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长宁将军 > 第96章 第96章朝会(下)

长宁将军 第96章 第96章朝会(下)

作者:蓬莱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2:37:0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寅时六刻左右, 高贺未能等到束慎徽现身。皇宫南门一带,看似依旧平静,实则陷入了混乱。正如高贺当时的心情, 充满恐慌, 甚至是类似于绝望的情绪。

显然,消息走漏, 计划失败了。

但在短暂的恐慌过后,高贺很快就冷静了来。

他从未敢轻视对方。在等待今日朝会到来的时候,他起意谋划, 便不敢笃定一定能够当场将人击杀。

万一不,对方必会反攻,而陈伦,便是其手中的刀。

高贺早做好了应对的行。昨夜起, 便派人严密盯着陈伦和他的手,严防任何调兵之举。

现在到了这样的地步, 刀兵相,无可避免,就看最后谁手里的刀更硬了。今晨败之后,他第一时间绷紧,只要陈伦那里任何的异,他将毫不犹豫, 立刻以阻止图谋作乱的名加以干涉。

谁知陈伦那里静悄悄,始终毫无静。

不但如此,束慎徽不了人。但据昨夜藏在王府附近的暗探报告,今晨,他确实如往常那样出发去往皇宫了。

那么出了王府后,他去了哪里, 暗中到底在谋划着怎样的行

正当高贺心急火燎之时,突然收到消息,那人竟早已入了宫,不但如此,此刻,他人就在宣政殿内,如常那样,主持今日朝会。

高贺做梦没想到,会是如此一个结。

如同重拳打在了棉花堆上。他措手不及,彻底乱了章法,更是猜不透,他的对手,究竟是想做什么。

束慎徽会就此作罢,当什么都未曾发生过这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情况之,高贺怎敢贸然前去上朝。

不止是他,至此时刻,少帝未露面。

今早他冲到南门之后,在那里站了许久,最后失魂落魄似的回了寝宫,闭门不出。

看这样子,他今日是不打算去宣政殿了。

毕竟是个小儿,出了这样的,不敢去直面,很是正常。

高贺并不在意那少年皇帝此刻如何做想,他的当务之急,是应对这如同火烧眉毛的乱局。

在五更鼓后,百官聚宣政殿内等待升殿的这个时刻,高贺正在李妃处紧急商议对策。他原本寻兰荣,他却不来,只带了一句话,说什么少帝受惊过度,他需伴驾保护,叫高贺不必顾忌,无论何等对策,他悉数赞同。

高贺当场破口大骂,知兰荣不妙,吃准自己还要一搏,现在躲到少帝身后去避风头了,全都推给自己。

他是可以,自己却真的没了退路。

他的神色阴沉无比。李妃则是气急败坏,面带惊惶之色,厉声叱骂他无用,不足,败余。

“这回是的主张埋伏人在他入宫道上,一举击杀如今这模样是要害死老身和陛不”

高贺的眼底掠过一道阴沉的杀气,手握紧拳,捏得骨节发出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到如今,只一个办法了。先帝遗旨”

朝会之上,当众宣明先帝遗旨,随后当场将人击杀。

不管束慎徽意欲何为,对于他这一方而言,刀剑既已出鞘,剩只白刃相了。

实上,那道遗旨,是一直以来他们恃无恐的最大的倚仗。那是一拥无上权威的利剑,甚至能够凌驾在当今皇帝之上的至高法宝。了这法宝,他们便拥正当的地位,还可以随时发难的主权。

李妃咬牙“照准”

人手安排不是问题。现在最大的一个变数,反而在于少帝。

她再想到今早少帝的反应,懊悔不已“怪我当初大意,高看了他,竟将先帝遗旨给了他,如今在他那里这就随老身过去”

高贺暗怨这老货糊涂,心里转瞬便做了决定。倘若少帝不予配合,那便休怪他强索。他李妃说完便喘着气,在宫人的搀扶匆匆起了身,往帝宫赶去,自己忙紧随在后,不料,刚到殿口,脚步一顿。

原来少帝不知何时自己已是来了,人正立在阶前,身后站着贾貅。他腰间佩剑,神色森严。

其时前方宣政殿的方向刚又响起了一道催朝的鼓声。少帝身后的光已是微亮,映得他的面色带了几分苍白,眉目却透着冷煞之气。他的目光看了过来,高贺竟感觉到了几分子的威势,由不得他微凛,只得跪地拜。

李妃道“陛来得正好已到此地步,再无退路。须立刻拿出先帝遗旨治办了”

高贺觉察少帝的目光从李妃那里移向自己,再次一凛,抬身解释“陛如今已是鱼死网破之局,他不可能当没。即便先前他对陛还几分假意顺服,往后他必会发难。陛实是已经到了危,再不可犹豫”

他说完,那少年盯着自己,只得低头,再次俯伏在地。片刻后,正当他忐忑不安之时,听到一道声音自头顶幽幽而起“都给朕去上朝吧今日朝会之上,管好的人,不管摄政王说什么,一概照他意思去办,休要再争。”

高贺意识直起身“陛他要推举的姜家之女”

“朕叫上朝去,管好的人,没听吗“

少帝蓦然提声,厉声打断了他的话。

高贺一惊。

“不推她,难道推”他又冷哼一声,“她是不是最合适的领战之人,朕比更清楚不曾发兵就罢了,战已进行到此地步,耗举国之力,钱花了,全部铺排了,就这么收住们这些到了此刻还在叫着退兵议和的人,朕不得不怀疑,不是真的蠢到一叶障目的地步,就是心要亡我大魏”

高贺从未过这少年露出如此的咄咄逼人之态,心不禁发虚,慌忙叩首“陛明鉴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只是从前受过先帝遗命,担心他以战揽功,要对陛不利,是两害相衡,取其轻而已”

他说完,再次俯首去,不敢抬头。片刻后,耳边除了李妃那焦急的劝声,不再闻听少帝发声。他再抬目,面前的少年自顾微微仰头,目光落在头顶的方向,仿佛在凝神看着什么,便悄悄扭头循着望去,发现那是耸立在殿顶上的一尊高大的琉璃鸱吻。

从这角度看去,那鸱吻之首,仿若直插云霄,俾睨凡尘。

他一时不明所以,不敢再贸然出声,只得再次低头,心里吃不准这少年到底意欲何为,又贾貅盯着自己,心里焦躁,不敢乱,正无计可施,突然,耳边又听到一道声音传来。

“叫的人配合兰荣控制门司,陈伦阻在宫。”

“今早朝会过后,朕自会留摄政王。”

少年淡淡说完,转身离去,贾貅紧紧跟随。

高贺回过了神,胸心口狂跳,又一阵狂喜。

他明白了这位少年皇帝,终于是了决心了

如今北方战还没看到,以束慎徽的心计,今早朝会之上,当着群臣的面,他不可能和少帝翻脸作乱。除非他不顾悠悠之口,公然造反倘若这样的话,他不必费劲心力去筹划这场北方大战了。何况,殿内还贾貅带着殿卫盯着。今早的朝会,他是翻不出大浪的,即便他要反击,须等到朝会结束之后。

他应是急着要将姜家之女推上统帅之位,这才坚持照着原计划上朝。

对于他们而言,牢牢控制住陈伦,是整件的键所在。

他不会想到,少帝比他更快一步。今日朝会过后,待百官散去,少帝难道是要将他当场诛杀

高贺很快就否定了这个猜测。倘若他是少帝,他只需夺权,然后将人囚禁,留着性命,以他继续稳住雁门大军。待战结束之后,收回军权,到了那时,是生是死,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了。

“臣遵旨”

高贺朝着那道离去的背影叩首,心中终于大定。

束戬走在去往的大殿的宫道之上,脚步如同踩在云堆之中,虚浮无比。

这个清早,他从南门回到帝宫,整个人是浑浑噩噩的。当听到宣政殿的方向隐隐传来上朝的鼓声,他只想将殿门得紧紧,从此再不用出去了,不用和他的皇叔去面对面。

然而,那令他恐惧的催朝的鼓声,却始终不肯停。

在他第次接到宫人的传话,说摄政王领着百官在那里等待皇帝陛升殿,慢慢地,他彻底地清醒了过来。

已至此地步,他是不可能再逃避了。

这是他必须要去直面的一个死局。

倘若在从前,人告诉他,今日会发生如此的,他定会嗤之以鼻。他会用坚定的语气直接说,倘若他的皇叔想要皇位,他巴不得让给他。

然而现在,他做不到了。

他没法做到。

他更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自己就走到了这一步。

他亲口令,去对付那个他原本最为信任的人。

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荒唐,不真实,如同一个噩梦。

他想起来就恨,恨他那个死了还不放过他的父皇,恨活着的李妃,恨高贺和兰荣,恨所将他推向这万劫不复深渊的人。

倘若没他们,一切都还是从前的模样。

是他们联合起来,令他陷入了如此的绝地,再没法回头了。

待到将来,他是绝不会放过这些人的。

停在宫道之上,束戬抬起他泛红的眼,透过垂在他额面之前的道道珠旒,望着前方那座在晨曦掩映之跃入眼帘的巍峨的大殿之顶,在心里冷冷地想道。

时刻不停地朝前流逝。宣政殿内渐渐映入曙光,照出了一张张神色各异的脸。

众臣疑虑不已,但摄政王始终稳稳立在前方,背影平静,只能按捺情绪,随他一道等待。

终于,在大亮的时候,先是兰荣匆匆入殿。他微微低头,在众人的注目之,快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随即垂目,一不。接着是高贺。他却和兰荣不同,昂首阔步,面带隐隐笑意,和闻声纷纷望向自己的人点头致意,经过兰荣身旁,眼角余光带了几分鄙视,扫他一眼,最后停在自己的位上。

殿内起了一阵短暂的骚。立在最前方的那道身影却仿佛未曾觉察,始终凝定。

再片刻,忽然殿深之处,传出一道拖长的响亮传报之声“陛驾到”

众人纷纷举目,看少帝在仪仗的引领之入了殿。

束慎徽带着身后的武百官跪迎。少年登上高台,入座,口平身,用低沉的嗓音称今早体感不适,休息过后,方始到来。

群臣纷纷上言慰君。

这时已是卯时四刻。

今日的这场朝会,整整推迟了半个时辰,始议之后,起初,和众人料想的一样,摄政王提请少帝,复议日前曾引发过轩然大波的那道来自姜祖望的奏请。

他说“先帝因功而封其长宁之号,岂因她是谁人之女她深谙北境之势,屡立大功,又得部将推崇,以她之能,足以担当。臣以为除她之,此重要之位,无人可以胜任。”

贤王紧随在后,出言赞同。方清等人陆陆续续表了态。

接着,那些不敢出声的人便发现,前原本带头反对的高贺此刻竟默不作声。

他不发声,跟着他的那拨人自然不敢擅自发话,只不住地暗暗望他。但他今日竟好似哑了似的,始终不反应。

在很多人的眼里,高贺的意,应当就是少帝的所想。

情就此迎刃而解。

在满朝的赞同声中,摄政王的主张通过。

姜含元将临危受命,接其父之位,执掌这场正发生在北方的战。

今日朝会的这间头等大,竟没想象中的针锋相对,就这么容易地解决了。

议罢,束慎徽便不再发声。

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怒。他仿若隐身。随着他沉默去,大殿里的气氛一变得轻松。

其余一些大臣便如常那样,上奏了些相司的杂,呈上奏折,等待少帝批复。

就这样,朝会进入尾声。

很多此前夜不能寐担心今日要被逼站队的人如逢大赦,暗暗全都松了口气。没人留意到,在殿门附近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贾貅佩剑,不知何时,悄然入内,静静地站在那里。

最后的退朝时刻终于来临。

“陛言,今日若无别上奏,退朝”

殿侍站在高台之侧,再次拖长声音宣道。话音落,群臣正待拜送少帝,不料摄政王此时再次出列。

众人停,纷纷望去,只他朝着座上的少帝行了一礼,直起身。

“臣还一,需奏报陛。”

大殿之内,悄无声息,只摄政王的声音继续响道“陛应当记得,去年年初,臣大婚之夜曾遇刺客。当时若非命大,侥幸逃过一劫,臣早已不在。如今臣终于查明背后主使之人”

他停了来。

宛如一石激出千层浪。

谁没想到,今日朝会临近结束,他竟突然提起这件已经逐渐被人淡忘的。

殿内气氛陡然大变,众人惊讶过后,神色各异。只他转身,视线缓缓从人的脸上掠过。每一个被他目光扫及之人,无不心惊肉跳。只他逐一看过近旁之人,目光在兰荣的脸上停了来。兰荣脸色微变,额上渐渐沁出潮意。忽然,只他收了目光,转向近旁的另一人,道“刺杀臣之人,便是兵部尚书高贺。”

少帝猛地一,人才离座,却又在空中顿住了。他慢慢地坐了回去。但此刻,无人留意他的反应如何。满大殿的人,全都从兰荣看向了高贺。

高贺起先脸色微变,但很快,他便恢复镇定,高呼冤枉,请少帝为自己做主。一个平日追随他的死忠跟着发声“高尚书向来虚怀若谷,威望素着,殿当日遭遇刺杀,意欲追查真凶,乃人之常情,但无凭无据,此论断,未免不能服众”

束慎徽眉间充满戾气,两道目光宛若霜电,射向方才那发话之人,厉声道“算何物此口资格”

多年以来,他以性情温谦、礼贤士而着称。莫说对待朝臣,便是宫中的普通卫士,从无任何的骄矜之态。

像此刻这样,居高挟威地斥责一个大臣,实是前所未。

他话音落,众人震惊莫名,偌大的殿内,变得鸦雀无声。那受他叱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再不敢出声,慌忙跪,低头去。

“陛陛臣冤枉请摄政王拿出证据倘真凭实据,臣任由处置倘若摄政王拿不出证据,那便是摄政王诬陷”

殿内随即响起高贺的辩白声,但很快,这声音停了来。他和众人一道,看着束慎徽迈步朝着贾貅走去,一时迷惑,不知他此举意欲何为。

贾貅没想到临近退朝,竟发生这样的变故。

他原本接到的指令,是退朝之后,待大臣离去之时,他带人上去,留摄政王。

这是他必须要做的。他一定会完的。他不知这个时候祁王束慎徽这样朝着自己走来,他到底是想做什么。

他站在大殿的角落里,看着他朝着自己缓步走来,越走越近,控制不住地紧张了起来,手意识慢慢地,一寸寸地抬起,伸向自己腰间的长剑。

就要他要抓住剑柄的时候,他看摄政王停在了他的面前,双目望着自己的眼,盯着,然后,他伸手过来。

这电光火石的刹那,贾貅顿悟,明白了他的意图。

此刻他的指碰到剑柄了,却抓空。

他感到悬在腰间的剑突然一轻,低头,发现剑柄已被对面的人握住。

起初,一分分,一寸寸,那剑从剑鞘内被拔出,短短几息过后,突然,伴着一道清越的长剑出鞘之声,眨眼之间,剑便到了对方的手上。

在这个过程中,贾貅本是机会加以阻止的。然而,在对面之人的两道目光之,他竟做不出任何的反应。待他回过神来,他看摄政王已携着那支从他腰间抽走的剑,转身而去。

没人料到还会出现如此一幕。

众人看着束慎徽手中提着那青锋闪烁的利剑,目中亦突然凝聚出了杀气,迈步朝高贺走去,吃惊万分,却无人胆敢阻拦,纷纷避让。

高贺本是恃无恐。即便方才束慎徽突然提起去年刺杀之,向他发难,他并不如何担心。

他已经知道了少帝的意图。束慎徽又能拿他如何

直到此刻,他看着对方目带煞气,提剑向着自己而来,震惊过后,整个人打了个冷战,一阵极度的恐慌之感,迅速地从他脚地底的深处蔓延而来。

他怎会糊涂至此地步

眼前的这个人,他是武帝的皇子

在他谦谦君子的表之,倘若他的性当中没武帝的霸烈和狠绝,他怎可能除掉高王,引朝廷走到今日

就在这一刻,高贺明白了。

他根本就不打算后再对付自己。

他是要当着百官的面,直接就这样杀了自己

他大骇。出于一个武将的自卫本能,猛地伸手探向腰间,却摸了个空。这才想起了起来,他的身边没武器。

照着惯例,朝会入殿前,所的大臣都要接受宫司的严格检查,身上不允携带任何利器。

“想做什么当着陛的面,竟要作乱不”

“陛陛臣请退朝”

他一边不停后退,一边朝着少帝高声大喊。然而此刻大殿之内已是乱一团,他附近的人只顾退散,包括方才那个为他口辩白的人。殿前的几名侍卫反应了过来,慌忙朝着少帝奔去,将人围在中间。

束慎徽对这一切视若无睹,一边继续朝着高贺大步走去,一边厉声说道“本王乃先帝临终前亲指的摄政,这逆贼,竟敢谋刺本王这就罢了,欺瞒少主,表面退出朝廷,实则暗中结党,居心叵测。最不可忍,如今已经战,此为自圣武皇帝一朝便始准备的国战,竟还带头作乱,蛊惑人心,居心何在如这般大奸大恶之徒,留何用”

贾貅这时已经带着先前潜在殿的手,冲了上来。

束慎徽猛地停步,转头,喝道“谁敢挡我”

他的面容森严,目光摄人,这一道厉喝之声,更是宛若惊雷绽响,余声回旋在大殿的四角之上。

贾貅和那些来自禁军的士兵被他镇住,陡然停步,竟无人胆敢上去,眼睁睁看着他提剑,已是到了高贺的面前。

高贺头皮发麻,被迫狼狈滚地,凭着他身为武将的一身功夫,这才堪堪避。紧跟着,他从地上一跃而起,想扑向少帝所在的高台,去夺殿卫身上的佩刀。

然而一刻,他的道便被阻住。

那剑尖如蛇而至,一抵在了他的咽喉之前。

高贺全身血液凝固。他猛地抬眼,对上了来自对面的那双冰冷眼眸。

这一刻,当他如此近地和这个武帝的皇子面对着面,近得甚至能看清对方眼底布着的一道血丝的脉络和走向,他才彻底地明白了过来。

面前的这个人,他今日是要拿自己当众刀,从此震慑朝堂,好叫无人再胆敢和他作对。

然而,他明白得晚了。

一股死亡的寒凉气息,从他被剑尖抵住的咽喉,迅速地蔓延到了全身。

“住手”

就在他浑身寒凉陷入彻底绝望之时,生机却回来了

他的耳中传入一道尖锐的喊声。他用眼角的余光,看李妃在兰后的搀扶,冲入宣政殿,圆睁双目,高声大喊“本宫先帝遗旨祁王束慎徽,借摄政之利,欺瞒幼主,意图篡位,负先帝临终之托,赐死来人杀了他”

李妃的嘶吼声还在耳中响着,高贺又燃起了生的希望指。

这时,他看面前一道白光闪过。

除了脖颈一凉,什么感觉都没似的,他觉得自己的头仿佛控制不住地晃了一,两只眼睛就发现世界颠倒,地面朝着自己疾扑而来。

他脑中残留的最后一丝意识令他感到自己最后重重地坠在了地上,接着,眼前迅速蒙上了一层浓重的红雾。

人头落地。

束慎徽收了剑。

他一剑便斩了高贺之首。

血从仍立着的人的脖颈里喷出,溅满一地。高贺的身躯摇摇晃晃了几,歪了去,最后倒在地上。那颗被斩落的头颅坠在平滑的大殿地面之上,骨碌碌滚了出去,拖出一道长长的血痕,最后停在一名官员的脚。

满殿之人为之色变。那倒霉的官员面如土色,他惊恐万分,和附近的人猛地后退,脚相互勾绊,几个人挤作一堆,一屁股全都跌坐在了地上。

兰后尖叫一声,人站立不住,晕倒在地。

李妃从惊魂中回神,冲着少帝悲鸣“陛都看到了先帝遗旨在,还不叫人杀了他”

束慎徽缓缓回首,“是敦懿宫的主位,且回的后宫颐养去。”

李妃抬臂指着他,手不住地发抖,忽然身体一晃,人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她肥胖的身体倒在了地上,口角慢慢溢出白沫。她用怨毒的目光盯着前方那道提着剑的身影,挣扎着,嘴巴一张一合。但除了含含糊糊的嗬嗬之声,再发不出别的声音。

殿的上,燃烧着如火如血般的朝霞。

红日喷薄而出,光芒从殿门之射入。

他的面容沾染着几点血痕,目光凌厉,充满了利剑出鞘的气势。

殿内百官无人胆敢和他对望,人跪满了一地。宣政殿中再无半分声息,只剩李妃那不甘的叫人听了后背生寒的嗬嗬之声。

“锵”的一声,束慎徽扔了手中的剑,取出一块白帕,擦去面上沾的污血,随即转向前方那呆坐如同石像的少帝,跪道“臣惊了陛,容臣过后请罪。”

他恭敬地行了一个叩拜之礼,随即起身,转向身后之人,说道“今日已毕。退朝。”

他的声音平静。话音落,无人停留。

后宫跟出来的人将李妃和兰后弄了出去。

贤王、方清,包括兰荣,全部人,无声无息,相继退了出去。

贾貅是最后走的。

他少帝没任何反应,迟疑了,捡起地上那染了污血的剑,命手抬走尸首,退了去。

这座大殿之中,最后只剩了束慎徽和束戬,还充满了整个殿堂的阳的光。

白日明光之,一切全部无所遁形。

无数来自这世界的微尘,在大殿的光柱中抖漂浮着。

隔着一片充满微尘的光,束慎徽凝视着对面座上的那道人影,道“陛,今早臣等在这里,陛可知,臣最怕的,是什么”

束戬的面容微微扭曲。他僵硬地,慢慢地抬起脖颈,望向面前这个和自己隔光而立的男子。

“臣最怕的,是陛选择逃避,不敢来此臣。”

“幸而,最后陛还是来了,做了陛当做之,没叫臣失望。”

“臣,从此可以真正放心了。”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