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 第53章 府县生活13卤鸡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第53章 府县生活13卤鸡

作者:路归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3:43: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五十三章

黎大赶着骡车, 边走边问,有一段走错了路,一往返耽误了快一天, 到了严家村花了三日,比西坪村到府县还远。

可算是到了。

“劳驾问下, 这里是不是严家村”黎大骡车上跳下问村民。

严家村的村民见黎大脸生,口音又不是本地的, 不由看了眼,一瞧强体壮的,便老实回说“是,你找谁”

“找严秀才, 他家哪里麻烦小兄弟给指个路。”

村民便指了路,等黎大的骡车剩了个影子, 才收回目光, 跟着村里其他说起,有赶着骡车拉着东西上门找严秀才了,不知道哪里的, 看着高高大大上了些年纪的汉子,麻袋口都扎紧了不知道里装的啥的。

有便一起约着去严家瞧瞧。

严家没院墙,四间的瓦片黄泥正屋,侧屋两间,院子敞快, 自家吃的麦子拉出再晒晒。严家各干各的事,严阿奶在灶屋收拾锅碗,严父则在劈柴,后院严母喂鸡喂猪的拾掇,将粪攒着堆在一旁。

儿子说什么做肥料, 给旱田上,那就攒着吧。

黎大赶着骡车到了严家门口,见院子劈柴的汉子,一猜就知道是严父,便客气下车在院子口喊“可是严谨信的家”

“是、是。”严父放了斧在地,回都缓了几分,看门口是个生,擦着手上的灰,过去说“你是”

黎大也不客套,直接说“是就好。我家哥婿和严谨信都在府县官念书,两是叫什么同窗,关系好,之前我家哥婿答应了给严秀才送石粉,我才村里回府县没久,这不赶紧送了,别耽误事。”

这内容的,严父脑子还没捋清,闹不明白,可也知道这是儿子的客,还是府县的,赶紧热情招呼进坐,一看骡车,让把骡子也牵进,好好歇歇。

黎大也不客气,牵了骡子进院子。

灶屋里的严阿奶,后院的严母这会都出了,知道是府县的客,冲院子门口扎堆看热闹的相熟的婶子说“婶子,麻烦叫一声地里的谨信和小树,我这儿忙不开。”

“欸成,我现在就去。”

严家是倒水的倒水,准备饭食的准备饭食,远道而,听音是儿子在府县官认得朋友,那也是秀才,这位也是秀才爹,自然要好好招待。

黎大先把三袋石粉车上卸下,又摘了套骡子上的车辕架,让骡子先歇,自然严父也在旁帮忙搭把手,等弄完了,也没进堂屋,就在院子里说。

“大兄弟叫什么”严父问。两瞅着年岁差不,他大一些。

黎大“我姓黎,是宁松镇西坪村的”

两报了年岁,严父长了黎大六岁,黎大唤一声严哥,看到院子里晒得麦子,自然就问到家里收成,说自己也是六月收了麦子,俩庄稼汉聊起地里活,那题就自然许。

等严谨信和柳树回,院子了一辆骡车,还有堆着的麻袋,一看和爹聊得热络的汉子,材高大,便想一定是兆弟的爹了。

“黎叔好。”严谨信上前拱手行礼。

一番介绍完。柳树早去灶屋忙活了,热水给客备好,还有吃食。黎大先是在灶屋擦洗一遍,换了严父干净的衣裳,这才去堂屋吃饭。

黎大的衣裳严母帮忙搓洗了,就晾在院子里,这日明日定干。

“我家旱地麦子一共十亩,水田十亩,以前就我和周周两下地干活,周周是我的哥儿。”黎大吃完饭喝着茶和严家说“我天生力气就大一些,后给我家周周招了夫婿,就是兆儿。”

原儿子孙子口中的兆弟,和黎家竟是这样的关系。

严家到没瞧不上赘婿,这有啥的,看着黎大说,一口一个兆儿,便知道那顾秀才定是个好的,这大热的天,黎大为了哥婿一句跑过,黎家也好。

反正黎家顾秀才都是好。

“兆儿和周周刚成亲时,兆儿干不了地里活,不像小严子骨好硬朗,那时候兆儿就读书,后琢磨出肥田的肥料,当时我们家先试,第一年旱地就有了好收成。”黎大说到这儿笑了。

严父刚听了一遍,可再听还是觉得惊奇,也听不烦。

庄稼地收成翻一翻的好事,哪听烦。黎大说的是黎家的旱田,可听到严家耳朵里,那就是严家的田了。

因为黎家好顾秀才好,不藏着掖着,特别跑送肥田的料,还有法子了。

“原先咱俩村旱田都差不,一亩地的收成一旦两三斗的样子,用了肥料最起码就有三石两斗,老庄稼汉精心伺候了,往四石去也是成的。”黎大说。

严家便惊呼,说真好。

“水田肥,不过定不谈心,石粉放了,烧着苗子,两亩三亩田一袋子”黎大说的详细,原原本本的。

严家就听着,时不时问一声怎么上,黎大仔细说,说完了,又看向严谨信,说“这法子府尊大已经推试,小严知道。”

严谨信点,“是,府县抵报有写,只是我们村偏远,可还没到咱家。”跟爹娘说。

“是,你们要是做了,不妨问一声村里,他们要做就做,不做算了。”黎大给提个醒,他家当时也没藏掖,今在村里名声好,处处便利,他瞧严家在村中比他家日子还艰难。

严谨信虽说是秀才,可常年不在家,在府县,家里有啥事还是靠村里,反正法子迟早都要传过,不买个便宜得个情。这是兆儿说的。

严谨信略略思考便懂了,拱手应好。

说了一下午,黎大还上手给教怎么做肥料,一看严家后院堆着的粪,虽然不,应该是小严回才跟家里说的。

怎么做肥料,啥时候上旱田,啥时候上水田,黎大说的仔细。

严家留他一宿,第二天他在上路回村。

“不是我客气,不留,我家在府县做了个小买卖,府县酒楼眼红,家中怕生事,这次送石粉,我也是要回村去拿府尊提的牌匾。”黎大实实说拒了严家让他留几日的热情。

严父一辈子都和地里打交道,去的最远的就是镇上,为老实憨厚,去镇上见了穿着打扮体面的都要矮一,怕惹上事的性格。

一家差不都是。

在村中不怎么起眼,也没啥地位,当初供严谨信读书还村里笑,这供读书还是严谨信爷爷在世时拗下的主意,说什么都要孙子读。

他们严家一辈子窝窝囊囊瞧不起笑,一脉单传,丁稀少,在村里没什么脸面,严爷爷年纪那么大了,还要指着鼻子骂,说他严家就是谁都踩一脚的命。

这才气得严爷爷赌咒发誓要送孙子读书,给严家挣个颜面。

可惜严谨信还未中秀才,严爷爷先去了。

这样老实的严家,好不容易出了个严秀才,虽说村里背地里还是说严谨信去府县读书白费钱,怕是考不中这类,这就是羡慕严家有,背后酸的。

柳树不为这个生气,男是有本事的,就算考不中又不是让那些嘴舌的妇出银子,关们屁事。

这会严家听府县酒楼背地里给黎家生意做坏事,严家父母张口结舌不知道说啥,府县那么大,酒楼听着就大,这要是背地里搞坏,可咋办呀

严父严母吓得,都不敢吱声出主意,因为没见过。

柳树上了气不过愤愤骂了句“都是些断子绝孙短命鬼干的勾当,正经买卖打不过了,背地里搞这些下三滥的玩意,呸”

严谨信肃着一张脸,看了过去。

刚气愤到的柳树顿时跟鹌鹑一样,脸变了又变,最后小声说“我、我去给黎大伯添个水。”一溜烟跑去灶屋了。

黎大笑,夸说“小严媳妇儿是个利索爽快,不像我家周周嘴笨,利索好,不容易欺负。”

严母怕儿子因为小树骂,回教训小树,说“小树就是一时急了,平日里要是没说咱家,也不这样”

那就是村里说他们家闲时,小树骂了回去。

严谨信心中默默想。

黎大都这么说了,严家自然不好再挽留,当天下午饭吃了荤腥,干饭,严谨信给黎叔结了石粉钱,黎大也没推辞不要,一看小严就知道是个有骨气的,这样的,现今日子艰难了些,可总会有出路,过好的。

同情怜悯用不上。

当夜里,黎大同严父睡一屋,严母和婆母去睡了。

夜深静的时候,柳树脱了衣衫上床,天气热,男没回前他其实喜欢光着睡,就穿件里裤就成,可今男回了自然不这样,规规矩矩的穿着里衣里裤躺炕上。

男回后一直下地干活,忙前忙后的,今个屋里还有客,男是肯定不可动他的。柳树给俩不同房不做事找借口,总不真了那些嘴贱的婆娘意思,他家男嫌弃他不乐意碰他吧。

柳树躺炕上脸上挂着不乐意,一听外脚步动静声,知道男洗完澡回了,赶紧两腿一蹬,规矩的不成闭眼睡觉。

他今个儿还骂了,不装睡,那男得给他念叨什么之乎也,都是他听不懂的。赶紧睡赶紧睡。

严谨信一湿漉漉的水汽,关了门,脱了衣裳,一看炕上的哥儿,这都睡了便蹙着眉,把想着的说辞先留着,明日再说。

也上了炕。

柳树一个睡的时间长了,等真睡着后就开始歪七扭八的横躺,胳膊腿也不规矩,一条腿夹着严谨信的腰,还不停的蹭。

严谨信皱着眉肃着一张脸,可一看小树睡着香,只又把咽回去了。

明日再说。

第二日,天不亮柳树起给黎叔做路上带的吃食,顺便把骡子喂了。严谨信起一看忙前忙后的柳树,那些规劝的便又在等一等了。

等严家送走黎大出村,村里问起这是谁、为而时,严谨信便把肥田肥料法子说了,他为严肃,时常黑着一张脸,即便搬出抵报和府尊已经在推试肥料,可村里还是不敢问,当然大部分是不信的。

咋可真有那东西,祖祖辈辈种地的老庄稼把式也没见过。

严秀才难不成脑子读书读坏了

柳树把骂的硬是忍了回去,爱做不做

不过倒也有跟着严家做肥料,都是与严家关系好的几户,在村里没啥声望,老老实实的,想着府县的,路途遥远,家还赶着骡子,可不是比他们这些家富裕,难不成赶过就是为了说几句逗着他们玩吗

先试试看,就试一亩水田。

啥,石粉一袋做两亩田那、那就两亩试试。

爹出发后,顾兆便和周周商量,早上他去推车买下水,周周去附近买豆腐、鸡家里有大铁锅了,卤开。

试试卤鸡。

黎周周想相公去西边买下水走着累,正要说换着,顾兆便可怜巴巴的说“其实我怕杀鸡,老婆,你不会瞧不起我,连杀鸡都怕,不像个男吧”

“自然不会”黎周周哄相公,“我杀鸡。”

顾兆拿脑袋蹭老婆胸口,一脸幸福,就是下腿有些顺不起窝着。

唉,甜蜜的烦恼嘛。

家里分工合作,早上顾兆去买下水,黎周周买了豆腐豆干,还去街面上买了一只鸡,回烧一锅开水,烧水的时候放了七八个鸡蛋进去煮,等煮熟了捞出一边晾着,热水褪了鸡毛,爪子鸡肝鸡心鸡肠都留着,相公说这个也好吃。

弄干净了。

鸡先拆了,鸡腿、鸡翅、肉,分着开,料准备好了,就拿自家灶屋的铁锅卤,一只鸡连着豆腐豆干还有刚煮熟的八个鸡蛋,鸡蛋壳不用剥,敲两下裂开缝就成。

这一锅就是满满当当的。

等黎周周把鸡、豆腐豆干、鸡蛋先卤上锅,相公还没回,便把院子杀鸡退鸡毛的狼藉收拾了,弄了干净利索,瞧着日,相公约莫还有两三刻就回。

黎周周也没停歇,一边和面,醒着,一会把面擀出,晌午和相公的饭,后灶烧锅开水,倒茶壶里晾着,一会相公回喝口凉快的。

前卤鸡的灶下抽了柴火,用小火慢慢的卤,才入味。

顾兆回后,两便一起收拾两筐子下水,自家打的推车好使,停下时前有支架支着,上两个木框正切合推车,力道均匀,比木桶好用。

收拾空挡,卤鸡差不到功夫了,便熄了火,用余温在锅里焖着入味。黎周周继续处理下水,用后灶分批焯了下水,拿着干净的料、下水,放铺子里大灶卤。

那大灶是按着村里吃席时砌的,一锅就卤下。

顾兆便收拾后勤,把刚焯下水的锅洗了,还有卤的鸡和豆腐豆干鸡蛋分开,这一批放炉子配的深锅里,鸡刮到盆子里。

就用卤鸡的锅,也不用洗,一把洗好的菘菜,两颗卤蛋剥了壳,周周擀好的面条,一勺子卤汁,做了一锅卤味焖面。

简单又好吃。

忙活了一早上,终于歇口气吃个午食了。

夫夫俩坐在堂屋里吃面条,配着凉白开。手擀面条劲道,卤了一个小时的鸡肉卤汁味,是半点腥味都没有,再加上绿油油的菘菜,还有剥了壳后的卤鸡蛋。

一碗面,一上午忙碌都没了。

舒坦。

“你慢慢吃,我去看前灶,火小一些我知道。”顾兆起去前铺子看火,让周周别跑了,累了一早上,难得坐回吃口饭好好歇歇。

前铺子大灶改小火,时不时要添柴,因为锅大,东西,这个得卤的时间长。下午三点左右开铺子,正好了。

等两吃好了,锅碗一收拾,开铺子卖卤鸡。

门口照旧是早早排队的,有新食客有脸熟常的。

“今个推出的卤鸡、卤鸡蛋、豆腐豆干,下水是下午老时间卖,正卤着呢。”顾兆跟食客说。

排队的客便问“卤鸡咋卖”

卤鸡肯定是比下水贵,一只鸡就要二十文左右。

这定价是黎周周拿的主意,顾兆只是旁给予啪啪啪掌声,支持他家周周。

这会黎周周便细心说“卤鸡是搭配着,一碗要是有个鸡腿便搭一些肝脏,要是鸡翅那就一块鸡胸肉并着一些豆腐豆干,想吃哪个部分了,得早排队前的可以点着要,口感都不同,这些一勺子十二文,要是只要鸡就十文钱,不过不可一勺子满满当当的。”

道理都懂,一只肥母鸡杀了,真要按勺子卖,那两三勺就卖没了。

“卤的鸡蛋,一个三文钱。”

这个也不贵,都是公道价钱,外两个鸡蛋就三文钱,有时候季节贵了,一个鸡蛋便是两文钱。

黎家铺子这鸡蛋怕是挣个一文钱左右,那料汁不是钱,还费柴火烧。

买了这么久,都知道黎记卤煮老板是个实诚,价格公道的很。

队伍中听了价位,知道黎家没胡要价是一回事,可心里还是觉得贵,想着等下午买卤下水,那个还是划算,一勺子一碗,够他一家下午添个荤腥菜了,汤汁也不浪费,下面条吃。

卤鸡就算了。

有不买的,自然也有不缺钱的,像是方老板、赵裁缝两家就是。

顾兆让买鸡的另排一队,听队伍中间有说“我想买卤鸡还想买下水,这要是另起了一队伍,送了鸡回去,我再过排到老后可不是下水买不着了吗”

有钱的方老板愁啊,怎么今个没让仆过。

顾兆早料到这种情况,自然要给买卤鸡客开渠道,他早都刻好了爱的号码牌,今一一发在排队食客手里,说“下午买卤水先紧着食客手里的木牌子,一二三四排着,位置都有。”

“以后我中午发牌子,领了牌子不用排队可以松快,到了下午开店前就成。”

排队的便纷纷夸赞说这个好,省了时候,不然买了卤煮就耽误一下午功夫云云。

顾兆说“先这么干着,也是为了大家伙方便,要是后有仿冒牌子或出手二次贩卖牌子号,那便取消了,总不我家出一勺七文钱的卤煮,小得了利卖十文。”

众自然说是的、顾秀才说得对。

方老板拿了六号号码牌,美滋滋的不用愁,到了前跟黎老板说“我要鸡腿、鸡翅、卤蛋、肝脏都要。”说罢便把食盒递过去。

都要试试滋味。

也幸好卤鸡价贵,方老板要的这么,拿了号码牌买下水的队伍也没抱怨说买了云云。

黎周周给打的实诚,鸡腿鸡翅各一个,还有肝脏下水,问要不要鸡脚,方老板怕这个觉得脏,说不要,黎周周便送了一些豆干豆腐,还有鸡胸肉块。

这一下子便是二十四文。

按着鸡腿、鸡翅走的。

方老板觉得不贵划算,付了钱,拎着沉甸甸食盒回家了。

轮到了赵裁缝,赵裁缝要了鸡腿鸡蛋还有鸡脚,他想尝尝味。一锅卤鸡卖的略微慢了些,但也卖的干净,全完了。

西边肉铺的伙计小六子犹犹豫豫的,时师娘就给了卤下水的钱,可卤鸡是新鲜吃食,师傅一定会喜欢,便犹豫要不要自己先垫着钱孝敬师傅,平日里师傅对他好。

于是咬咬牙也买了一份,不过是鸡肉块。

黎周周认出小六子,已经是熟客买卖了,说“下水还没卤好,你先找地方歇歇脚,等下午连着卤下水一同给你。”

这敢情好啊。小六子自然高兴,嘴里道着谢。

卖完了卤鸡,铺子门也没关,就这么敞开着。黎周周去收拾,顾兆便坐在铺子里,手拿一本书看书,顺便看铺子。

往常做生意,黎家开了铺子,两刻下水就卖光,回回走的行,连味都还没闻到,就瞧着这家食铺前排队,有的不爱瞧热闹,有的嫌那么耽误工夫,尤其一问听说现在排也没有了。

就一吃食,有啥了不起的,还排队。

可今个不一样,铺子门敞开着,大灶锅咕嘟咕嘟的冒着香味,尤其顾兆过一会还要开了锅盖搅一下,看一下火候。

卤味香味本就浓郁霸道,铺子敞开着,可不是全都散出去,勾的行挪不动步子,咽着口水,巴巴上问“小兄弟,你这卖的是啥啊”

“卤煮,黎记卤煮。”顾兆盖了锅盖答,说“用猪下水卤的,我家特制秘方,一勺七文钱,现在还没到火候,差着一些。”

这么香了,还差着一些

那等做好了,香味不把香迷糊过去

行现在满脑子都是卤煮,管什么下水不下水的,正想要问啥时候好,他再买,结果就听店里小兄弟说“中午排队,牌子都发出去了,今天这一大锅估摸着都卖完了,您要是喜欢明日中午,或申时过,看有没有剩的。”

“不过应该是没了,您还是明日过吧。”

咋就卖完了,这不是一大锅吗。

死心吗香味他站在铺子口,那一缕缕的香直往他鼻子里钻,就没闻到过这么想的吃食。

“小兄弟你莫不是骗吧这外空荡荡的一个排队的都没有,咋可就卖过光了。”

顾兆很想说出你要这么想那我也没办法的欠揍语录,但显然不可,这可是买主,便耐着心解释了一遍。

黎周周估摸时间好了,熄了柴火开始焖。

这位行不死心,想耗着等开卖,嫌站着腿疼,便去隔壁马家铺子买了个烧饼坐着等,一边等还不死心问“隔壁那家卤煮店真卖完了我瞧着都没。”

马家夫妇想这后生年轻了,便说“中午顾秀才琢磨了什么号码牌,让排队的歇歇脚,一会开卖前就成,顾秀才没骗你。”

“我是早早知道这家新开了吃食铺子,只是那时候听说是卤下水,这下水腌臜玩意,便没觉得有好吃”行这会满脑子都是香味,等嘀咕完了,才反应过,“隔壁看铺子的还是秀才相公”

难怪手里拿着书在看。

马嫂子说“可不是嘛,顾秀才问好还在官上,铺子里营生小买卖是他家夫郎做的。”

等了约莫两刻,黎记卤煮门口就跟早前行一样,纷纷前询问,得知了号码牌领完了卖完了,明个儿,不死心,便去马家店同早先行一般,买个芝麻饼坐着等。

就是不信,非要看看,当然也是捡漏想今个吃到。

马嫂子可高兴坏了,这一会会光是买芝麻饼的就有十个。

“快了,你赶紧拿了牌子去。”马家男跟媳妇儿说。

马嫂子“不急,咱家近还有牌子。”

坐在店里吃完烧饼的便看,说的功夫,原本隔壁铺子门前没有一,现在陆陆续续的赶了,手里拎着食盒的、拿着大碗的,这些手里都拿了木牌子。

申时一到,队伍按照中午领的号码牌排起了。

马嫂子、周氏、许阿婶就在其中。

刚吃芝麻饼的等捡漏的知道了,黎记卤煮一只卖两勺,而一锅就出三十勺,要是排队的只买一勺,那就有剩的,可这些一瞧排队拿木牌的,那手里的碗那么大,不像是买一勺的量

难怪顾秀才说今个指定没了。

没买到马家店里坐的行也没走,还是第一次看这样的买卖营生,觉得热闹新奇,黎老板揭了锅盖,诶呦喂,这香味直飘隔壁了。

咋还坐得住

站着围观看。

每个排队的果然是笑呵呵的递碗过去,连着木牌交给顾秀才,“黎老板,我要两勺。”同时自觉地将十四文铜板放进木匣子里。

打的快,卖的快,前前后后不到两刻的时间,一锅干净了。

围观的是站不住了,香味香的迷糊,说明个一定早早。买完了的食客,一瞧这围了一圈十位,买到的高兴气就成了生气和担忧。

咋又吸引了这么,那明个得早早了,实在不行就买鸡。

卤鸡也好吃。

顾兆笑呵呵说了句今日卖完了,明个儿请早,便开始关店。

开心

“我家周周真棒。”

黎周周也开心,每天做买卖营生,看到锅干净了,大家挣着抢着买卤煮,夸滋味好、越越香,黎周周就喜欢,爱这一行,每天干活不觉得辛苦和累,反倒是踏实喜欢。

关了铺子,总算歇会了。

顾兆给老婆捏捏肩,捶捶腰,一同收拾了还要习。他家周周是个上进的好青年。给老婆捏捏。手不听使唤的到了前。

“相公,家里的大料不够了,得再买。”黎周周胸口痒,忍着脸红拉着相公的手说。

顾兆便正经脸说“那明日我去买。”他不放心周周去,怕有尾随周周,不由说“也不知道大哥啥时候府县,他要是租院子应该早早过了吧”

郑辉又不下地务农干活,这次趁着暑假回家就是心中愧疚,想看看双亲和妻子。

说郑辉租了骡车,平安镇距离府县不是太远,赶车的,大半天就到了,约莫四个时辰,城门一开就出发,下午天还没黑就到。

明明是近的,可当初郑辉为了逃避家里,去官报道特别早。今回去了,坐在车厢里紧张,严谨信瞧了一眼,郑辉目光对上,正要说说,严谨信先说“我不兆弟会说什么劝解你的。”

郑辉

“你之前混账,你家中双亲妻子都厚待你,现今改好了,怕什么”严谨信好歹还是挤出了一句,不过之后不说了。

郑辉想想也是。

等出了城,赶车约莫一个时辰,平安镇与河镇是两个方向,到了岔路骡车停了,严谨信抱拳作揖,道了谢便背着书笼自己走了。

之后骡车摇摇晃晃赶到了晌午,赶车车夫问车里郑秀才要不要歇息,郑辉便说不用,回去吧。

早早回去早早见到爹娘和妻子。

天还没黑,到了平安镇,顺顺当当进了城门。

平安镇最大的药材铺子和医馆是连着的,铺子光门面就六间,三间药材柜子堆着正面墙,买药抓药的这处,一间专门有徒熬药,两间铺子是有大夫坐诊看病的。

郑父主坐诊,郑辉爷爷时不时也会过。还请了其他两位大夫。

“到了,郑秀才。”赶车的车夫在郑家药铺停下,看着这一排的铺子不由咋舌,这可是有钱少爷。

郑辉车厢下,正付了车费,店铺门口的徒伙计便瞧见了,高兴去坐诊的铺子里回报“师傅、太师傅,辉哥儿回了,就在门口。”

今日郑辉爷爷也在。

铺子里还有看病的病,郑辉爷爷先训斥了徒一顿,说看病清静地不许吵杂,可眉眼是高兴的。

郑辉进了铺子,悄声声的,等爷爷看完病,才作揖冲爷爷与爹行礼,口上说“爷爷、爹,郑辉自官回了。”

“好好好,我还想着你不必回,回了就好。”郑老爷子高兴,让其他两位大夫坐堂,高兴拍拍孙儿的肩,说走回家,回去让你阿奶瞧瞧,你阿奶惦记你许久了。

郑家是隔辈亲,郑辉爷奶最疼爱这个孙子。郑辉的爹便严肃许,本还想说教说教,这农假又不是给你放的,你不务农回作甚,耽误业云云,可郑父再严肃,也顶不过他老子。

郑老爷子疼孙子时,没郑父说插嘴的份。

不等郑父摆老子排场威风,郑老爷子先同孙子回宅子。郑父一瞧,只暗自嘀咕一句爹败孙子,便巴巴赶紧跟上回家。

郑家宅子就在铺子后胡同没久,走个约莫一刻的路程便到了,是个清静雅致两进两出的院子,因为经商,有规制不敢三进三出,家里口,便往两侧加,大门门楣放的低,门的大小也是符合制度。

郑老太爷断臂的事,郑家是怕了,自后谨小慎微。

到了宅门,门房开门猫着腰行礼,高兴说“老太爷好,二少好。”

这宅院小厮仆唤的郑辉是二少,药材铺的徒唤郑辉辉哥儿,下是有的卖了卖契,是家奴,徒可不一样,以后出了师,是郑家医术的传承。

不是下。

郑家俩兄弟,不管是郑辉还是郑耀,都是往仕途走,郑家收徒教,便是断了给自家孩子传承,以后接手生意做买卖的路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