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 第六十四章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第六十四章

作者:江山微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6:18: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启祥宫。

“刘实起疑心了吗?”

“不曾。”

“你怎么跟他说的?”

“奴婢以有私事相求为名, 献上金银首饰孝敬刘公公, 同时捎上一坛酒,只顺带提了一句主子手巧, 擅调香酿酒。”

“近日, 那话还在宫里传吗?”

“就前两天,慈宁宫刚抓着几个嚼舌根的,直接带去慎刑司了。”

“哦?”

“主子,昨日——”

何太妃竖起一根修长的手指,放在嫣红的唇上。

侍女立刻静默不语。

外头传来女子低低的谈笑声,渐渐远去,应是别的太妃太嫔见天气晴朗,结伴出去。

何太妃低着头,耐心地摆弄瓶中秋菊, 待那些人走的远了,才道:“昨天怎么了?”

侍女悄声道:“……刘公公亲自来了一趟,问奴婢,主子可有酒性烈一些的, 几杯便能醉倒人的佳酿。”

何太妃抬手掩唇,笑了声。只一瞬,她便放下来, 收拢手指,朱红色的丹蔻隐在娇嫩的掌心中。

“他说为什么了吗?”

“说是有宫外亲眷好酒的, 寻常人,三、四个虬髯大汉都灌不醉他。”

“就这样?”

“刘公公许了好处给奴婢, 只要奴婢能办成,他必有谢礼。”

“他可有提起我?”

“只说此事最好不惊动您。”

何太妃沉默片刻,忽然咦了声,推开窗,深吸一口气:“这是桂花香?”

侍女答道:“是。特从江南送来的桂树呢。”

何太妃轻叹:“江南啊。”

自小在烟雨江南长大,父亲曾任苏州知府,而母亲……母亲是北羌人。

不,应该说,是北羌的细作。

何太妃面色渐冷,一双烟笼秋波、柔情无限的眸子,那渺渺茫茫的水雾之下,是锋利见血的冷光。

她在江南的温山软水下长大,白天听父亲讲些文豪诗圣、英雄美人的故事,夜里……伴随着绵绵细雨之声的,唯有母亲数十年如一日的教诲。

母亲总会说起北地有多么的荒凉,族人过的如何凄苦,想要入关,却一次次遭到漠北大营的血腥屠戮。

母亲的父兄皆死于大夏兵将之手。

这惨剧的罪魁祸首,就是高坐金銮殿中的大夏君王,帮凶则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甚至于所有大夏的子民,包括……父亲。

母亲憎恨着关于大夏的一切。

生活越是安逸,母亲便越是想念北羌,即使那个地方贫瘠、穷苦。

有时候,她觉得,母亲同样恨着自己,因为父亲,因为她的身体里,终究有一半仇人的血。

后来,就在父亲调任回京之前,母亲病重不治。

离世前,母亲已经骨瘦嶙峋,仍死死握住她的手,灰败的脸和黯淡的眼眸,亮起了最后的光芒,炽热的燃烧着,仿佛要烧尽她的生命。

“娘死后,会有人来找你……你要记住,你是北羌人,你要报仇!你的仇人,就是帝都皇城中的国君。”

母亲至死不提父亲,对名义上的夫君,表面顺从,心底痛恨着,不屑着。

可她爱着那个人。

母亲口中十恶不赦,满手血腥的帝王,屠戮了无数族人,冷漠而残酷的天下之主。

见到他的第一眼,便是一生的沉沦。

那人体弱多病,容色苍白,说起话来,轻缓而温柔。

他有着风流含情的一双眼,天生便似桃花多情,只一个眼神,低低一声笑,注定了她此后的万劫不复。

错了。

看似有情,实则最是无情。

凌暄对谁都狠,凡俗万物入不得他眼,只有对着长华宫里的人,那镜花水月一般的笑意,才会沾染人间温度。

而面对她,他的声音依旧温柔,唇边含笑。

可君子端方、温良如玉的笑颜背后……只剩冰冷的算计。

有一年,潜伏在漠北大营已久的北羌细作突施冷箭,虽未能取下燕王性命,为无数命丧他刀下的族人报仇,但也重创了他。

消息传来,当晚,凌暄深夜召她前去。

他说,他很早以前就得知,她和隐藏在帝都的北羌细作有所勾结,同时也已查明,这本是她母亲的过错,她父亲都未必知情。

不知者无罪,受蛊惑者,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只要她坦白从宽,交出她手里的姓名,昨日事譬如昨日死,他既往不咎,更不会牵连她父亲。

她还会是他的爱妃。

于是,她背叛了母亲,背叛了‘族人’。

除了少数几个来往颇多的,实在不忍心,其余人等,一网打尽。

只为那人的一句话。

她的夫君啊……

他知道的那么多,手眼通天,料事如神,但他可曾明白,她的背叛,从来不是因为贪生怕死,而是怕看见他眼中的失望,因为贪图他的那一声‘爱妃’。

她爱他。

本以为鸟尽弓藏,难逃一死,可最终,凌暄也没杀她。

曾经,她一厢情愿地坚信,他对她,也许尚有几分情意在,才会有这最后的仁慈。然而,此时再想,这宽容和恩典,何尝不是无尽的讽刺。

北羌人恨毒了她,有朝一日她落在那些人手里,必定受尽痛苦的折磨,死无葬身之地,若想苟活于世,只能终老后宫。

所以,他放过了她,只因她成了北羌的弃子,再无威胁。

可他这次错了。

再次勾结北羌人,利用他们的势力杀新帝,无论成功与否,她都会死,没有出路。

也许死在他们手里,也许事发后被千刀万剐处死。

她不在乎。

早在背叛母亲之时,早在那人病逝之日,她就不知惜命为何物了。

活着是行尸走肉,片刻不得安宁,死后倒是一了百了。

可她要杀了凌昭。

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这是为了什么,又是为了谁。

何太妃抬起眼皮,语气水一样的柔媚:“做法事的人进宫了吗?”

侍女轻声回道:“都进宫了,昨天在慈宁宫念了一天的经,晚上才清静,今天……会在养心殿。”

何太妃扫了她一眼:“那还等什么?”

慈宁宫,西殿。

因为南境战事,前些日子凌昭太忙,后宫都少有时间涉足,只白天偶尔来上一趟,晚上他动不动和朝臣商议到深夜,便不想惊扰江晚晴。

因此,算起来,也有将近小半月没好好说上话了。

江晚晴本不急着找他,一来想说的话,根本不知从何说起,二来不想在这关头给他添麻烦。

但是等不下去了。

万一身体有个好歹,岂非成了孤魂野鬼……不行。

于是,等南境战事稍定,这天晚上,她动身前去养心殿。

还未出门,就见容定慢悠悠地从殿外进来,手中端着个托盘,酒香似有若无。看见她,神色如常,问道:“姑娘去找皇上么?”

江晚晴不答反问:“这酒哪儿来的?”

容定道:“太后赐给您和皇上的清酒,说是皇上劳苦了这些日子,您若过去与他说话,不如对饮两杯,小酌怡情,再劝劝皇上,处理国事自然重要,但也不能累坏了身子。”

江晚晴看着通体透白的酒壶,喃喃道:“是得壮壮胆。”

她往外走,容定对走过来的宝儿打了个手势,让她回去,安静地跟上。

江晚晴走的不快,夜风一吹,头脑清醒多了,回眸。

月色下,少年眉眼清冷。

她轻轻咳嗽:“你今天真好说话。”

容定微笑:“我在姑娘面前,难道不是一直很好说话么?”

鬼才信。

江晚晴四处看了看,确定没有旁人在,声音放轻:“夫妻一场——”

容定又轻笑了声:“这是我高兴听见的。”

江晚晴不理他明显的调侃,接着道:“我在遗书里留了话,求他准你出宫,这是我最后能为你做的。”

容定平静道:“多谢姑娘。”

江晚晴脚步一顿:“……你到底怎么了?”

容定抬眸看了一眼,轻叹:“我不这么说,姑娘又会哭鼻子,我见了伤心。”

江晚晴瞪他。

容定微微仰起脸,柔声道:“今晚月色极好。”

江晚晴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是好,但不及故乡的月亮。”

“月是故乡明。”容定点头,眸中漾开一丝笑意:“无论天涯何处,共赏的总是同一轮明月,姑娘今后想念七弟的话,抬头看看月亮就是,他肯定也在想你。”

江晚晴寒毛直竖:“你说这话……真叫人害怕。”

容定毫不在意她异样的眼光,声音缓而轻:“到那时,我会在你身边安慰你,我与姑娘,总是在一处的。”

“……”

江晚晴拿他没办法,低声问他:“你打的什么主意?你、你又要像人偶那次一样——”

“不。”容定道,“那时我觉得姑娘傻气,便是当真查出是你,人证物证俱全,千夫所指,皇上也不会信,他一向是这脾气。但你是有办法说服他的。”

江晚晴转过身。

“从前你不舍得,如今你心意已定,想来是下决心了。”他又跟上来,低低道:“至于我……”

江晚晴看向他。

容定一笑:“等最后这桩小事了结,我与姑娘携手同归。”

养心殿外,几名光头大和尚围在一起绕圈子,嘴里念念有词。

江晚晴接过容定手中的托盘,问王充:“王公公,这些和尚还在念经呢?”

王充无奈的叹气:“皇上嫌他们聒噪,已经叫他们小声着点了,都是为了让太后娘娘安心。”

江晚晴笑笑,对他点了点头,独自进殿。

殿内门窗一关,果然听不见声音。

凌昭从御案后抬头,见是她,冷凝的神色,瞬间温柔。

江晚晴却是一怔。

这才几天没见,他瞧着清瘦不少,这也就罢了……

凌昭起身,向她走来,挑眉笑:“看什么?几天没见人,想朕了?”

江晚晴不语,抬起手轻触他的下巴,指尖的触感刺刺的,又硬,不禁蹙眉:“这般累吗?”

长出青色胡茬了,连打理仪容都没空闲?

凌昭仍是笑,低下头,故意轻轻蹭下她的脸。

又刺又痒的。

江晚晴推开他:“你干什么?”

凌昭便笑出了声,抱住她,拥紧:“你不想朕,朕倒是很想你。”他低叹一声,声音柔和:“别担心,其实没什么,眼下这局面,南越迟早退兵,也就这一两天的事情。只是平南王世子到底年轻,初掌兵权,许多事朕不能全权交与他处理,总得盯紧些。”

江晚晴摇了摇头:“他才比你小几岁。”

凌昭不以为意:“总缩在他父王身后,便是比朕年长十岁,又有何用。”他看着桌上的酒壶,笑了笑:“还敢陪朕饮酒?”

江晚晴倒了两杯,道:“这是太后赏赐的清酒,没想灌醉你,就当提神了。”

说完,自己先饮下,只觉得那酒入口当真淡的很,压根无味。

凌昭放在鼻下一闻,又尝了口,哑然失笑:“这哪是清酒,分明是白水里掺了几滴酒。”

江晚晴也奇怪,一时不管了,放在一边,从怀中摸出一条帕子,递给他。

和许多年前送他的一模一样,只中间没了那裂痕。

是新绣的。

凌昭心中一暖,低头去亲她,又笑:“终于有了当皇后的自觉了?”

江晚晴躲开,淡淡道:“是临别的——”

话音未落,凌昭忽然变色,伸手将她紧紧扣在怀中,闪身避开。

耳旁‘嗖’的一声响。

江晚晴不知发生了什么,只感受到无边无际的恐惧,惊魂未定,缓缓抬头。

一支箭射穿了山水屏风,而方才……她就站在那屏风前面。

不,这不像箭,像是……暗器。

一阵死寂,紧接着,有人破门而入。

江晚晴脑子里一片空白,甚至看不清眼前的景象,直到脸上一片湿热,才醒了过来。

这……这是真的刺客。

宫里为什么会有刺客?

那光头大和尚是拿着刀闯进来的,凌昭夺下来,反手便是一刀。

滚烫的鲜血喷涌而出,洒在她脸上。

江晚晴浑身颤抖。

凌昭看着突然冒出来的刺客,冷哼一声,神色只见冷厉,并无惊慌,提刀迎上。

江晚晴被他藏在御案后,蹲着身子,缩成一团,分不清耳边是风声亦或是兵刃之音。

脸上沾到的血慢慢冷了,可血腥味越发浓重。

她只知道按凌昭说的,乖乖躲在这里,不动、不看……直到有人环住她颤抖的肩膀,温声安抚:“别怕,别怕,没事了。”

江晚晴僵硬地抬起头。

刀剑相击的冷硬铁石声中,血雨腥风的惊心动魄中,少年的眼眸沉静而温柔,这么多年来,仿佛从未变过。

当年画卷被风吹走,残破不堪,温润如玉的太子寥寥几笔,补上一树桃花。像极了他微微上扬而含情的眼。

容颜易改,那神采和目光,一如当年。

是他。

容定柔声道:“秦衍之带侍卫来了,闭上眼睛,很快就结束了。”

江晚晴清醒过来,骇然道:“有刺客,你不躲开,来这里干什么?你——”

“他又没中毒,喝了两口掺酒的水,就不能杀人了么?”

“什么中毒?酒里有毒?那不是太后赐下的吗?”

容定一指竖在唇上:“嘘。姑娘不必知道这些,乖,听话,闭上眼睛。”

周围不断有人受伤倒下,惨叫声不绝。

秦衍之带人进来,环顾四周。

凌昭身上的龙袍已成血衣,正面无表情地从一名刺客胸口拔出刀。

他急忙上前:“皇上,属下救驾来迟——”

凌昭嗤了声:“是迟了,再不来,都快死绝了。”

秦衍之汗颜。

凌昭冷冷道:“朕不用你救驾,去保护皇后。”

秦衍之只想了一瞬间皇后是谁,立刻就明了,目光转向御案后,登时一惊,失声叫道:“小心!”

刺客不断败退,自知杀皇帝无望,其中一人便想抓江晚晴当人质。

他来不及过去,谁都来不及。

眼看着那陷入困境的刺客脸容狰狞,提着滴血的长刀逼近,手已经伸出——江晚晴身旁的一名太监忽然抬头,手按在椅子上,不知触动了什么,只听一声轻响割裂凝滞的空气,锋利的短箭自椅座扶手中射出,瞬间穿透刺客的咽喉,当场毙命。

秦衍之脸色剧变。

那小太监对上他的目光,似乎并不很上心,又低下头,对着双目紧闭、瑟瑟发抖的女子,轻声说着话。

侍卫将残余的刺客一一拿下,留了活口。

秦衍之一直盯着那个太监,动也不动。

椅子有机关……

他不知道,皇上也不知道,可那太监竟然能触发。

只是巧合?还是。

秦衍之想都不敢想。

那是江晚晴身边得脸的太监,眉眼清秀,一直以来低眉顺眼、安安静静的。

他曾奉命调查他的底细,当时江晚晴刚从长华宫出来,这小太监得势之后,便去讨回了他的子孙根。

乍一眼看来,只是个最平凡不过的人。

他……他究竟是谁。

“刺客都押下去,防着他们寻死。”

凌昭的声音。

秦衍之抬起头,只觉心惊胆战。

凌昭看了他一眼,语气极淡,眸色却深如暗夜:“这个太监,你当真查过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