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七十年代娇媳妇 > 116

七十年代娇媳妇 116

作者:素昧平生v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5: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可喜可贺”

“还好谢学长醒了, 否则以后咱恐怕得接到青水的改嫁请帖”

这段时间叶青水有多苦,她们都看在眼里。每天除了上学、就是把自己泡在实验室,她原本圆润的脸蛋迅速消瘦。父亲长眠不醒,俩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也是可怜。

叶青水说“人到就好,不用特意准备别的东西。”

她清楚她们的秉性, 特意强调道。

叶青水离开后,几个人讨论起了包礼金的事。潘丽娟商量着问“你们家乡结婚礼金包多少合适”

任盈盈说“五块八块都有, 顶破天了十块。”

来自鹏城的余诗说“我们那边礼金很少, 一般就包一块钱。”

其他两个女孩子噗嗤地笑了出声,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们合起来忍痛包了个三十块钱的礼金。

十块钱够一个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搁在当下这个红包包得真的很厚了。

然而, 等潘丽娟三个人去到钓鱼台国宾酒店的时候,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再塞点钱进去。

因为这个酒店高端得得出乎她们的意料。

这年头开得起车的人凤毛麟角, 然而酒店门口来往驶过的车如流水, 走进去后是满目的假山流水、亭台轩榭,偌大的园林古色古香。

酒店大气端庄、奢侈靡丽,在清代的时候曾是皇家园林,这让朴素艰苦习惯了的人走进去, 乍然间仿佛走进了新的天地, 还真有些不太适应。

如果不是有门童引路, 三个人恐怕还找不着厅在哪里。

周婷婷已经随新娘新郎官来到了酒店,她充当着伴娘的角色。周婷婷看见了这三个女孩子,热情地招待了起来。

婚礼是中式的, 伴娘叫做“送女客”,潘丽娟三人还没有坐下,门外的鞭炮声响了起来。

八门花炮同时响起,热闹得宛如过年。

办喜酒这一天,叶青水天没亮就起床了。

化妆之前,叶妈端着一碗汤圆儿笑眯眯地说“水丫吃点,等会不会饿肚子。”

为了吃上这趟喜酒,在乡下的叶阿婆和叶小叔、叶婶婶,连带着小侄女都来到了首都。

叶妈给女儿绞面,用粉线把她面上的绒毛剔除,这道工序叫做开脸。叶阿婆拿着梳子给孙女梳头。她手里捧着孙女柔亮的秀发,眉开眼笑地说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当年在乡下办的那趟喜酒,太匆忙,回想起来脑子里只留下了仓促的印象。当时在乡下也没有条件,穷酸得很。水丫连件像样的衣服没有,那场喜酒着实不像结婚。

而如今满目的双喜大字,处处细节都很是用了一番心意,连请来的喜娘也是有着多年丰富经验,每一刻的时辰都有讲究,这一回才真正有了办喜酒的喜气。

叶阿婆拆了孙女的头发,一梳到尾。

梳着梳着,她眼前仿佛浮现起了当年那个呱呱坠地的小孙女,她的一声啼叫,让沉浸在失去爱子的她,感受到了活下来的希望。

她记起了当年尚且稚气的孙女抹着眼泪,恋恋不舍地退学,却在干完活时偷偷看书,一眨眼长大后她念上了大学。

叶阿婆甚至还想起了某天,一觉睡醒的孙女满不在乎地提要离婚的事情。如今再一眨眼,她已经有了两个会爬、会叫人的孩子。

叶阿婆想起来种种,忍不住眼眶发热

“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

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叶阿婆梳完了头发,两个喜娘开始编起发式来,那灵巧的拇指穿梭在乌发之间,动作快得令人眼花缭乱。饶是在两个巧妇合力之下,新娘的发型也编了半小时。

最后戴上沉重的凤冠,凤冠上镌刻飞凤,缀以珠宝花、翠云、翠叶、凤凰口衔接一颗大东珠,无数小珠串坠而下,流光溢彩。

凤冠刚戴到头上,叶青水脖子都酸了。

好在新郎的车队很快就到了。谢庭玉入乡随俗地骑了一匹马,穿着火红色的新郎礼服,戴冠帽、腰间配以流苏玉坠。整个人显得俊彩飞扬,温润如玉。

他朝着她走来,背着她跨过了火盆。用一顶花轿把她载到了钓鱼台国宾酒店。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齐齐响起,八门礼炮烟花齐齐向天绽开,然而白天只能看得见一抹流光溢彩。

新娘被新郎牵出来的时候,那一身耀眼美丽的嫁衣让人惊艳得挪不开眼。火红的嫁衣边缘以金粉装饰,十几米的下摆长长地曳地,红似火、金粉如光,仿佛浴火的凤凰。

一对新人开始拜天地,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终于到了最后一个环节,谢庭玉接过了送上来的酒,两人的手交缠起,仰起脖颈喝下交杯酒。

柔和的阳光洒在谢庭玉的身上,他眉目含笑,牵着妻子的手,看着她脸颊微微染上的红,即便是千杯不倒的他,此刻就着她脸上的春色,已经感觉到几分微微酣然的酒醉。

他牵着她的手,含笑地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咱们这辈子就这样说定了。”

这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他和她都曾隔着几十年的生死,她在夜里流下眼泪时,他无法安慰她;她无助地摔倒,他却无法拥抱她;最后他看着她一个人渐渐地老去,他无法陪她到老。

但这一次,他可以紧紧地拥她入怀,往后余生,无论风霜雨雪都是彼此。

他们约好要白头偕老。

谢奶奶当证婚人,拿起婚书缓缓地念了起来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周婷婷在台下看得眼眶微微发热,“真好。”

当时的车祸有多么惨烈,现在的美好对比起来就有多美强烈。

潘丽娟和余诗、任盈盈三个人看得有些动容。

任盈盈眼力比较好,眼尖地认出了新娘新郎官的结婚喜服的与众不同,她跟姐妹们比了个大拇指“咱青水嫁了个大户人家。”

“真有钱”

仪式结束后,服务生次第端上来的菜肴更是一大特色。光是主菜就能令人眼花缭乱,再也分不出心神想别的事了。钓鱼台国宾酒店的宫廷菜做得一流,味道正宗。

精心熬制的佛跳墙,每一滴汤汁都飘着酒香,蕴含着山珍海货的精华,炖得烂而不腐,香浓味美,让人回味无穷。

蚝皇青底鲍,蚝汁味鲜美,素有“桌上黄金”之称的鲍鱼,肉质细嫩;富贵龙虾脆而酥香诱人,虾身炸得金黄,肉质弹牙紧致;鱼翅全家福,鱼翅滑嫩如粉丝,

更有虫草花狮子头、玛瑙鱼圆、油浸脆皮鱼。点心类水晶虾饺、萝卜丝饼、豌豆黄、蜜麻花、奶油炸糕,种类繁多,让人吃到过瘾。

潘丽娟呲溜呲溜地吮着鱼翅,夹着油焖大虾吃,最后喝一口佛跳墙,感觉人生都美满了。她啧啧称奇地道“这些菜好好吃。”

好吃得能让人哭出来,要不是肚子已经撑了,否则她还能继续吃下去。

余诗说“瞧你这幅傻样,以后咱的冰箱弄出来,等咱自己挣了钱也来这里吃一顿。”

任盈盈用力地咳嗽了一声,微笑地提醒着姐妹们“这个酒店平时多是用来接待外国元首、重要人物,想吃还有些困难。”

婚宴还没结束,叶青水就被送回了新宅子。

这里是他们以后的新家,屋子里点了一对婴儿臂粗的喜烛,除此之外还点亮了几盏明灯,暖黄的灯光十分温暖,动人。

谢庭玉跟着闹洞房的人一起回来,看在新郎大病初愈的份上,洞房也没怎么闹得起来。

谢庭玉松了一口气,等人散完后郑重地掀下了新娘的红盖头,烛火隐约地跳动,红盖头下新娘子面颊漾着微微的红意。

果然还是中式婚礼更动人,繁复的礼节令人更有归属感,红盖头下掩盖不住的含蓄柔美,此刻令谢庭玉的心为之触动,心旌摇荡。

他慢慢地取过了媳妇手里大红的绣球,替她拆下了沉重的凤冠,小心翼翼地脱下了嫁衣喜服。他温柔地说“等我一会,我很快回来。”

他恋恋不舍地看了她一眼。

叶青水忍不住低低地笑出了声,“你这样,会让我以为我们今天才刚刚结婚。”

他傻得像愣头青似的,即便他们已经有过了肌肤之亲,连孩子都有了俩,

叶青水在等待的时间里,吃了一碗佛跳墙。

等到晚上九点,谢庭玉才送走了客人,回到新房。

两个宝宝今天被叶妈和谢奶奶照顾着,新房里只有年轻的夫妻俩,没有了奶香味、也没有婴儿半夜吵嚷的哭闹声。

叶青水被这新婚的氛围感染得都徒生了几分“新媳妇”的错觉。

谢庭玉笑容灼灼,红色的喜服衬得他更清隽雅致,他用着专注的目光看着叶青水。

叶青水被看得有些躁动。

他吻了吻她,细碎的月光在床前铺就了一地。

“今天欢喜不欢喜”

“我们睡吧。”

他搂着她,一件件地脱下了繁重的衣物。

春光融融,喜烛流泪到天明

盛夏,不到六点天就大亮了。

叶青水浑身都酸痛,回忆起昨夜的甜蜜和迷乱,她忍不住笑了起来。

谢庭玉见媳妇醒来了,弯下腰来亲了亲还在被窝里的她。

他把热腾腾的豆浆、汤面盛出来,隔着瓷碗用井水散热。

男人脸上的笑容就像九点钟的太阳,不灼人、却和煦温暖,“快漱漱口,来吃饭。”

“吃完了我带你看看咱们的新家。”

叶青水漱完口,吃上了男人亲手做的早餐。这两年来,他的厨艺越来越好了,面汤做得清润爽口,荷包蛋嫩嫩的能流出溏心。

谢庭玉用手蒙住了媳妇的眼,牵着她来到了第一间房。

“这是咱们的书房,你喜欢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看书,这间屋子的窗很大;你喜欢听风吹过树叶哗哗响的声音。于是我在院子里栽了一棵玉兰。”

盛夏,玉兰花次第开了,拥有着浓烈的香气。叶青水昨夜就闻到了。

她点点头。

谢庭玉又带着她来到了下一间房,“这是咱们的孩子住的地方,外边有秋千,里面有他们小马扎,以后你可以在院子里荡着秋千,看孩子们骑小马扎。屋子里还有很多玩具,都是我一件件淘回来的。等他们长大了可以一块玩。”

叶青水忍不住笑了,点了点头。

谢庭玉牵着她继续往下走,“这是阿娘住的地方,门前有一块菜圃,一块花圃,以后她想种菜就种菜,想种花就种花。”

叶青水脑子里浮现起了两块不大的地,唇角弯起。

别说,阿娘还真的喜欢打理一块地,闲来料理农事。种种菜、养养花,他真的很用心。

“这里是留给奶奶和爷爷的,爷爷喜欢下棋,奶奶喜欢养鸟,我在树下做了一块石头棋盘,闲来无事时,咱们可以和爷爷切磋棋艺。”

谢庭玉亲了亲媳妇,带着她依次逛了厨房、浴室、卫生间。

他最后说“你喜欢在春天的时候采茶花,夏天的时候到树下乘凉、秋天的时候摘果子,冬天的时候做柿子酿。我搭了一个葡萄架,种了枣树、柿子树、玉兰树,花圃里也有小叔特意从叶家村带来的茶苗。”

“我希望等我们老了的时候,能一起在葡萄架下纳凉,看着孩子们打枣子,吃柿子”

他把手缓缓放下,叶青水看清了他们新家的模样。

庭中假山流水,养着一池小鱼儿。院子里树木高低相间,错落有致,青砖地板朴实而温馨,整个四合院宽敞、干净,布置虽然很多,却井井有条。

她跑到他们的书房,看了一眼,有她喜欢的宽大的书桌,能够容纳她同时摊开许多书;

庭中树下有个秋千,夏天在树下荡秋千,会有点点斑驳的阳光落在身;

孩子们的小马扎是木制的,被磨得光滑油亮,矮矮的很可爱;

回头一看,屋子里的架子上摆着一件件玩具,有拨浪鼓、小风筝、陶哨、泥塑的兔爷儿

她的眉眼弯了起来,忍不住对谢庭玉一遍遍地说“真好。”

“这里我喜欢。”

“这个我也好喜欢。”

“阿娘一定会喜欢这里的”

“奶奶也会喜欢、爷爷也喜欢”

谢庭玉看着高兴地穿梭在院子里的媳妇,忍俊不禁地道“你喜欢就好。”

叶青水的心充满了感动,她曾经说过的话他全都记住了,难怪这些天他忙得连人都见不着,原来是亲手布置新家了。

这里的一草一木、小到一件饰品、一块石头都是她喜欢的模样。

谢庭玉看着她快活得像鸟儿似的,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她的惊讶,最后她坐在了秋千上,含笑地摘了一片叶子,吹了起来。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

一阵暖风吹来,吹掉了玉兰花的碎瓣儿,空气中夹杂着幽幽的香气,花瓣落在叶青水的身上。

和煦的阳光落在她的身上,她的笑容比曲子还甜,美好得令人恍然间觉得犹如梦中见过。

谢庭玉怔怔地站在原地,脸上缓缓涌出了笑意。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