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贵女难当 > 第145章 第 145 章

贵女难当 第145章 第 145 章

作者:百香果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6:33 来源:就爱谈小说

灯光幽暗, 元安看不清庄煜的神情,但是从庄煜微微颤抖的手就能知道此时庄煜有多难过。

大抵世上最难的就是感同身受, 元安会心疼庄煜, 却很难切身体会到庄煜幼年丧夫丧母颠沛异国的痛苦,其中艰辛苦难除了庄煜其他人很难明白。

元安心知此时再怎么沉溺在过往都无济于事, 所幸如今玉郎哥哥身边有她, 有祖母, 还有他们即将出世的孩子。

元安双手握住庄煜的有些粗糙的手掌,并没有说安慰的话, 只是柔声道“快了,就在这几日了,你就要为父亲和母亲洗刷冤屈了。”

庄煜手上手心满是干皮倒刺,元安摩挲着庄煜粗糙了许多的手掌,倚在庄煜肩膀上轻声道“等事情都了了, 你带我和孩子去祭拜父亲和母亲吧, 我还没有给父亲和母亲见礼, 孩子也要去见见自己的祖父祖母。”

庄煜赤目含泪,握紧了元安的柔荑,声音喑哑“好。”

………………

翌日,北疆果然传来急报, 言说庄煜已经伤重不治, 这个消息就像是投入湖面的石头, 霎时将平静无波的湖面激荡起圈圈涟漪, 藏在湖面下的暗流涌动再也按捺不住, 蠢蠢欲动欲往湖面上蹿。

庙堂江湖皆因为庄煜的死讯而一片哗然,三省官员集结在紫宸宫门口跪请元安和太皇太后出来主持大局,元安和太皇太后皆称病不见。

蔡大人等人见不到太皇太后和皇后,无奈只能转头去严府,严帝师德高望重,又是陛下的授业恩师,皇后和太皇太后既然病中难以支撑大局,只能油严帝师出面主持因为皇帝崩逝而造成的混乱局面。

却没想到严帝师也避而不见,严夫人出面接待蔡大人等人,抹着眼泪说严帝师骤然得知噩耗,倒地吐血,此时还昏迷不醒。

蔡大人跌坐在凳子上,捂着脸痛哭“难道我大舜真要乱了不成!”

蔡大人向来不参与党争,只一心忠于家国百姓,得知庄煜死讯后他一个念头就是大舜要乱了!

皇后腹中若是个皇子或可继承皇位,若是个公主,大舜两百多年基业该交到何人手里?

只怕庄氏宗亲又要因为夺嫡争位掀起一番腥风血雨,最终受苦受难的还不是无辜的百姓?

又一日,姚相以实际行动验证了蔡大人的担忧。

“恭请新皇登基!”

姚相带着二十多个朝臣直接跪在慈恩宫门口,已经喊了快一个时辰了。

慈恩宫宫门紧闭,全然不管外面跪了一地的朝臣。

“父亲何必如此?”刚刚赶来的姚太后扶着月娘的手从轿辇上下来,对姚相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庆王是哀家和先皇的养子,又是皇室嫡支,由庆王继承皇位名正言顺。”

姚相闻言重重叹了口气,当着众人的面高声道“陛下崩逝,皇后娘娘和太皇太后悲痛万分,自然不愿将皇位拱手他人,但正如太后所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后娘娘和太皇太后挟持庆王,执意不肯让新皇归位,老臣受先皇遗托辅佐朝政,只能得罪皇后娘娘和太皇太后了,待新皇登基后,老臣愿负荆请罪!”

姚相一脸浩然正气,一番话铿锵有力极有说服力,朝臣中本有心存犹豫的,听他一番话顿时觉得皇后和太皇太后太过狭隘,庆王也是宗室嫡脉,怎么就不能登位?

姚相往后退了两步,对身后的府卫一挥手,众人心中一凛,姚相这是要强行破门而入了?

姚太后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兴奋,整个内宫已经被她和姚相的人团团包围了,老不死加上那个小贱人插翅难逃!

府卫们将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步步紧逼,没想到宫门却突然开了。

众人皆是一愣,正要破门的府卫停下脚步朝姚相看去,一时间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

“姚相好大的阵仗!”

元安扶着小茴的手站门后,目光一一扫过姚相、姚太后、朝臣和府卫等人,元安目光如刀,开口也十分犀利“诸位这是打算逼宫吗?”

“娘娘误会了。”姚相正气凛然“臣等是来迎新皇登基主持大局!”

元安冷笑一声,挺了挺肚子“本宫腹中孩儿尚不足月,姚相预备如何请他登基?”

姚相一皱眉,制止开口要骂的姚太后,不卑不亢道“娘娘腹中皇嗣尚不知男女,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舜等不得,请娘娘恩准庆王登基!”

“哦?”元安款款上前一步“庆王登基后,姚相预备如何处置本宫和本宫腹中皇嗣?”

姚相忙道“娘娘放心,待您平安诞下皇嗣,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相信新皇都会给娘娘和皇嗣应有的尊荣。”

“尊荣?”元安讥讽地笑了下“本宫腹中若是位皇子,他应得的尊荣是继承皇位,难不成等皇子出生以后姚相要废庆王立本宫的孩儿为帝?”

姚太后差点脱口而出“你还未必能活到生孩子的时候”,幸好她有些理智,把这句话咽了下去。

姚相却一脸悲天悯人“臣等请庆王登基也是为了稳固朝局,若是娘娘来日诞下皇子,臣等愿扶持皇子登基,只是此刻还请娘娘交出庆王,让庆王登基主持大局。”

元安不屑地瞥了一眼姚相和姚太后“若是本宫不交出庆王呢?”

“那就请娘娘恕罪了!”

说着姚相冲府卫一挥手,府卫立马拔刀朝元安逼近,元安毫不慌乱,安稳地站在原地。

姚相一皱眉,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府卫离宫门还有一丈远时,元安突然挑眉朝姚相和挑衅一笑,两队全副武装的禁卫突然冒出来,将府卫和姚相等人围了个团团转。

“皇后这是何意?”姚相勃然大怒,怒斥元安。

元安揉了揉耳朵,没有理会他,而是转身盈盈一笑“陛下还不出来吗?”

主殿殿门大开,身着龙袍的庄煜大步踏出殿门,走到元安面前,牵起元安的手微微一笑,然后转头看向姚相等人的目光却寒光凛凛。

姚相和姚太后像是见了鬼了一样,姚太后踉跄后退一步,用尖利的指尖怒指庄煜“你不是死了吗?!”

庄煜微微一笑“朕还活着,太后很失望吗?”

姚太后瞠目结舌,姓赵的明明说庄煜身负重伤,怎么会完好无损出现在慈恩宫?

余下众人冷汗直冒,腿肚子直打哆嗦,有些胆小的甚至当场失禁。

皇……皇上没死!!

他们干了什么?

带着府卫逼宫,意欲强逼皇后立庆王为帝,众人瘫坐在地上脸色灰败,光是带着兵刃入宫一条就是大逆不道之罪,完了!都完了!

姚相此时终于明白自己是上了庄煜的当了,他咬牙切齿怒道“你是故意让我们以为你死在北疆!”

庄煜却摊手,一脸无辜“朕当时确实是被箭射中了,不过幸好有皇后送朕的护身符替朕挡了这一箭,许是斥候记忆错乱传错了话,竟让姚相误会了。”

庄煜说完还冲姚相真诚地笑了下,以示自己确实无辜。

姚相险些吐出一口老血,他狠厉地看着庄煜和元安,突然从衣袖里掏出一个钻天猴,点燃后高高举起。

庄煜和元安冷眼看着姚相放了钻天猴,并没有加以制止,姚相看到庄煜和元安面带讥讽,突然一个激灵“你们……”

“姚相带来的人已经被朕的禁卫军全数拿下,姚相还是省省力气吧。”庄煜一抬手,禁卫军搭弓,闪着寒光的利箭指着姚相等人,姚相等人面无人色,光是慈恩宫的禁卫军就是姚相府卫的三倍之多。

姚相心知自己大势已去,颓丧地跌坐在地上,府卫见姚相如此,面面相觑后也丢了手里的刀刃,束手被擒。

姚太后被带走后还在高声咒骂。

“庄煜你小畜生!无耻小人!”

骂了两句庄煜姚太后又将矛头朝向姚相“父亲你害了女儿啊!你不该信姓赵的!”

庄煜听见姓赵的三字,脸色一变,忙下令邓九带人将姚府围住,一个苍蝇都不准出去!

姓赵的,蛮族军师!

好!好!没想到他竟然逃到了大都!

姚相等被押入刑部大牢,罪名是谋逆犯上,姚相在慈恩宫门口被擒,身边府卫配有兵器,姚相辩无可辩。

而邓九却失了手,他将姚府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发现蛮族那位军师,审过姚相长子姚珏,这几日确实有个姓赵的俊朗男人住在姚家,但是姚相集结朝臣和府兵入宫后,他就不见了踪影。

邓九最后只带回了一个上了锁的盒子,说是蛮族军师留下的。

邓九将盒子呈上时元安和庄煜正在两眼放光清点着姚家家底,邓九用匕首撬开盒子呈到两人面前时元安也抽空看了一眼,只见盒子里是一块陈旧的帕子,帕子上还有些没有清洗干净的褐色污迹,帕子旧到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元安微微一皱眉,觉得这块帕子有些眼熟。

她想了片刻又没想起来,便抛到了脑后,继续埋头清点账目,心里喜滋滋,抄了姚家国库私库都满了,谁有功夫去关心一块旧帕子。

庄煜不动声色看了一眼元安,见元安沉浸在账目里,笑得合不拢嘴。

庄煜收回视线,吩咐邓九“全国通缉蛮族军师,一旦发现此人,杀无赦!”

元安头也不抬,直点头“这人差点伤了你,是该杀。”

庄煜微微一笑,挥手示意邓九退下,邓九犹豫了下,一步三回头朝外走去,最后挠了挠头,还是等娘娘点完账目他再向皇后娘娘提起他和小茴的亲事吧。

姚家这些年捞足了油水,家底比国库和内务府私库加起来都丰厚,元安拍了下足足半尺高的账本,感慨不已“所以说这人不能太过贪心,贪得太多早晚被当成年猪宰了。”

庄煜从身后环住元安,手轻轻抚摸着元安的肚子,含着元安的耳尖低声笑道“所以夫君不贪心,这辈子有你一人足矣。”

元安眼中淌蜜,拍着肚子反驳道“那你不要小的了?”

庄煜笑道“小的归你,你归我。”

元安娇嗔地瞪了一眼庄煜,将账本摊开,指着账本对庄煜道“你还是先看账本吧,小的和我都累了,剩下的就交给夫君你了。”

庄煜认命地接过账本,继续对账。

庄煜对账,元安无聊便在一旁胡乱画着鬼画符,没画几张突然想起来夏詹士,她忙拉住庄煜的衣摆问道“你预备什么时候让夏詹士出来指证姚相和先皇当年陷害父亲一事??”

庄煜笔一顿,墨滴落在纸上,污了一整张好纸,庄煜将脏了的纸揉成一团扔到一边,叹了口气“夏詹士顾虑重重。”

姚相倒台后,庄煜欲替父平反,但若此案由庄煜平反,定要落人口舌,说他是为了替英帝开脱罪名故意陷害姚相,庄煜和夏詹士意见一致,既然要清白,就要彻底的清白,绝不让英帝和文德皇后平反后还要受人口舌议论。

严帝师和庄煜商议许久,都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能让庄煜父亲平反,又不会让人觉得此事是庄煜设计的,毕竟当初陷害庄煜父亲的是先皇。

元安咬着笔杆也想不出来什么好方法。

“陛下!娘娘!”

福旺急匆匆进殿,“登闻鼓响了!”

庄煜和元安俱是一惊,竟然有人敲响了登闻鼓?

登闻鼓一响,就意味着有冤案或是急案,皇帝不管在做什么,都要放下手头的事上朝审案,而且敲响登闻鼓者必须受八十杀威棒,以示自己确实冤案在身走投无路才会惊扰皇上。

庄煜和元安面面相觑,舜国立国两百多年,这是第三次有人敲响登闻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