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 第72章 牛家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第72章 牛家

作者:落鹄九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7: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却说王玚自那日从宫中面圣回来, 因着得了圣上的隐晦暗示, 心内重担放下来不少,但仍是不敢懈怠。照旧吩咐了门上小厮不许旁人进来搅扰, 自己却安心每日温书。

按圣祖时候定下的规矩, 大安照旧是四月初六举行礼部试, 只是年限不定,并不是后期人们熟知的三年一试的考试制度,而是由礼部、吏部商议,视官员缺口及往年间隔每年十二月休衙挂印之前商定,再禀至圣前,由圣上首肯, 方能定下来年的礼部试——自要吏部及礼部商议准了,皇帝一般不会反驳。

其实这样的制度缺漏极大,往往由豪门世族左右取士年限,年限无定数便给了世家极大的操纵空间, 例如,纵使高官贪污,地方,吏部只要延迟上报官员缺口,哪怕等来年礼部试结束, 新科进士也无法立时升至高位,而其余各科出身的官员往往颇受歧视, 限制了升官的资历, 但属地自然不能无官, 皇帝也只好隐忍,从轻处置,再做筹谋。

故此此时的礼部试还远不及后期会试或是殿试那样严苛,考试时间也不是改革后的九天,只要三天便可,仅试帖经、墨义、诗赋,且每日晚间可以出场寻宿。审查更远不及后世严密,夹带、替考之事层出不穷,只要打点好当日监场的巡考官即可,甚至不必至主考跟前,若是主考下来巡视,自然有巡考先行通风报信。

加之礼部试进士科虽然金贵但录取人数极少,往往不过百之一二而已,其中几乎不能见寒门子弟身影。

大安建国数百年,历三朝,至今已至承元十八年,历数朝中进士,其三代祖莫不是朝中元老,纵有不是高官显贵的,也是当年隐士之家,而寒门子弟多出身明经或其他杂科,相较取中的士族子弟仍是少数。

据王玚所知,原本从宋时起科举便已经改革,但如今所在的这个朝代,或许是因为中间间隔将近三百年的战乱时期,诸侯割据,虽然有富庶的诸侯国,仍是但重武轻文,文试发展缓慢。

自大安建朝以来,虽然历任皇帝都在有意识的加重科举取仕的比重,但进展不大,原本世宗时前期已颇见成效,但至其晚年,好大喜功、奢靡过度,又顾念旧情,科举乱象又起,及至今日,朝中仍是世家的半壁江山。

闭门读书的日子格外快些,眨眼便是四月初三,王玚仍是同往日一样清晨起来临过字帖便开始温书。

却忽听见外头绿萝连扣几声外门,扬声问道:“大爷,大爷!您可听见了?”

王玚不知她有何事,便叫道:“听见了,进来罢。”

绿萝忙推门进来,便先行礼道:“大爷,外头听说是大舅老爷和大舅太太来了人,舅老爷在姑老爷外书房里等着,舅太太就去了这里老太太院中。方才这里姑老爷派人来说,那边想请您过去住两日,叫您到姑老爷外书房见一见。”

王玚放下手中的书,心中纳罕道:“原本说了今年要参加礼部试,眼瞧着没几天了,怎么外祖母和舅舅这时候来接我。”

虽是纳罕,但大舅牛继宗既然来了,总是要见面谈谈才好,他便扔下手中的书道:“知道了,这便过去。”

绿萝忙上前笑道:“我给您换身见客的衣裳再过去罢?您身上这件也太俭省了。”

王玚为着每日并不出去,所以便穿的松快些,今日穿的便是家常简单的中衣中裤加上一件实地子夹袍,夹袍也是半新不旧的秋香色,这样出去见人着实寒酸了,也不像话,太不尊重了些。虽然大舅并不在乎这些,但竟以为贾府苛待了他也不是不可能的——两府关系本就不好,大舅受外祖母影响对这里成见颇深,所以王玚更是好奇,大舅如何会上门。

当下王玚便答应一声,绿萝忙上前给他换了。

王玚这才出了门,因着是去贾政的外书房,不便带贴身的丫鬟,便出门叫过滇杨和梧桐来,带上他们两个。

王玚一路往贾政外书房“体仁沐德”院中行去。

那边牛继宗已经坐在外书房中由贾赦和贾政陪着喝茶。

他素来一张冷脸,又是武将行事,偏生贾赦只好斗鸡走狗,贾政唯爱酸文歪诗,三人互相寒暄几句便都没了话。

一时呆坐在那里,贾政只好想方设法找些话头。

见实在无话可说,贾政只好道:“却不知牛兄这回来是为何事?”

牛继宗五大三粗一个人,坐在贾政外书房精致的小交椅上正不自在,只觉得又小又不结实,正想开口说一说什么也好分分神缓缓自己身上的酸痛,忽听见贾政开口相问,便忙回了。

原来却是昨日晚间老国公夫人提出来的主意。

牛家老太太姓金,这日才用了晚饭,正大家围着说说话,金老夫人便想起一事来,开口问道:“今日可是四月初二了罢?”

牛继宗的夫人江氏恰巧听见,便开口笑道:“正是四月初二——老太太可是想起玚哥儿了?”

二舅牛继祧的夫人钱氏也正在此坐着,便也道:“可是呢,眼见着已经快要礼部试了罢?玚哥儿先前说要下场的,如今也不知是怎样了。”

金老太太便道:“既是这样——枇杷你去叫你家老爷来,说我有话要吩咐他,叫他麻利儿地来这里,我等着呢!”

枇杷笑着去了。

不多时便有小子通传说是牛继宗、牛继祧来了。

屋内坐着的都是自家的孩子,总是女眷也不必避讳,只是都起身相迎。

牛继祧性子和善些,更爱说笑,上来便抢先行礼笑道:“老太太,叫我跟大哥过来却是为了甚么?”

金老夫人沉吟了会子,便道:“咱家从老太爷起就不大跟贾家走动,如今我看着玚儿的关系,竟是稍稍走动走动才好,只是不要过于亲密了。”

牛继宗二人叙过座位,正听见金老夫人说完这话,牛继祧便推推牛继宗的胳膊,略作夸张状:“大哥,你快给我一下子,让我醒醒,这不是做梦罢?跟贾家来往这话,竟是从老太太口里说出来的!”

牛继宗懒得理自己这个活宝似的二弟,当下拿着蒲扇似的大手冲他背上就来了一下子。

牛继祧没想到大哥这样迅疾,一时不防就往前倾了倾,口内犹自抱怨道:“大哥,你倒是疼惜你兄弟我这拿不得刀枪的身板子!嗳哟,嗳哟,怕不是青了。”

金老夫人和江夫人、钱夫人在边儿上含笑看着兄弟二人耍宝,见牛继祧做出个龇牙咧嘴的怪相儿来,金老夫人便笑道:“好了,你也是四十几岁的人了,就这样孩子脾气,叫你的儿子、姑娘的看了笑话!”

牛继祧闻言干脆坐到金老夫人榻前的杌子上,笑眯眯道:“这不是逗老太太笑一声儿么?”

金老夫人确实叫他逗乐了,又不知怎么说他这样才好,当下也不理他,便向牛继宗道:“赶明儿你们兄弟往贾府一趟,就说我想玚儿了,叫把他接过来住两天。眼瞧着快要考试了,就叫他在我们家就很好,这里离得近些,也不麻烦。”

牛继宗便答应了,又向江夫人道:“那你先把玚儿的书房还有大姐的院子收拾收拾。”

江夫人笑道:“没荒废了,我每旬都叫人仔细扫过,就是昨儿才打扫过一回,玚儿来了,我拿被褥过去就成了,方便的紧。”

牛继宗点头不语。

牛继祧却笑道:“我说老太太怎么今日想起贾府来,原来是为了外孙子——嗳,果然大姐是老太太的心肝儿,如今连外孙子也比我们强了不知多少呢。”

金老夫人笑骂道:“我撕你的嘴!”

牛继祧忙笑着躲开了。

金老夫人便让钱夫人去,钱夫人忙摇头笑道:“我可不敢,老太太快饶了我罢!”

众人都大笑起来。

金老夫人平复半晌,才叹道:“其实也有个缘故,你们是知道的,我素来看不上贾府,如今他们是什么行事你们也知道,脏的臭的混成一团,实在没个体统!

我是想着玚儿他娘跟嫁到贾家去的王兰云平常还不睦,如今玚儿要考试,我是生怕那毒妇又想个什么法子来搓弄玚儿,这可是玚儿这辈子的大事,今年一过,还不知过几年才能有,我是一丝错漏也不愿有的,所以叫你们上门接过来。

再者,若是考上了,自然有人四处报喜,那熙熙攘攘的都跑到贾家去了,那我家玚儿日后是不想往贾家站队也得站队了。我冷眼瞧着,就是贾家这幅光景,还不知道能好几年,我老了,不定能看见什么,但你们孩子还有玚儿都还小着呢!必是能赶上那一天的,到时候玚儿或者已经位居高位,叫人手里抓上这么个把柄,倘或再牵扯些什么出来,才是懊悔不及呢!

所以我瞧着,还是那什么,那话怎么说来着——什么防未然的,就是那样才好。”

众人听着,都沉默下来,牛继宗的二姑娘知事,早叫奶娘领着几个还小的弟妹和侄女、侄子下去了,屋内只留下二姑娘、三姑娘和已经有了官位的长孙、次孙几个。

牛继祧也不嬉笑了,正色道:“老太太看的清楚,是这么个样子。我也瞧着贾家实在不像话,什么奴大欺主之事竟是常见,便是几个主子们也不尊重,背地里不知干了些什么——似乎我听着那宁国府里头来往盛赞的儿媳出身是不大对,竟是牵扯到了义忠老亲王。”

牛继宗此时方才开口道:“我也听到了风声——也不知他们家是蠢到有个这样出身的儿媳也不遮掩,还是就狂傲至此,只当别人都不敢检举了。”

金老夫人摇头道:“不论是怎样,都不是好的。所以我叫你们赶着把玚儿接过来,若是中了进士,之后种种事情,忙乱不堪,断不能在贾家住的,他也就自己先回去了。”

牛继宗便答应下来。

看天色不早,众人正要告退,金老夫人忽然笑道:“还有一事,不办成了,玚儿必定不能安心过来——明日老大家的,你也跟着去,见一见史氏,就说请她外孙女来家里住几天。”

江夫人诧异道:“老太太,这是为何?怎么忽想起人家的外孙女了?我连是哪家的都不大清楚。”

金老夫人笑呵呵道:“是巡盐御史姑苏林家的——她娘就是当年跟你们大姐有过些许交情的敏姑娘,在扬州两家子正遇上了。你们不知道,上回玚儿来时,还不好意思的,这个林丫头已经跟他定了亲,写了定婚契了!”

江、钱两位夫人都忍不住叫道:“这样大的事,我们怎么什么风声也没听见?”

金老夫人便将种种事由都叙说一遍,江夫人这才点头道:“也是这样,总要等人家孩子及笄之后方能说的,不然显见的不尊重,那贫苦的不行的人家才让女儿做童养媳的。”

金老夫人便笑道:“就是这样了,明日你也去,就说我听了你们大姐的话,想起敏姑娘来,可怜见的这个孩子,叫她来咱们家住几天。”

钱夫人笑道:“老太太这是相看外孙媳妇了!”

金老夫人笑得眼都眯起来,“我也是能看见玚儿有了心上人高兴的!你们是不知道,当年我是多怕你们大姐家没个后人,日后还不知靠谁养活,想起来心里就揪得慌,如今连玚儿都要定亲娶妻了,我能不高兴?”

众人都附和说是该当的。

江夫人略略思忖会子,迟疑道:“既是还没对人家女方那边说出去,咱们就叫一个姑娘过来是不是不大好?依我看,咱们都叫过来才好,不打眼。”

金老夫人想了想,便道:“你说的是了,他们家我记得这边是有两个女孩子?似乎还都是庶出的。”

钱夫人知道的多些,她想起江夫人家原来也跟贾府那里没有交往,见似是也不知道的样子,便笑道:“是,他们家是老大、老二家里都有两个庶出的姑娘,倒都是在史老太君膝下养着,多半是见没个能嫁出去到高门大户联姻的,所以才这样,日后也好说亲。还有宁府里一个姑娘,因着那府里就剩下她哥哥嫂子,连侄儿都那么大了,不好养着,所以也在荣府。若是咱们家要接来,倒是要都接过来的。”

金老夫人便点头道:“那就都接过来,反正咱家房子多,不怕这个。”

江夫人忙答应了。

是以今日,牛继宗才带着江夫人上门,要接王玚等人去牛家住几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