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 第102章 第 102 章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第102章 第 102 章

作者:落鹄九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7: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绿萝原就是说一声, 不曾想王玚脸上变颜变色的, 一时也慌了,忙回道:“小的也不识字, 不知道是哪一本来着。只是大爷是收在为了应试放起来的那个大箱子里, 想来应当是哪一本诗集。”

王玚皱眉, 他的诗集着实不少,为了应试收起来的也不在少数,算起来三四个箱子是有的,最要紧的,是里头一个黄杨木的大箱子,里头收的都是黛玉原先送他的一些诗集, 都是她心爱之物。

王玚也反复翻看了许多遍,写了不少批注在上头,真是哪一本都不想借出去叫人瞧见。更何况当时里头也夹了不少跟黛玉往来应和的诗作,多有一些调侃之语。虽说不至于出了格儿, 但这种传心意寻情趣的闺房之乐,他也不想让宝钗看见。

他思及此处,越觉得心里愤懑,冷声道:“谁叫你借出去的?不问我一声儿,就把东西给出去了。”

绿萝早见他面色不好时就心里忐忑, 如今听见王玚这样说,慌忙跪下来回道:“大爷明鉴!小的实在不敢送您的东西出去, 是当日您不在院子里, 小的又见书都霉了, 叫虫蛀了不少,晒书的时候叫薛姑娘瞧见了,薛姑娘那样小意儿地求了,小的想着,是亲戚,不好这样不给面子,所以才借出去了!小的知错。”

王玚横眉啐道:“呸!谁教你给面子的!你看我什么时候给薛家面子了?你跟在我身边多少年了不知道要看主子眼色行事,我明摆着不想跟薛家牵扯,你又替我做什么好人!”

说着,他一壁迈步往里走,一壁吩咐绿萝:“你起来!叫我看看是拿的哪里的书去。”

绿萝忙爬起来给王玚指路。

王玚跟着到了旁边收东西的车马旁边,绿萝从车上搬出一个小箱子,急走几步跪下举到王玚面前,低头道:“大爷,就是这里头的一本了。”

王玚硬生生叫她气笑了,可不是怕什么来什么!

绿萝手中举的可不正是那一个黄杨木的箱子!

他气得抬脚欲踹,又顾忌绿萝举着的箱子,里头的书很有几本孤本,脆的很,经不得散乱,只好愤愤放下脚来。

王玚冷着脸开了箱子翻找一阵,这箱子里的书不多,都是有数的。寻常诗集黛玉也不送他,都是当年林如海不知从哪里费了功夫找出来的孤本、绝本、手抄本。

他都是按数按顺序摆着的,少了哪一本都看得出来。

王玚先翻了翻最底下几本夹着纸条的,所幸都在,不禁大松一口气。这才又翻了翻剩下的几本,见少的是一本卢照邻的诗集小编——倒是还好,里头批注虽然不少,但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最叫人上心的也就是里头的批注是他跟黛玉都写了不少传着看的,所幸这一本虽然珍贵,也是古物,但不是原本,却是一本手抄本,林如海当年也写了点子批注,倒是不引人注目。

他教绿萝把箱子放了回去,狠狠瞪了一眼,却是没说什么,自己转身往薛家院子里去了。

绿萝自觉逃过一劫,虽心里仍是忐忑,但也是大出一口气,只以为王玚这便饶过她了。

王玚怎会饶了她!

今日之事说起来只是小事,不过是王玚在乎黛玉,所以这样上心,但细想想里头有大隐患。

今日送出去的诗集里头所幸没什么出格的东西。若是里头真有他跟黛玉往来应和的诗作传出去,叫有心人瞧见了,便不说旁的,只是叫薛蟠调笑着传一传风流韵事,只怕黛玉的名声也就毁了。

更有甚者,联想到探春之言,叫贾母知道,叫贾府平日交好的义忠亲王的旧部知道,想得往深处去了,再故意在往来的人家传什么流言出去,王玚和黛玉一府住着这么多年,倘或家里大人一时又看不到的,不就出了丑事!

王玚自然只是叫人说一声年少轻狂,黛玉可就真是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了,届时林如海能不心疼自己独女?

恐怕王林两家之间的情谊就要土崩瓦解,他们岂不是好下手好作梗!耽误了朝中正事,皇帝能饶了哪一个!

便是今日之事侥幸避过,若是不做个警告,绿萝只怕还不当回事。

这如今是一本诗集送出去给亲戚了,是不是日后有人来求一求,摆在书房的折子她也能做人情送出去!

既然敢有擅动主子东西的心思生出来了,不敲打敲打,难保下一回再生什么事端!

绿萝她们这些丫头都是在自己屋子里能随意进出的,若真要瞧见什么也不是不可能,今日不管,明日她们就管不住嘴,传主子闺房间的私话,后日她们就管不住手,拿主子房里的东西送人情!

当他是宝玉,这样放纵自己房中贴身的丫头,纵得她们分不清上下尊卑,不知道轻重缓急,识不得眉眼高低!

如今不发作,只不过一是急着要回诗集来,二是毕竟这是在荣府,不好在亲戚家里发作下人,也省的让这里的人瞧见传什么闲话,不过是忍着罢了,回去了,自然要给她一个好看。

薛家就在梨香院西边儿的房子里,离得极近。王玚心里转过许多心思,只觉才出门便到了里头。

大门上却没人守着,他便径自进去了。

直到正房门前才有薛姨妈身边的大丫头同喜瞧见他迎上来。

“玚大爷,今日回来了?我们家里上下人等不知道念了您多少遍呢!都盼着您来了好跟您说一声恭喜。”

同喜说着便先福身行礼,又道几句吉祥话恭贺王玚仕途得意。

王玚来时已调整好了心思,闻言也笑道:“多谢你。正要问你,二姑妈和你家大爷姑娘可在?”

同喜忙回道:“大爷去那边东府里说话,奶奶和姑娘在屋子里呢!”

王玚点头,便示意她通传。

同喜福身答应,朝里扬声道:“奶奶、姑娘,玚大爷来了!”

薛姨妈正在屋子里瞧宝钗做针线,闻言不禁喜上眉梢,拉着宝钗的手喜洋洋道:“你瞧瞧你这个哥哥,可不是想着咱们的,如今才一来了这里就来瞧你了。”

宝钗有些诧异,但心内还是抱着些许希望,脸上红红地推薛姨妈,“妈你说什么呢?都是正经亲戚,所以玚哥哥才来看你的。”

薛姨妈笑眯眯地还要打趣,宝钗忙催道:“人来了,妈去接一接罢?”

薛姨妈忙道:“正是。”

说着便起身迎出屋子。

王玚正走进来,薛姨妈笑着迎上前道:“瞧瞧这是我们谁来了!探花郎,许久不见了,可还想着你姑妈?”

王玚行礼道:“二姑妈。”

薛姨妈紧走几步亲自扶他起来,又笑道:“竟是还没亲自给你道声喜,可是慢待了。”

王玚道:“不碍的,不过是忙着琐事,才没来得及到这府上来一趟,原是我的不是。”

正说着,宝钗已经整了发髻、衣裳,从里间迎出来给王玚行礼道喜。

三人寒暄了一会子。

王玚便道:“今日来了,倒是有事要跟薛妹妹说一声。”

宝钗还不及说甚么,薛姨妈先笑道:“嗳哟,可是我这个老骨头这里碍眼。你们小孩子家说话,我不在这里讨嫌——正巧你大姑妈那里找我有事的,还不及过去瞧一瞧,你们说着,我先转一转去。”

宝钗知道薛姨妈这是故意要出去,好叫他们两个单独相处,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低声叫道:“妈,你这里陪我们坐一会子再去也不迟。”

薛姨妈心内大急,埋怨宝钗怎这时候忸怩,便忙开口道:“不迟甚么?你姨妈催的很呢!”

说着便要起身带着同喜同贵出去,连莺儿也叫她去端盘子点心来,屋内只留下王玚和宝钗两个。

王玚冷眼看着,心里才是好笑,薛姨妈只怕是不知道王夫人今日去了宁府没空儿来见她,或者是知道了,但不知道王玚他也知道,所以找了这个借口来,平白让王玚看了笑话。

正想着,宝钗笑着开口道:“妈总是这样急匆匆的,还请玚哥哥不要见怪才是。”

王玚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可不是急匆匆地吗?晚了还生怕旁人早占去了。”

宝钗听着不像,又不好多问,便又道:“玚哥哥方才说有话要同我说,可是什么话?”

王玚往前微倾身子,似笑非笑道:“其实不是什么话,倒是来跟妹妹讨一件失物。”

宝钗讶异道:“失物?难道是丢了什么不成?玚哥哥怎么想来这里找了?”

王玚冷笑道:“常言有云‘不问自取是为贼’,叫贼拿了去了,可不就是失物么?”

宝钗已是想到了什么,勉强笑道:“玚哥哥这话说的是什么,我不大明白。”

王玚干脆直言道:“薛妹妹这样聪明一个人,怎么这样浅显的道理倒不明白了?我来问姑娘要回自己未婚妻给的诗集!”

宝钗惊得几乎就要从椅子上仰过去,失声叫道:“未婚妻!哪里来的未婚妻!”

王玚也懒得做什么遮掩,左右林如海过了秋就要进京了,贾敏重孝期也早就过了,连七个月也都过去了。有长辈出面,他跟黛玉也是过了明路的正经未婚夫妻,人家父亲做了主的,还怕什么外祖母!

他笑得极为灿烂,“自然是未婚妻了。倒是薛妹妹这话叫人奇怪,什么‘哪里来的未婚妻’,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了文书,官府备案的未婚妻,还能有什么旁的不成?”

宝钗心里大骇,连笑都维持不住了,颤声问道:“可是林姑娘?”

王玚漫不经心地点头,“自然是了,薛妹妹总问这些与自己不相干的东西做什么。”

宝钗现下是什么都听不进去,心里只想着王玚方才的话,既是父母定下的,想必从扬州时就已经定了,那自己这几个月却是在做什么!岂不是叫人看猴戏一般?平白丢了脸面,惹人嘲笑,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她脸上一时青一时白,越想越觉得难堪,恨不得当场晕过去。

还是王玚出声叫醒了她,“薛妹妹!你愣什么,诗集在哪里?还劳烦妹妹拿出来叫我瞧一瞧。里头有不少批注,多是玉儿写的东西,我可惜得很,更不想让随便什么人也写上去,忧心得紧。”

宝钗强自撑着,惨笑道:“放心,我也爱惜着呢,什么都没写的。”

王玚浑自不觉的样子,仍是笑道:“那便好了。薛妹妹拿出来罢。”

宝钗忍着泪进了内间儿,取出放在柜子里的诗集来——本是想着借这个同王玚多来往,谁知还不等动身,王玚就带着黛玉去了牛家,所以平时她多有珍惜。哪成想王玚才回来了就给自己当头一棒。再看这诗集,那里还有珍惜的心思,真恨不得撕了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