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七十年代娇媳妇 > 082

七十年代娇媳妇 082

作者:素昧平生v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5: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叶青水的手有些发抖。

她摸着盒子, 好像真的感觉里边躺着的就是书。这不大不小的箱子,能装点啥。

谢奶奶可不是那种心灵手巧的长辈, 会像阿婆那样时不时给她纳千层底、缝被子、酿蜂蜜,谢奶奶最可能做的事估计就是天冷了汇一笔钱给孙子,在乡下别吃苦了。

叶青水缓缓地打开了箱子。

几缕金汞般的阳光落在崭新封面上, 上面赫然写着“数理化丛书”,新印的书泛出淡淡的油墨味。

在这一刻,叶青水的唇角不禁上扬。

心终于落到了地上。

“没想到奶奶那边的速度这么快”

她惊喜地说。

谢庭玉早就猜出了盒子里边装的是什么, 因为刚才的他除了领了一个包裹之外, 还领了一张汇款单,收款人是周存仁。

这是从首都出版社汇过来的一笔稿费。

叶青水还拆出了谢奶奶写的信, 她在信上说

“展信佳庭玉、青水, 你们寄来的手稿经过半年的时间,终于印制出来了, 出版社那边也把稿费汇了过去, 请你们通知周老师去领取。这些书的意义很大,也碰上了好的时机。

八月, 首都召开了一次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 会上提出了恢复高考制度的意见。奶奶去听了,很受感动。这对广大青年来说是一次珍贵的机会, 你们要好好把握。”

叶青水看到这个消息,眼前一亮。

真是瞌睡正好递上枕头来了, 她方才担心谢庭玉因为钻研沼气而耽误学业,有了谢奶奶的提醒, 怎么着谢庭玉也得留个心眼复习。

她没想到谢奶奶能提前两个月知道这个消息,恢复高考这个消息直到十月份才正式公布的。

叶青水虽然知道恢复高考,但却没有正规途径通知周围的人抓紧时间复习。提前一个多月得到这个消息,就是赢在了起跑线

叶青水捂着这薄薄的纸,激动地说“玉哥,奶奶说会恢复高考”

谢庭玉读完了信也愣住了。

国家恢复高考了

心底说不激动,这是假的。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堂堂正正进入大学,不必靠推荐。当年谢庭玉也有机会被推荐去念大学,可惜这个机会被谢军搅和了。

他很快微微一笑“嗯,好好复习,我们一起去上大学”

“我们去医院吧这个消息告诉周老师吧”

市人民医院。

周恪抱着热水壶刚打完水回来,他疲惫地从怀里掏出一堆钱票放到柜子里,锁上。

一分的钢镚儿落在柜子里头,叮叮地擦碰,听起来很多。

但是这还不够周存仁一天的医药费。

虽然叶青水走的时候预存了两百块的药费,他们手头上还有一百块,但计划没有变化快,医生建议爷爷动手术切除胃里的瘤子,做手术、化疗、吃药

生了这个病,就跟无底洞似的,哪哪都要钱,三百块大约只够花两三年。

周恪已经不想再问叶青水要钱了,叶姐姐愿意帮助他们是她善良,但他们不能总是扒着人家。虽然也把家里的古董拱手送人了,但是周恪清楚他们还是在占人家的便宜。

这些东西给了别人,哪里能换得来这么多钱

可是周恪更不愿意看到爷爷因为缺钱不想治病。

他放下水壶离开房间,路过某一间病房的时候,他听到了爷爷的声音

“同志,我这里有鸡蛋,你需要吗还有奶粉”

爷爷的声音有些小,他的态度也是从未有过的谦忍。

鸡蛋,奶粉这是叶姐姐送给爷爷补身体的,周恪透过门缝,看见爷爷佝偻的腰,他的眼眶有些发酸。

如果爸爸妈妈还在,该多好。

周存仁卖完了他的鸡蛋和奶粉,从病房里走出来。

他看到了孙子,有些讪讪“爷爷吃不完。不用吃这么好的东西”

“我知道。”周恪说,“爷爷你别说了,我听说喝豆浆也很有营养,明天我买几斤豆子回来磨。身体还是要好好养的。”

周存仁还能说什么,只能摸着孙子的后脑勺,慢吞吞地回了病房。

他也想多活几年,但是他们没钱治病,能省一点是一点,看到这么小的孙子每天辛辛苦苦挣钱,周存仁哪里咽得下这些东西。

等叶青水夫妻来到医院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幕

祖孙俩对视着,老头子给孙子擦眼泪。

叶青水吓了一跳,“呀,这是怎么了,恪儿掉金豆子了”

周恪不好意思地扭过头,擦干了眼泪。

叶青水捏了捏他的脸蛋,笑眯眯地说“别哭了,有什么好哭地,你们要变成有钱人了”

她打趣道。

她把谢奶奶寄来的汇款单递到周恪手里,周恪定睛一看,愣住了。

周存仁瞥了一眼,也跟被施了定魂术似的定住了。

出版一本书是什么概念华国成立之初,文坛里曾有过一部小说能买下首都五六个四合院的美谈。当时稿酬按照千字4、8、10等等计算,而那时候工人的工资也才二三十元,因为太挣钱一度被人眼红,直到五十年代末国家才重新规定了稿酬的计算方式。

出版的书每千册按照稿酬的8支付,虽然待遇降低了,但是仍旧能够养家糊口。

这回周存仁的书赶上了恢复高考这阵风,原本预计最多印三万册的书,扩印到了十万册。而周存仁这些年累计写出来的书,何止十本。

当叶青水看到那张汇款单的时候,眼睛都快要黏在上面,移不开了。

七十年代,有钱是什么概念

那就是周存仁现在这样的概念

周存仁看到稿费单上排头大写的千字,感到头昏眼花、差点心肌梗塞了。

整整四千零三百块。

和数字打了这么这么多年交道的周存仁,差点不认识“千”这个单位了。

“这这么多”

四千多块,多吗

确实很多,多到叶青水都惊讶。

但是这些书整整有数百万字,周存仁写了将近十年,数百万字洋洋洒洒地写了十六本,平摊到每一本书、每一个月上,却又不多了。

如果周存仁还是原来的正式地吃商品粮的老师,每个月工资四五十块不是问题。

周恪的脸都木了,嘴巴张得大大的。

十块钱的大团结在他眼里都已经很大额的钱了,上百块就是天文数字,住在医院这么久,他已经很清楚钱的概念。

这么多钱全都给爷爷治病,肯定够够的。爷爷如果还能活五十年,这些钱也够他治

这时候谢庭玉把小箱子递了上来,交给周存仁。

新印制的书籍仿佛带了温度似的,烫手得让周存仁无法触碰。

崭新的封面上,每一本都写着周存仁的名字,翻开来看,整整齐齐的铅字一个个符号,都能勾起无尽地回忆。每一页的每一句话,都是周存仁反反复复改了无数次,深深记在心里、熟悉得就像身体的每一个器官、血液、肌肉。

刚开始写它的时候,他还是意气风发的中年人,那时候周恪还没出生。

中途工作丢了、去扫厕所了、穷得揭不开锅、也没钱买稿纸了无数次放下笔,又重新拾起笔。

写完最后的一句话的时候,是住进医院的一周后,他从来没想过它能出版。

可是半年后它被完完整整地印了出来,泛着油墨香味躺在他手里,不再是简陋发黄的牛皮纸、也不是潮了模糊的手稿。

周存仁抱着他写了十六年的书,悲恸地哭了起来。

周恪还沉浸在“爷爷有钱治病”的巨大喜悦之中,无法自拔。

叶青水不忍地撇过了头。

唯有谢庭玉安慰地拍了拍周存仁的背,“不要忘了拿汇款单和身份证明,去银行取钱。”

他看着这老的病、小的又太小,还身怀这笔巨款,恐怕不安全。

谢庭玉一锤定音“今天就去领了。”

周存仁点了点头。

中午的时候,夫妻俩陪着周存仁去把汇款单的钱领了,又存到了银行里。

揣着怀里厚厚的存折,周存仁的心热乎乎的,整个人的神态都变了,变得精神奕奕、面容洪光焕发。

周恪拉着爷爷的手“走,咱去供销社买两斤鸡蛋,爷每天吃一只。”

周存仁也添了一句“恪儿也吃一只。”

叶青水看着这对祖孙俩爽朗带笑的面容,心里总算舒了一口气。

叶青水和谢庭玉回到乡下,路过遇见周婷婷,叶青水和她打招呼

“婷婷,庭玉他奶写信来说首都那边有消息,国家可能要恢复高考了,你快准备准备”

周婷婷正赶着牛准备收工,她手里抓着的牛绳蓦然一松,牛哗哗地跑到河岸边吃草。

她使劲地拽了拽,才回过神来。

叶青水说了什么

恢复高考

叶青水并没有把话说得十分死,而是委婉地说“只是可能而已,消息现在还没确认公布出来,不过听风声也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情了。快回去准备准备”

可能要恢复高考

就算这个消息只是“可能”而已,但也足够让周婷婷震惊了。

她心里涌起一阵狂喜,她有机会上大学了

周婷婷知道谢庭玉家里的背景,谢庭玉他奶奶在教育部工作,他奶能乱说话

谢庭玉也含蓄地说“回去好好准备吧。”

这个消息可不得了,周婷婷仔细地问清楚了谢庭玉她奶怎么说的时候,她跟旋风似地往知青点狂奔。

连河边放着的牛也不管了。

叶青水无奈地摇了摇头,她明白这种消息对于读书人来说有多重要。她拔起了插在地上的牛绳,跟男人一起把牛还了回去。

周婷婷一路狂奔,一路大声地喊

“同志们,恢复高考了国家恢复高考了咱们可以上大学了”

那清澈的声儿在山间荡了一遍又一遍,欢快得仿佛明媚的春天。

“恢复恢复高考啦”

“上大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