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红楼之宝姐姐不干了 > 第 59 章[倒V]

红楼之宝姐姐不干了 第 59 章[倒V]

作者:归途何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0:3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平日若是贾母听了这番话必要嫌王夫人逼迫过甚, 或不是拿已经死了的贾珠出来说事儿。今日却和以往不同,席上见了薛家人便想起送了礼掩面便走的王家人, 想起王家人就想起前日所说子侄不争气反拖累长辈之话,当下叹口气道:“如今国孝里, 暂且不急, 待出了孝少不得我这老婆子动动, 多早晚与宝玉寻个四角俱全的来。”她心里还是着意黛玉, 无奈儿子媳妇不搭茬, 姑爷并外孙女也不是一副乐意的模样。一家亲事,两边皆不乐意, 老太太自己一个人再乐意也没用。

王夫人生怕老太太自己乱拿主意。她就是不喜欢黛玉,且不说年轻时候和小姑子之间龃龉,单看这女孩儿身子柔弱、动不动就哭的架势也受不了。人家娶个媳妇子都是天天笑着侍奉长辈讨欢心, 若是聘了林家这姑娘你还得反过来费心思哄她。且这看着又是个目下无尘闭口绝不谈俗事的,娶她来家作甚?竟是白讨了个祖宗回来供着。此时倒也不好说那么些,只讷讷应下便是。

太妃的国孝按制最多只有三个月,进到四月,酒楼或些风月巷子里便开张做起生意。薛家的恒舒典经了上次生意立时萧条起来,不过好在家下此时也不靠这个吃饭,只是老店不好说关就关罢了。薛蝌果然卡着宫中采买账目交割前赶了回来,听说家里出了好大一档子事儿,亦是气愤不已,与薛蟠对坐着狠狠骂了一番那王仁并忠顺王。因说起了忠顺王,薛蝌骂了一会子便把话头移到率队去平安州采买皮子的事儿上, 省得一家老小又糟心起宝钗婚事。

“出了京城往西北去,约莫走上近一个月,再翻过山便进了平安州地界。因着此番只是为了趁皮子价格没上来前收一些屯起来,只顺手带了些盐巴布料之类散货过去,是以商队也没有太往深处走,加上留在当地的时间共计两个来月罢了。再往深走必得等四月以后,牧草返青之时才可,现在若不是咱们家这样大的商队,别说做生意,连人带货都得叫那些蛮人扣下拖去卖了。等到草场返青的时候商队就多了,路也能找见,往年相熟的一些蛮人还会赶着羊群往咱们常过的路边来,草再高一些羊都能叫没进去,没有风或是站那里不动根本不知道下面还躲着东西。”

一顿听得薛蟠并宝钗都向往不已,也不知那“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何等景象,末了宝钗叹道:“可见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实是有的,若不是去经过见过,再不能说得这么活灵活现。”宝琴坐在旁边听了就笑:“可不是,当初我父亲带着阖家在西海沿子做事的时候,要不是亲眼见那些真真国的人,再想不到人还有黄头发绿眼睛的。且还高壮多毛,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一开始挺吓人,后来见多了才知原和我们无甚分别,一些聪慧的学起诗书亦不比咱们这边的人差。”

薛太太只听了半句,满脑子浆糊就奇道:“怎么还染了色呢?怕不是在娘胎里吃了颜色膏子下去罢。”一句说得满屋子都笑起来,薛蟠嚷嚷着他这呆气是随根儿,叫媳妇拿眼睛瞪了好几下方才收敛。一家子总算重又团聚,直把前几日的晦气事抛诸脑后,再不去想。

薛蝌既回了京,宝钗便把准备好的账目票子递出去,按着旧历去内务府交割。那边官员也没有不给脸面的,核对一番没有毛病便签了领银子的票子可去户部领。薛蝌拱手与人寒暄两句方才告辞,这票子也不急着领,可等家下急需时再提,或不是谁家也不存那么些钱在账上,不是明摆着招人眼么。他这边刚调转马头,身边忽的一个穿直缀管事样的人上来打了个千儿问好:“这不是薛二爷么!”薛蝌回头一看,坐在马上冲人拱了下手道:“原来是夏管家,也是今日来核账?”

这夏管家便是桂花夏家的大管家,都是皇商,自然也与薛家认识。这夏家说来还不如薛家,当家的亦是早早走了,阖家竟一个男丁俱无,夏太太只得自己使唤伙计管事们扛起家业谋生。好在他们只管着宫中花木差事还算简单,因进得好桂花方才得了这么一个诨号。夏太太膝下只一个娇生惯养的姑娘,怕家下生计叫族中夺了去亦不肯过继嗣子,就这么一年一年熬着。眼看着姑娘年岁渐长,便想着与她坐产招个夫婿进家里,又可操持生意又可防备养老。她想的倒是好,但又有一个,谁家好端端有志气的儿郎愿意与人做上门女婿去孝敬别人老子娘的?因此这几年也就只能绞尽脑汁的想了。

夏太太天天在家里念叨这些,这些管家并管事的在外头也是绿着眼睛寻,恨不得看见略看得过去的青年才俊便往家里拖。今日见了薛蝌猛地灵光一现,就薛家二爷这样的上头又没父母人又能干,便不提那招赘之话,到时候还不是跟白得了半个儿子一般?因此平日无甚交情的夏管家忽的跟一簇火儿似的围上来讨好,只盼能把人请去,到时候管你愿意不愿意,大不了做个套儿叫姑娘与这人撞上。薛蝌这种君子正可欺之以方,反正商户人家得了实惠谁还在意那些个名声。

哪知这薛蝌竟不上当。

薛蝌倒不是有甚未卜先知之能,只因出门前答应了要早早回去。原因着眼看到了春天里,前几日又摊上这桩糟心事,薛蟠便想干脆全家到庄子上踏青游春松快几日,单等薛蝌这边销了帐便要出发。于是薛蝌不肯随意跟人去,好一番推诿方才扯开夏管家,忙催了马就跑。一路回了家,宝钗正和宝琴两个交代厨下带些甚么吃食,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方才准备好出门。此时国孝已近尾声,街面儿上早有人五颜六色的走了,毕竟不是正经主子,错不了那两三天,只别在家里放爆竹娶亲饮宴便是。去年宝钗在京城边上置了好几块地,有一处乃是带个大院子的,因此今日阖家便准备往那里去。薛蟠一早儿去鸿胪寺衙门点了个卯就早早回来,闲得冒泡儿直把林如海气得牙痒痒,最后谅其尚算在新婚里,还是随他去了。

薛家便只留了大管家看门儿,带了二管家并伺候的人一路浩浩荡荡。不少京里人家也这个时候踏青游春往城外走,路上女眷们的车架一片香雾缭绕娇声细语,旁边卖水的小贩看得眼睛都直了,那斗里的水直灌到外面去还不知道哩。

薛太太带了絮萦坐在前面车里,宝钗宝琴坐在后面车里,薛蟠薛蝌骑马在外面护着,一家人出了城门往东头去,过了皇庄再往下岔路略走几步便到了自家庄子。庄头忙领了一家老小上来见过东家,又留了老婆并小女儿小心伺候着,自己才颤巍巍退下。二管家指挥下人将主人家院子收拾了一遍,洒扫干净又铺设洁净被褥坐垫,好一番折腾才请了薛太太带着一群女眷下车进去。

院门一关,外头躲着看热闹的乡里人家纷纷咂舌道:“果然是京里大户人家,那太太佛珠上串的珍珠珠子得有大拇指甲盖大小,旁人只怕都要密密藏起来,偏他家随便挂着当个玩意儿使。”又有媳妇子眼红道:“几位姑娘们身上衣裳花纹这辈子都没见过,若是能得穿一天这样的好衣裳,死了也甘愿。”正说到火热处,附近乡里有心的赵老婆子听说有京中太太奶奶们来此地散心,便带了小孙女过来想打点子秋风,见这好些人围着议论,忙先扯着嗓门儿把外头不肯走的俱给哄走,才提着一篮子新鲜瓜菜小心翼翼敲了门对里面守门婆子道:“老姐姐,咱这里现弄的极干净极新鲜的瓜菜尖儿,想着进给太太奶奶姑娘们尝尝,可能行个方便?”

婆子不敢自专,忙叫她等着,跑进去回了二管家,二管家又问过薛太太意思。薛太太正想着找个积年老人讲讲趣事,听说外头有乡里婆子带了东西讨好,便命婆子带她进来,又转头对宝钗宝琴道:“知道你们不乐意听老太太磨牙,不如叫蝌哥儿带了庄子上逛去。带好服侍的人,再戴上帷帽打上伞,走一走晚膳也进得香一些。”

宝琴坐不住,忙起身谢了就找帷帽戴,宝钗笑着与薛太太福了福,便带了她往厢房去。片刻之间打点好,果然又去磨了薛蝌带上几个丫头子前后簇拥着便往外面去。如今乃是芒种前后,春耕正忙,院子外面围着的乡里媳妇子早散了家去做事,田里也尽是青壮赶了牛,或不是人自己在前头拉了犁走来走去。

上辈子宝玉抛家舍业走了以后,宝钗曾经服侍王夫人避居乡间过一阵子。薛蝌宝琴又曾是在外面走动过的,因此倒无人大惊小怪。只是跟着服侍的婆子不叫姑娘们往田边去,生怕撞上正在做活的农人衣衫不整不方便。

既是如此,薛蝌便护着两个妹子随意走了走。春耕正忙,庄子上佃户们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少有几家开着门儿的门口石板上坐了四五老妪围着,手里边做针线便大了嗓门说些旁人家闲话。一见东家姑娘路过,老妪们纷纷压低声音小心嘀咕,生怕漏出去哪句粗的叫主子听了不舒坦,这一季的租子就要遭殃。

因是自家庄子,婆子们便捡了个地势较缓土层干燥的小丘扶着姑娘们慢慢儿走上去,两边野花野草生得泼泼喇喇,踩过去也不见死,便是折了枝子说不得还能继续开。宝钗宝琴沿着缓坡往上走,走到顶上再往底下看,只见田地葱茏,杂花迷眼,颇有些许气象万千之慨。走了一会子,婆子便劝道:“两位姑娘,咱们且得回了,仔细晚上腿肚子疼。”宝钗也不与她为难,笑了点头,一行人又朝原路走回去。回了院子里,薛太太还坐着听那来打秋风的婆子讲古,婆子带的小孙女叫旁的媳妇子领在外间吃果子。

薛太太听见两个女孩儿回来了,笑着喊她们坐近前道:“这是咱们庄子上一个积年的姥姥。”宝钗宝琴起身福了福,那赵婆子如何敢受这个?忙跳将起来避过去满口道:“了不得、了不得。老么咔嚓的怎么敢受姑娘们的礼!两位姑娘别是天上来的仙女儿投胎,神仙娘娘行礼且不敢接。”一篮子话说的薛太太眯了眼笑:“你别打那些花胡哨,她们年纪小,是该给有岁数的人弯弯腰,值当甚么。”宝琴又上来娇滴滴扶了婆子,赵婆子方才小心翼翼沾了半边凳子坐下:“今儿才让我涨了见识哩!世上竟还有这般、跟画儿里走出来一样的姑娘。”

宝钗也笑着让,赵婆子方才安下心坐稳当,又拍了膝盖叹道:“前儿那边坡下面有个刘家的老婆子,说是与王家嫁到贾家的姑奶奶连了宗,上门好一番拜访。咱就想呢,咱们东家都是老天该叫享富贵的慈悲人儿,可惜平日里竟寻不着门路孝敬。此番太太奶奶姑娘们过来玩儿,好容易才是个孝敬的机会,因此上便把家里瓜菜都收拾出来进一进,能叫太太奶奶姑娘们吃个顺溜才不负它们来这世上一遭儿。”

薛太太听了抚掌笑道:“这姥姥忒会说!”赵婆子举着个手竖着着急摆道:“不是说哩,真真就是这么想。太太道,家下厨房里天天侍弄瓜菜,都愿意拿那浑圆好看的吃了,岂知这瓜菜自己个儿不更乐意叫生得好的人吃了去?平白都是叫人吃,如何不选个心甘情愿的呢。”一番话说得屋子里各个笑得前仰后合,薛太太便叫厨下晌午就用赵姥姥弄来的瓜菜做吃食,又留赵姥姥用膳道:“且比比看和你家常味道有甚不同,可是心甘情愿叫吃的能不能更好吃点子。”

絮萦忙笑着起身带了婆子下去厨房看看,宝琴又围着赵婆子叫她讲些乡里趣闻。这赵婆子颇为精明,知道如薛太太这般主母头一个爱听的便是积德报恩,因果不爽之类的,又有宝钗宝琴这等年轻姑娘爱听个寻得如意郎君之趣闻。因此下略想一想便讲道:“从我们这庄子往南,过了前面麻子屯,再往山里去,有山名万安。里头有个白龙潭,又名小南顶山的。山头半中腰有处朝阳洞的观里头,供奉了位无生老祖母。这老祖母可不一般,我们这方圆百里内但凡家里求子的,只管去。求了娃娃一路平安带回家,无有不灵验。我这里且有两个现成证例,一个是下头村里姓牛一户人家,二女儿嫁出去五年无所出。婆子家且不说,娘家妈急啊,便央了看客领着,又带了姑娘备上五色纸、元宝和四样贡品,起早摸黑走了三十里地过去,又爬了二个时辰的山路方才到得这朝阳洞,求了一个又干净又漂亮娃娃与她姑娘夹在胳膊下面,一路摔摔打打几经周折方才回了家。”

赵婆子说道这里顿了顿又道:“按理说,这等大事谁也不敢轻慢,宁可摔了自己也不叫摔了娃娃呢,偏巧娘家妈心疼姑娘,回去时候路边搭了人家送菜的牛车一段。把姑娘送婆子家门口,下车时候不知怎么地这娃娃就地‘啪嗒’掉下去摔了个粉碎。那时候一圈子人脸都白了,心想难不成是这女孩子命中该着无子,说不得老祖母也不允她留个娃娃?”听得薛太太脸亦白了追问道:“那后来如何?”

“太太道如何?”赵婆子挪挪腿道:“旁边陪着去的看客当时就笑了对娘家妈道‘还不快去请个郎中来瞧瞧,只怕你这外孙子已是送到了家哩!’,不等那娘家妈出声儿,做婆婆的先着急请了他们那里一个老大夫来看,诊诊腕子果真是有了的,再过上八个月就生了个白胖俊俏的胖小子。后来我们都说,那一路从万安山下来有多难,摔摔打打的偏巧肚子里娃儿就平安,到了家门口便进去,可见是有无生老祖母护佑。又有另外一家姓焦的老婆婆,本是好心与邻里家捎带请个娃娃,哪想进了村还没到家天降大雨,娃娃叫淋得面目全非,她想着这没法拿与人看啊,便在村口旁人家茅厕解手的时候把娃娃留下空手回去了。原想着无甚干系,偏巧那户人家媳妇子怀到七个月,肚子里娃儿莫名其妙就没了气息,这便是没把真佛送到西。我们乡里媳妇子大着肚子下地收麦的都有,哪听得都怀了七个月的活娃娃忽就没了呢。可见做善事也得有始有终才可。”

她这几个故事讲得薛太太毛骨悚然,当下唤了二管家吩咐道:“回去以后备上纸扎供品,咱们也供一供这无生老祖母,少不得善事亦慎始敬终。”又闲聊了一会子,厨下过来报午膳得了,一家人才移步过去用膳。

下晌薛太太歇晌的时候宝钗带了丫鬟来送赵婆子回去。因是家里来踏青散心的,没带甚东西,因此宝钗开了随身妆匣取了一百两银票子出来,又取了一套银头花银项圈把与赵婆子带来的小孙女戴着玩儿。媳妇子送她出了门道:“等太太奶奶姑娘们回京了你在上门去,必叫你吃个饱肚儿。甭说上面太太,就连咱们这些人都喜欢听你讲故事哩。”赵姥姥接了银票子忙掀了衣服往汗巾子里藏,又把小孙女头上坠的头花项圈摘了藏怀里,好生冲宅子里头磕了个头方才转身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还少两千字,明早补上啦

补齐了。这两个小故事,是我婆婆给我讲的,还挺有趣。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