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 第 149 章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第 149 章

作者:落鹄九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7: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难民之事果然没能瞒住承元帝。

年刚过, 初七才开笔,林如海便被召入宫中,名义上是为了黛玉册封之事——承元帝只说可怜林如海老父之心, 所以叫进来商议,许是为着遮人耳目,皇后一并连牛夫人和黛玉都召入宫中。

王子腾是新封的少保, 这时候理应与众皇子见面, 教授武艺——其实也不过是走个形式, 武艺自然还是请的侍卫统领来的。

王玚在府中送走了王子腾和牛夫人,才要去翰林院点卯, 忽见街角慢悠悠行过一顶青布小轿, 就在王家大门前停了, 下来的却是满面带笑的的戴权。

“公子, 圣上召您去呢。”他见王玚脸上疑惑, 便解释道,“是后头皇后娘娘提起, 说起来您同柔嘉郡主定亲日子在即, 想见一见您。”

先时王玚心里还疑惑, 后见戴权悄悄使个眼色, 便知事有所出, 忙躬身领了口谕, 谢过后上了轿子。

戴权想得妥当,还叫一个小内侍前去翰林院与他上官告罪,“不得为了这个叫公子吃挂落。”

王玚忙笑着谢了, 又力邀戴权上来一同坐轿,“天这样寒凉,老内相年纪有了,路上风寒,恐怕冻伤了腿脚,何妨同我一同坐轿去?”

戴权假意推辞几回,王玚仍是坚持,他便笑道:“公子体贴,那就却之不恭了。”

王玚忙笑着往一旁让了让身子,戴权便躬身进了轿子。

底下轿夫吆喝一声,轿子稳稳地起来。

王玚见四周无人,这才小心问道:“老内相……”

戴权一笑,先是赞道:“公子聪慧。”

又叹道:“其实不是娘娘叫,却是圣上。除夕晚上,有密信传来,说的是蒙邯州大雪,太守恐有不轨之意。圣上气得年都没有好生过的,多亏有平昌公主还能开慰一二。过后却是又不知怎的扯上了公子和老大人,所以才开笔,便急着叫来——公子安心,也不是什么千难万急的事儿,否则也不致如今才说了。”

王玚听了心里倒是大松一口气——他早知道迟早有风声传到承元帝耳中的一天,如今果然来了。又见分开叫了他们三人,诚知是承元帝心里多疑,想着故意分别套话。

幸而王玚之前与王子腾和林如海通了气,三人口径统一起来,这倒不是大事。

况且戴权是皇帝喉舌,这时候还肯来透消息,可见承元帝心里还不曾分外猜忌,不过是叫过来问问实情,不愿被臣下瞒着。

果然进了宫,便有一个内侍领着王玚去了承元帝见人的侧殿,躬身道:“大人稍等,陛下还在见人。”

王玚点头,便到外殿中立等。

不多时便听里头一阵人声,紧接着几位辅臣鱼贯而出,王玚忙侧身让路。

因是皇帝见人的侧殿,众人不敢寒暄,几位老大人便都微微点头示意,王玚拱手回礼。

又有一个小内监从内殿出来,示意王玚跟上,至中间屏风处禀道:“陛下,王玚王大人来了。”

“进。”里头承元帝轻轻咳了几声。

王玚忙应声而入,躬身行礼。

承元帝和颜悦色道:“隽和来了?赐座。”

那小内监忙端了一个杌子上来,王玚就在上头坐了。

承元帝笑问道:“年过得可还好?”

说着自己又摇头,“这不必你说了,朕看出来你过得极好了——脸颊上圆润了不少。”

“美人在侧,前程可期,隽和是两得意啊!”承元帝似是感慨地说了一句,他也不提这回是借着皇后的名义叫人来的,兀自叹道,“朕这个年过的不好,睡不稳,坐不稳,自登基以来,朕扪心自问,不敢自比圣祖,可也算得上是日夜不倦,怎么底下烦心事儿就这样多!”

王玚听他感慨得不像,便也不插话,只是垂头不语。

承元帝此时其实也不需旁人来说甚么,只是自己感叹罢了,不过一会子他就缓过劲儿来,长叹一声,猛地转了话问王玚。

“蒙邯州大雪至灾之事,想必隽和已经清楚了?”

王玚恭声回道:“是。”

“可叹这样大事,朕竟成了最晚知道的一个,”承元帝深深地看了王玚一眼,似是玩笑般说了一句,“可见是朕困在这个宫里,倒不如你们耳聪目明了。”

王玚心里一紧,忙回道:“此事不过凑巧。”

承元帝示意他细说,王玚正色将如何路上遇见难民,心里如何怀疑,后来又是怎么处置之事说了一遍,自然将黛玉从中隐去。

“臣实在不敢置信,只以为是有人暗害,故此不敢将此事上达天听。依臣拙见,若是朝中有人借父亲与林叔父之事发挥还是小事,若臣真沉不住气,轻易信了,又将此事禀明圣上,朝中不免大乱,若因此引得蒙邯州乱象,朝中派人送钱粮就在,虚耗人力,臣万死不足以赎其罪。”

“你说的是了,”承元帝看不出是信还是不信,但嘴上仍是顺着王玚的话赞赏道,“一州雪灾不是小事,朝廷赈灾,不止要派兵压银、粮,还要查处蒙邯州大小官员,甚或京中玩忽职守者,如此一来,大半个朝廷都要乱了,不是好事。”

“只是,”他话风猛地一转,逼问道,“你为何明明怀疑那一家子上京的难民,却又还是信了?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别的隐情?”

“或者,”承元帝微微一笑,“你是想借此排除异己?”

王玚惊异于承元帝将话说的如此明白,所幸他早有准备,预备将锅甩到张家身上去。况且张家确实牵连在里头,又有三皇子暗示,也不算冤枉了他们。

“不敢有排除异己之心,但臣确实怀疑过是否有人加害。或者真是有人出手相助,暗中护着那一家来了京城,想必也是畏惧蒙邯州太守在京中的势力,不敢暴露。臣岂能因为这个就将那人暴露出来?他也是为了百姓。”

承元帝静静听着,半晌才笑了,点头道:“你说的有理——如海,你来。”

王玚一惊,忙抬头看过去,却见是林如海从屏风后出来行礼。

他忙起身,低声道:“林叔父。”

林如海笑着看了他一眼,却是对承元帝拱手道:“陛下。”

承元帝点了点头,含笑道:“如海,这回你可要放心了,有这孩子在想必柔嘉也不能受委屈。宫里还有贵妃照料,我瞧着平昌同她也投缘,不敢有谁慢待。”

林如海忙躬身回道:“是,如此,臣再无后顾之忧。”

王玚从旁隐隐听出些许来,心内不由暗叹——到底林如海也没能逃过要去蒙邯州的差事,纵使心里早有预备,此时也不由替他捏着一把汗——又是危险重重的一趟。

只是不敢在承元帝面前表现出来,只能假作疑惑道:“陛下同叔父说的是什么?”

承元帝道:“此事一出,朕不派个心腹去,实在不能安稳。又见此事还跟扬州有所牵连,索性叫如海再辛苦一趟。”

说着又笑看林如海,“这趟差事办下来,再不能有人拿林卿的资历说事儿了,功劳是配得上的。”

林如海忙躬身应是。

承元帝这才看向王玚,“其实此次叫隽和来,是还有一件事情的——早先朕叫你预备的改革科举制的那份奏疏,可预备好了?”

王玚拱手回道:“已经完备了。”

“可惜竟不能用,”承元帝叹息道,“蒙邯州事情一出,又涉及百姓流离失所、鞑靼攻城,只怕还要留些余力来防着出事。科举是这些世家晋身所在,这时候动了,只怕他们不肯轻易松口。反倒妨碍了蒙邯州之事。同百姓一比,这个竟是小事了。”

他言语间不无失望痛惜之色。

王玚明白无论在何时,于一个君主来说,国土都是最重要的事。承元帝此时不见得将蒙邯州的百姓放至首位,但一旦涉及到疆土之事,就万万不能松口了。一旦失守,便是遗臭万年的败笔。

但这是王玚早就预备好的路,虽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也不愿轻易放弃。况且,他早就料到了,世家死不松口的情形,也做好了温水煮青蛙的另一手打算,此时倒是不妨一用。

他忙上前一步,恭声禀道:“陛下,臣其实还有一法子,或可以温和改一改,不致令别有用心之人防范。”

承元帝忙令他快讲。

“翰林院藏书逾百万册,遑论宫中及单建的藏书阁。三者相加,只怕藏书能摆满整个皇宫。每年朝廷为此花费银钱超十万两,还要另设官职,派小吏日夜巡视,清查数目,防止毁坏。然而这些书利用率极低,除非是翰林们修典,才想起来查阅。但其中大部分的书仍是不曾用过,俱放在那儿发霉。”

王玚微微一笑,“其实各地方上也是如此,每州、每府都有官方的藏书楼,然而学子并不能用,即便有一两个是能进去的,也不过是匆匆一圈便回来了。”

“臣是想,为何不把这些书用起来?”

承元帝撑着下巴听得入神,到这里忍不住发声问道:“你是想开放给学子们借书阅览?”

王玚点头笑道:“正是如此。如今各地学苑除非隔几年的大考,都是空着的,还要派人修缮。不如就将常见的,存量多的书放在学苑内,仍是派那些的小吏们看管,就将书借给贫寒的学子观看。”

“这个是好主意!”林如海率先反应过来,不禁击掌大赞,“长此以往,天下学子多了,自然不会被世家垄断科举,寒门子弟也可晋身!”

承元帝也是点头,只是还道:“应当慢慢计议。”

王玚忙回道:“臣不过是一个粗略的想法,如何做还要再仔细斟酌。”

“甚好,等开春你任讲官,就说这个!”

“臣遵旨。”

作者有话要说: 对不起大家,从明天开始一直到4号,也就是三天,由于忙于毕业论文答辩、离校手续还有毕业照的原因,停更三天

大家都知道今年因为某位博士,论文严格了不少,实在不敢这时候顶风,还是要认真准备答辩,不然被卡下来就麻烦了

所以234三天停更

但是!!!

端午节二更、三更一定补回来!字数只多不少!!从五号恢复更新,一定多补!

对不起大家!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千雪冰凝 20瓶;33052867 8瓶;阿不 6瓶;17972420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