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袖藏天光 > 第107章 第107章 头儿回来了

袖藏天光 第107章 第107章 头儿回来了

作者:求之不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3:22:18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107章头儿回来了

许久过后, 沈辞都没动弹。

还是夜深时,何伯担心来看他,见他还坐在暖亭中出神。

“二爷,怎么还没睡”何伯上前。

沈辞才从先前的浑浑噩噩中回过神来, 先前脑海中的思绪险些将他吞没在无尽的黑暗里, 先是父亲的死, 而后是大哥。两者交至在一处, 他根本不知时间过去了多久

“何伯”沈辞出声。

何伯上前,“二爷不歇着”

“睡不着。”沈辞愁眉紧锁着, 看向何伯时,眸间挤不出笑意来。

家中的事何伯大抵都清楚,但大哥的事,未必会告诉何伯。

若是大哥若是与谭进和哈尔米亚中的任何一个有牵涉, 都是谋逆或通敌,大哥连山海都过继到他名下了,也诸事都未告诉过大嫂,应当是想将沈家,爹和他都摘出去,这种事情, 何伯未必知晓, 也不应当知晓。

何伯温和道, “老奴知道, 老爷过世,二爷心中难过。但逝者已矣, 若是老爷看着二爷如此, 心中定然也会难过。老爷在的时候, 最希望大爷和二爷诸事顺遂, 二爷应当明白老爷的苦心。至少,老爷在天之灵,是惦记着二爷的,也不想看到二爷眼下如此”

何伯一直在爹身边照顾,也是陪着爹最久的人。

看着何伯,沈辞会想起爹在的时候。

沈辞一声轻叹,“何伯,我爹走得安详吗”

何伯愣住。

沈辞沉声道,“他一身旧疾”

沈辞没有再说下去,咬唇仰首望着夜空,“大哥不在,我若是早些回来多好”

至少爹还在的时候,还有人陪着他

他很难想象爹那时候的惶恐和无助,大哥也好,他也好,甚至山海都不在家中,只有嫂子一人,爹心中恐怕都是遗憾。

沈辞低头,指尖插进鬓角发间,一声叹息似有千斤沉重。

何伯看了看他,轻声道,“陛下路过安城时,听说老爷病重,带太子来看过,当时嘱托了不要声张。”

沈辞抬眸,“何伯你说阿,你说天子带太子来过见过我爹”

何伯点头,“是,天子带太子来过府中,天子同太子都与老爷说过话,太子还同老爷投缘,在一处很久。”

沈辞目光凝住,心中百感交集,也复杂几许。

何伯继续道,“天子下诏追封老爷,也让公子在太子身边做伴读,眼下圣旨应当还未到,此事也没声张。二爷,您不知道,老爷见太子的时候,很高兴”

沈辞眼眶再度红了。

“老爷久病多时,那日同殿下在一处说了许多话,屋中都是笑声。二爷问起老爷走的时候,老爷是夜里或晨间走得,走得很安详,脸上还带着温和。”何伯应声。

沈辞眼眶再度红润。

阿翎知晓爹病重弥留

是特意让爹见阿念的。

沈辞阖眸,想起她会千里迢迢到立城,就为了同他成亲,然后三天便折回也未说旁的,就因为他的一句话。再是出哈尔米亚事情的时候,她说他没做错,但同苍月斡旋后,她没有再见他就离开了立城,是置气,但不想同他戳破

他也记得盛文羽质问他,至天子威严于何处

他是臣子,但因为她是阿翎

“二爷,老奴也有话同二爷说。”何伯拱手,沈辞从思绪中回神,“怎么了何伯”

何伯叹道,“二爷,老奴前日也同大夫人提起过了,大夫人也允了。老奴一辈子都在跟着老爷,习惯了同老爷一处,但如今老爷不在了,大爷和二爷,还有小公子都不在府中,府中便冷清了。老爷早前前有旧疾在,许多一直想去的地方总同老奴念叨着,没机会,也一直没去过,老奴是想眼下老爷不在了,老奴想带着老爷念想一道,老爷想去的地方,老奴替老爷去了。”

“何伯”沈辞心底的复杂情绪一时难以形容。

自他懂事起,何伯就在家中。

如今爹不在了,大哥何伯再一走,幼时家中仿佛没剩下谁了,祖父还在时,兴盛一时的沈家渐渐没了往昔痕迹,如今,连何伯也要走了。

沈辞喉间哽咽。

何伯躬身,“二爷,日后老奴不在,还望二爷自己多保重。等老奴回燕韩京中时,再来见二爷。”

沈辞含泪,“何伯,你什么时候走”

何伯应道,“等二爷离家后,老奴,想多在家中陪二爷些时候。”

沈辞颔首,“好。”

何伯又摸了摸眼角,“二爷,此行路远,日后未必有时日再见,二爷要多保重。”

沈辞点头,“我知道了,何伯,无论日后在何处,若是要我帮忙的,你随时让人寻我。”

何伯再度躬身拱手。

燕珩四年六月,太子年满四岁。

天子下诏,从世家适龄子弟中挑选八人为太子伴读,与八月中秋前陆续入京,因太子年幼,与太子一道居宫中。又命方四平、范玉二人为太子太傅,教授太子及伴读功课。

早朝之上,宣读诏书,下朝后,朝中皆在议论此事。

方四平原本就是东宫伴读,天子从来信赖方四平。

虽然方四平不如早前的沈辞,也不如建平侯在天子心中的分量重,但天子自东宫登基以来,东宫伴读皆有重用,沈辞和盛文羽是武将,文臣里,方四平则是头等头出挑的一个。连这次恩科主事之位,宁相都让给了方四平,足见天子和宁相对方四平的看重。

眼下方四平任吏部侍郎,兼任翰林院编纂一职。

翰林院编纂主事朝中机要文书,位同副相。

不出意外,方四平日后是会顶替宁相的位置,成朝中宰辅的。所以方四平任太子太傅是朝中都能想到的事,朝中并不意外。

但范玉这处

范玉同天子也算有些渊源,可范玉下放结城时日太久,若非怀城之乱,范玉怕是不能翻身的,但因为怀城之乱,范玉平步青云,忽然成了天子跟前的红人,再并着出身寒门的身份,天子是有意了将范玉往上抬,不少朝中世家出身的官员对范玉免不了诟病。

再加上天子几乎等于掀了户部,户部尚书空缺,有天子撑腰的范玉成了户部主事。户部是要职中的要职,掌管得是天下粮仓及国库开支,盘根错节,天子让范玉主事户部就是看中范玉身家清白,同哪个世家都没有利益往来,这样的人掌管户部,天子心头才踏实。

但如今,天子竟让范玉做了太子太傅,这风向就又变了。

掌钱的人是要一丝不苟。

但太子太傅是太子恩施,在朝中,就是日后太子的辅臣,朝中肱股,这样的角色,要能拿捏得住百官,那是相才了。

方四平与范玉是全然不同的两类人。

一个圆滑世故,温和内敛;一个刚正不阿,犀利沉稳。

性子如何,为官也如此。

那是两种风格。

如今天子让这两人都做太子太傅,那就有意思了

早朝下来,朝中的议论便未停过。

丽和殿内,启善入内,“陛下,景阳侯世子求见。”

赵伦持

许骄意外,上次她见赵伦持还是沈辞刚回京中任禁军统领的时候,沈辞修理了赵伦持,赵伦持来她跟前告御状,都是去年的事了。

大年初一,百官入宫拜谒,也听说他去惹是生非了,连宫都没有入。

京中的纨绔子弟里,赵伦持若要排第二,就没人排第一;充其量,就一个陆鸣简,但陆鸣简又不同。

赵伦持在京中这些年,也就沈辞收拾过他,旁人不会招惹他。

但沈辞那次是将他收拾怕了,后来很少在京中生事。

听闻她不在京中这几个月,他也没惹过事,倒似是换了性子一般。

眼下赵伦持要见她,陈翎猜不到他心思。

“宣吧。”陈翎低头看着折子。

“末将赵伦持见过陛下。”京中禁军皆单膝下跪,禁军可佩刀入宫,赵伦持是禁军中的挂职将领,便一手拄地,一手按在佩刀上。禁军皆如此,是让天子看清没有动作的意思。

“嗯,有事”陈翎没抬头,目光从折子上掠过,淡淡问了声。

赵伦持没有抬头窥探天颜,低着头,沉声道,“陛下,末将请调。”

请调

陈翎先前还只是猜不到赵伦持又要惹什么幺蛾子的事出来,忽然听到请调两个字委实出乎陈翎意料。

但陈翎是天子,惊讶也不形于色,陈翎看了他一眼,“是禁军中待得不舒服”

“不是。”赵伦持低声。

“沈辞不是不在吗”陈翎继续。

赵伦持轻声,“末将对沈将军并无意见。”

陈翎平静,“哦,请调做什么”

赵伦持深吸一口气,压低了身段,沉声道,“陛下,末将已与曲边盈解除婚约。”

陈翎目光微顿,这才认真看他。

赵伦持没有抬头,继续道,“曲边盈是紫衣卫统领,在阜阳便护驾有功,后又去丁州筹粮,截断叛军粮马道,是天子近臣,在御前行走。我虽是景阳侯世子,却在京中混日子久了,也没出息了。我同曲边盈到不了一处,强扭的瓜不甜,我们两人之事,早就当作罢了。”

陈翎看他,没有吱声。

她问过曲边盈,也清楚曲老将军的意思,只是景阳侯府满意这桩婚事,曲老将军也不好反悔,就有意拖着。景阳侯府都心知肚明,只是装不看见。

如今赵伦持主动提起,这门婚事也就算作罢了。

但她是天子,臣子间的事偏颇谁都不好,陈翎心中有数。赵伦持求见是请调之事,解除婚约只是前序,说完解除婚约才会提请调之事,陈翎缄声。

果真,赵伦持继续开口,“陛下,末将想请调去北边驻军,不想在京中禁军混日子。”

陈翎是没想到,却问,“你爹知道”

赵伦持应道,“和我爹无关。”

陈翎再次看他。

“陛下,自我出生起,没有一件事不是我爹做主,我想做赵伦持,不想做景阳侯世子,不想做京中的纨绔,我想当当正正,做一个担当的儿郎”赵伦持忽然抬头看她。

陈翎才见他眼眶微红。

陈翎淡声,“嗯,那你应当找你爹谈,不应当找朕,这是你们的家事。”

眼见天子低头,赵伦持忽然道,“身在世家,有几人不是身不由己,我是景阳侯府放在京中的质子,陛下若不允,我哪里都去不了。”

陈翎微恼,抬眸时,眸间有蕴意,“说话之前走脑子吗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说之前想清楚了吗”

赵伦持却没低头,径直应道,“想清楚了才说的。”

陈翎拢眉。

赵伦持朗声“景阳侯府早前也是军侯府,我是景阳侯府的子孙,也应当驰骋沙场,保家卫国,而不当若折翼之鸟,被豢养于京中,求陛下恩典,让末将去北关,即便战死疆场,也是燕韩军中的儿郎”

想做大将军啊策马扬鞭,边关驰骋,保家卫国。

这里也好啊,守着殿下,就是守着燕韩的大好河山。

赵伦持说话的时候,陈翎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沈辞的声音。

而眼下的赵伦持,像极了年少时的沈辞,并未加冠,困于京中

陈翎出神。

也想起那个时候的沈辞,会同她说,阿翎,不要雏鸟,做鲲鹏,做凤凰

陈翎眼中空望着一处。

“求陛下恩准”赵伦持叩首。

陈翎收起思绪,其实后半段根本没听赵伦持说什么,却鬼使神差应道,“好。”

他没听错赵伦持愣住,既而笑开,“谢陛下谢陛下”

赵伦持脸上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似是没想到天子真的答应了,也根本没控制住情绪,直接将欣喜写扎起脸上。

陈翎看他,“但你要去北关,就不是军中将领,要从头做起。北关直面巴尔,怀城之乱才过去一年,巴尔蠢蠢欲动,北边不是好呆的地方,你若是呆不下来,再回京中更丢人,想好了,真要去吗”

赵伦持不假思索,“要去”

陈翎颔首,缓缓道,“好,朕让你去,但也不是没条件。你要去,就要想清楚,你要是在北边驻军中出不了头,就算日后景阳侯跪在丽和殿外,朕也不会让你回来,你给朕老死边关”

赵伦持却拱手,欢喜道,“是”

陈翎低头不再看他,“出去吧。”

“谢陛下”赵伦持就差小曲唱出来了。

赵伦持欢欢喜喜出了丽和殿,天很蓝水很清,得意就会忘形。

赵伦持在苑中撞到人,赵伦持没反应过来,范玉也没反应过来,四目相视里,范玉没有出声,赵伦持也没出声,反正一脸春风得意挂在脸上,没有搭理范玉便走了。

范玉转头看他时,大监迎上,“范大人,陛下在等了。”

“好。”范玉回头,不知方才赵伦持何时高兴成那幅模样。

范玉心中若揣了只兔子一般,忽然心静不下来。

自上次之后,他除了早朝时见过两次曲边盈之外,曲边盈没同他单独一处说过话。先是他因为户部的差事,临时离了京中半月,等他回京,曲边盈又领了天子的差事出了京中,到眼下都还未回来。有一日石怀远几人在提曲边盈的时候,他莫名逗留,只听说差事出了些问题,曲边盈的行程待物了,要中秋前后才会回京

再之后便是方才,他遇到赵伦持。

我同赵伦持解除婚约了

范玉脑海中多了旁的杂念。

脚下步子已跟着启善入了丽和殿,也听启善通传,“陛下,范大人到了。”

范玉执礼,“微臣见过陛下。”

陈翎轻嗯一声,“既明,朕有事找你。”

启善退了出去,范玉上前。

“看看折子。”陈翎敲了敲桌沿,范玉双手接过,快速扫了一眼,湖城平南侯府

陈翎估摸着他应当看完了,便开口,“湖城出了乱子,朕暂时将消息压了下来,边盈原本要回京的,朕让她临时去了湖城,此事没同外人道起。库银失窃本该大理寺过问,但此事剑指平南侯府,若大理寺介入,便等于朝中上下皆知;此事牵涉了平南侯府,不是小事,在大理寺介入之前,朕要知晓详情才有回转余地。”

“既明,你在朝中不站任何派系,也同平南侯府也无瓜葛,你去,朕心中才有数。丁州筹粮时,你同边盈一道过,此事交予你二人去办,朕也放心。朕已经让边盈去了,你明日早朝寻个理由,奏请到湖城周围的城池巡查粮仓,越早离京越好,记住,此事所有皆只同朕呈报。”

“臣领旨”范玉拱手。

“去吧。”陈翎吩咐。

出了丽和殿,范玉心中骇然。官银失窃并非没有过,他执掌户部,这样的卷宗看过不少。官银失窃原本就可大可小,但此事牵涉了平南侯府,就不一般了。

明知不一般,还是有人将矛头指向了平南侯府。

山雨欲来风满楼,天子敏锐,此事背后,一定不简单

范玉面色凝重。

等收起思绪,忽然又想起曲边盈也在湖城。

早前丁州筹粮一时就是他与曲边盈一道,眼下又凑在一处,他也不知道为何。

但湖城一事,不会那么结束。

眼下才六月中旬,此事中秋前后应当都不会了结,等回京只怕是十月末的事了。

范玉垂眸。

即便他极力想否认,但他心底分明隐隐也是期盼的。

因为曲边盈在湖城。

范玉走后,陈翎有些静不下心来看折子。

朝中任谁都知道,平南侯府是最安分守己的侯府,上至平南侯,下至凡卓,根本不会有旁的心思。平南背靠万州,即便不算家缠万贯,也是富庶有余。官银失窃,用脑子想想都不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此时陈修远在尚好,此事敬平王府出面处理最好。

但当巧不巧,偏偏是陈修远不在的时候。

事出反常必有妖。

有人开始动作了,也清楚朝中动向。

“去朝阳殿。”陈翎吩咐了声,启善摆驾朝阳殿。

陈翎想去见阿念了。

去朝阳殿的时候,方四平正在朝阳殿的偏殿授课。

如今阿翎有伴读了,中秋前会陆续入宫,眼下还只有四五人,但偏殿外已是朗朗读书声。

陈翎远远看了看,没有上前打断。

四五个小小的脑袋,用四五种坐姿坐在偏厅中听方四平授课。

正中的是阿念,也是最小的一个。

第一批太子伴读都会挑选比太子年长的,因为太子还年幼,年长的伴读可以照顾太子,等差不多大些才会挑选年纪相近,或是更小一些的伴读。

所以阿念在正中,也是个头最小的一个,但听得却很认真。

左侧的是山海,已经忍不住乱动,换了好几个姿势了。

右边的是方四伏的儿子,有些胖嘟嘟的,一动没动过,估摸着是自己四叔授课的缘故,若是不认真,回家许是要挨揍。

后面一排,一个是万将军的孙子,陈翎见他在画画;另一个是礼部尚书奎新的小儿子,是听得罪认真的一个。

陈翎想起东宫的时候,也正好,方四平讲完,让几个孩子背诵。

先是奎照,背得极其流畅,陈翎温和笑了笑;而后是万修竹,背了两句;到阿念的时候,年纪虽小,却可以流利且有抑扬顿挫的背出;方同这里,一直在挠头;最后是沈山海,呃,背了一句

几个孩子都在笑。

阿念朝他道,“山海哥哥,你要好好背,再背不出来,要罚戒尺了”

“啊”沈山海吓坏。

“山海哥哥,我陪你一起背吧,然后我们午睡过后,你陪我骑马。”念念已经开始掌握主导权,沈山海点头。

然后果真是阿念带着沈山海一起背。

陈翎好笑。

方嬷嬷也跟着笑起来,“殿下同沈公子要好。”

陈翎温声道,“他们是手足,山海在,会护着他,他也护着山海。”

“是啊。”方嬷嬷叹道,“陛下用心良苦,日后殿下会知晓的。”

陈翎远远看着阿念和山海,两人在一处咯咯笑着。

方嬷嬷又道,“六月中旬了,沈将军怕是要回京了吧”

陈翎轻嗯了一声。

六月最后一日,戴景杰同关书博在禁军东大营守着操练,禁军有人快马疾驰而来,“戴将军,关将军”

两人回头见那人慌慌张张,沈辞离京,戴景杰代行禁军统领职权,戴景杰问道,“慌慌张张做什么,出什么事了”

禁军拱手,“将军,沈将军回京了刚刚入了城中,往宫中去了,城门值守的曹监事让来告知两位将军一声。”

戴景杰和关书博一脸惊喜。

戴景杰笑道,“我艹头儿终于回来了”

关书博也笑,“是啊,终于回来了”

丽和殿中,陈翎正同方四伏与段金吉一处,马上就七月了,八月中秋有中秋宫宴,又逢着每四年一次,京中会有官办的赏月会。

方四伏是礼部员外郎,段金吉是京兆尹,此事本就由他二人在筹办。

眼下,赏月会之事也说得差不多,启善入内,“陛下。”

陈翎抬头看他,启善最有分寸,她在丽和殿中见人,即便快至尾声,启善也不会轻易打断。

“怎么了”陈翎问。

启善道,“陛下,沈将军到殿外了。”

陈翎眼中的神色一闪而过的,方四伏赶紧拱手,“陛下的意思,微臣和段大人都清楚,稍后就再调整,明日再呈给陛下过目。”

陈翎淡声应好,思绪已直别处。

等方四伏和段金吉出了殿中,沈辞才入内。

丽和殿中,沈辞单膝跪下,低头道,“沈辞见过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