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 第82章 京中翰林10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第82章 京中翰林10

作者:路归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3:43: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八十二章

年三十。

黎家院子地上是一层的积雪,花坛栽的桂花树树枝上也是,远远瞧去很漂亮。

黎大穿了件羊皮坎肩,里头是今年新做的绛紫色夹棉裋褐,头戴一顶羊绒帽子,从屋里出来,瞧见外头的雪没个停,不由感叹“这雪下得厚,来年庄稼要好,雨雪充足了,不过这雪一直下没个停,咱们村里房顶可别被雪压垮了。”

“应当不会的爹,这里是京城,没准咱们西坪村没下雪,即便下了,村里有人帮忙照看着,要是下的厚,那指定会帮忙清理一下。”顾兆出来跟爹说。

黎大点点头,“倒也是,老二现在眼里头也有我这个大哥。”

顾兆走回廊去前头灶屋看看,黎大拿了扫把就开始扫积雪,顾兆见了说“爹,不扫放那儿也成,走回廊不碍事。”

“我是没事干,专门挑个活,这雪啊越扫越热,比待在屋里头要舒坦,人都精神了。”

顾兆便不说了,只让爹注意别冷着了。昨个晚上他和周周闹的有些晚,现在不上班,让周周在屋里睡会,他去拿早饭,顺便给蓝妈妈和方六发了红包钱。

一出二道门,蓝妈妈早早收拾好了早饭,见了老爷出来行了礼,说“老爷好,早饭做好了,您说晚一些送。”

“饭我拎过去,早上没什么事了,你和方师傅就早早回去过年吧,初三再回来。”顾兆给两人包了红包钱,一人半两银子。这是周周安排好的。

蓝妈妈拿了红包没拆开看,而是先拎着食盒,说“今个我准备的多了,老爷拿不下,我来吧。”

方六也接了顾兆手里的食盒。

顾兆便撒手由着两人,宽大五层的食盒就有俩,也不知道蓝妈妈准备了什么吃的。

放了早饭,蓝妈妈和方六行了礼就出去回家了。

顾兆拆开食盒一看,碟子小碗都摆着了,八宝米粥、小米粥、香煎小包子、炖蛋羹、奶香小馒头家里母羊贡献的羊奶,还有造型花瓣状的枣泥糕、豆沙糕、豌豆黄等等。

咸的有香油咸菜、香酥小黄鱼、肉饼。

好家伙还有一碗炙羊肉。

也不知道蓝妈妈早上几点起来做的,真是年夜饭没操上手,早上这一顿够他们家吃到中午了。

“爹,周周吃饭了。”顾兆摆完了饭,进了里屋。

黎周周早早梳洗好,抱着福宝在床上玩,反正也没要紧事,听相公的。这会听到吃饭了,便往下走。

“福福早上好啊。”

“福福嚎。”福宝点着脑袋跟爹爹学话。

顾兆亲了口儿子脸蛋,说“咱们去吃饭饭咯”

“次饭牛”

福宝现在能吃辅食,八宝粥里头有豆子花生不适合给福宝喂,熬得米油出来的小米粥就很合适了,还有奶香小馒头,顾兆给儿子掐了一块,让福宝自己拿着用几粒米粒牙叼着吃。

“这么多”黎大在外头掸干净帽子上的雪进来,把帽子皮坎肩脱了挂门口的衣架上,堂屋摆着炉子暖和够了。

黎周周给爹盛粥,“早上连着中午都这顿,下午年夜饭我准备,这个不能凑合。”

“很丰盛了,往年在村里时哪有这个碗碟子摆的花样多。”黎大坐下接了粥碗,小巧一口粥,量不多,脸上挂着笑逗对面福宝,“福记福吃啥呀”

“耶耶”福宝给爷爷露出米粒牙笑。

顾兆掰了一口奶香小馒头递给儿子,福宝手里占着馒头,会用米粒牙叼着吃,大人给喂一口粥,喝完了自己跟小松鼠似得举着手里小馒头用牙磨。

“爹是想村里了快过年了,前几天就说村里。”顾兆给儿子喂粥。

黎大喝了口粥,筷子夹那碗炙羊肉,说“是了,以往在府县也每年回去,不过我一个人回去了也就那样,如今也好着。”

京里儿子孙子哥婿都在,他回村干啥就是住了半辈子的农村,一到过年了,这不就是想着么。

顾兆便说“以后定有机会咱们一家人回去,等福宝再大一些。”

“这倒是,可别冷着福福了。”

福宝拿牙磨馒头,听到爷爷叫他福福,眼睛瞪的圆圆的看爷爷,黎大就笑,说“吃吧吃吧,爷爷夸福福吃的香呢。”

顾兆给周周夹了小包子,说“这个是豆沙馅的,包子上头褶子拧着扁一些的是羊肉馅的。”

黎周周爱吃甜的,把盘子里的羊肉馅包子给相公送了过去。

这小包子还没福宝巴掌大,顾兆是两口一个,说“羊肉味不膻,这肉还不错,咱们晚上年夜饭干脆打个边炉,切几盘羊肉片,弄个大骨汤锅底。”

“可以啊。”黎周周吃完了豆沙包,也去夹了个羊肉的包子,一尝确实没多少腥臊味,说“还有羊蹄四个,一会跟鸭子卤一锅。”

黎大当即说好。

早饭一家人边聊边吃,都是说的闲话,晚上年夜饭吃什么做什么。等吃完了,夫夫俩收拾了碗碟,包子就剩一盘了,几个口味混着的,甜口的点心凑了两盘,放桌上,闲了能吃一口,这个不怕放凉。

洗完了碗,黎周周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先慢慢拾掇,杀鸭子洗羊蹄这些,黎大去帮忙,顾兆便留着看福宝,陪儿子玩小羊小鸡木头玩具。

灶屋里,灶膛火烧的旺,倒是很暖和半点不冷。

黎周周将洗干净拆好的鸭子放进去,后头一个灶是整只鸭子,他想着卖出去得好看些,以前刚从村里到府县,发现府县人吃饭喝水家伙什都灵巧,如今到了京里,瞧着蓝妈妈早上做的那一桌就知道,卖相要好。

就这蓝妈妈还说她都不算正经厨娘,只是偷学了一星半爪。

黎周周就想着卤一整只试试看,后头灶头火是小火慢慢来,怕大火煮的散架了。可到了时间一瞧,整个鸭子看上去多少有些难看狰狞,倒是分开卤的,颜色光泽漂亮,该烂的烂,该劲道的劲道。

卤好的鸭子不能立即出锅,还要在卤汁里在浸泡浸泡,才够味。

黎周周剁了馅开始包饺子,酸菜猪肉口味的,晚上打边炉吃锅子也能往里头下,还有切片的羊肉,炸猪肉丸子,炸鸡块,白菜、冻豆腐这些好拾掇,洗洗切切就好了。

顾兆时不时过来,偷偷尝一口,说“爹抱着福宝呢。”自己捏了现炸的肉丸子先送到周周嘴边,见周周吃了,这才拿了自己吃。

“唔,好吃。”

相公还跟小孩一样。黎周周眼底带着笑想。

“卤鸭子我尝尝。”顾兆揭开锅盖一看,“一只整的啊”

“我本来想着一整只看上去要利落一些,但卤出来就不像样子,刚做饭记的时候我就想,不能整只卤,还得分开了,就是能不能将分开的拼在一起看上去全乎。”

顾兆听了说“这样好啊,过年礼盒装。”

“就跟点心匣子一样。”黎周周眼睛亮了,说“我想到了,订了木食盒,放鸭翅、鸭脖、鸭腿,就和不同口味的点心一样,全都放一个盒子上。”

顾兆“木盒子盖子上还能打上黎记招牌。”

他知道周周想走中端市场,太高了不现实容易引人侧目,一只鸭子总不能卖十两往上吧这就贵了。不过拿盒子装了,弄的漂亮些,卖个半两一两的不为过。

做食盒的钱,总要出在食客身上的。

“这样一来,各是各的味,每样都能保证最好的火候。”

小顾狗腿子拍彩虹屁,“周周可真聪明,老婆抱抱”

“我手上沾着油。”黎周周示意,相公如今比他高。

小顾“我手上干净我来抱。”结结实实的抱了一把老婆。

两人边聊天边干活也不觉的无聊,说起他们家给施大人送年礼,那就得提醒一下严二哥那边了,两家同一天递帖子,或者严二哥早他们一天也行。

后半晌雪停了,顾兆看了眼,觉得这年应该能过好了。

庄稼户是想要雪了,又怕雪下个没完,连着下,下的多了那就是灾了。

什么都要有分寸尺度的。

傍晚天麻黑,堂屋点上了灯,饭菜都收拾好了,不过不急。先给爹和阿爹拜年。

家里供着阿爹的牌位,如今蜡烛香火都点燃了。

挨个上了香。

福宝换上了喜气洋洋的新衣裳,嘴里叫着耶耶耶耶的。顾兆和黎周周也给爹拜了年,说了吉祥话,祝爹新的一年平平安安,身体健康。黎大给三人发了红包,图个吉利。

这才坐下吃饭了。

大骨汤的锅底煮的奶白没腥味,素菜就俩,冻豆腐、大白菜,冻豆腐多煮一会吸饱了汤汁,特别好吃,还有白菜,脆生生的。荤的就多了,羊肉片,肥瘦相间,沾着芝麻酱吃,特别醇香。

口味略重一些的,那就是一干卤货了,涮火锅的话,还是鸭杂好吃许多,鸭肠、鸭舌、鸭血、鸭肝,尤其是鸭血,煮出来后比豆腐还软嫩,可味道略重一些。

顾兆想起了以前吃过的鸭血粉丝汤,这个下面条好吃。

不够了,主食就是面条和饺子。

一边吃一边聊天说话,说着说着不由就围着福宝大名说话了,黎大说“福宝已经两岁大了,得该起名字了,抓紧些,你们要是不起了,我就起,我瞧着老二家那个小的,叫黎健安就不错,咱们也跟着后头想一个。”

顾兆看儿子米粒大的小牙,他家福宝真的只是满周岁没多久。

“爹,那您想后头字换啥”

黎大“我觉得福就挺好的,健健康康的又福气。”

顾兆念全了,“黎健福。”

“”黎大好像觉得不是很好听,尤其福宝拿大眼睛看他,立刻不承认,说“不成不成,你这当爹的,咋起这名字,我们福福都不高兴了。”

顾兆笑,不成才最好,他背锅就背了。

“其实我之前想过,曦记不错,福宝生出来时太阳出来了。”顾兆也想了,起了那么多名字,左挑不成,右挑觉得再往后看看,这样一来,他家福宝一直没大名也不合适。

黎大念全了,“黎健曦。”点点头,可以,比黎健福好听。

“周周,你觉得呢”

黎周周其实心里也有主意,他说“第二字我想沾着相公的名字音,成不成”

“成啊。”顾兆一愣,很快高兴起来,其实他不在意这些,本来他就是外来的,孑然一身,福宝是他和周周的宝贝,又是周周辛苦怀的生的,跟周周姓这是自然的。

高兴是知道周周是想着他,顾及着他的颜面。尽管他没觉得做周周的上门婿是丢脸的。

黎大点点头,觉得这个好。于是换着音的叫,黎顾曦、黎照曦。

最后定了黎照曦。

顾兆选的,“好听。”

福宝便在康景五十六年最后一日有了大名,黎照曦。

大年初一,顾家抱着福宝先去严家串门拜年,按道理是他们夫夫抱着福宝这个小辈去就好了,他叫严谨信二哥的,等以后严谨信和柳夫郎再来他家拜年,这是给爹拜年的。可爹说不讲究那些规矩,你们一走,我一人无聊,正好找老严说说话去,于是一家出动了。

黎周周带了卤货,糖酒这些。

顾兆用兔皮斗篷把福宝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黑亮的大眼睛。

昨个外头下的雪还没化,一片白茫茫的,福宝坐在阿爹怀里,蹬着腿腿够着要往出瞧,看什么都稀罕热闹,顾兆偷摸摸给福宝掀开窗帘一角,方便福宝偷偷看成功。

黎周周把父子俩举动一切收在眼底,不过没吱声,由着俩幼稚好玩去了。

到了严家一通亲热寒暄。

大家进了堂屋说话。严家堂屋烧着炭火炉子最暖和,本来严母严阿奶还说把大白抱过来,她俩夜里照看些,正屋暖和,大白跟着阿奶睡。

要是以前柳树指定同意,正好省的他起夜麻烦了,村里媳妇生了孩子后大多都是婆母阿奶带大的,这是好的婆母,要夸的,以前柳树求都要求这种,可如今本来是该答应,但话在嘴边打了个弯,他想到周周哥就是自己带的福宝。

于是便拒绝了。

大白夜里跟他们睡一屋。

这会闲聊起来了,柳树说“我家大白夜里不咋起夜特别好带,我就没听见哭过几回。”

黎周周惊讶,当即夸,说那很好,他家福宝月子里时夜里都要哭闹的。

可柳树不知道,他睡得死,婴儿床上的大白刚哼唧一嗓子,睡在床边的严谨信便起来了,开始照顾大白,是饿了还是尿了。

说完了小孩,便说到给施大人送礼的事。

“我家打算送卤鸭一瓶酒过去。”黎周周知道小树性格,有话直说“你手上紧不紧”

严家的银钱是柳树管的,知道周周哥是操心他,也不藏着掖着,说“之前月子后那会手里有个十两多,一个月二两银子花销,谨信拿回来的月银还能攒个一两多,都够,还有过年拉回来的米粮、肉这些,我家吃不完,拿出去卖了些。”

那就是不富裕但也不算紧张。

黎周周不操心了,转记头说起卤鸭子的营生买卖,订做点心匣子盒子装鸭子,提起生意,柳树来了兴趣,说“正要跟周周哥你说,我回来想了,要不咱们可以接宴席这个一户户的对接,零散户不卖,专门接三进三出的大院子。”

“接宴席太麻烦要准备的也多,进了府邸要是没交代好,你还记得那个乡绅管家挤兑咱俩的事吗”

“这倒是。”

“铺子选个离正街近的巷子铺,院子大一些,鸭子论盒、论只卖。”

柳树接话,“那不然过年咱们多做些,给翰林院的都送些,咱们口碑打出去。”

“这可以。”

还一举两得,又是打口碑预热,又是帮相公处好了同僚情谊,要是平常送可能觉得奇怪,但过年送一份吃食,又不是多贵重的礼,那就还好。黎周周心里定了主意。

得问问木匠铺子什么时候开门,做食盒。

两家在京中也没什么亲戚,等郑辉那边闲了,走动走动拜年就成了。

初二傍晚,蓝妈妈就回来了。蓝妈妈手里拎着一坛子酱菜,她家自家腌的,都没打开过,干干净净的,心里还忐忑不知道夫人要不要,可想着,要是夫人不要了,留着她自己吃。

这次回去过年,黎家发的那些肉啊鸭子羊腿白米,她自己都拿不下,趁着闲让街面铺子里头同她家一条巷子的伙计传了个话回去,儿子是推着推车来拿的。

一瞧见这般多,还愣神,不敢接,问她贵人都知道不。

“这就是贵人赏的,你娘我能干偷摸的勾当”蓝妈妈就差拧儿子了。

儿子连忙赔不是哄着娘,“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多。”

这倒是。蓝妈妈在京里各个府邸当差,上一任是做的最久的,就是在一家五品官员灶屋里打下手帮工,切菜切肉的这类活计,一做就是十年多,为啥要走

蓝妈妈是被设局挑了毛病挤兑走的。

那时候月钱比如今多一些,灶屋油水大,虽然切墩淘洗辛苦了些,但前任家主吃东西精细,一般切得边角料是不吃的,这些东西她们下人炒一锅,吃的好,月钱是少了些,比不得跟前贴身伺候的丫鬟妈妈,可不用瞧夫人脸色办事。

但灶屋就两人的活,那位厨娘平日里跟她关系好,说说笑笑的,结果就是被这位厨娘给设了局,她一走,接她活的是厨娘的表亲婶子。

蓝妈妈就寒了心,她年纪上去了,找活不好找,尤其是活契,又不是卖身契,空了都有两月,幸好撞上了黎家。

月钱比上任少五十文,活也多,灶屋都她一人,还要浆洗衣裳,不过主人家脾气是在和蔼不过的,从没苛刻过她,干了几个月,蓝妈妈心里反倒踏实不少。

结果没成想,到了年跟前,黎家给年礼倒是好大方。

比上任家主还要多。虽然夫人说是意外得的,今年多了些,可蓝妈妈想,要是不发给他们这些下人,卖出去换钱也好。

还是家主心地好。

京里的大杂院,两户人家住一起,蓝妈妈一家八口人挤三间屋,连着做饭生火这些,她男人二十几年前就死了,当时太苦了,上头公爹婆母,下头张嘴喊娘喊饿的嘴,她不去做伺候人的活,又能干啥

幸好记都扛过来了。

一家子人瞧见拿回去的东西,自然是高兴。蓝妈妈婆母七十了,是过日子抠着来的,还问蓝妈妈要不要把米肉卖了换钱。

算了过个富裕年吧。蓝妈妈说“我伺候的夫人说了,年里要是穷苦着来,来年日子都不顺吧也得苦着。”

蓝妈妈婆母便作罢。

孙子孙女知道能吃到肉了,都高兴。

过了个乐呵富裕年,蓝妈妈是初二下午就收拾了要回黎家,婆母说那坛子酱菜还没拆,你拿着回去,谢谢贵人了,也不知道贵人吃不吃。

以前蓝妈妈从没想过给官家夫人送酱菜,可这次心里动摇,还是拿布包着拎着走了。

“蓝妈妈新年好啊,这么早就回来了”黎周周在灶屋忙活,听到敲门声出来开门,就瞧见蓝妈妈了。

“夫人好。”蓝妈妈先是笑着见礼,说“家里没啥忙活的,我就过来了,不差一日半日的,这是我家里做的酱菜。”她都不知道怎么说。

黎周周以为蓝妈妈是自己吃,便说“以前我在村里时也腌酱菜,我家相公爱吃腌黄瓜,秋里地里的野菜腌着也好吃。”

“夫人不嫌的话送夫人了,我家这坛子还没打开吃过。”蓝妈妈赶紧说。

黎周周本想不夺人所好,可一瞧蓝妈妈紧张模样,好像、好像是专门送他家的

“送我了那试试,正好我熬了粥。”黎周周说完,注意到蓝妈妈松了口气,那就是送他家的。

过年这两日天天不离荤腥,晚上这顿黎周周熬了米粥,配上蓝妈妈拿回来的腌菜,爽口又下饭。

黎大觉得好,能刮一刮肚子里的油水。

顾兆吃着也好,这腌菜是脆杆的,他喜欢吃脆的东西。黎周周回头便谢了蓝妈妈,说家里人都爱吃。蓝妈妈听了一颗心放肚子里,脸上眼底都藏不住的笑。

第二天一早,方六也回来了,带了两担子柴火。要不是蓝妈妈提起来了,黎周周都不知道方师傅还给他家免费送了柴火,这自然是记在心里了。

黎家父子俩不是出身就高门大户,是乡间村里出来的,如今顾兆当了小官,一家人的官老爷威风也没的,对外应酬面上看着是架起来了,但本质上,一家人过日子就是有烟火气。

哪怕现在身份阶层变了,可接人待物没变。

京里的雪一天下半天,刚停了一会,夜里又下开了,陆陆续续没个停,不过看着降雪量也不是很大。

顾兆顺口问了方六,外头村里咋样

“我们村还好,隔壁村一家屋子被雪压垮了。”方六回话。

顾兆听了点点头,还没成雪灾,可要是再这么下下去那就不知道了。

初六,那家定家具的铺子开了门,黎周周先是定了十个食盒,他亲自拆了一只鸭,按照鸭腿、鸭脖、鸭杂这些长短画的格子大小,柳树是贡献了一首他家男人写的鸭子诗。

顾兆回来一看,表情不知道如何摆。黎周周便奇怪,“莫不是写的不好”

“不是,四言诗写的小巧,读起来还朗朗上口很接百姓气。”顾兆笑是笑严二哥能豁出去,肯定是看在柳夫郎面子上,“好极。”然后顺手思量了一番,给家里食盒上设计一番。

初十盒子回来了,打磨的光滑没味,黎周周还用开始清洗烫过,又泡了一记夜,第二天开始做第一批的食盒外送。

顾兆则是写贺年帖子,属于人不去了,礼送到。除了施大人外,给施大人自然不同,写了拜帖,这是礼节在这儿,施大人是翰林院的一把手,又年长,于情于理他作为下峰都是该去拜年的。

他之前问过,他们检讨部门是人人都写,不过得的回话也统一,施大人不喜吵杂,只回帖,从没摆过宴邀请过他们。

顾兆写完帖子,灶屋里头,黎周周和柳树将卤鸭分门别类的装好了。这些东西也不带什么汤汁,天气又冷,不怕洒的。

一盒卤鸭里,有鸭杂、鸭翅、鸭脖、鸭锁骨这些经典项目。

给梁大人还多装了一块皮冻,都是切好的,需要梁大人家自己凉拌。顾兆写了纸条备注上了,之前说起来,梁大人好奇,他家做了就多送一份。

严家车夫在外头等着,等东西好了,拎着食盒上车,拿了拜帖便出发。这边方六也是。一共就是五家,可东南西北各不相同,跑起来得一天功夫。

施府。

门房接了拜帖,方六回话是“翰林检讨顾兆顾大人送的拜帖和年礼。”

“劳烦了。”施府门房客气,接了方六手里的东西,一瞧样子稀奇。

方六说“是食盒,劳累别洒了。”

“好。”

门房拿了东西进宅子大门,一路送到二道门口跟粗使婆子说“妈妈,这是交给大人的,翰林院的检讨顾大人,里头装着吃食,您小心些拿。”

“知道了,你这个猴精。”

施府是四进的宅子,修的精巧,偏院子里栽种着寒梅,如今梅花含苞待放,覆盖一层积雪,屋子里,竹帘放了一半,施明文正和老友坐在其中饮茶。

粗使婆子带着这一匣子吃食,猜是哪家今年送了点心,不由撇嘴,心里觉得寒酸,估摸就是去年才进翰林院的两位大人其中之一。

听说都是农家子出身的。

这一匣子东西就是在贵重的点心能有多贵

心里这般想,粗使婆子还是规矩捧着,没敢面上表露出来,一路递到了三进门的夫人住的屋子门口,低声说清了来意,交给了夫人身边伺候的丫鬟。

丫鬟谢过,端着东西进里头。粗使婆子只能瞧个影,讪讪一笑就回前头去了,她粗手粗脚的,就是在外院灶屋里给下人们做饭,干一些粗使活。

跟人家屋里伺候的丫鬟比不上。

施夫人听了丫鬟回话,对这些拜帖、年礼是见怪不怪了,每年都这么一批,都是她来给老爷回话,年礼是她先过一遍,要是贵重的,送了金子、银子这些夹杂其中,那就等老爷回帖时候,怎么来的怎么送回去,她家不收这些,老爷嫌。

要是旁的,像是字画、笔墨这些,略略有些贵重了,可施夫人知道,老爷喜欢这些,那便留着,只是回帖送的礼要差不多价。

这都是有来有回有数的。

施夫人识字,拜帖拆开一看,落款是翰林院检讨顾兆,怎么连个字都没有估摸就是老爷口中提过一句的探花郎,听说是寒门出身的,难怪了,连个正经老师也没。

“拿的是什么瞧着像是点心匣子。”

丫鬟捧着凑上前。施夫人一瞧,念了出来,“黎记记卤煮。”又看到旁边的小诗,一下子逗趣笑了出来,说“回头拿给老爷瞧瞧。”

“老爷呢”

丫鬟回话“回夫人,正和孙大家茶室饮茶。”

茶室里。

施明文正说“去年的状元严谨信,我瞧了一段时间,为人肃穆端正,文章也写的好,颇有你的风采,不由收了当徒弟”

“我有徒弟的。”

施明文提起来便蹙眉,“你说梁子致,都过去十多年了,浪费一身的本事窝在检讨中动都不动,你那一身的本事,交给了他全都浪费了。”

“你要是再说子致不好,我便走了,不喝茶了。”

“你这人脾气怎么”施明文气得都说不出话来,真是和梁子致一般模样,脾气顽固,难怪是师徒二人。

孙先生倒茶,乐呵呵看好友气的吹胡子瞪眼,笑说“好好好,我脾气臭,我脾气倔,这么多年了,每回见了面都要嘀咕这些,你不烦啊”

“若你是普通贩夫走卒,没有一身本事,你想闲云野鹤便去,我看都不看,管都不管,可你是滁州孙家出来的,难道就甘心无人继承了吗”

“我有子致啊”

施明文又要气了,拍着桌子,“梁子致”简直是不肯善罢甘休的模样。

“莫气莫气,你说的严谨信我知道,不是我不肯见一面考校考校,你怕是不知道,褚大人也有心收了这位”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