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王府遗珠 > 人选

王府遗珠 人选

作者:研研夏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4:10 来源:就爱谈小说

由于今年五月份跟启隐签订了三年免战协议, 所以大家对路城放下心来。虽然风宁城被抢走了,但他们想的是这几年好好的练兵, 等三年后一举抢回来。

只是没想到,不过是过去了半年的时间,启隐那边就又有了动作。

这一次的小动作跟之前对待风宁城采取的措施何其相似,半夜在城内杀人亦或者是放火, 隔个几日就来这么一遭。

如今驻守路城的依旧是之前一直驻守在这里的将领, 一个五品的武将。陆玉威见路城没什么危险,在上个月月底已经回京了。

很显然,在跟启隐打过一仗之后,路城已经跟从前不一样了。从前顶多算是一个离边界很近的小城,而如今却是一个跟启隐之间对抗的重镇。

路城重要性不言而喻。

景新帝一直都想着派一位将领过去,但一直在忙着别的事情,暂时还没决定派谁去。

此时接到八百里加急的信件, 顿时怒火中烧。

等到第二日大朝会, 便把这件事情放在朝堂上讨论了起来。

“这启隐也太嚣张了!咱们上次分明已经给了他们脸面,放过他们了,他们竟然得寸进尺!”

“跟咱们签订的免战协议难道不作数吗启隐这般做, 以后还有哪个国家敢相信他们当真是背信弃义的小人!”

“从前还不觉得, 如今看来,启隐真是一群蛮横不讲理之人,早知道当初该杀了他们的太子以振军威!”

……

以上的谴责全都是出自文臣之口。看起来一个个都很愤慨,实则一点法子都没有提到,对于解决事情毫无作用。景新帝听到这些话之后, 虽然觉得心里舒坦了不少,但,解决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皇上,路城对咱们来说太重要了,咱们得赶紧想法子派兵去支援啊!”

“是啊,皇上,快点出兵吧。”

“再不出兵的,万一跟之前似的,骚扰了几个月之后就出兵怎么办”

景新帝听到这些话之后,心情有些烦躁。路城的重要性他也知道,问题是,该如何解决现状。

“武国公,你怎么看”景新帝看着站在下面不言不语的武国公问道。

“老臣倒觉得事情没有那么严重。”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武国公。

景新帝脸上也多了一丝好奇,问:“此话怎讲”

“皇上,通过之前的那一次交锋,对于启隐的兵力和财力,老臣多少心中有数。启隐早就跟个空壳子似的,上一次估计也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和财力。此时即便是能攻破咱们的防线,也未必能打过来。再说了,经过这半年的休整,咱们的兵力也比从前要强上一些了。要是真打起来,启隐未必能得逞。”

武国公的话刚落,就被文官抨击了。

“国公,路城那么重要,要是被启隐给占了,他们再借机攻打下来延关城,咱们即便是能派出去支援,到时候想必又得是一场恶战啊。”

“是啊,再说了,如果启隐这几日就打过来,咱们未必能来得及支援啊。”

兵部尚书听后,站了出来:“臣倒是觉得武国公说得有理。打仗是需要消耗的,启隐虽然强大,但消耗了那么多年,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来。而且,启隐的宏渊帝并不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三年之约或许能遵守下去。”

兵部侍郎也出来附议。

在上一次跟启隐的战争结束之后,宁国就变了。

从前,宁国一直重文轻武,文官在皇上面前得宠,文官的实力比较强盛。武将比较弱,而且武将多半是蒙荫,亦或者做不了文官的一些官家子弟做的。武官向来在文官面前抬不起头来。

而如今,打了一仗之后。武官的自信心一下子回来了。

相反,文官却变得既小心翼翼又盲目自信。怕的是启隐再次打过来,自信的是他们宁国的兵力不差。

所以,现在听到武国公和兵部尚书如此说,文官不干了,立马开始抨击。

“此言差矣,那启隐分明就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前脚说要跟咱们和亲,后脚就在咱们放松警惕之时整合兵力发动战争。”工部尚书说道。

兵部尚书被怼了一下,顿时不说话了。他虽然贵为兵部尚书,但宁国重文轻武,他连工部尚书都不如。

接着,又有人发表了他们的观点。

然后,不知怎么回事,大家吵了起来。一方觉得应该赶紧派兵去震慑,一方觉得如今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开始战战兢兢的话,太过小题大做。

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景新帝本就烦得不得了,看着跟菜市场似的朝堂,顿时发火了。

“好了,都别说了。”

景新帝这话一出,下面立马就安静下来了。

“吵来吵去有何用关键是此事该如何解决!”

一说到这件事情,下面的人都不敢讲话了。这时,一直在一旁安静的听着的太子站了出来:“父皇,儿臣认为,如今最重要的是,查清楚这件事情究竟跟启隐有没有关系。那杀人放火之人可是启隐派来的如果真的是启隐所为,咱们再想法子应付。若不是的话,那就没必要太过紧张。”

“太子所言甚是。”

“太子英明。”

“太子怀疑不是启隐所为”景新帝问道。

太子拱手:“的确。”

“依据呢”

太子没有回答景新帝,而是转身看向了刑部尚书。

“邹大人,请问京城每个月是否会发生走水亦或者杀人案件”

刑部尚书连忙站了出来,看了一眼景新帝之后,恭敬的回答太子的问题:“会。走水事件每个月总有那么一两起,但多数时候都是百姓不小心所为,走水的范围也不大。杀人之事也有,大概一两个月发生一次,有时是跟人发生了口角,也有半夜疾病突发死亡。”

听完之后,太子点了点头,道:“多谢邹大人。”

“太子客气了,折煞臣了。”

双方互相拱了拱手之后,太子转头看向了景新帝:“父皇,既然京城治安这般好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路城会发生这件事情就不稀奇了。儿臣仔细看过路城将领的战报,上面说了半个月内发生了两三起,可这两三起案子却各不相同。所以儿臣怀疑,此事跟启隐并无关系。”

太子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景新帝不由得点了点头。下面站着的朝臣们也都窃窃私语起来,交流完毕之后,纷纷称赞太子睿智。

“老臣刚刚太过急躁了,还是太子殿下冷静。”

“是啊,臣刚刚也太过紧张了。”

“有储君如此,实乃皇上之福,我宁国之福。”范太傅称赞。

“嗯,太子不错。”景新帝笑容和煦的看着太子说道。

太子道:“是父皇教导得好。”

一场让人害怕的“危机”就在太子的三言两语中平静下来,至于刚刚吵得面红耳赤的两方人,全都没了声响。

不过,虽然此时景新帝放心了些。但作为一名皇帝,他从来不会掉以轻心。因此,下了朝之后,他就让人把宁王给叫进宫里来了。

如今在战事方面,景新帝更加相信宁王。

自从两兄弟解开了心结,而且,景新帝身边没了康郡王这个时不时说宁王坏话的人,景新帝跟宁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睦了。

当然了,太子也在身边。近年来,景新帝觉得自己处理事情越发的力不从心了。尤其是发生了威武将军和康郡王的事情,景新帝对自己产生了一丝怀疑,也更加的器重太子了。

宁王来到东暖阁之后,景新帝便把路城那边传来的急报以及朝堂上大家的争执说了一遍。

宁王看完战报,朝着太子道:“太子越来越冷静了,像极了你父皇年轻的时候。”

宁王从来没想过当皇上,也自觉没那个本事。虽然景新帝对他有着诸多的猜疑,但他也从未想过造反。一直以来,景新帝除了重文轻武这一点让宁王很不喜之外,别的事情还是服的。

景新帝没想到宁王会讲出来这样的话,先是一怔,很快又恢复如常:“我倒是觉得太子不太像我,像他皇祖父。”

宁王认真的看了太子一眼,道:“皇兄这么一说,还真像,长得像,性子也有些像。”

“父皇和王叔谬赞了,儿臣不及皇祖父万一。”

“太子谦虚了。”

话了几句家常之后,景新帝便直接问了问宁王对此事的看法。

“臣弟觉得太子说得极好,从站报上看,应是跟启隐没什么关系。”

宁王一说,景新帝彻底放下心来。

许是了解景新帝的想法,宁王接着道:“不过,皇兄,从朝堂上众人的反应您也应该能看出来了,大家对启隐并不信任。虽然签订了三年免战协议,但这三年之中,启隐会不会突然进攻,就不好说了。”

景新帝眉头微蹙。宁王这话说得的确有理,不仅是众人,他也是这般认为的。仅仅是看到急报,便误以为是启隐卷土重来了,并未仔细看急报的内容。

而仔细一想,他们之所以对启隐有这样的顾虑,也是有据可循。不管启隐是今年,还是明年打过来,似乎大家都不会太过奇怪。

“王叔的看法是”

“这件事情是要查清楚了。除此之外,要赶紧选定一名有经验的将领去驻守。同时,还要——”说到这里,宁王看了景新帝一眼。

“加强兵力。”景新帝说道。

这一年来,景新帝一直在调整之前的方针,重视武将,加强对兵部的投入,对兵力的投入。然而,效果并不太明显。他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皇兄英明。”宁王道,“要想一劳永逸,只有这一个办法。靠着绝对的实力来打败启隐,不能单靠运气。最好能把启隐打怕了,打得他们再也不敢骚扰咱们。”

“好,此事朕会好好考虑。”景新帝道,“对了,你可有合适的将领推荐”

宁王立马摇了摇头:“暂时并未想到合适的人选。”

关于这个人选,即便是想到了,宁王也不会说出来。这是边疆的将领,干系重大。所以,宁王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也不打算插手这样敏感的事情。

“嗯,若是想到了就跟朕说一声。”

“好。”

站在一旁的太子倒是有些若有所思。王叔心中没有合适的人选,他心中倒是有一个。只是,那人虽然在守城方面非常合适,但身份上有些不合适。

毕竟是文国公最小的儿子,又是他的堂妹夫,而守城又太危险了。

“太子,太子……”景新帝唤了几声。

在景新帝唤第三声的时候,太子回过神来:“儿臣有罪,儿臣刚刚想人选想的入迷了,没有听到父皇叫儿臣。”

“无碍。可想出来了”

太子静默了一瞬,摇了摇头:“并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