戒严了家下没处采买送来的,小的一一看过,俱是上好东西。”沈玉点头让他也去歇着,自己去了大衣服坐下靠着熏笼烤手笑道:“您看着好?我也觉着好,可惜就怕高攀不上。”沈老爷子眯着眼睛嗯了两声儿:“是不大容易。薛家自家倒也还罢了,只亲戚们都不是一般人儿。他们家那‘紫薇舍人’的名头里且有着大学问呢,寻常四品官都不叫上门儿。哦,你现在从三品啊?那可得抓紧了,我看说不得有七成能行!”

沈玉哭笑不得:“这七成怕不是还看在亲孙子的份儿上偏了我吧?眼下还是先紧着上峰交下来的差事忙活吧。”沈老爷子扔了根鸭子骨头就过来砸他,满眼恨铁不成钢道:“你那出息呢!等着吧,等着国孝过去了,少不得还得老爷子我动动筋骨按着礼数去给你问问。成不成的,至少别白白干看着不是。”说着跟看甚么嫌弃物件儿似的摆了沈玉一眼,起身抱了猫端着半盘子鸭子赶他:“去去去去去!笼络个姑娘都不会,怎么不蠢死你。”沈玉闪身躲了鸭骨头,只笑着哄老爷子道:“这不是打算正经想聘娶人家姑娘才会觉着无从下手么?若只是抓人犯你看我怂不怂!”话音刚落眼疾手快从盘子里偷了只鸭腿啃了一口就往外跑,气得后头老爷子扯着嗓子吼他:“我看你就是个怂的,将来若是跪搓板别指望我与你说合!”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快卡死我了......写了整整一天才磨出来。晚上修修bug。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