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 第 128 章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第 128 章

作者:落鹄九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7: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钟坚明说了是奉圣命而来, 王玚虽已猜到,但真听得他如此说了还是大松一口气。

他忙起身躬身道:“请殿下宣谕。”

钟坚还是乐呵呵的,连连摆手道:“不必如此,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没有正式的口谕要传, 隽和坐下听便罢。”

王玚心内虽纳罕,但仍是小心坐了。

“前日父皇叫我至殿内, 吩咐了一件事, 其间提到朝中两位王大人, 俱是赞不绝口。”钟坚紧了紧身上的裘衣, 笑道。

王玚不语, 只是拱手谢过。

钟坚不禁笑道:“隽和不必这样小心——是真无大事。要说起来,也是父皇遣我待他向你道谢。”

“之前你借着回禀贾家秦氏出殡之事,禀了父皇卫若兰有意投诚。父皇抽空见了他, 果然是有心思的。也说了不少的实话——想必从九月间的官员任调上你也看出来了。”

他微微一笑, “隽和, 这个我要代父皇谢过你。说起来, 卫若兰那里父皇给了他庶吉士的官职,算是嘉奖。隽和这里却是一直没有机会提拔,倒是委屈你了。”

“此事臣不敢居功。”王玚忙直起身来, “原就是馥佩兄之功,臣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钟坚摇头道:“也不能这样说,若不是你在扬州同卫若兰交好,他只怕也一时起不得这样心思。就是起了,能不能及时见着父皇, 又如何取信也是个问题。若是错过今年九月,那任免官员又没有这样容易了——万事都是一个巧字。”

王玚仍是谦辞受之有愧。

“隽和不揽功,冒功,有君子之风。”钟坚赞道。

两人说了半晌,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王玚愈坐愈觉得奇怪,这些事情,如何值得三皇子钟坚亲自来一趟?

不是他妄自菲薄,只是不论怎样来看,目前他都没有值得承元帝和三皇子这样重视的理由。

之前牵涉到贾家,乃至于义忠亲王旧部的事儿便罢了,那是震慑朝堂的大事,值得承元帝和颜悦色待他。

如今又无大事,怎么日理万机的这两位就想起了他来?

王玚心里正自纳罕,便听三皇子钟坚又开口笑道:“跟隽和谈笑,果然叫人心里高兴。倒是让我想起一事儿来,还要问过隽和才是。”

王玚精神一震,暗道:来了!这才是此行重点!

他忙道:“请殿下细言。”

钟坚沉吟一会子,缓缓道:“听父皇说,早在隽和还未入仕之时,有一回得父皇召见,曾提出一个想法。”

王玚心里想了想,不由苦笑,当时还真是说了不少的话,只是多半是为了取信承元帝,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钟坚说的是什么了。

所幸钟坚并不打算打哑谜,他直言道:“科举,分级科举之制。”

“当初隽和曾说,如今科举只分两级,省试、礼部试,期间可欺上瞒下,暗中操控之风大为盛行。更有学子水平参差不齐,往往有连经义都不明的就来参加省试了,不止是让主考官啼笑皆非,从朝政支出来看,也是不小的负担。”

钟坚说到这儿,略停了停,看向王玚。

王玚心中暗喜,这是他立足朝堂的机会来了!

他忙接口道:“是,当年圣祖为鼓励民间学子,也是为了打破朝中世家垄断的局面,定了规矩。明旨昭告天下,凡有肯读书者,一经各县、府初步考校入学宫,生活所需均由朝廷供养。”

“为了这个,当时首辅李世杰老大人还出了奏章,细细陈列了诸多条款。最终实行的,便有学田、月粮两样。”

“各县、乡都建有学宫,学宫中聘请的先生,都算作吏民,由朝廷统一供养。为维持学宫生计,还划了学田交由服徭役的百姓耕种,产出用来供学宫日常所需。另有月粮,往往折算成银钱,每年每人合银十两——这数目不小,俭省些足够一人花用。”

“只是这样算下来每年朝廷用在这上面的银两便有百万之巨。”

钟坚听着点头道:“不错,我也曾到户部查过历年的账册,每年支出总有百万上下——还有不断增长的势头。”

“就是殿下说的这样了,”王玚也点头赞同,“当初李世杰老大人初心是好的,只是各县、乡初级的考校实在过于简单,更有先生徇私的,所以所谓的寒门学子是越来越多,但都只是算识得一两个字罢了。”

他叹息道:“这样又如何能同世族的士子们比较?还是不得取解,更不必说中进士了。不仅没有打破如今世家势大的局面,反倒给朝廷增大了许多负担。”

“这正是父皇一直也在烦心的事情。”钟坚一直留神细听着,到这儿忙接了一句。

王玚笑道:“是,如今虽说潮种无战事,各省也算风调雨顺。只是有备无患,不知西边鞑靼什么时候又要进犯,加之今年的天气殿下也是瞧见了的,实在寒冷,说不得冬日哪里便又有雪灾。”

“正是这样。”钟坚点头附和,“若只是银钱,如今还可以负担的,只怕日后这口子愈开愈大,届时难以为继。”

“最主要的,还是当初圣祖想以此平衡朝堂的想法未能得以实施。”

王玚忙道:“所以臣是想,从科举这里一举从根儿上解决了。改成分级考试,从乡县、府、省、京城一路路考上来,选里头有真才实学的。拔除那些混日子的,贵精不贵多,着重培养有天赋的寒门士子,不妨待到取得府试资格之后,统一到各省学宫进学,朝廷派遣学官教导——这学官便由圣上亲自选拔。”

王玚说得神采飞扬,半晌才停下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这也是臣跟着父亲和林叔父从扬州各地巡视得来的一点想法,如今还很不完善,让殿下见笑了。”

钟坚先听得入了迷,如今才慢慢回过神来。

“哪里是见笑,分明是要佩服了!”

他激动地起身拉住王玚的手,连声赞道:“隽和乃是国之栋梁啊!是天佑我大安,得此贤臣!”

王玚忙挣脱了他的手,躬身道:“殿下过誉。”

钟坚乐呵呵地扶起他来,“是父皇让我来探听隽和你的想法,他老人家是生怕你忘了这个事儿,或者想得粗略。如今看来倒是多虑了。”

他笑道:“如今你就在翰林院里头,编修的事情倒是不多,还算清闲。不妨闲下来想想这个——下月该着东宫讲官轮换,隽和趁此机会,自己向父皇亲自陈述如何?”

这便是在暗示下次要让王玚做讲官了——讲官不同于轮值内阁,新科一甲总是要轮上一回的。

讲官的两个人一般是论资排辈,往往从资格年限老的人里头挑选,顺序在翰林院内几乎都是默认的了,王玚还远不够年资。

但也有时候其中一个也是从表现出色的人中遴选,就看上官的意思了。往往每两任有一个可以通融的名额,钟坚说的便是这一个。

盖因东宫未立,圣上又格外关注诸皇子的学业,常叫诸皇子至承乾宫考校,兼听讲官讲学。讲官每两月一换,也就意味着,至少有两次得见天颜的机会,是以翰林院内暗中竞争颇激烈。

王玚也知道自己便就是走那一个出色人才的路子,按说也至少做满半年,要到年后才行了,这便是恩典。

只是不知是承元帝的意思还是钟坚自己的意思。

此时王玚也来不及想这个,忙起身谢过了,“多谢殿下。”

钟坚示意他坐了,看着是想说什么,未及张口,却咳了起来,直咳得面色涨红。

外头守着的一个侍卫闻声忙进来取了一个药瓶出来,喂钟坚吃了药。

钟坚方才慢慢地缓过来,低声吩咐道:“你先出去。”

那侍卫沉默一礼,转身出去了。

钟坚歉意道:“让隽和看笑话了,这阵子身子不适。”

王玚忙道:“不妨,殿下保重玉体。”

钟坚避而不答,笑道:“我听说,隽和家中藏娇,不知是怎样的倾城绝色能得你的青睐?”

王玚一愣,转而不好意思道:“殿下这是顽笑了。”

钟坚摆手道:“是我孟浪了。倒不是调侃,只是提前给你透个信儿罢了——令妹福气深厚,只怕要先一步与你。”

王玚疑惑道:“先一步什么?”

钟坚哈哈大笑,“以隽和的文才本领,能封侯拜相是迟早的事情,只是令妹却要先你一步,先得一个爵位来了。”

王玚惊喜非常,失声问道:“当真?”

话已出口,他才觉得失礼,忙起身致歉。

钟坚不在意地摆摆手,“无妨,你是一片诚挚喜悦之心。”

王玚这才坐了。

“你们两人小儿女看着是情深。”钟坚调侃一句。

王玚忙笑着拱手。

钟坚正色道:“只是这事父皇想了又想,还是叫我来跟你说清楚,也是不好跟林大人明说,又不愿误会,所以让我来说明。”

王玚忙道:“请殿下明言。”

钟坚便将承元帝是如何打算,如何苦心说了一遍,末了儿笑道:“‘过刚易折’父皇也是一片爱护之心,林大人如今年富力壮,朝中还有大把的要务,大好的前程等着。万请隽和转告,林大人的功劳父皇不曾忘过,只是碍于局势,不能如何罢了。”

王玚起身恭敬听了,躬身道:“是,臣一定转告。”

钟坚点头,忽听远处传来隐隐鼓声,不禁笑道:“过得这样快,竟是已经酉时了,外头寺庙里的鼓声都响了。”

“隽和回去罢,天色不早了。晚了只怕赶不上关城门。”

王玚拱手一礼,也不多言,转身去了。

钟坚一行却在这里等了好一阵子,见他们远了,才缓缓驾着马车向另一个城门驶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晴云紫墨、楠楠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