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 第27章 村中闲话27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第27章 村中闲话27

作者:路归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3:43: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二十七章

六月日头已经热起来了。

村里开始忙地里收成,连着四五岁小孩都紧了皮,没有功夫瞎玩乱跑,拘在家中,喂喂鸡,再不济自己乖乖一人坐着,别添乱就成。

今年雨水足,田里庄稼长得好,可没收到家里麻袋装起来,心里都不踏实。夏天阵雨多,日头说变就变,眼瞅着地里满片沉甸甸麦穗,要是连着几场暴雨,那可就全遭了。

所以每年到了收成时候,那都是抢收,家里再大事都要往后放一放,就是平日里在家里骂骂咧咧田氏,这会也是该做什么做什么,没找话骂人功夫。

够忙。

夏日天长,大早上鸡还没叫,黎周周便起来了,舀了一瓢冷水洗漱后,便开始揉发酵一夜面团,手上麻利先将荷叶饼蒸上锅,擦了手去后院鸡窝掏了鸡蛋。

自开春后,鸡下蛋也勤快。天气热,蛋存不住,黎周周想着要忙,一共八个蛋,早上一顿,晌午一顿吃了。

四个鸡蛋混着肉沫、积酸白菜沫炒了一大瓷碗。

做完了,黎大和顾兆也醒来了,一家人吃饭。这会天还没彻底亮,软腾腾荷叶饼夹着菜,也没熬杂粮粥,大缸子凉白开水,正好是温,一个饼几口水,黎大一口气吃了六个。

顾兆最近饭量也大,吃了四个。

黎周周和爹不遑多让。吃完了,拿着镰刀要下地收粮食了。顾兆自知体力跟不上父子俩也不愿意只干后勤,多多出,少少出,他一天割不完一亩地,总能割半亩吧

于是让周周和爹先去地里,他把锅碗刷了,又烧了一锅绿豆汤,倒在大锅里锅盖扣着,将镰刀、三人大茶缸放竹筐里,他背着,手里端着锅,锁了院门往地里去。

到了地里,顾兆估计这会七点多点,家里田埂边已经堆了扎成捆麦子。

“相公你怎么过来了”黎周周问。

“周周你快教我怎么方便些,我慢慢干你别赶我。”顾兆露出个可怜巴巴表情,“你别嫌我笨就好了。”

黎周周哪里会嫌弃相公,他知道相公想出力,给他和爹帮忙,便擦擦额上汗说“我教相公,相公这么聪明一准一学就会。”

“镰刀拿这里,弯腰别太起快,这样割。”

“割完这个数就扎起来,用麦秸秆扎着捆到时候好搬。”

黎周周说仔细,给相公比划教了下,怎么割,怎么捆,攒太多了不好捆会散等等,“累了就歇会。”

“知道,周周你和爹也是,我带了绿豆汤过来。”

说完不再聊,开始干活。

黎周周干又快又好,一垄一垄割过去,麦茬子整整齐齐一掌高相公说今年试着用火烧麦茬,黎周周便特意留高了些。

麦秸秆灰肥田。

割过去一段距离旁堆着两三捆麦子,间距正正好,一看就是熟能生巧,常年干样子。

这一干就是三小时,顾兆喊周周和爹喝口水,端着绿豆汤大茶缸给两人送到手上,日头也出来了,三人都是汗流浃背,顾兆递了毛巾。

绿豆汤晒得也温热,虽然是热但喝了解暑。

“爹,我割咋样”

黎大瞅了眼哥婿干了一早上活,汗巾子擦了把汗,一口咕嘟咕嘟半缸子绿豆水,仔细挑了角度,说“捆还挺好。”

一上午割了这么些对个读书人来说已经不错了。黎大心想。

之前没收前,黎大还压着心里猜测想法,真上手摸了麦穗,就知道收成咋样,心里敞快高兴,看着哥婿顾兆也是顺眉顺眼,干不动活没事,脑子好使,这不今年庄稼都好了。

黎大父子俩喝完两缸子绿豆汤,又忙了两小时,一上午连着顾兆割有两亩地了。黎大瞅了瞅田里成堆麦子垛,跟周周说“你跟顾兆回去做饭,歇会再过来。”

“成,爹你也歇会。”黎周周答应。

往年也是这样,田里得有人看着,不然都回去了有人偷麦子捆。黎周周和相公背着筐往回走,遇上阿婶阿叔已经做好饭去给家里男人们送饭。

他家没法,忙着些吧。

回去先洗了手脸,夫夫一起干。

黎周周焖了一锅干饭,天气热,在地里干活又晒又渴,只想喝不想吃干,但不吃干不成,没力气,杂粮粥啊稀饭啊这会都不顶事,就得干饭。

早上留四个鸡蛋全炒了,混着肉片、丝瓜,丝瓜后院种,现在摘有点早,不过特别嫩,连籽都不用掏,混着炒了一大锅。

等饭好了,夫夫俩先吃,给爹留着,然后顾兆说他去送,让周周在家歇会。黎周周见家里水缸快没水了,便说成,等相公背着筐出门,拿了扁担挑着木桶出门了打水去了。

农家日子就是这样,忙这几天活干不完,哪里有功夫歇。

黎周周打满了水,也没歇,锁了院门去田里了。

黎大坐在地头,端着大缸子喝水,与黎家田紧挨着就是王婶家。王婶男人瞅黎大端着个不认识,不是碗杯子又大好多,便搭了句话“啥啊。”

“我哥婿琢磨出来。”黎大盖着盖子把茶缸递过去让自己看。

王婶家男拿手里,揭开盖子又合上,一边递回去一边竖拇指说“好使,肚量大,还干净,不用拿碗一趟趟接水。”

正巧王婶来送饭,见自家男人和黎大说话,岔过去说“吃饭了。”王婶大儿媳也跟来了,婆媳俩挎着篮子,里头装着吃食。

十来张饼子、拌丝瓜丝,还有干杂粮饭,煮了俩鸡蛋。

因为过年买炉子取暖这事,王家大儿媳妇其实对婆母心里生了不少间隙意见,她儿子冻得哇哇哭,就是十文钱事,拖拖拉拉,最后去镇上卖柴火也没卖个高价。

大儿媳心里不痛快,一直记着,婆媳关系就面和心不和。

“黎大叔。”王家儿媳叫了声。

黎大点点头,没搭腔。王婶瞪了眼儿媳,大儿媳当没看见,给自家男人端饭倒水。

王婶男人吃着饭,见黎大家里人还没来送饭,便顺口问了句黎大要不要来一张饼,被王婶暗暗拧了下。黎大没看见王家夫妻俩官司,直接说不用。

这边王家爷俩吃着饭,吃了没一半,顾兆也来送饭了。

“爹,等久了。”

“怎么是顾书郎来送饭周周没来”王家男人搭话,没见谁家男人干屋里人活计。

顾兆一边给爹端饭,一边说“周周田里比我干好,我只能干点跑跑腿活,都是一家人谁做不是做。”

王家男人还要说啥,一瞅黎大那伙食,顿时手里饼干巴巴没啥好滋味了。

一缸子干饭,一缸子菜,同是丝瓜,家里是凉拌,是用猪油拌了拌挺香,但看黎大家,那丝瓜少,一眼瞧过去先是黄澄澄鸡蛋,大块肉片,这才是丝瓜。

香。

黎大也不问周周和顾兆吃了没,知道用过了,端着缸扒拉着菜和饭,大口大口吃起来,撑着了再喝口绿豆汤,好

人就怕比,刚王家父子还觉得黎大看着可怜,这个点了,屋里没人,也没来送饭,黎周周又是下田又是做饭,估计会随便搞搞,没成想送是晚了些但吃好啊。

你说这黎家,以前这么吃还能说得过去,没啥大花销,就父子俩,田里下力累人吃好点有力气,可自去年到如今,又是盖房又是招婿,还要供个读书人读书,按理说银钱早花差不多,该省着点抠着点过日子,为啥吃还这么好

这是黎周周没在,在会说,家里人最重要,多吃几口肉几个蛋费不了多少钱,吃饱了吃好了才有力气干活。省不是从这省。

要是累着亏了身子,以后就糟了。黎周周宁愿从穿上省,不买新衣,旧衣服缝缝补补,把衣服拆开棉花晾晒,手续多麻烦了,可能省啊。

或者勤快些,多养一些鸡,多养一头猪,这也是进项。

这一天,天麻亮到田头,中午歇了吃饭功夫,干到傍晚日头落了,一共收了四亩半。黎家一家三人,背着麦子捆往院子里堆,这样轮着来,必须一人留地里看着。

晚上吃完时已经天黑,点着油灯吃。

“明个差不多,后天再捡捡麦穗,差不多了。”黎大说。

家里十亩旱田,麦子正巧和黄米能岔开种,所以种了九亩地麦子,一亩花生豆子,等麦子收完了,再播两亩黄米来得及。黄米不卖,这个留着自家吃,麦子是要卖出去,只留一小部分吃。

其他地就空着,让田肥一肥,不能累着了。

这两天,顾兆是从来没这么累过,真是脑子啥都不想,一沾着炕就睡着了,干干净净没做梦,醒来就吃饭下地干活,完全是靠着毅力坚持。

田里爹和周周比他干得多累多,顾兆没给自己干不动力气小借口,有啥干啥,累了就歇会,然后继续干。

第三天,田里收干干净净,连麦穗都捡了几筐。黎家前院大,应该说村里家家户户前院子都敞快,地面黄土夯实了,平日里院子晾个衣服啥,到了农忙时就是干活好地方。

晾晒、碾麦子、装袋。

侧屋麦子堆得高,没下脚地儿,连着柴房腾了大半放麦子。刚收完三天不到,晌午过后,黎周周正洗过碗,就听轰隆一声,下雨了,还是暴雨。

黎大坐在屋檐下喝水,看着天气说“下完就敞快了。”

村里人靠庄稼地吃饭,都早早收了,有懒汉迟,这下地里可遭殃了,只希望别下太久,不然麦子要泡不成了。

黎周周探着脑袋看了眼雨水,想王阿叔家糟了,还有四五亩没收。他说要帮,王阿叔不让,说不管他心里有数。黎周周还没弄明白,相公先劝他说听王阿叔。

现在看下雨,黎周周就替王阿叔操上心了。

王阿叔家里五亩水田,十亩旱田,其他是早年卖了,王二狗死了要收旱田,那也得等地里庄稼收完了村里再收回去。往年十亩旱田,王二狗父子俩能忙活收个一半,干一天多说腰疼胳膊疼,剩下王阿叔急,怕下雨,便一人收了。

今年王二狗死了,村里抢收,老庄稼汉都开始了,王二狗爹也急,就问儿媳今年咋还不收。王阿叔便和公爹下地,往年王阿叔是往死里干,公爹一喊胳膊疼,他就说没事爹你歇会我来。

如今是王二狗爹歇了,王阿叔也干,只是干了一天,第二天起来说不成了,累倒起不来了,抢了王二狗爹要说话一步。歇了一早上,王阿叔下午送了饭又干了一下午。

这样拖拖拉拉,村里大部分都收完了,王二狗家田还剩五亩。

村里人都知道,王阿叔自从王二狗死了后身子就不成了,也是,累了这么多年,又经了这重变故正常。

于是今年收成主力就是王二狗爹,不干了想偷懒了,那地里庄稼就留着。王阿叔面上说得好,爹歇会就歇会,反正麦子又没长脚跑不了不急。

然后下雨了。

这下王二狗爹娘急了,急求老天爷别连着下,急骂王雪不早早收成耽误地里庄稼。王雪便任由公婆骂,不还嘴。

那雨声都盖不住王二狗爹娘又骂王阿叔了。

邻里撇撇嘴,心想这老两口又是欺负人,王阿叔命怎么这么苦唉,摊上这么个公婆,还有那死去男人也不是样。

幸好这场雨下短,没一会就停了。黎大瞧着重新出来日头,脸上褶子也舒展开了,说“明个儿开始晒麦子了。”

“知道了爹。”黎周周擦擦手上水,端着热水瓢,又给爹水缸续满了水。

这喝水缸子,黎大比顾兆还要满意这个,比碗好使。

黎周周又进灶屋,舀了满满一瓢,进里屋给看书相公添满。

第二天便开始碾麦子了。

先是用水把院子冲刷一遍,晾一会地上干了,进侧屋把麦子抱出来铺上一层一层。这时候麦穗还连着麦秸秆,需要用石碾子一遍遍滚、压,将麦子粒压出来。

整个村也就村长家和黎二家有牛,这样人省了力气,可以用牛拉着石碾子。就是是兄弟分家了,但打断骨头连着筋,同个村互相帮衬该有,黎二买了牛,黎大却从未张过口借牛。

一年年都是自己拉着石碾子过来。

今年也是。

石碾子圆柱体,中间掏空套着麻绳,麻绳套在人腰上,拉着走动。顾兆试了一把,提了口气没拉动。

黎大看了哈哈笑,顾兆“”爹你笑也太大声了。

“相公你法子不对。”黎周周捧相公场,给相公认真教,“不能全靠腰力气,两个手要拉着一起,你现在试试。”

顾兆便按着周周教,两手抓着左右两侧麻绳,同时腰、手使力,这次动了

动了

他就说嘛,自己也没那么废柴,也是田里抢收三日吊打出来。

怎么可能还跟去年一样了

顾兆兴致勃勃拉了三圈,然后就被爹夺了绳。黎大摆摆手,笑呵呵让哥婿一边去,顾兆便出来让位置,看爹轻轻松松拉着石碾子,一圈又一圈。

爹,不愧是扛二百斤猪男人。

厉害。

黎大觉得今年干农活特别有劲儿,心里也轻松,周周成家了,哥婿顾兆人也好,虽然地里活不成

这念头,在五天后,家里麦子碾出来,扬了麦子皮,净麦子,麦秸秆扎好堆在柴房。每天白天晒,晚上要收回粮库,怕夜里下雨。一批一批来,到了第五天,去年麻袋不够用了。

黎大

黎周周也懵了。

今年麦子收量和去年差不多,但碾麦子、扬麦皮时候,父子俩能感觉到,今年好像麦穗结实饱满许多,所以干时间比去年长了一天,但心里高兴啊。

这都是粮食,都是银钱。

可现在麻袋都不够装了,这可是去年装麦子麻袋,黎周周检查过晾晒过,没错呀。

“周周去买麻袋,不成还是我去一趟。”黎大心头血热,粮库柴房还有一半没弄干净,这麻袋就没了那今年收成

黎大想都不敢往猜那处想,火热朝天拿了钱,赶紧去镇上买麻袋。

来回没停歇,黎大买多,等到家是夜里,村里也没人瞧见。黎大心里火热,吃了饭就歇,第二天天不亮起来,就等着碾麦子扬麦皮,装袋子。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终于装完了。

整个侧屋粮仓,堆得麻袋整整齐齐摞着。

这大麻袋包一百斤一包,家里麦子是九亩,往年一亩地不足二百斤,就是个一百八一百九样子,顾兆按二百斤算,那就是十八包。

“哪里那么多,往年十五包、十六包都算好了。”黎周周嗔着相公说。

顾兆笑着撒娇,“这不是咱家今年收成好嘛。”

如今黎家粮库,堆了整整三十七包。黎大嘴上说麦子还得再晒晒,到时候量要少,可脸上褶子都笑开了,后头再晒,再脱水分,那也就是少个一袋半袋量,难不成还能少一半

这就放屁了。

第二天吃早饭,顾兆发现爹看他目光十分慈爱了,还让周周每天给他煮蛋吃,说要补补脑子。

原话是“周周,你给兆儿多煮煮蛋补补脑子。”

从顾兆到兆儿,只需要粮食翻倍。

顾兆顶呱呱。

黎周周也笑,满声答应,不仅给相公多煮了个,给爹也多煮了个,爹也辛苦了,多补补。

干完是没间隙,歇都没歇,黎大去地里种黄米,都哼着小调子去。

顾兆说麦秸秆烧了成灰也肥田。黎大半点生疑都没有,找了天没风日子,如今家家户户地里都收了,只剩麦茬,再或者就是花生豆子一两亩。

家里种黄米田不能挨着王家田,黎大找了中间位置两亩田,开始烧麦茬,拿着铁锨守着,一有不对就拍灭。

剩下不急,先把黄米播了再说。

家里头,黎周周便每天再把收起来麦子晒一晒,然后装袋。顾兆是撑袋子口,戴着简易版自制口罩家里扬麦子那段时间,顾兆弄了个,后来黎周周手巧缝了三个。

这样遮盖住抠鼻,不呛人。

终于到了七月初,家家户户麦子都拾掇好了,村长挨家挨户登记收成上多少税,等税官下来一一核对、检查好有无陈粮、霉粮,以次充好要罚。检查完了,这才由村长和每户男人护着送到镇上。

镇子管辖周边十来个村子,排着队,由村长交涉确认,每家每户男人确认按指印,税就交完了。

这天村长来登记,黎家有人,院子门敞着没关。同村长来,还有同村几个好奇,想看看黎大家这田收成咋样,当初长地里时瞧着是比他们家好,穗子结实沉甸甸,可真咋样还要瞧一瞧。

堂屋桌子摆院子里了,方便村长写字登记,黎周周上了凉茶。

“咋样啊黎大,你家田今年可是上肥了,不能比我家还不成吧”

黎大笑呵呵,高兴着呢,也不藏着掖着,掖不住,跟村长说“今年收成好,九亩田,一共三十六石。”

“啥”

村长刚进口凉茶听见黎大报数字都喷出来了,眼睛瞪得圆,连嘴边水渍都没功夫擦,“啥多少石你可别乱说。”

“乱说啥,我说得多了,上也多,没说没了面子坑自己。”黎大直说,指着粮库,“不信瞅瞅啊。”

同行来坐不住了,真有三十六石

他家地今年收成好,也不过二十石,这还是种了十一亩地,黎大三十六石,九亩田就出来了

几人齐齐往粮库走,黎大将门大开,说“数数,好好数数,我黎大啥时候说过骗人”

这倒是。可三十六石啊这祖祖辈辈整天扎地里头老庄稼汉,也没见过九亩田出这么多。

一遍一遍数,还有人不信邪,问“真九亩田不是十五亩”

“我家旱田一共就十亩。”黎大一口牙笑高兴。

那是,谁家多少田,村长都记着,地也那村里都能瞅见,不会拿这个编。

那真真是九亩田,三十六石

“我老天爷呀。”数回来村长直念叨,三十六石九亩地,三十六石九亩地。

坐都坐不住,几人就站在桌边说话。

“这咋种啊雨水足,我一亩地算下来也是一石八斗。”

哦,一百八十斤。

顾兆也出来了,去了灶屋,门敞开着,听爹和几位聊。爹是真开心,脸上笑就没停过,不过也是,他现在都晋升了,兆儿

院子声响亮,黎大是真高兴,哈哈哈笑个没停。

黎周周在灶屋跟相公小声说“我从来都没见过爹这么开心。”

“粮食多爹当然开心。”顾兆说。

黎周周抿着嘴笑开心,“也不全是。”却没说明白。

黎家招了个读书郎当赘婿,虽然顾兆琢磨出了炉子,在村里名声能略微好一些些,但那都是在妇道人家口里,男人们还是瞧不上顾兆,嫌顾兆干屋里人干活,不像个爷们,给男人拖后腿了。

还说顾兆没力气,下不了田。

这些风言风语,黎大都知道,人不明说,偶尔玩笑说两句,你家那赘婿一天割了半亩没这你以后老了干不动了咋使

黎大不可能听见不合心意就打过去,那成什么样了还在村里过日子不

可如今不同了,他脸上有光,顾兆给他、给黎家涨脸了。

他家没白花十八两,他家周周才不是没人要只能挑瘦弱。

“肥啊,不是都说了嘛,我哥婿兆儿看书琢磨出来肥料,好使吧当初我给田里上肥,村里家家户户都可看着呢,你们问我说了,没藏着掖着”黎大高兴震天声。

屋里被cue到兆儿

脸上也露出了笑。

爹还挺可爱。中年男人高光时刻,面子有了。

外头几人,连着村长这会都拉下脸好声好气求问黎大说详细些,还有人自认说当初不对,真是看走眼了,夸了又夸黎大顾兆,连着黎周周都夸会挑哥婿,眼光好使。

“人读书人脑子就是比咱灵、好使”

黎大受了夸,心里压着气也没了,通体舒畅说了一通肥料经。

“这就成啦这么简单也不费啥钱”

黎大“费啥钱尿你家没有猪屎鸡粪你家没有今年地里收麦子秆可千万别烧了,等来年做肥料”

话还没说完,有人一脸肉疼拍大腿,“糟了我家婆娘最近烧饭只逮着麦子杆使,诶呦我赶紧回去一趟”

“干啥呀,这会都过了饭点,不急一时半会。”黎大还没说完,哪能让人走,叫了回来继续说。

村长本来登记完黎大家,还要去别家,愣生生没走成。

因为黎大说完,顾兆出来了。村长几人这会看顾兆,那就是看文曲星下凡对庄稼汉来说,能提高地里收成,可比只会写看不懂文章读书人要强不知道多少。

顾兆叫了叔叔伯伯,然后又是一记惊雷。

“如今稻子种上了,冬日里琢磨肥料时,最先想了一种适合水田上肥,不过这个要花钱,当时家里紧,先紧着麦子来。”

这话一出,几人同时震住了,还是村长先反应过来,让顾兆坐着慢慢说,怎么弄、花钱是花哪里,收成能不能和麦子一样也翻一翻。

黎周周上了茶水,让叔叔伯伯坐着慢慢说。

他就说,上次遇到了石粉,相公问了地址后一直没去买,原来在这儿啊,要是村里一起买,那可不便宜许多了

顾兆三两句说了,“这种法子我是书上琢磨出来,还没试过,就跟我家麦子一样,当初也没想着有这么个收成,也是爹和周周不怕费力,信任我才做成。”

“我也没法保证收成能翻一翻。”

“钱是买石粉钱,我打听到了,一袋半石二百三十文,要是买多了指定会更便宜。这个不急,买回来还要在加工就是在做一做。”

顾兆站起来,给村长行了书生礼,拱手作揖。村长脸上也是有面,被读书人这样尊重礼代,语气更好了,让顾兆有啥话直说。

“我家今年第一个上肥,当时也不敢保证说指定会收成好,先自家试试。如今好了,自然不会藏着掖着,旱田肥如何上、如何做,原原本本教大伙,不藏私。”

“爹和周周都是西坪村人,我如今上了门,也是黎家一份子,也是咱们村里一员。这么多年来,爹和周周总有困难时候,多谢村里人搭把手说句好话,不能我一家田肥了,收成好,应当大家伙一起。”

顾兆说村长老泪纵横连连说好孩子,黎大你家哥婿好啊。

“王大伯夸赞了。咱们再说水田肥,因为也是第一茬还没弄,我们摸不清状况、产量,会不会好使,对着稻子有没有害,这都不知道,所以还要王大伯跟村里人说清楚,有今年想一起上肥,上我们家来,怎么买料、怎么做肥,我教。”

“咱们统一着来。”

村长连连拍手说好,就是其他几位听完都心里愧疚,当初心里瞧不起顾书郎,背地里还说了,如今真是没有脸了。

人家还想着村里呢,带着大伙一起。

有些人家田里多收成一斗,都舍不得说怎么种。

等黎周周送几位叔伯出去,天已经麻黑,错了晚饭时间,不过黎大舒坦,比吃了仙丹还要舒坦,半点都不饿,笑呵呵说不急,慢慢做。

黎周周也高兴,麻利去熬杂粮稀饭了。

顾兆在堂屋跟爹说“爹,您不会嫌我今个抢话多嘴吧水田肥料那事,没先告诉您”

“你这小子,机灵,脑子好使。”黎大说话是语气亲昵,真当亲儿子了,还拍了拍顾兆肩膀,说“田就在那儿摆着,咱家收成也藏不住,我也没想藏肥料,不然明年咱家地里庄稼就要遭殃了。”

“日防夜防,难不成还要住在庄稼地看着不成”

村里眼红收成,你不说藏着,那指定要坏了你家地。

“水田肥料这事,你跟村长说了,这事大,又是花钱买料,又是新一茬,咱自家地种坏了些没事,咱咬咬牙少吃一口能扛过来,别人家不成。”黎大摇头说。

顾兆应是“爹说得对。当初上旱田肥,那是粪水、草木灰,没啥新奇,如今要石粉,家里田咱们能说,要是村里其他人瞧见咱家麦子收成好,偷摸着学也做水田肥,那坏了地,可真要骂咱家了。”

“不如干脆由村长出面,话说清楚,想做就来,怕危险再等等,等到今年收成好坏,明年再说。”

还有一点,顾兆在村长跟前说这话,也是想给黎家在村里落权威,村长心动是指定要做肥,哪怕家里水田不敢都上,也要拿几亩试试。村长出面,信黎家、听黎家,对着黎家好脾气,慢慢,黎家在村里就有说话分量,有地位了。

之前黎家因为就一个哥儿,虽然黎大有本事,可终归到底是被村里人瞧不上,没有说话分量,边缘存在,背后妇人都能编排说嘴。像是张家田氏那样。

在现代,同一小区家家户户关起门来过自己日子无所谓,可在村里这个人情世故极深地方,有说话分量、有地位,真是一件很重要事。

顾兆不当圣父,不能白尽心尽力给村里人说肥料,手把手教,图啥就单看王阿叔,在王家不也是尽心尽力伺候公婆,往死里干攒钱,可落到什么好了吗

公婆瞧不上,男打脚踢,村里人说可怜、人好。命苦。

有啥用

得自己立起来。

顾兆要让黎家,黎大家立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