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 第19章 村中闲话19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第19章 村中闲话19

作者:路归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3:43: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十九章

年前又下了两场雪,第一场雪下了整整两天。

黎周周早饭刚吃过,搭梯子要上房顶扫雪。顾兆赶紧拦着说“我上去吧。”

“那怎么成,太危险了相公。”

顾兆“你看我身形小又瘦,上去才安全。”说完就去撒娇,“可以嘛周周,我试试嘛。”

黎周周本想狠心说不成,屋顶落着雪,又冷又滑,万一相公没踩好掉下来怎么办

“周周,老婆,老婆,周周”顾兆巴巴撒娇。

不知情还以为这是抢什么好东西。

黎周周最终还是拗不过相公,说“你上去小心点慢点。”

“好。”

顾兆爬上去,黎周周就站在梯子上不敢走,看着相公扫雪。扫完整个屋顶,顾兆是出了一身汗,下了楼梯跟周周邀功说“我就说我成吧。”

“相公辛苦了,快进屋暖和下,我煮了姜汤。”黎周周接过相公手里扫帚,让相公进屋。

黎大也将前后院雪扫完堆起来。

一家三口在堂屋围着炉子烤火。黎周周倒了姜汤,用生姜饴糖煮了一锅,递给爹和相公,说“小心烫。”

黎大喝了口,看了眼外头雪,刚扫完没没多久,又积了薄薄一层。

院子雪积了就积了,不用扫太勤,留个走道就成。这个下法,下午趁着天亮要再扫一遍,就怕雪落得后,压垮了屋顶横梁。

以前就有大雪压垮了村里懒汉家,好在人没事。

黎家这三间青砖瓦房当时盖时候下足了本,横梁选木头又粗又壮,不过冬日还是仔细些。

“今年比去年还要冷。”黎周周喝了口热汤,幸好今年有相公画出来炉子。

这场雪像是下个没完,一会停了没片刻又飞起了鹅毛大雪。村里家家户户闭门不出,偶尔几声小孩哭声,还有骂人声。

黎周周在灶屋做饭,听到是隔壁王婶家玲玲哭。

“都跟你说看着点了,他哭了你叫喊我,怎么看。”王婶声。

玲玲哭说“我冷忘了去看侄子了。”

“看孩子都看不好,你还有脸哭,现在他拉一床上,大冷天不好洗,你让我怎么说你”

后来是王婶儿媳出来劝,说娘算了,一会我搓。

黎周周听个三言两语,也知道咋了。王婶大儿媳年中才生了个男孩,如今不到半岁,今个儿下大雪,屋里男人都在扫雪,灶屋王婶和大儿媳要做饭,屋里人多吃得多,忙活不过来,便叫玲玲看着炕上小侄子。

拉了尿了哭了,让玲玲喊一声人就成。

可玲玲才四岁多,怕冷上了炕,没留心注意到小侄子也是正常。如今小孩拉在炕上,这平日里不说,冬日里浆洗麻烦,晒都晒不干。

“下下下下个没完没了,冷嚯嚯。”王婶抱怨了句,说“那赶紧搓,吃完了饭,叠着在灶膛上烤烤,不然晚上都没得睡。”

大媳妇答应,这就去洗。

黎周周就听了一耳朵,隔壁解决了,他便干自己事。中午一家人在堂屋吃饭,天冷黎周周没一碗碗炒菜,焖了一锅杂粮饭,早上买豆腐白菜肉片用积酸菜炖了一锅,往饭上一盖,热乎乎。

堂屋炉子上还有热汤,炖了一早上奶白,里面放了一块冻豆腐。相公爱吃豆腐,对萝卜一般般。黎周周就喜欢放豆腐。

“冻过豆腐好吃。”顾兆吃了块汤里豆腐说。

豆腐冻过后孔大了,汤里煮过每个孔里都吸饱了水,一口咬下去特别香。

黎家这边吃饭,听着像王家又嚷了两句,不过这次王婶骂二儿子,还有大孙子哭声,那边吵吵嚷嚷很快又停了。黎家没人爱看热闹,吃过饭各自收拾,该看书看书,扫院子积雪继续。

黎周周下午坐在炉子边上纳鞋底,他想给相公做一双加了棉鞋子。一下午也只是纳了两层鞋底,做慢,针脚又细又密,天色差不多了,放下手里活,静悄悄搭了梯子上房扫雪。

晚上吃简单,早上炖过骨头,黎周周舍不得扔,添了冷水再煮煮,晚上给里面下点白菜萝卜面条吃。

比清汤面要好吃多。

这饭简单也不用动大灶,所以黎周周不急。扫完雪,揉面擀面切成片,炉子上汤烧开了,没早上那么白也不打紧,捞出了骨头放一边,利落下面片白菜萝卜。

点了盏油灯,一家人开始吃饭。

王家那边又有几声吵嚷。

顾兆其实听了些,之前没下雪时候,王婶孙子也不是特别爱哭,偶尔闹闹,这次下雪温度实在是降得厉害,爹拿回来那个炉子,之前他还说不用烧,今个儿周周就给他点着了。

要不是桌边有个炉子,他这个大人都扛不住。

更别提半岁小孩,听样子,王婶家白天还不烧炕,只有晚上睡前烧一会,小孩冻得可不直哭。

“王婶想省柴火,她家屋院太小现在还能挤挤,再过两三年,玲玲长大了,不适合在跟爹娘挤一个炕上了,二儿子还要找媳妇儿,要盖院子,都是要花钱。”黎周周见相公好奇说了声。

顾兆“山上不就是有柴,也不花钱,她家没攒多点”

也不对啊。

王婶两个儿子,就说小儿子十二岁背不了多重,大儿子都有了娃,孩子还小,过头一个冬天,今年不得多准备点

“秋收忙完地里活,那时候在山脚下就能捡枯树枝,村里人都拾,没有了就要砍柴,捡着大树枝砍,外头都砍了就要往山里走,一来一回费工夫。”黎大边吃饭边跟哥婿说。

一看就是没进过山砍过柴。

黎周周补充“相公,这快过年了,镇上有些人买不起碳,就会买柴取暖,咱们周边村子,去镇上买年货会顺便背着柴过去卖,这次卖价贵,一捆柴能卖五六十文钱。”

树不是随随便便砍,只有盖屋子搭横梁才会进山砍整棵树。

顾兆表示长知识了,没再说王婶家什么。周周和爹一样,面上看着不爱说话冷脸,当然爹是更严肃些,他家周周是外冷内热,一戳还软软。

隔壁小孩冻得直哭,周周心里应该也可怜。

可这事不好插手管,毕竟是人家家务事。顾兆只盼王婶大儿子儿媳心疼孩子,多劝劝他爹娘。

吃过饭洗漱早早上炕。

两屋炕都烧上了,上去就暖烘烘,可顾兆还是爱贴着周周睡。黎周周也高兴,将小相公搂进怀里,给掖好被子。

炕后半夜就熄了,顾兆人没醒,就往老婆怀里钻,又软又暖和。

舒服。

第二天早上,一推门,外头院子雪有小腿肚子高,这还是昨个儿吃完饭,爹才扫过。黎周周赶紧搭了梯子,先上屋顶扫雪。

没一会顾兆也出来,去上灶屋、柴房、仓库两边侧屋扫。

黎大扫院子。一早上忙活,早饭没吃,等收拾差不多了,黎周周一身汗,忙说“我去村口买豆腐,也不知道今个儿还有没有。”

“今天不吃豆腐了,别跑了,随便凑合点吧。”顾兆也累气喘吁吁,一看老婆面色红润出汗热,半点都不喘气,顿时

还是得加强锻炼

黎周周便听相公话,耽误一早上怕是早卖没了。

村里冬日菜就那两样,白菜、萝卜,所以有个豆腐吃已经是新鲜,或者是积酸菜、咸菜,不过也是白菜萝卜积。做饭来来回回就这几种,杂粮饭、杂粮粥、面条。

黎家顾兆说了骨头汤,吃已经比东西两村水平高很多。

没吃早饭又忙活了一早上,相公说凑合,黎周周先不愿意,他不怕麻烦,做个饭有什么好麻烦。洗了手进了灶屋,一锅焖着杂粮饭,早上骨头汤没来及炖,豆腐也没有,那就拿肉片炒。

多放点。

柴火大灶做饭就是快,一会锅里焖饭香出味了,黎周周倒在后灶,前灶锅里化了点猪油开始炒菜。

不消片刻,饭就好了。

堂屋黎大也把炉子点燃了。大家围着炉子吃,饭不会冷那么快,要是往年冬日里用猪油炒点菜,得赶紧扒拉进口,不然冷就腻住不好吃。

一家人正吃饭,院门敲响了。

“好像是王婶声我去瞧瞧。”黎周周放下碗去开门。

确实是王婶,带着玲玲。黎周周招呼人进堂屋坐着说话,外头太冷雪还没停,王婶带女儿刚进堂屋。

玲玲先说了句好暖和,又说好香。

王婶看到黎家堂屋炉子,还有中午吃饭。这是用猪油炒了肉片吧难怪这么香,大冬天也不干活下地,白日就吃干饭,这得浪费。

“婶子坐。”黎周周给搬了长条凳,又问吃了没

这是客套话。哪能真上门讨饭吃王婶坐在凳子上,说吃过了,这也是实话,不过是大早了,稀汤寡水杂粮粥。

“婶子和玲玲先喝喝热茶。”顾兆拎着茶壶过来,见周周要接,直说“周周你快乖乖吃饭,一会冷了,我来给婶子泡茶。”

在外人面前,相公叫他这么亲。

黎周周有些不好意思,但乖乖听相公话。

王婶子一瞧,知道黎家这哥婿啥意思,笑笑说“对,你们先吃饭,别饭冷了,我和玲玲过来就是找你聊聊天,也没啥大事。”

炉上架着锅,烧开热水。顾兆就只需要给茶壶添上热水就成,一看小姑娘围着炉子站,乖乖也不乱动,顾兆倒完热水,没把锅放炉子上,搁地上了,让小姑娘烤烤手。

“阿娘好暖和啊。”玲玲回头跟娘说。

王婶说“你可别乱碰。”

“好。”

顾兆倒了热茶递给王婶,还没倒另一碗,王婶先拦着,说不倒了,你们赶紧先吃饭。顾兆便顺坡下。

村里人很少上黎家窜门,顾兆来这么久,只见过杏哥儿几次。

午饭快快吃完,黎周周和顾兆收拾。堂屋有王婶和玲玲,黎大也没在屋里留,说出去溜达一圈看看地里庄稼。

“阿娘,是甜。”玲玲看人都走了,才敢喝一口。

王婶“还是甜”端着碗也喝了口,真是甜。晾了这么一会,她以为早冷了,没成想还是温热,这堂屋比她夜里烧了炕屋还要暖和。

母子俩喝完了碗里甜茶,玲玲舔舔嘴巴还想喝,王婶瞧人没回来,掂着壶给母女俩一人又倒了一碗。壶里这个还热一些。

黎周周收拾完碗筷,和相公回堂屋。

一进来,顾兆先温声乖巧说“我去看书了周周。”

“好。”

王婶看心里称奇,还真像东坪村传那样,屋里黎周周当家。

顾兆进了里屋带上门,堂屋王婶明显自在一些,坐了没一会开始说起正事,说正事也不是直说,村里人尤其是妇人说话老爱追溯源头,铺垫多。

“这雪下太大了,今年冷不像话,昨个儿夜里我都没敢睡踏实,就怕雪压垮了屋顶,半夜玲玲爹还有她俩哥就起来去屋顶扫雪。”

王婶家屋顶是泥瓦片,可墙体不是青砖,是泥墙,盖时间又久,雪一大睡得都不踏实。

“干了半宿,回屋里人都累倒,躺在床上就睡一大早我醒了,还在睡,想着夜里辛苦了,早上买块豆腐,见天白菜萝卜吃换换,然后就听人说起炉子,我还想什么炉子,说大锅灶干什么,一仔细听”

黎周周听明白了,这是买豆腐时听到炉子。

应该是杏哥儿那传出去。村里就他家和杏哥儿家有,不过这也不是什么要保密,黎周周点头,说“十里村朱泥匠家订,这个炉子和锅加起来三十文钱。”

“三十文不是说二十文吗”王婶故意这么问。她早上买豆腐,听见一起来买豆腐说什么炉子,这炉灶有啥稀罕

仔细一听,才知道,昨个儿刘花香也来买豆腐,说这炉子和灶屋炉子不一样,省柴火不说,屋里也暖和,反正咋咋都好。

刘花香就是杏哥儿娘,黎周周二婶。

王婶等豆腐功夫听完了。

昨个儿刘花香一说,大伙就问这炉子这么好,怎么买多少钱长什么模样能去你屋里瞅瞅不。

刘花香说那不成,等过两天雪停了去十里村朱泥匠家才买,三十文一套炉锅,又说这个还是贵了,我家杏哥儿只要二十文就买到了。

那大家伙听了怎么我们买就三十文,杏哥儿才二十文就说刘花香这么好心说一大堆炉子事,别是想赚她们十文钱吧

刘花香本来是想吹嘘好东西,西坪村她家杏哥儿头一份有,至于杏哥儿说黎周周先有,刘花香不在意,黎周周能和她家杏哥儿比比不得。被人一围,追着问,说话就不把门,明明杏哥儿交代了不让说二十文钱了。

可说都说了,刘花香没办法,就说她家杏哥儿有本事。

人又问了,杏哥儿这么有本事,怎么你这个当娘还要三十文买

刘花香说不出个明白,推脱说买豆腐不闲聊了就走了。

村里妇人撇撇嘴,知道刘花香什么性子,爱吹嘘说大话墙头草来回倒,其他倒是还成,也不占谁家小便宜,偶尔说话被吹捧乐呵了,还给你抓把瓜子吃。

干脆直接问杏哥儿成了,正好去看看那炉子什么模样。

然后昨个儿下午杏哥儿家里没停人,几个妇人阿叔都来串门看炉子来了,炉子上水烧了一锅又一锅

这个不提。

就说早上王婶听几个人说起来炉子,都是昨个儿去杏哥儿家瞧见,确实好,说等雪停了让她男人和黎二一起去十里村订。

那二十文和三十文咋回事王婶问。

这人便说杏哥儿说了,她娘听差了,炉子是黎周周赘婿顾书郎画出来,还给刻了平安大吉字,那顾书郎出了法子,自然给便宜十文钱。

众人都知道杏哥儿娘刘花香是个爱吹嘘,自然信杏哥儿说话。

最近两天实在是太冷,见过炉子都心动,约着一起买,讨讨价,不说便宜十文,便宜个一两文也成。

王婶买完豆腐做了饭吃过,一直想这事,家里孙子冷直哭,尿戒子洗了晾不干,又不能白日里整天烧炕,那多废柴,还想拿着镇上卖钱。

这么一琢磨,王婶中午便来黎家串门。

黎周周听王婶问价钱,老实把爹多跑了两趟,朱泥匠先用了他们订那套,所以才便宜。

王婶不知道这层缘故,但也没在意。在黎家坐了这么一会,见了炉子,本来是六七分心动,现在是彻底想买了。

只是一想她买平白要比黎家多十文,心里就难受。

“周周,你看你小时候,婶子也帮过你,这炉子你能不能说说给我家也便宜十文”王婶问。

黎周周不敢答应,好声好气说“王婶这买卖不是我做,要是我自己烧那指定给您便宜。我炉子买早,听爹说收了个柴火费,白让朱泥匠辛苦,哪里还好意思再开这个口。”

王婶脸上挂不住,又说了个法子,“你家不是买了俩,我看你点了一个,用过我也不嫌,能不能便宜卖给我”

用了几次就几次,反正炉子,便宜十文要紧。

“婶子,我相公读书,那个炉子在里屋用,不卖。”黎周周摇头。

一来二去,王婶脸上笑也没多少了,最后也不坐,站起来说“算了,不买了,我家情况紧一些,大人小孩扛着扛着就习惯了,冷不死人。”

说完带着玲玲走。

黎周周送出门,回来收拾了王婶和玲玲喝过水碗。

“相公你怎么出来了”

顾兆拉着老婆坐下来,故意贴着紧,又去捏捏周周脸颊,撒娇热闹说“我们家周周怎么不高兴啦”

“相公你指定是听见了,还问我。”黎周周学机灵了。

顾兆笑,捏捏老婆手指头,说“来家里这么久,我听你说、看,王婶是个老好人性格,今个儿说这话,真生气了有三四分,其实也是故意拿话激你,让你内疚,然后便宜把炉子卖给她。”

什么叫小孩扛着就习惯,死不了人。

这不就是把她家里矛盾问题,小孩受冻嗷嗷哭,转移到周周身上。

“我知道。”黎周周叹了口气,“要是以往那我冷着些没什么,但现在相公要用,我是不会给。”

“就是心里难受。”

顾兆扑进老婆怀里,感动说“我就知道周周最爱我了对我最好了,我也最爱周周好感动”

黎周周本来心里沉甸甸,被相公一闹,脸上不由自主带上了笑。

这事没解。你说让周周给朱泥匠开口,或许还真能便宜十文,但开了这个口子,村里其他人听见了,不得上门问

村里遮不住什么事。

晚上雪停了,第二天黎家院门口热热闹闹五六个人说话,这是约着去十里村订炉子,黎周周一瞧没王婶家,知道是真不买了。

傍晚踏着雪有两人背着炉子回来了,剩下几人空手,说订好了,三十文一套,隔三日再去拿。

这三日,王婶家时不时孩子哭,吵嚷声。黎周周只能听着,倒是第二天玲玲和她二哥上门,都挺不好意思,嘴还没张,黎周周先让俩孩子进屋坐,这一坐就是一下午,给供着热水。

这次没煮枣子饴糖,他家也不是大户,不能谁来都供这个。

黎周周只给相公泡了一壶。

玲玲和二哥喝白水都开心。又过了一日,这次玲玲二哥还带了红薯,问能不能烤,烤就烤。玲玲和二哥烤好了红薯,问黎周周吃不吃。

黎周周就吃了一小块。

当天夜里,黎周周心情好,脸上也轻松,解开了衣带,和相公闹了一回。休息时,黎周周搂着相公脖子,脸上还有汗,面色红润,发丝贴在脸上,顾兆温柔将发丝捋到一旁。

“心里轻松了”

黎周周知道相公问什么,嗯了声,“也不是让他俩白来烤火,我还吃了他家红薯呢。”

就一小块,稀罕。顾兆亲亲老婆唇,面色正经说“应该。”

夫夫俩都知道说是王婶拿话激周周这事。

村里取炉子这天,队伍又多了很多人,还是没王婶家。不过黎周周已经不在意了。

如此过了七八天,陆陆续续订炉子、背炉子,就是王阿叔家都买了,王婶大儿子也想买,拖到了年前二十八,等他跟娘说好了,结果朱泥匠家封了炉窖,今年到头不做了。

等来年再开炉窖。

过年是大事,庄稼人一年到头少有吃吃喝喝啥都不干时候,就是张家田氏,以前最抠,什么都往娘家拿供兄弟,在这个时候都会割点肉见个荤腥。

过年还在忙,那第二年要劳碌不停一整年。

有讲究。

黎大早在村里家家户户买炉子时候已经忙得不成,早上天还黑严实时候吃口饭,背着褡裢出门去杀猪,一直忙活到了二十六、七,其他村子猪杀完了,到了东西坪两村。

这些天,黎家每天都有猪下水,什么猪场、猪肝、猪肺等等。

幸好天气冷能存住。

到了二十八,村里人要去镇上买东西,黎周周跟着一起,跟相公说“村长家有牛,让我们讨个方便,这次赶着牛去,相公你走得慢不好跟着过去。”

牛是宝贝疙瘩,去时候基本上是轮着坐,还是靠走,回来是驮东西。

轮着坐那都是能张口说得出话坐,黎周周还没坐过。他小时候个头没长起来时候,村长家还没买牛,等他十三四个头蹿起来了,不好意思张嘴坐。

那么高个子,不好意思占地方。

一直都是用走。黎周周没说,怕相公担心他累着。

顾兆以为周周也能坐一会,走走歇歇也挺好,他要是一起去怕耽误大家时间,就不去拖后腿了,在家看门。

这次去镇上人多,天不亮大家村口汇合。有担柴火去镇上卖,也有攒了一篮子鸡蛋去卖。黎周周只背了个空筐,杏哥儿也是一样。

“幸好上次咱俩买了一趟。”杏哥儿说。

黎周周嗯了声,这次主要是买点糖和干果子,过年要去拜访夫子,还有朱秀才家也要去。

不好带礼薄了。

“周周今年还是你去镇上啊也是你爹要杀猪,估计忙脚不沾地。”

“你相公怎么不去”

黎周周说相公身子弱,走不了远路所以不去了。大家伙自然想到黎周周招婿成亲那天,接哥婿顾兆是身子板弱,不过这次没人说晦气话,都笑呵呵说“你相公还小,那是没张开,多吃两碗饭以后一定大个子。”

“是啊,人相貌好还聪明,琢磨出来炉子真好使。”

“今年天冷厉害,幸好有个炉子取暖,比火盆可强多了。”

能做饭烧水可不是比火盆好使。

“不愧是读书人,脑袋就是比咱聪明,还是平安大吉炉,多吉利。”

“幸好买早,现在去买都不卖了。”

黎周周听大家夸相公比夸他还高兴,不过面上不显太多,就是笑笑应个话。不过这次去镇上,黎周周第一次坐上了村长家牛车。

还是村长亲自开口让黎周周上牛车坐坐。

因为村长家也用上了炉子,好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