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 第 156 章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第 156 章

作者:落鹄九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7: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作者写文不易, 请到晋江支持正版

黛玉进去时, 贾敏正和牛夫人说起京中风土人情, 又感叹道:“我好几年不曾回去了, 跟着老爷在扬州虽好, 但到底是思念家乡。”

黛玉唯恐母亲勾起思乡之情来又伤心, 忙赶上前来,娉婷下拜:“母亲。”

贾敏看见黛玉过来, 便止住了话头, 笑道:“快来见见你牛伯母——这是你二舅母娘家兄长的夫人。就是和咱们林家也是算的着的表亲。”

黛玉拜见了。

牛夫人扶起黛玉, 又拉着手左右打量了一番,叹道:“好标致的小姑娘,我就是想要一个女儿的,这么些年来终究不成,如今见了黛玉, 倒像是我亲生的了。”

说着便将手上一个玻璃种满翠的镯子脱下来,递给黛玉道:“不值什么, 留着玩罢。”

贾敏推辞道:“她才几岁?哪里就用的上这样的好东西?嫂子快收起来, 仔细倒叫她打碎了。”

牛夫人嗔道:“你这是怎么说的?我愿意给我们黛玉的,就是打碎了, 也不算什么。”说罢,也不容黛玉推辞, 就把黛玉的手合上,“伯母这次出来没戴什么别的,等安顿下来, 请你来我们家顽,到时候伯母再给你准备好东西。”

贾敏便让黛玉收下了,又将她抱在腿上,笑谓牛夫人:“合该是我请嫂子来家里,哪里能麻烦嫂子?就这样说定了,等安顿好了,嫂子带上你家的偃儿——我记得是叫这个的?来我们家里住几日再走。”

“嗐,早改了,那不过是乳名,现在叫王玚的——也为了感念皇恩,里头有个缘故,等闲了我再说与你听。”

贾敏听了知道是有什么不便说的缘故,或者太长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或者牵扯甚多人家不便多说,便不再这里头多纠缠,又应道:“是,是叫玚儿了,我记得我离京来扬州时,也有三四岁了吧?如今这些年过去,今年可是十二了?”

“十三了,来年就要下场的人了——说到这个,倒是要请林大人到时指教指教文章。”

“这是什么大事,只管来。”贾敏说着,又自己感叹道,“我如今也没有个儿子傍身,林家的境况你是知道的,老爷跟我又一向都好,我虽然也给他纳了几个姨娘,但是他公务繁忙,有空闲,都来教这个玉儿读书识字,到如今也没能有个香火。”

牛夫人不好说什么,只是安慰道:“说的这话,许是你们缘分还没到,不是说这观灵得很嘛?你就多待几天也是好的。再说了,有玉儿不比十个百个的儿子强?”

“就是这个玉儿,也没少让我操心牵肠的。她的身子——”

贾敏露出个苦涩的笑来:“她的身子像极了我,天生的不足——也是我对不住她,从怀她时就胎相不好,虽然也精心养着,但后来又有了她弟弟,那个又小,病体又更缠人,难免就疏忽了。到如今看了多少大夫,请了多少和尚道士,也不见好。这次也是听说这个观里灵验,才过来住几天。”

黛玉不愿母亲这样自责,轻轻开口:“太太多虑了,玉儿的身子是一天天好起来了,”又打岔道,“太太,玉儿早起用的不多,这会子有些饿了,太太给我点子果子吃罢。”

贾敏果然转移了精神,就叫奶娘端一盘子茶点上来,又笑道:“嫂子,你不知道,我这个玉儿,平素里十顿饭只好吃五顿的,今日还是难得自己说要吃些什么。

正好,嫂子初来,也尝尝咱们扬州的点心,跟京里的做法却是不太一样——看合不合口味,要是好的,改日我给嫂子府上也送几个方子。”

说话间,黛玉的奶妈妈端上来一小盘精致的茶点,并一个小小的碟子上头装着不知是什么做的圆饼儿,瞧着黑漆漆的,细细闻闻却有一点子茶叶的清香和薄荷的凉气。

牛夫人掰开茶点细细瞧了瞧,又尝了一小口,这才指着那一碟圆饼儿道:“茶点不新奇,多了点新的花样子——不过也是多打了些莲蓬、荷叶的模子,馅料一般也是玫瑰糯豆沙的。倒是这个,我竟从没见过。”

贾敏笑道:“这也是茶饼,倒不是咱们喝的,是给这个孩子的。也是这边的新鲜做法——取细茶、孩儿茶、南薄荷各一两,加豆蔻、沉香、白芷、龙脑等九种药物,俱都研成细末,再用甘草水熬膏,拌进去,捏成一个一个的小饼,再晾干了,就成了。

用的时候,一般也是沸水冲着喝,但黛玉偏不爱这样,有时候,也就拿着一小块啃一啃,就当是点心了。这样的香茶饼,最能健胃消食,祛风散寒,我也愿意她多吃几块儿。”

牛夫人笑道:“好精巧的心思!我听着都麻烦,府里的厨子是断断想不出来的,倒是多谢妹妹给的方子。改日我让厨下做了,也给玚儿当点心吃——他功课忙,过了午总是要多吃些点心。”

“那是最合适不过了,这个里头有南薄荷的,嫂子做时让人多加点,吃着也能提神醒脑,正适合下午用功的时辰。”

牛夫人微微颔首,又叹道:“自从有了孩子,从他一丁点大起,到长到如今这样,也不知道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要费多少心思!玚儿早先身子也是不好,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太医都快住在府里了。六岁那年眼瞧着是不好了,要不是来了一僧一道给了个法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到这么大!”

贾敏心内微微一动,忙追问道:“可是一跛足道人和一个癞头和尚?”

“妹妹怎么知道?”牛夫人讶异无比。

贾敏攥紧了手里的帕子,失声道:“我府中也见过这么两个怪人!”

道人颔首:“长官莫急,听我说完—然鼎不是常人可用,如今之计,唯有从贵器本身制材上下功夫,压制魂灵之器具,材质需得温和,万不能用金锐之器,令郎是万万不能再被克伤的了,眼下看来,竟是没有越得过大地舍利子的了。”

牛夫人再顾不得许多,紧紧追问:“道长!这舍利子却是何物?如今事急,又去哪里寻来?”

“夫人安心,大地舍利子乃是方外之士对玉的雅称。”王子腾握住牛夫人的手,又说道:“不瞒道长,我家中虽不说是豪富,这玉也有几千件,敢问,要用何玉才最相配?”

道人接道:“不拘什么材质,只要形制适当就可,玉器安魂乃是供奉过祖先的缘故,

故此今日之事,需用祭祀之玉,最好又莫过于周时玚玉。取来也不需佩戴,只供奉在祠堂祖宗牌位前,求祈祖宗保佑就是。”

癞头和尚跟着又道:“还有一事,令郎学名一个偃字,不大合用,竟是改了,单就一个玚字,必能保一世安康。”

王子腾心下只觉不妥,又不好在外人面前说什么出来,只能回道:“大师高见,改名一事也是好说,只是这玉……”

牛夫人已急得无法,连声道:“好说,好说,都是好说。”这就扭过身去,要叫小子们去库房寻来。

王子腾连忙拦住:“夫人且慢,我家如何有如此贵重的玉器?我还有一事。”

那一僧一道也不管他夫妇两个有什么官司,竟是转过头来径自去了,恍惚间一阵风吹来,再看人去,哪里还有影子!

却只在空中飘飘渺渺留下一句话:“此事一日内办好,令郎自是无忧,过了一日,便是大罗神仙来了,也无法了!”

这边牛夫人摔开王子腾的手,照脸啐了一口:“感情偃哥儿不是你生的,你是不疼,还不赶紧着,

打量偃哥儿有个什么好歹,你好抬举西厢里你妹妹送来的几个小浪//蹄子?你怕不是胡想,看我饶过你们哪一个去?”

王子腾高声一句:“太太糊涂了,”又叫立在屋子里的一群丫头婆子,“出去!我与太太有话要说。”

待家下人退个干净,王子腾方叹道:“太太,我子息不丰,你我长到不惑年纪上才有了这么一个哥儿,我能不疼?

但今日这事却不是这么想的,蒙今上恩典,我右迁京营节度使,如今不过二三年间,正是要紧的时候,却在这节骨眼上,传出咱家的哥儿要用玉,别的不用,却还要用祭祀的玚玉。

玚是寻常人家用的?周时那是诸王才配的起的祭祀用具,虽说如今不大看重这个,可我看近几年来有一批同侪又叫着要复周礼,觑着上头是有这么点意思,

若我此时大费周章要寻周时玚玉,叫宫里知道,叫陛下如何看我?我又去哪里辩白?我这地步说是要如履薄冰也不为过,怎能上赶着给人添把柄?”

牛夫人这方才有些消气,走到王玚跟前,看着又发起高热来的儿子,拧了干净帕子放在他额上,才垂泪道:“那又能怎样?你也说的,我这岁数了才得这么一个宝贝,焉能叫我看着他去了?咱如今悄悄地寻去,不成么?”

王子腾重重叫了一声:“太太!”又缓和了语气,“先不说若是不大张旗鼓能不能在一日之内寻到,

作者有话要说: 研山,属于砚台的一种。利用山形之石,中凿为砚,砚附于山,故名,其实现在都叫砚山,不过古代叫研山。

说到砚山,最著名的一个应该就是文中提到过的,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块砚山石,后来米芾得到了,为了这个还写了《研山铭》,是米芾的代表作了,就是文中王玚说的那句,别看全文只有三十九个字,但这个是书法史上的瑰宝,“天下第一行书”,举个例子,兰亭集序大家都知道了,研山铭能跟兰亭集序并称“天下第一难书”,就是最难模仿的书法,形似而神难似,

宋代藏于内府之中,后来流落民间,上个世纪20年代,到了日本人手里,怎么到的,咳,幸好,后来回来了,09年国家买回来了,现在藏于故宫博物馆,不过好像除了一开始回来展览过九天,再能查到最晚的展览信息也是09年了,后来我想看来着,可惜没查到过展览信息,唉悔生的太晚,可惜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鋆世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