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 第19章 初见黛玉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第19章 初见黛玉

作者:落鹄九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7: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王玚见圣旨催促得如此之急,连路上开冻雪化都等不及的,船行又是出了名儿的慢。

故此来到运河之时,本以为会看见停着自秦汉以来就以速度闻名于天下的快船“赤马”,不成想,停在船坞里的却是一艘船高首宽,外观似楼的高大楼船。

王扬等人只停在岸上远远的就能看见船身足有二十余丈,高四层之巨,上头楼层雕廊画栋,金碧辉煌,船身挂满了丝幔,正迎风摇荡。顶端竟还设有观景凉亭这倒是顶尖的游船了,圣上治国以俭,便是几个亲王也不敢这样张扬。

走近了看时,见等在码头上预备过来拜见的水手、护军乌压压的足有几百人。

王子腾便让一溜儿载着家人内眷的车马先停下,又招呼王玚道“你看顾着你太太,我去商讨登舟事宜。”

王玚躬身应是,调转马头王牛夫人车驾前行去。

因从京中出来,还要走个把时辰才能到码头,牛夫人也不便坐轿,只带着翠玉、和田坐了一辆驷马翠盖朱缨八宝车。毕竟起得太早,牛夫人又年纪有了,精神不济,便在车中合眼养神。

翠玉、和田坐在车辕上,远远看见王玚过来了,便回头向车内轻声叫道“太太,大爷过来了,您略醒醒神儿。”

王玚过来时,牛夫人正微微拉开车窗向外张望。

王玚便笑道“太太,可是醒了”

牛夫人嗔道“大早上的,还不许你老娘略歇一歇。”

王玚冤枉道“哪里有这样的不过是白问太太一句,也来提醒一声儿。前头就是码头了,老爷过去洽谈,车内暖炉太旺,您适应适应,落落汗,不然乍一出来,是要着凉的。”

“倒是我冤枉你了,还要多久登舟”牛夫人忙安抚道。

“老爷过去了有一会子了,应是快了。”

牛夫人沉吟道“你看着些家人,约束他们不要乱走,在外头乱糟糟的不像话。”

王玚笑道“还用太太说这个,早叫滇杨他们几个看着了,老爷也派了李岭来回巡视。”

牛夫人闻言放下心来“你是越来越叫人省心了,有了你,我能多活好几年。”

“太太又说这样的丧气话,快别说了,您不活到一百岁,阎王是不收的。”王玚忙道。

正说着,前头梧桐喘吁吁跑过来“大爷,老爷说叫请太太上舟”

家中众人听见这话,又是都长在京中,从没做过船的,一时新奇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王玚扬鞭凌空一甩,爆出噼啪一声脆响,喝道“安静吵嚷什么”

又回头吩咐“翠玉,你带十个人先上去,跟着等的家人去舱里给太太收拾收拾其余人等,按各自院落找管事分好,从正房起,依次登舟到了上头,也不要乱跑,仔细堕了我王家的名头。”

好是一番忙乱,才安排妥了带的一百多号人。

王子腾、牛夫人就住在三层的正室内,外头几间小舱室是跟着来的丫头婆子。

四层因是顶上的缘故,略小些,分出两间书房后,所剩不多,王玚一人带着鸢尾、绿萝还有几个丫头婆子就将四层占了。

为防止家丁护院等小子冲撞了跟来的丫头老婆,再者带的人多些,就将最底下一层极大的分给他们。原来在船上的水手、护军就住了船舱底下一层。

王玚带着滇杨等人在船上来回漫步,逢人问时,只笑着说是头一回上船,新奇的很。

船身巨大,王玚只是走了一小圈,看着日头就往西偏了。他正犹豫不知是要回去还是就在甲板上看看落日,忽见李岭匆匆走过,忙叫住问道“你做什么去怎么不跟着老爷”

李岭笑道“原来是大爷啊,老爷让我去跟太太回个话,说是今日食欲不振,就不用晚饭了,让太太不必等他。”

“老爷现在可是在见什么人”

李岭回道“并没有,老爷前头刚刚见过了护军的头领,现下正一个人待在四层的书房内。”

王玚点头“知道了,你自去罢。我去见见老爷。”

顺着外头船舷上的木梯直接上去,迎面就是王子腾的大书房,并不用进舱绕行。

王玚进去时,王子腾正捧着本书,呆呆地望着窗外的风景出神。

“父亲,今日怎么有兴致看过秦论了”

王子腾回过神来,苦笑一声扔了手中的书“我看什么过秦论,不过是手里拄着什么忘了放下罢了。”

“那父亲又是为什么伤神呢”王玚追问道。

王子腾长叹一口气,也不回王玚的话,只是招手让书房里的人都出去,又吩咐说“远远守好了房门,有人来时大声通报。”

看着人都出去了,才说道“玚儿你一向聪慧,我就先不说,你倒猜猜我是为什么伤神”

王玚摆弄着手里的古书,谦逊道“父亲未免也太看得起孩儿了,又不是未卜先知的,怎么能猜中父亲的心思”

他缓缓抬头看了王子腾一眼,自信笑道“不过,父亲既然说了,玚儿少不得要试一试。”

“父亲是从前几日进宫回来后,才显得心事重重的我猜必然是在宫中圣上与父亲说了些什么。初时,只以为是父亲恼恨荣国府行事不要脸皮,将元春姐姐送进宫做女史。仔细一想却不是。”

“说到底,贾府元春究竟怎样与我王家无干,她祖母、母亲执意如此,谁也拦不得,更何况元春姐姐若是真心不愿,当选不容易,落选还不容易么

可见自己也是愿意的。就是怕因此影响了姊妹,但父亲先前也说过我王家并无适龄女子,贾府都不怕连累自己的女儿,我王家怕什么

能令父亲担忧的只有一点,为什么会分到皇后宫中,此间只怕有圣上之意,但圣上又为何会在意一个女史这是玚儿前几日想不通的一点。

今日登舟一逛,才明白了。”

王子腾原来只是默默听着,到这里才插了一句“你是真的灵透,又从这楼船上看出什么来了”

王玚微微一笑“父亲也说了,这是楼船。自古以来,楼船均用作战船,就算我朝有王公贵族用楼船做过游船,但做游船的,绝不会用双层板重装,更不会设有女墙,墙上还有剑孔、矛穴这是远攻近战皆可的槛舟”

“所以我猜测,此去扬州是有要紧事不假,但绝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之所以走水路,是因为此事与水运有重大干系。

又有如此多的护军,父亲还带了格外多的小子,危急程度不小。但您又让我和母亲随行,可见水上是有要勘察的情况,可不到万一,不会在江中交战。

要用水运,要费军力,还能让圣上挂心的扬州的事情,只有一件”

说到这儿,王玚意味深长的看了王子腾一眼,端过桌子上早已凉透了的茶水,拿手指蘸着水写了一个字

“盐”

王子腾手微微抖了抖,赶紧拿袖子擦干桌上的字,又叹道“是,你说的没错。圣上怀疑,有人用官盐的船只走私私盐,除获利之外,还”

他长长的停顿了一会儿,才接道“跟鞑靼买马,往云南买铜铁之物。”

船舱内一时寂静无言,王玚是被这次所行凶险之处惊到,王子腾是暗暗懊悔不该跟王玚说这些。

好一会儿,王玚才奇怪道“那圣上提出元春之事又是为何难道用这个威胁让父亲好生办差未免想的太多了。”

王子腾摇头道“圣上留她,是施恩也好,是警告也罢,现在是看不出来,后宫里一时半会儿也翻不出花儿来,不必理这个。”

王玚笑了“我就说,圣上还不至于用元春姐姐来威胁她不是同母的舅舅要是真想着这么着,该把我留下才是,不更好想名头让我进太学就是了。”

王子腾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胡说哪有人这样咒自己要是真这样做,圣上可是真跟我这个老臣撕破脸了。哪里就到那个地步”

当夜,父子二人相谈到深夜才罢。

船走了一个多月,王子腾中间也神出鬼没了几天,王玚只做不知道,还帮着把牛夫人哄住了此事凶险,又不便对人言,省的王子腾分心。

好容易等到弃舟登岸,还不能就进扬州城,要待王子腾会过城中太守,宣示圣旨,再择吉日,领护军入扬州城内新设军营。所以虽然到了,王子腾仍不能立刻下舟领军驻扎。

奈何这日正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传说中西王母的生日,扬州城外蟠桃宫庙会热闹非凡,香火旺盛。从王玚六岁那年被一僧一道治好了,牛夫人便热衷佛道之事。

这时听见蟠桃宫庙会,又想起京城流传的开国时候跟着圣祖皇帝的得道高人,就在扬州城外的骆驼山驼岭巷内有一座灵验无比的庙宇避风观专能求子,祈求保佑子女的之事,便呆不住了。她不好打搅王子腾,便叫王玚跟着她快去快回,上个香就回来。

王玚实在是对牛夫人无法,又见已平安到达扬州城,料暗中之人并不敢明面上就反了,敢对一品诰命夫人下手。便回过王子腾后,多多的带了四十个家丁,前呼后拥地往避风观去。

到了观中,见四周人口不多,车马更是一个也无,唯一停着的是一台四人的绿帷小轿,轿夫穿着齐整的衣裳非是四品以上官员家眷不可用。他便知道,这座观平时也是接待官客的,更放心不少。

梧桐便去叫门,递过帖子,不多时便有一个总角小道童来应门。牛夫人怕主人觉得不恭,便令家人都在外头等着,只她和王玚带着滇杨和梧桐进去。

王玚目送牛夫人前去正殿上香怕里头有别家家眷,便不跟着过去,只是让滇杨和梧桐守在殿门外,他只在院子里随便转转。

这座道观修建得极为雅致,竹桥清水,怪石嶙峋,颇得几分园林意趣。王玚逛起来不知不觉间就入了迷,连自己拐入了后院的小花园中都没在意。

花园中却不像别家,姹紫嫣红的,倒是种了参差的树。打眼看去,嫩黄的腊梅夹杂着如雪般的梨花,倒像是冬季雪景了。

王玚看着梨树,忽然想起前世爷爷也爱莳弄花草,还曾在他十岁生日时,带着他亲手种过一株梨树,不免有些愁绪上来。

他素来开朗,此时倒是难得伤春悲秋一回也没有悲伤太久,被滚到脚下的一只“球”打断了。

定睛看时,哪里是一只球

却是一个穿的格外素净的小姑娘,生的白白嫩嫩的,看着也就是六七岁的样子,正抱着手里散开的锦缎包袱,眼泪在眼眶里滴溜溜打转。

王玚仔细看时,见包袱里也没什么别的,花瓣倒是有一大捧,忍不住笑了,问道“小姑娘,你在这里做什么可是跟家人走散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出场了不容易啊,就是不知道小可爱们满意不满意这个出场

谢谢上一章的两个小天使,包包小大人扔了1个地雷 5052465扔了1个地雷 ,爱你们

之前的爵位,有更详细一点的资料,清朝是这样的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然后是四个一等将军,然后是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八分指的是八种车驾啊、门钉啊等特殊待遇

这次写的船,汉朝时期,楼船就已经出现了,“赤马”“槛"都是其中的种类,描述我在文中都已经说过啦,另外也不要觉得船上有那么多人不可能哦,是可以的,唐朝时期就能建造出可载六七百人、重1500吨的大船,而且很常见了,还有在船上种花种菜的。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