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长宁将军 > 第 123 章(终(下))

长宁将军 第 123 章(终(下))

作者:蓬莱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2:37:0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天和七年。

这一日, 一支不起眼的由十来人组成的马队,从长安那巍峨而深长的城门之下列队而出,朝着南方行去。

这是护送官员去往任上的人马。那名官员和他的随从一样, 身穿便于骑马上路的常服,在遍地紫金的长安城中, 丝毫没有引人注目之处。但若留心,就会发现, 此人目中若藏明光,面容仿佛岩石般沉着,给人以一种不敢轻视的威严之感。

这个即将赴任之人, 便是陈衡。

距离那场北方之战, 已经过去了四年,祁王夫妇坐镇幽州, 北境安定。当年的那位少年皇帝, 如今也满十八岁了。亲政这几年, 他对内励精图治、省刑减赋、朝政修明,对外,在消除了北狄这个最大的外患之后, 国威远播,四海来朝。年轻的帝王, 威望渐长。谁知,就在四海升平之际,去年南方却出了乱子, 蕃王贪得无厌, 名义上朝贡大魏, 实则用各种借口,向朝廷索要金银丝绸盐铁香料, 稍微不予满足,便威胁作乱,反复无常。

这样的情况,其实已经持续多年。只是从前大魏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北方,对于南面诸多蕃王,一直是以羁縻安抚为主,这也滋长了当中一些不知天高地厚之人的骄狂,去年,当中最大的一名蕃王又借机生事,想以此来获取更高的地位和更丰厚的赏赐。

皇帝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连北面那曾经不可一世的狄人,如今也不敢南下半步,何况是南方蕃王,岂能一忍再忍。况且,这里不打压下去,恐怕西南接着也会跟着造势,于是派人前去申斥。那蕃王心怀怨恨

联合大小势力反叛。皇帝等的就是这个,当即发兵南下平叛。叛乱数月便定,但如何整顿,却成了一个难题。朝廷意欲派遣官员坐镇,然土人不服管教,语言不通,当地又湿热瘴疠,气候迥异,三天两头滋扰生事,官员走马灯般地换,局面一直无法令朝廷安心,于是有人想到了曾经的并州刺史陈衡。

武帝之时,他便曾被派去南方都督军事,兼理政务,大小事务,处置井井有条,政绩斐然。应对如今这种局面,他应当得心应手,是最合适之人。

就这样,在北方大战过后便辞官归隐的陈衡,被皇帝召了回去。皇帝下殿相请,陈衡应允,当即被委任为刺史,前去赴任。他出长安,路过江南,这日傍晚,行经钱塘,落脚驿馆,收到一则拜帖。

拜帖来自当地官员高清源。

这位高清源,便是几年前摄政王南巡之时崭露头角的那位永兴县令。他被升为东南河道特使后,始终心系水事。就是靠着他兴修的水利,去年江南度过旱灾。收成虽然不及往年,但比起别地欠收,成效卓著。皇帝也知道了他的名字,不久前下了一道圣旨,擢他入了工部,在全国各地推广水利,下月,他便将赴京就职。

去年起,南方的蕃王闹得有点凶,他自然也很关注,最近得知陈衡被派去做官,知他身份,本就敬仰,加上听闻他和祁王有旧,而祁王正是自己的伯乐,他既到了,于情于理,都要拜望。陈衡一路南下,不知拒了多少想要刻意结交的官员,但这个高清源,他听说过,知道是个做实事的官员,又见他的拜帖言辞恳切,便未拒绝,驿馆相见。一番拜望过后,高清源请他多留几日,以便自己尽地主之谊。陈衡道“我早年也在江南行走,如今路过,算是半个旧人,无须客气。何况赴任紧急,不容耽搁。”

高清源不敢过多打扰,坐了片刻,便告辞,临走道“下官能有今日一展抱负的机会,全是因了祁王提拔,当年一面,再无机会拜谢,耿耿在心。祁王母妃虽在钱塘,但一向神隐,不见外人,下官也不敢打扰。听闻刺史与祁王交情不浅,日后刺史若见祁王,还望代下官转达问候之意。”

高清源意切辞尽,陈衡应下,高清源欣喜,深深拜谢。

送走高清源,陈衡在驿馆屋中独坐,最后信步而出,不觉来到湖畔。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白天的踏青之人散去,周围渐渐恢复了宁静。

这里是他年轻时来过的地方,而今再次踏足,已是旅人之身。山水依旧,鬓却星星。

祁王当年曾经修书给他,请他代为照顾母亲。

这个世上,放不下她的,还有另外一个人。

那个人,便是无上皇武帝。

祁王对他的请托,也是武帝临终前的意愿,当年陈衡曾收到过一道秘令,允他在她出宫回往江南之后,带她归隐山林。

然而,无论是祁王殿下,还是无上皇,他们都错想了。

他还是当年的陈衡,但那个他们放不下的人,已不是当年的吴越王女了。

武帝待她极好。甚至可以说,做到了一个帝王能给的最大的恩爱。

人非草木,多年朝夕相对,在她心目之中,怎能毫无印痕。

她出了宫,回到了出生长大的地方,然而,便如流水不可复返,断了的人生,不可能再续了。

知她就在那个地方,一切安好,便就够了。

该回了。

天明,他将继续上路。

陈衡从远处那座行宫的影上收回目光,悄然离去,身影渐渐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一辆从远处驶来的马车不知何故停了下来,待陈衡离去,方继续前行,来到了通往行宫的山道之下。车里下了一个样貌干练的妇人,带着几名仆妇和随从,快步上去,入了宫门。

这妇人便是庄氏。

太妃已数年不曾来过这里了,明日却将归来。她是为了迎接一个她期待已久的人。为了那个人,行宫早早便里外收拾一新,上上下下,更是翘首期待,盼望她能早日到来。

能叫太妃也如此紧张的,天下只有一人。那便是三岁的善儿,祁王和王妃的女儿。她出生之后,便被皇帝封为永乐公主,此前一直跟随祁王和王妃,人在幽州。年初,祁王夫妇打算带小公主回一趟江南,探望太妃。

这是小公主出生后和太妃的首次见面,太妃闻讯,极是欢喜,日盼夜盼,没想到不巧,就在出发之前,幽州竟临时出事,两人无法归来,商议了下,决定让樊敬照原计划送女儿南归,以慰太妃的想念之情。

算着日子,小公主大约还有七八天才能到,但太妃已是迫不及待,打算明天便来,在这里等她。庄氏今晚便提早过来,打点一番。

第二天,太妃行舟从后山悄然抵达,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去看给善儿准备的屋。那屋在她寝堂隔壁,方便照顾,屋中器具精美,床榻柔软。

太妃一边看,一边道“善儿还小,第一次出远门,便是自己一人。谨美和兕兕怕是为了我,委屈善儿。我怕她想念,来了会不习惯。”

庄氏笑道“太妃放心。张宝捎来消息,说小公主是自己想来看太妃的,当时听说不能来,伤心得很,殿下和王妃这才安排樊敬送她来了。”

太妃闻言欢喜,又道“也不知道她口味如何,你多准备些东西。”

庄氏呈上一份菜肴的单子“小公主爱吃什么,我先前已问过来了,每天准备。另外时蔬果子,各色糕点,也都备上,看小公主的喜好。好在这个季节,春鲜繁多,要什么,有什么。”

太妃点头笑道“这就好。现在就盼着善儿到了。”低了头,仔细看着单子。

庄氏将侍女都屏退,屋中只剩二人,欲言又止。

太妃抬头看了她一眼,笑道“怎么了”

庄氏想起昨夜来时在湖边偶然瞥见的那道身影,顿了一顿,终于还是说道“昨夜我来的时候,在附近见到了一人,很是眼熟,像是陈刺史”

庄太妃一怔,面上笑容慢慢消失,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湖色,沉默。

“刺史在湖边立了片刻,便走了。我想着,看到了,不好隐瞒,便告知太妃。”

庄太妃依然沉默着。庄氏迟疑了下,望着她的背影,轻声道“太妃,恕我斗胆多言一句,无上皇允太妃出宫,本意便是希望太妃余生,有人能替他照顾”

庄氏回头,缓缓道“太上皇和谨美不懂我,你也不懂我吗”

“倘若有心,我又何须等到现在”

庄氏一愣,忽然顿悟,惶然,急忙伏地请罪。

太妃唇边露出淡淡笑意“我并不寂寞。如今这样,一切很好。所余最大心愿,便是身边之人一切安好。陈刺史也是一样。”

她沉吟了片刻,道“他应是去往南蕃,路过了此地。南蕃多瘴疠毒虫,我这里有个从前父王那里传下的灵方,你派人送给他,就说,统理政务之余,勿忘保重身体。”

庄氏恭敬领命,转身出去,叫来人吩咐了一番,正要回去复命,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侍女喊道“太妃太妃小公主到了小公主到了”

行宫山下的路口,停了几辆远道而来的马车,随行正忙着卸下行装。一个黄衫绿裙的小女娃从车厢里迫不及待地探出身子,想要自己下来。张宝阻止“小公主当心摔了奴婢抱你下来。”

“不用你抱,我自己能行的”

伴着一道娇软的稚嫩嗓音,那小女娃便出现在了车厢的门后。

她天生胆大,活泼好动,虽然个子才豆丁那么高,但从前在幽州时,便喜欢自己下马车了。姜含元忙事不管,束慎徽则是对女儿宠爱无边,似这种事,无不随她自己意愿。

张宝赶紧端来那只小公主专用的小方凳,放在马车下面。

她胳膊抱住车把,身子在空中晃悠悠地荡了两下,两只小脚便踩在了方凳上,接着,稳稳落地。刚站定,轻车熟路地提起及踝的裙裾,立刻朝前奔去。

“哎呦小公主等一下你的披肩”张宝慌忙抓起她的小披肩,追了上来。

“我不冷不要穿”永乐摇头。

“出来前王妃怎么说的,小公主忘了吗”张宝挡在她的面前,哄道。

“好好穿衣,不许乱跑,不许调皮”

“等下就见面,要打扮得整整齐齐,不能失礼。”

永乐只好站定。张宝替她穿上披肩,系好衣带,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趁还站着,又赶紧掏出怀里常备的小梳子,趁机再替她梳平被风吹得凌乱的刘海。

她好奇地看着周围,忽然目光落到张宝身后。张宝扭头,远远地,庄太妃竟亲自出宫来此迎接,慌忙藏了梳子。

那边樊敬已带人疾步而上,一番拜见。庄太妃问怎提早到来了。实情是小公主的精力太过旺盛,几乎天天天不亮便醒,催促上路,众人个个叫苦不迭。这个樊敬却不好直说,只说行路顺利,提前到达。

庄太妃口里和樊敬说话,眼睛和心却早已飞到了那个正被张宝牵来的小女娃的身上。黄衫绿裙,披了件小披风,头发乌黑,垂髫齐肩,弯弯刘海,一双圆溜溜的眼,好似两颗晶莹黑葡萄,站在面前,微微仰头,看着自己。小小的一个人儿,灿烂明亮得好似一株太阳下的花。

太妃上前便搂住了。

“善儿见过皇祖母。”永乐在她怀中一动不动,显得很是乖巧。

庄太妃凝视着她,心几乎都要化了,一时竟不知该怎么疼爱才好,“小心肝,路上累不累”

永乐摇头“善儿不累。”

庄太妃连连点头,在庄氏等人的欢声笑语里,带着永乐入内。

她本还担心永乐在这里不习惯,怕她想家,很快发现,是自己过虑了。她初来乍到,满目所见风物和从前大不相同,又日日外出游玩,乐不思蜀,庄太妃自是求之不得,恨不能将她长留在身边,直到两个月后,永乐渐渐不说出去玩了,庄氏也悄悄说,她睡梦里喊着父王和娘亲,怕是想回家了。

庄太妃虽然很是不舍,但也知这一趟,相处不算短了,便召来樊敬,叫他准备上路。

半个月后,收拾好了行装,永乐小公主结束了这趟探亲之旅。她和庄太妃依依不舍地告别,约定下次再来看她。如来时那样,没有惊动任何人,一行人踏上了回往幽州的路。

出城后,周围渐渐空阔,路上车马开始稀落。

樊敬骑马,行在最前,经过一个通往长安方向的岔道口,路边的树林旁,忽然出现了一队人马。几十人,个个彪悍孔武,作一色的大户人家随从打扮。

官道太平,何况这种地方,非穷山恶水。看这些人的样子,更不像是拦路之辈。但直觉告诉樊敬,这群人并不寻常,似乎就在等着自己这一行人的到来。

因为不想过于引人注目,上路之后,并未张起表示身份的旗帜。队伍里有足够的好手,但马车里的人是小公主,容不得半分疏忽。

他立刻戒备,放缓速度,这时,当中一个男子骑马靠近,很快到了近前。

“樊将军”陈伦面带笑容,翻身下马,朝他大步走来。

樊敬一怔,忙也下地,寒暄后,问他何事。

陈伦收笑,低声道了一句话。

樊敬顿住了。他抬起头,那些随从打扮的禁军已迅速分道,将两边的路口暂时拦了下来。

车队不知怎的突然停了,张宝下去后,也一直不见回来。

永乐一个人在车厢里等得发急,喊了几声张宝,不闻回应,就喊樊敬“叔公我要走了我不喜欢停在这里”

她推开车门,发下外面鸦雀无声,人都跪了一地,包括她的樊敬叔公。

“叔公你们怎么了为何都跪在地上”她疑惑不解。

张宝匆匆上来,低声道“小公主,奴婢带你去见一个人。”

“是谁”她问。

“小公主见了就知道了。”

张宝将她带下马车,牵着,走到了路边的林子里,随即躬身,退了出来。

永乐站定。

对面有个陌生人,长得高高瘦瘦,眼睛一眨不眨,盯着自己瞧。

永乐困惑地和他对望着。片刻后,他忽然咧嘴一笑,露出一副白牙,接着,大步走来,到了面前,弯腰,伸手过来,仿佛想要抱她。

永乐往后退了一下,飞快地将手缩了回来,背在身后藏了起来,不让他碰自己。

“你是谁”她仰着小脸,也盯着他,问道。

束戬收了手,慢慢地蹲了下去,看着对面这小女娃那双充满戒备的漆黑亮眸,用他最为温柔的声音说道“我的名字叫束戬,我是你的阿兄。”

永乐仿佛想到了什么,脸上的戒备之色消失“我知道了原来你就是我住在长安城里的那个皇帝阿兄啊”

束戬一愣,不知为何,跟着心情也欣喜了起来,用力颔首“是,我便是你的阿兄”

“阿兄,是你封我做永乐公主的”

束戬笑了“往后你想要什么,告诉阿兄,只要阿兄有的,一定给你。”

“阿兄你对我真好。”永乐欢天喜地。

“阿兄,你怎不在长安你在这里做什么”她又好奇地问。

“我是特意来等永乐的。”

“你想不想跟阿兄去长安的皇宫里玩”

永乐眼眸一亮“真的吗,我可以去皇宫里玩”

“当然可以。那里便是你的家。”

永乐就要点头了,忽然迟疑了下,又摇头“不行。我要先问一问我的父王和娘亲,我能不能去长安。”

“阿兄等你。长安宫的门,永远给你开着。无论何时,只要你肯来,阿兄便去接你。”

“好”永乐欢喜道,“阿兄,你也可以来幽州找我们玩的父王,还有母妃,他们看到阿兄,一定也会很高兴的”

束戬一顿“好。”他也应道。

“等到有一天,阿兄能去了,一定去。”他的声音有些低沉。

“一言为定”

永乐神色严肃地伸出小手,效仿大人,要和他作击掌之状。

束戬一愣,随即大笑出声,“一言为定”

他大手五指张开,和她小手郑重相击。

“阿兄,我要走了我要回家了”

“阿兄这里有样东西要送你,就当见面之礼,你带回去。”

束戬取出一只巴掌大的封了口的锦袋,递到了她的手上。

“这是什么”有些坠手,永乐急忙双手捧住。

“这原本就是你的。”

她的皇帝阿兄说了一句她听不懂的话,随即将她一把抱了起来,在周围投来的注目之中,送她到了她的马车前,将她轻轻地放坐进去。

“上路吧”

束戬转脸,向着周围道了一句。

百度搜,最快追,更新最快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