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好婆婆好岳母[快穿] > 第51章 好吃懒做的婆婆(04)

好婆婆好岳母[快穿] 第51章 好吃懒做的婆婆(04)

作者:传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03:37:3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行, 我听大哥的。”老二也没有主意,对城里招工的事情也不熟悉。

等玉珍起床,全家人一起吃早饭。早饭很丰富, 厨房的一口干净的大缸内, 一层层的放着冻的硬邦邦的饺子与包子馒头。别看颜色不是后世的那么白,可味道极好, 大河只是煮点再次加工磨的细细的玉米碴子粥。

还炒了两个菜, 做了一个汤。

“大河,你带着老二去附近几座工厂都瞧瞧, 那纺织厂别去, 灰大, 对肺不好。”玉珍叮嘱大河。

“妈,有个预备工作, 你帮忙参谋参谋。”想了想, 大河还是说了出来。

伸出筷子夹菜的玉珍诧异的望了眼大儿子, 不错啊, 把事情做在前面了。笑容浮上脸,“什么工作”

“是咱厂的一位工友介绍的,市里粮食局下面的一个大仓库,里面的工人就是有些苦, 要整天背粮食, 太累了。我想要不是没有选择, 我不赞同老二去那边上班。”

“那倒是, 等下我也去找找人。”玉珍打算去到黑市找那位黑爷,她早就知道黑市有位黑爷手眼通天,只要出的起价格,他可以给有户口的人找工作。老二老三的工作最好一次性安排好。

一家人吃着早饭, 都没有再怎么说话。玉珍忙完,“老大家的 ,老二家的,等下你们在家里看着孩子,家里的卫生搞搞,还有不要和另外两家住户家里多说话。等我回来给你们讲讲那两家人的为人再打交道。免得被他们卖了,还不知道。”

两个儿媳妇对院子里的那两户人家也不熟悉,婆婆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安排。“妈,嗯。”

大冷天的,两人也不大想出去。

村里

三河,刘小芳夫妻在家里猫冬,一向脑子活络的刘小芳在丈夫边上絮絮叨叨的,“三河,你娘会真的给你与老二找工作吗”

“肯定会,我娘又不是偏心眼儿,你以为跟你娘家似的,偏心眼儿。别没事就絮叨,到了吃饭的时候,去做饭。”郑三河瞥一眼想作妖的妻子,心中已经开始厌烦。

他很想戳瞎自己的眼睛,这就是他死活要娶回来的女人。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完全暴露出她的本性。

让他很烦躁。

一向因为自己长的好看,而得意的刘小芳,此时愕然的望着眼前的丈夫,仿佛不认识一样。

她没有想到丈夫会怼自己,不只是怼她还怼了她娘家。

狠狠一跺脚,对着郑三河发脾气,“郑三河,你啥意思,我就是问了你一声,你愿意吱一声就吱,不愿意就别说话,干啥还拉扯上我娘家,你长本事了”

“没长本事,是你暴露了你的本性。以前你看我家住的房子好,找我的时候,柔柔弱弱的,现在的你,你自己对着镜子瞧瞧,你那嘴脸多难看。

没事就在我耳边嗡嗡的说我娘,说她偏心说她懒,还挤兑我娘。

有你这么做儿媳的吗我娘再不咋滴,我也养活了我,给我们娶上了媳妇儿。她怎么偏心了,那临时工给我就不偏心了,老大比我大那么多,为家里做了多少事,一直护着我们下面的兄弟妹妹,现在有工作不应该先尽着他吗”郑三河没好气的说道。

夫妻两为此事吵了起来,外面响起了脚步声,还有喊声,“小芳在家不”

是刘小芳很熟悉的声音,是她娘家的亲娘来了。

刘小芳此时有了主心骨,得意了瞄一眼丈夫,拉拉身上的衣服,快步的小跑出去,“娘,你咋来了”

“有事。”刘母瘦瘦矮矮,全身穿的薄薄的,瑟缩着脖子,冻的全身冰凉,即便一路走来身上也没有发热,头发被风吹的也是乱糟糟的,稀松的眉毛,倒吊三角眼,眼皮耷拉着,薄唇紧抿着,一脸的丧气一看就知道是跟不好惹的老妇女,浑身都扎着刺的那种。

走路也有气无力的,身后跟着刘家大儿子,穿的也薄薄的。

刘小芳长得不想亲娘,像她爹,要不然也没有现在这样长得好看五官清秀,看面相应该是柔柔弱弱,宜家宜室的那种女人,可惜的是不是那样 ,她骨子里就是个厉害的。她长相像亲爹,可性格完全是继承了亲娘的,一样的会装,一样的刻薄。

她的装与刻薄也是有针对性的,有目地的。

就像她婚前,为了勾搭郑三河,在郑三河面前都是柔柔弱弱的,温温柔柔,就像是个宜家宜室的女子。可背后对着不需要她伪装的人面前,那就是一个不屑与刻薄。

只是她的段位没有她亲娘高,她亲娘更聪明,婚前婚后对丈夫都是一样,装成了习惯,把丈夫牢牢的把握在她手心,什么都听她的。

刘小芳到底年轻了些,婚后装了两个月左右,已经开始原形毕露。

刘小芳嫁的不错 ,她在娘家比俩个姐姐的待遇都高,也比两个姐姐有话语权。结婚以后,郑三河去刘家那边的亲戚家里吃酒,有看到刘家人是怎么对待那两位姨姐及连襟包括他们的孩子,那就是刘家的下人,回到娘家估计比在自家还忙。

他作为女婿,真是看不下去。在心底也深深的鄙视刘家人。

如果婚前发现了那一些,他是不会娶刘小芳的。

母子三人进到夫妻住的屋子,一个厚厚的铁暖炉,还有一根长长的烟管伸出去。屋内暖暖的,炉子上放着烧水壶,在烧开水。

忙活着自己事情的三河勉强扯出僵硬的笑容,“娘,大哥,来了。”

没有了刚结婚时的热情。

“嗯。”刘母看着女婿 ,热情的很,脸上都堆满了笑容,今天来就是求女婿的。

“我去倒茶。”郑三河不想看到岳母脸上虚假的笑容,转身出去朝厨房走。

站在碗柜前,在放杯子的那一格,郑三河站立在原地,想了想,不知道刘家母子到底是为什么来的。

想不明白,用冷水简单的清洗了下两个瓷杯子,慢腾腾的放轻脚步朝自己的房间走。

房间里,刘母简单的慰问闺女一番,愁人的盯着闺女一直不见鼓起来的肚子,担忧的问,“怎么还没有喜”

低垂脑袋的刘小芳满脸绯红羞涩的说,“娘,大哥还在呢”

刘母悄咪咪的撇撇嘴,“你大哥是自己人,有啥难为情的。你个丫头,咋还不急,得赶快怀孕。郑家前面两个儿媳都是进门喜,结婚之后立马有孕生孩子,甭管生了个啥,人家都生了,你还不怀孕,以后郑三河万一有了花花肠子,有你好受的。”

低垂脑袋的刘小芳也急啊,她也不知道咋的,怎么就是不怀孕,也没有少哪个。可就是没有动静,她也愁,但不担心丈夫不要她。这点迷之自信,不知道是谁给她的。

“娘,迟点也没事,三河那边我还是有信心的。他不会的。还是说说你和大哥来有什么事”刘小芳自信的很,但也不想再说这个话题,趁机转移话题。

说到来的目地,在心底一直酝酿的刘母,估计情绪已经酝酿到位。眼泪说来就来,还没有说话,眼泪已经开始吧嗒吧嗒的掉。

情绪也是很悲伤很悲伤的。

作为孝女的刘小芳一下子慌了神有点不知所措,慌乱的掏出手帕,亲自给亲娘擦眼泪,声音也有些急,焦急的问,“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不舒服我们进城去大医院瞧瞧。”

在外面的郑三河知道,丈母娘可能要说什么不利于自家的事情,他也不在外面听墙角了,拿着被子走了大步的走了进去。

掀开帘子就说,“娘,大哥,我洗洗了洗杯子,耽搁了下。”

刚才还在吧嗒掉眼泪的刘母,一脸忧伤为难,还假装勉强什么事也没有,胡乱的快速擦干眼泪,干巴巴的笑着,可惜还是泪眼婆娑的样子,“没耽搁,不渴。”

她的模样以为会引起女婿的怜悯与好奇,会问,可惜郑三河一点也没有想问的意思,悠然自得的给两人倒开水,放在两人边上的小桌子上。

等忙完,他就开始忙自己的,家里的一把椅子的椅腿瘸了,他要修补。

低着头弯腰开始忙活起来。

他的操作,让刘家母子都心底一紧,这人咋不按照正常的套路要来,也不关心关心丈母娘。

刘大脸都黑了,这妹夫一点眼力见都没有,白瞎了如此好的家庭条件,真是

一直抽抽搭搭的刘母也被女婿的行为给气的打嗝,白眼都快翻上了天。真是一根没有开窍的榆木。

没有女婿的配合,戏还是得演下去,不能白来一趟,好在亲闺女是个蠢的,一样能把这场戏演精彩。刘母刚才的那幅模样,就是她常常用来对付丈夫对付儿女的。

刘小芳心疼的安抚亲娘,温柔体贴的说,“娘,我去做饭,给你与大哥做点好吃的。前两天,三河上山砍柴,无意中打了一只山鸡。正好还剩下一半,今儿另外一半我全做了,给你与大哥补补。”

刘母泪眼婆娑,拉着老闺女的手,一脸的欣慰,“还是我老闺女有孝心知道心疼亲娘。娘陪你一起去厨房做饭,我也能给你一起烧烧火。”

来一趟,事情能不能办成不知道,但饭肯定要车吃的,也能给家里节约一点粮食。不吃白不吃。

母女俩亲亲热热的去了厨房。

在厨房里,刘母一直不停的打听郑家的情况。打听的差不多了,刘母重重的叹口气,一脸的为难样,让站在灶台前做菜的刘小芳又一脸的担心。

轻声细语的问,“娘,家里到底发生了啥事你倒是说啊,别总是吞吞吐吐的让我担心。”

刘母为难的望了一眼老闺女,盯着闺女的脸上瞧了许久,啥也没有说,只是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几次欲言又止,过了许久,被刘小芳反复催着,她才为难的说,“小芳,是你大侄子。自己认识了个姑娘,那姑娘是镇子上的,家里条件不错,对你侄子也好。只是她家里要求你大侄子有份城里工作,还得有房。

你说咱家的情况,怎么可能在城里有房,还有工作咱家也没有啊你说,咋办”

说着说着,眼泪又不要钱似的滴落,滴滴答答的滴落在身前的灶灰中。那伤心的模样,让刘小芳心里难受,但又不知道咋办

她在郑家还没有生子,也没有嫁进门多少年,一年都不到,她的话语权不大。“那,那,怎么办”

刘母摇摇头又眼带希冀的望着老闺女,眼神中全是期盼。如果玉珍在这边,一定会为刘母的演技鼓掌。简直是能去奥斯卡拿影后的大奖,不亏是老白莲。

“不知道,这不我来找你们两口子商量商量,咱家也不是有钱人,不像你婆婆那么有本事”刘母的意思,婉转到刘小芳一直没有反应过来。没法子她只好稍稍明示。

此时刘小芳总算是反应了过来,低声的说,“娘,那我也没有办法,现在三河都没有工作。我去让我婆婆给大侄子找工作,不得削死我啊。我婆婆现在可不懒了,也喜欢管事了,脾气又不好,我能咋办”

“那,那你婆婆分给你们的那套房,能不能借给你大侄子几年,等他结婚家里条件好些了,再还给你们,这你总能做主吧,还有你过段时间进城去求求你婆婆,让她收你大侄子做徒弟,给你大侄子一个出路。

要不然那镇上的姑娘家里肯定不会答应你大侄子的,再喜欢也不会答应的。”心里一直吐槽老闺女是个蠢货,见她还是不开窍只能自己出主意,她的人设都快甭不住。

“娘,那房子写在三河的名下,还有那证明是我婆婆在管。我借给大侄子住 ,我倒是没有问题,可我婆婆不知道答应不答应。

过段时间,等老二两口子带着孩子回来,我们进城,我与我婆婆说说,但不确定一定能成,你看行不”刘小芳在亲娘眼里有些蠢,但也不是真蠢。自己在郑家有没有牌面,她是有数的。

刘母也不敢真的逼着闺女现在就答应自己,只是点点头,“行,你什么时候进城,我到时迟你几天进城。我去找找你婆婆,求求她。”

“娘,我会求她的,你就别去了,你们是一辈儿的人,去求她多委屈。”刘小芳不乐意亲娘受委屈,瘪嘴说道。

“没事,娘这辈子都是为了你们这些孩子,受点委屈算啥,只要你们好。你们兄妹几个都已经成家,我现在要操心的就是你大侄子的婚事。其余的还小,不急,等他的婚事完成,我与你爹能消停好几年,也能少操点心。”语气一样的温柔。这话说的刘小芳都快流泪。

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娘,委屈你了。”刘小芳已经开始脑补,还没有去呢,已经开始心疼亲娘。至于婆婆,心里已经把婆婆当成了凶神恶煞,想着不管咋样,一定要让婆婆给大侄子找份工作。

另外一边,郑三河与大舅哥一直沉默着。刘大闲的不是一个劲的喝水就是闲的一直在那抠手指。郑三河则是忙碌着修补椅腿。

城里,玉珍伪装过以后,已经与黑爷搭上了线。两人坐在黑市背风的地方,跟前一个小烤炉。

两人坐在角落低声交谈,玉珍拿出来几个东西,只是晃几眼,黑爷睁大眼睛,瞪的大大的,恨不得抢过来。但他知道眼前的女人敢把东西早早的亮出来,心里肯定是依仗的。

他可不敢小瞧。

再次压低声音说,“你要几个名额”

“两个,要好点的厂子,正式工。最好安排在好说话的老实领导手下做事。”玉珍说出了她的要求。

“行,但我也有要求,刚才你拿出来的东西。价值我是知道的。两份工作,要不了那么多,剩下的我要收了。”黑爷已经规划好,年后开春离开,去国外。第一站肯定是港岛,那边有兄弟接应他,他之前要留在把本地,是因为有自己要照顾的人需要他照顾。那人死活不走,他只能陪着,现在那人已经去了天上,他也无牵无挂。

也是时候该走了。

走之前收一些值钱的东西,到了外面才有底气。即便有兄弟接应,但自己要是个穷光蛋,人家能照应自己多久鬼知道,他最是懂人心。

心里透亮着。

玉珍没有给儿媳们找工作的意思,家里都不是一个孩子,都需要她们照顾,去上班去照顾孩子。

还有半边户也不错,孙子孙女们以后注定要种地,即便户口转进了城里,过些年也是要下乡,还不如现在就不转户口,老老实实的。

她想的长远,等退休以后,她打算回村住。

那时候才是六零初,时间上刚好。

到时候她的工作不是留给老四老五就是留给孙子中的谁。那时候就要看运气,等她退休,最大的孙子也只有少东能勉强接她的班。

“可以。”玉珍没有舍不得,这样的好东西,过些年价格便宜的不要不要的。只要有粮食就能换来大把。

玉珍写好两个儿子的资料,交了一点点的定金,然后离开,过两天就会有消息。约定好午饭以后过来,玉珍在黑爷这边买了一些紧俏货,外面的百货大楼都不一定有。

办好事情,左转转右转转,生怕身后有人跟踪。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玉珍悄悄的从随身食堂带了十来斤五花肉,还有几条五六斤重的大鱼,以及新鲜的韭菜,本地偶尔有从南方来的新鲜蔬菜,只是不那么新鲜。

出门背的背篓里面装满了东西,才回家。

到家的时候,正是午饭的时候,大河带着二河回来了。“妈。”才进院子,小五红霞就在她房间里透过玻璃窗已经看到,大声的喊道。隔壁堂屋的一群孩子跑了出来。只要玩起来,孩子们真是不怕冷。

一群孩子们涌出来,个个都嬉笑着。

“奶。”一群孩子奔过来,拥着玉珍。以前孩子们怕原主,可现在一个个的都很亲近玉珍。

“诶,在家里干嘛了”摸着跑过来的小孙子老二家的晓天问。”

晓天与大河家的小儿子少南才两岁多,开年农历三月与四月才三岁。此时本该是疯玩的时候,可今天被好为人师的小姑姑镇压着让他们跟着她学习,她教他们数数,认字。

两小被奶奶一问,小嘴瘪瘪,眼泪跟放闸一样,奔涌而出。可怜巴巴的拉着奶奶的棉衣,小声的告状,“奶,小姑逼我认字。”

“蛮好,走,识字好,奶奖励你们比小姑多一颗糖果。”她买了几包奶糖,都是五斤一包的奶糖。

听见多一颗糖,两小的眼泪瞬间憋了回去,高兴的小手挥着。

“谢谢奶。”两小相互牵着小手小短腿迈动的可起劲了。一边的少东哭笑不得,两个弟弟这是有糖吃也不觉得识字不好了。可真是奶说的小吃货。

进到屋里,只有小四小五在堂屋,四个大的都不在,“小四,你哥嫂呢”

“全在厨房,大哥在教他们做菜。”小四在预习功课,他与小五可珍惜读书的机会了,成绩也不错,考上高中是没有问题的。按照时间线,只要成绩够好,是有机会上大学的。

“你们咋不去学学,不一定要学得多好,但也要会自己做饭菜。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没去,我和小五都学过那些,以后还有机会可以慢慢学。”小四嘿嘿乐着,不在意的说道。

一群孩子在堂屋围着玉珍扒拉着奶奶腿边的大背篓,玉珍先是拎出来四条鱼,“小四,给厨房送过去,让你哥放在屋檐下的缸里冻起来,提醒他冻好以后放进厨房的放鱼的缸里。肉也是。”郑家现在别的不多就缸多,好多缸,厨房与杂物间前面的屋檐走廊边缘放的全是缸,冻肉的冻鱼的,冻鸡的,还有天气暖和以后养鱼的缸,厨房里也有,也是洗干净放冻的各种肉类的。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