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长宁将军 > 第114章 第 114 章

长宁将军 第114章 第 114 章

作者:蓬莱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2:37:08 来源:就爱谈小说

陈伦很快收到手下回报,西门的夜值门吏称,摄政王约在两刻钟前,从这里出了城。

西门外是大片的郊野,但在十几里外有一处所在,护国寺。

直觉告诉他,他极有可能是去了那里。

皇宫之中,贤王复命,将带来的腰带、奏折连同少帝的那道退位诏书全部奉上。

他走在出宫的路上,脚步渐渐放缓,最后停了下来。

少帝和摄政王裂痕渐深,高贺死后,朝堂平静,北方战事也稳步推进,胜利指日可待。他知等到捷报传来,少帝和摄政王之间的平静必会被打破,将有一场大变。他担心陈伦惹祸,趁永泰生子的机会,严令他告假在家,以免被卷进去。

他的预感果然成真了。

少帝今夜委自己去传那样的话,他是万分不愿的,然而,那少年是皇帝,能奈其何。

他的眼前浮现出片刻前少帝收到回报时的样子。他看着呈上的物件,眼眸低垂,一句话也无,就算是自己,竟也看不出半分他当时的内心情绪。倘若说之前他还曾感到不确定的话,那么就在那一刻,他确定了。再想到一夜之间圈禁大长公主、逼杀兰荣,还有对那道遗诏的处置。种种举动,显然不是临时之举,那少年皇帝早有准备,只是此前隐忍不发而已。

就在去年的差不多这个时候,他还曾做出过私逃的冒失出宫,短短不过一年的时间,变化如此之大,令贤王有些不寒而栗。

皇位当真能把一个人,变成一把有着人形的刀。

他一生明哲保身,不说半句不该说的话,不做一件不该做的事,得来了贤王的名号和尊崇的地位。

贤王立了片刻,慢慢转身,调头而去。

束戬立在太庙的神殿之中。

他的对面,是高祖、武帝和明帝的神位。

曾经这个地方令他感到阴森迫人,是皇宫里最为可怕的一处所在,此刻他却独自一人,在这间空旷的大殿里站立了良久。

他早已知道,皇宫之中最可怕的,不是鬼神。

记得他第一次看到明帝遗诏的时候,他恐惧于自己父皇的心机。但是现在,自己又何尝不是一样。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对座下的位置上了心,不愿旁落

是他去年外出,目睹种种,后来那场祭礼,军中万人高呼皇帝陛下,他为之热血沸腾,感受责任之余,也被唤醒了那想要站在万人之巅的强烈**

不,或许在他费尽心思逃出皇宫却又梦见自己被挡在宫门之外不得回归而从梦里惊醒之前,在他的潜意识里,早就认定了,那是属于他的位置。就算他当时还不怎么想坐,但那位置,也不能被人取代。

一直以来,他一边抗拒着这位置加在他身上的重压和责任,一边又在享受着这至高无上给他带来的快感和满足。

他和他的父皇一样,天生便是如此之人,内心自私至极,也冷血至极。

曾经他不止一次地想过,那样悉心教导过自己的三皇叔,他怎么可能另有所图。但是另外一个声音又会冷冷告诉他,这个位置如此得好,世上怎可能真会有人不为之心动,倘若当年,贤王有能力和武帝相争,他会甘心让出吗

他便如此,在一次次的摇摆和犹疑之中,走到了今天。

大军攻下南都,他和他的三皇叔,也该有个结果了。

时至今日,他早知自己彻底地输了,他是不可能去和他的三皇叔抗衡的。

他也知道,在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下,有不少人暗中正在等着他的三皇叔有所动作,然后拥他上位。

据说有些人,已经写好贺表。

委派贤王之举,是他做的最后的赌博。

现在他赢了。他本该庆幸无比,然而他却被心里再次涌出的那空前的迷茫和沮丧所笼罩。

原来这个世上当真有人和他、还有他的父皇,是不一样人

他将那根腰带挂回在明帝的神位之上,未再多看一眼,从旁走过,停在了圣武皇帝的神位之前。

他微微仰头,望着这庄严而沉默的神位,片刻后,喃喃地道“皇祖父,真的是我错了吗”

身后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束戬慢慢回头,看见贤王去而复返,从神殿外的阴影里跨入殿槛,迈步向内走来。

束戬见他走到近前,朝着高祖和武帝的神位各自恭恭敬敬地行礼过后,转向自己,开口道“陛下,你错了”

“你的父皇当年还是太子之时,揣摩圣意,深恐被废,极力和你的三皇叔交好。在你三皇叔十五岁的时候,有一回借醉,称身体因割肉之伤,长年病弱,怕担当不起太子之位,要让给你的三皇叔,他对天发下毒誓,尽力效佐。”

“倘若陛下觉得旧事太过久远,就在去年,陛下私自出宫,引发朝廷大乱,当时你的三皇叔还在南巡,闻讯赶回之后,他做了什么夜见大臣,在宣政殿斥责那些质疑的人,替你压下局面,随后到处寻找。渭水里发现了一具浮尸,身高年纪与陛下无不符合。当时知情之人,无不认定就是陛下。是摄政王赶去,辨认过后,予以排除。后来也是他料到陛下或去了雁门,将朝事托给我,连夜离开长安,最后才将陛下寻了回来。”

“陛下我料敦懿宫的那位早前必会告诉陛下,摄政王之所以隐忍不动,是怕有损名声。三人成虎,恐怕陛下自己后来也会如此做想。你的三皇叔是摄政王,他但凡有半点想要对你不利的意图,当时那样一个天赐良机,他何不将错就错只要将浮尸当做陛下认了,他当时便能名正言顺上位,何须大费周折,借这场北方战事积功夺位”

贤王说到这里,朝束戬跪了下去,叩首道“陛下他曾对你寄予厚望,不愿和你相争,更不愿因陛下对他的猜忌,祸及他人。老臣忝居高位,本是无能之人,只是实在不能坐看陛下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倘若如他这般,也不得善终,天下的忠直之士岂不寒心刚为我大魏浴血奋战收复门户的雁门将士,他们又将如何安心”

束戬定定望着贤王,呆住,突然,他想起当日,他的三皇叔在大殿杀了高贺之后,曾对他说过的话。

他说他犯下了不赦之死罪,让自己再给他一些时日,等到长宁将军打完仗,收回幽燕,他代圣武皇帝完成遗愿,到了那日,臣必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交待。

束戬打了个寒噤,清醒了过来。

他猛地转身,丢下贤王,大喊来人,疾奔而去。

束慎徽于子夜时分,来到了护国寺,从后山门走了进去。

山间幽阒,寺院笼罩在夜色之中,耳边万籁俱寂。

此间塔林,因当中有高僧舍利,因为积聚了不少历代书法大家的石碑,少年时,在他痴迷书法之时,常去临摹。伴着身侧安眠的遗骨,有时甚至一待就是几日,是个极好的独处清净之所。只是后来事务日渐繁忙,便再也未曾踏足。

先前她习字,他也曾想过,待何时得空,便将她也领来这里,教她揣摩前人碑书的精妙所在。此间虽是埋骨之地,但以她的性情,她应当也会喜欢的。

如今他再来,却是如此情境。不过,若是眠于此地,倒也算是应了少年之时的心境。

他经过当日绞杀了高王的罗汉殿。高王的诅咒之声,仿佛历历在耳。又经过藏经楼的附近,慢慢地,停了脚步。

这里,也是他和她第一次遇见的地方。虽然当时只是她看到了他,而他浑然不觉。

他在藏经楼的外面伫立了片刻。随他在后的寺僧也停住。

“殿下可是要进去”

他看到寺僧无晴闻讯匆匆赶来,为他开启了门。他迟疑了下,最后终于走了进去,举着烛火,沿着经架,慢慢入内,遥想当日她可能会在何处藏身,能令自己无知无觉。最后他来到西北角阁的暗处,看见角落里,挂着一张蛛网,那网的中间,蹲了一只硕大的蜘蛛。

僧惜蝼蚁,从不扫除角落里的蛛网,这网也不知在这里布了多久了,层层叠叠,极大一张。

一阵夜风从阁角的暗处涌入,吹得蛛网震颤不停,这虫子仿佛醒来,开始在上面游走。

束慎徽立在角落中,借着昏茫烛火,看着这虫忙忙碌碌,吐丝固网,仿佛不知疲倦,渐渐恍神,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之声。

“殿下可在”他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从经楼外传了进来。

他慢慢转过头。

伴着一道“砰”的推门之上,陈伦疾奔而入,看见束慎徽手中举着烛火,正立在角落之中,松了口气,飞奔上前。

“殿下,我叔父刚到王妃有东西,让他转交殿下”

束慎徽微微茫然,抬目。

陈衡解下随身的携袋,取出一匣,双手奉上。

束慎徽彻底回神。

他不必打开,看到此匣,便知里是何物。他略微惊讶,接过,却见陈衡又取出了另外一只小囊袋,再次奉上道“殿下,王妃另外命我再传一句她的话。”

他将那日姜含元的话复述了一遍。

“等到攻下南都之后,她会去她十三岁那年曾替一个少年引过路的目的之地,等那少年再来。”

束慎徽一时惊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心砰砰地跳,片刻后醒神,目光落到还在陈衡手里的那只小囊袋上。

它极小,不到巴掌大,是用军中冬衣所用的那种耐磨的粗布缝的,灰扑扑,看起来很旧,应该有些年头了。

他猛地一把夺了,飞快解开缚着袋口的绳索,一样东西从里面滑出,落在了他的掌心之上。

这是一面玉佩,玉质温润,雕工精美,从镂刻的云龙纹来看,是皇室和王族男子才有资格用的饰物,仿佛似曾相识

陈伦见他盯着手中的这块玉,人一动不动,便也望了一眼,愣住,迟疑了下,脱口道“殿下,这不是从前你在雁门赐给那个带路小卒的玉佩吗臣也有一面,记得是宫中元宵所赐,怎会在王妃那里”

他突然想到陈衡方才的那句话,震惊万分“莫非王妃便是当年领路的那个小卒”

束慎徽的眼眶微微发热,慢慢地捏紧手中的玉佩,定了定神,哑声道“你们先都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