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 第55章 府县生活15闹事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第55章 府县生活15闹事

作者:路归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3:43: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五十五章

“我先下就去找牙人。”

郑辉说着急急忙忙要走, 被顾兆叫了,给安排的妥当说“你在跑过去一来一回,今日也租不了房, 签不了房契。你和大嫂不的行李先放我家,在赶紧去客栈, 要好的,修整一晚, 第二天早早的去找牙人。”

“我家之前租房看了一家院子,离咱们书院走过去十分钟不到,一年租银二十两,两进的院子还有个花园, 瞧着挺新,这个不好租, 应当是有的。”

“我家地下, 就两里屋一个堂屋,总不能让大嫂和你睡我爹的屋吧还有张妈呢。”

顾兆说的直白,不怕郑辉觉得他嫌两人来落脚。

郑辉性格便是这, 认你是朋友,你说话直白坦诚了,理归理能听进去,有的心思敏感的人,要是顾兆说租客栈, 那可能心里想是不是你嫌我来打扰你家了。

“对,瞧我这脑子。”郑辉听进去了,“那我先去租客栈,明日在去找牙人。”

“我同你一起。”顾兆说。

黎周周便说“那我和大嫂把东西收拾下,要是去客栈起码得三四晚的住, 把去客栈的行李收拾下,还有打家具、床、采买灶屋的东西,总不能睡地打地铺。”

大嫂是女子,总不能和他们当初一打地铺吧。

“黎夫郎说的是,兆弟咱们赶紧走吧。”郑辉往出走,又返回找柔娘要银子,摊开手说“娘子,钱。”

把唐柔闹得不好意思,可出门时公硬塞给她的荷包,说以后在府县都是她管账。如今看,真是半点钱都没给自己留。

唐柔拿了荷包给公。

“一两就够了。”顾兆在旁说。

郑辉便很自的拿了一两,荷包又交给娘子。两兄弟这出门。院子里有张妈和赶骡车的小厮在,也没人会说什闲话。

两辆骡车是郑家租的,坐人那辆是郑家的。小厮不急着回去,二少安顿好了,还要干力气活抬搬行李什的,见二少和二少奶奶好了,他回去能有个好交代。

骡子卸了车,车放院子,骡子拴在黎家骡棚中。

家里小炉子烧碳,一会锅里水开了,黎周周沏了茶,给张妈和小厮也送过去,歇会喝喝。张妈小厮坐在堂屋门口的小板凳,来是不愿意坐的,黎周周让了凳子,唐柔也开口说累了一天大家都歇会,两人坐下。

黎周周隐约就知道好像有规矩这回事。

可他家不。

两人都不是咋呼热络性子,唐柔腼腆,从小被嫡母约束管教,说她是庶女,嫁去郑家,哪怕郑家商,你是个正娘子,那就要拿出正房大度,万不得小家子气,丢了唐家脸面。

所以唐柔把规矩刻在骨子里的。

“喝茶,大嫂,小心烫。”黎周周招呼大嫂。

唐柔便点头应是,细声说了谢。

黎周周端着茶缸也喝了口,想起来,“你们是不是中午没正吃饭我都忘了,我在去烧些。”

唐柔出门人家家里做客,还是公没打过招呼提前递拜帖,直接赶着骡车敲门,这已是失礼没规矩,哪能还要麻烦主人家做饭的道理。

自是谦辞说不。

“去客栈搬动还要折腾,很快就好了,先垫一垫。”黎周周察觉到大嫂是不给人添麻烦的性子,便说“我和公也没吃,正好到了做饭的点。”

唐柔便不推辞说了谢。

张妈去灶屋帮忙,黎周周也没客气,张妈摘菜,他问问大嫂有什忌口的。两人说着话,黎周周还不忘让给小厮喂骡子的草料。

“我家也有头骡子,不过我爹回村了,过几日回来。”黎周周如今比在村里话多了些。

张妈“辉哥儿吃什我在不知道了,以前小时候不爱吃豆子,尤其是花,他人小,那时候没换牙,吃了花容易塞牙里,后来换了牙也不爱吃,我估摸是嫌费牙,要是牙不整齐不好看了。”

“我家公也爱护牙齿,家里买了牙粉,每日早晚要刷牙。”黎周周便搭话。

张妈摘完了菜,问黎夫郎做啥。

“我想天气热,你们坐在车里闷了一路,就做点清爽的,绿豆稀饭下火,煎点肉饼,拌两个凉菜”

唐柔坐在堂屋里,来是端端正正的规矩,可灶屋离堂屋近近的,小院子又不是郑家那院子,说话声听得一清二楚,不由心想,没见面时听公说顾秀与他夫郎,想着是什模,如何处的,她要好好学学。

如今见了,唐柔觉得顾秀和黎夫郎都是爽利性子,犹豫了再三,按道理是不该乱走动,可还是出了堂屋去灶屋。

张妈吓了跳,问柔娘怎了是不是缺什,你坐着喊我一声就成。

倒是架的唐柔刚迈出来的举动,在有些不规矩。

黎周周跟张妈说“咱们都在灶屋,大嫂一人没人说话聊天是无聊些。”又问大嫂“大嫂有什忌口的吗我中午留了两颗卤蛋,刚热好,大嫂尝尝味。”

这两颗蛋来是他和公晚吃的。

在招呼客人了。

唐柔想着是不是把卤蛋给她,让她坐回堂屋吃就瞧黎夫郎将热的温热的蛋递给她,说“壳你剥了放案就成。”

于是唐柔长这大,第一次在灶屋里站着剥了卤蛋吃。

张妈觉得这是不是不太好可柔娘没说话,黎夫郎要干活,她想了想,好像也没啥不太好的,不就是在灶屋吃个蛋嘛,她家闺女也这干,辉哥儿又不在跟前看不到。

便不提什规矩。

郑家就规矩不大,张妈又是签了工契的打工人,在郑家做了十多年,不是卖身的奴籍,规矩教条也没那深。

唐柔便在灶屋吃了卤蛋,小口咬下去,味道和鸡蛋不同,不由细声说“我原先以为是府县的话,把煮熟了的鸡蛋叫卤蛋。”

“不是,我家开的卤煮铺子,鸡蛋是卤好的。”

“大嫂你吃不吃红糖馅的我烙几只红糖口的饼。”黎周周拿了糖,家里来了客人自要好好招待。

张妈便说“要是糯米粉,这个和一些更软糯,不管是烙饼还是蒸糕都好吃。”跟黎夫郎说起她手艺的招了。

黎周周就记下,说改日试试。

“张妈教你怎做,不过这个别给小子吃太多了,小孩人小小的不好克。”

“我还没孩子。”

“这有啥,你和柔娘都还年轻,以后迟早都会有的。”张妈觉得不怕,尤其在辉哥儿这粘柔娘,想要抱孩子还不是一两年的事

灶屋里一边做饭,时不时聊两句,很快便熟络亲近起来。

顾兆与郑辉回来,见饭也好了,不过天色不早,张妈说“我和小齐子先把收拾好的行李搬去客栈,客栈里人来人往的还要打扫换被褥,辉哥儿和柔娘就留这儿吃了。”

“那也成。”郑辉说好,谢了张妈。

小齐子是小厮,搬着一箱子一笼、被褥,和张妈先去了客栈安顿。

柔娘给了钱,让张妈与小齐子在客栈吃。

坐好,堂屋点了油灯,是放了温热的绿豆稀饭,还有烙的酥酥脆脆的肉饼和红糖馅的,两道凉菜,分量足。

黎家吃饭的家伙什就很大。

要是一般主人家,开动前势必要客气说一番寒舍招待不周云云,可顾兆不是一般人,郑辉来的急,他家周周已费了心思招待了,便热情说“尝尝我家周周手艺,别客气,大哥和大嫂院子安顿好,一要叨扰一回”

“你们只管来。”郑辉放了豪言。

顾兆给周周夹肉饼吃,郑辉便学着给妻子夹。顾兆学人精这人。算了。

明明是家常菜,可不管什到了黎周周手里,做出的味总是好的。

郑辉与唐柔是坐了一天的骡车,天气炎热,车厢里自闷热,要是吃面食或者米饭,肯没胃口,在喝两口绿豆稀饭,解了渴,拌的凉菜酸酸的爽口,一下子有了胃口。

稀饭稀汤寡水的不饱肚子,啃一只饼,那肉饼滋味也好。

外皮酥脆,里头肉汁鲜有味,红糖馅的更好吃。唐柔就很爱红糖口的,一口咬下去,那里头裹着的红糖丝丝流出来,软软糯糯的。

黎周周特意把饼做的小巧,小孩子巴掌大,府县人吃食都讲究外形漂亮小巧,不像村里,尤其大嫂是女子,胃口估摸小,要是做的大了,剩下多不好。

也不知道郑大哥吃不吃大嫂剩下的。

顾兆是吃周周剩的,这会看他家周周第二个肉饼啃的慢了,便说“我来吃,你吃红糖的给我掰一半。”

夫夫俩这吃见怪不怪,倒是对桌坐的夫妻长见识了。

吃过饭,也没多留,主要是天黑了,郑辉与唐柔折腾一天,顾兆便说“我与大哥不是亲兄弟,也算是半个家人了,咱们不必客气,早早歇着,来日收整好了,我和周周再去拜访聊天,以后都在府县,不急着一时半刻的客气。”

“对,不见外。”郑辉点头,同妻子出了黎家。

第二日一大早便是去西边找牙人租房,顾兆是知道怎跑的,也十分不客气,理直气壮的蹭了郑家的骡车帮他家拉下水反正都是在西边顺路

猪肉铺子是在最西边,牙人铺子先到。

路车厢里,顾兆把郑辉抬过来一箱子的大料钱结了,问多少钱,郑辉报了个数,顾兆一听就不对,少太多了。

“你别是”他还没说完。

郑辉先抢道“给的是你价,放心吧。我爹与爷爷倒是想白送你,别说一箱子的料,就是三年也包了,不过我拒了,知道你不是这种人。”

又说“你是不知道,我这次回去和柔娘好了,家中人高兴,你和你夫郎若是过去做客,我们全家是奉你坐宾,临走时还叮嘱我多和顾秀来往,说你是益友。”

“谢谢大哥了。”顾兆便不推辞了。那一大箱子的料,真的比药店零买要便宜许多许多,这一来,他家卤煮成又能低了,回去再算。

顾兆是不知,郑辉口中的价,那是从药农手里收来的钱,没给按炮制后的算,自是便宜不少。

两人先是买了下水,再拉了牙人一同走。

路都谈好了,有顾兆在旁说道,就像顾兆想的,那一年二十两一环内的院子不好租,如今还空着,路谈好了价钱,还便宜了一两银子。

要是郑辉谈,那就人要多少给多少。

一两银子也是修葺的,两进的院子后院荒废,窗纸总要换,瓦片也要检查检查,该换的换。

到了石榴街,顾兆拎着两桶下水下来,跟郑辉交代的差不多了,如今就是去看看院子,与院子主人签了契约合同就成。

确实如顾兆想的很顺利,不到中午郑辉就办好了,买家具、修葺、糊窗这些都有小厮和张妈跑腿,郑辉选家具款式还拉着柔娘一起去了。

未出阁的大户人家小姐是不轻易出大门的,唐家虽不是高门大户,可唐柔是庶出,以前三月三巳节、庙里进香,嫡母带着女儿外出交际,十次里能有两次带着唐柔都算好的了。更别提街采买。结了婚的,要是有公陪同,倒是能逛一逛。

可唐柔嫁进郑家,之前一直拘在院子里,半步没踏出过。如今到了府县,没人认识她知晓她,身边公陪着,问她什床好,衣橱雕什花子,这都是第一次体验,姨娘以前教她,男人问女子想法,不该真的说,都是听男人的,要顺从,这是规矩,可不知怎的,就和第一次站在黎家灶屋里吃那颗鸡蛋的滋味一般,唐柔细声的真说了。

觉得这个好看,不想要那个款式。

郑辉说好,按照妻子想法来了,也是越看越觉得妻子选的好。

唐柔想,她又和姨娘说的不同了,没了规矩。

但灶屋的鸡蛋确实是好吃,滋味好。

郑家收拾院子的收拾,黎家的卤煮意,一如既往的好。中午一锅卤鸡卖的快,有时候是熟客,有时候是脸的,聊天就知道是板介绍来的,说滋味好。

卤鸡一般都是两三人包了。

下午三点一大锅卤下水,这个自从大灶砌在铺子里,香味吸引了一些脸客人后,中午排队取牌子的人变多了,可分量就那些,总是有没买到了。

有些人抱怨牢骚在队伍里闹。

黎周周便说抱歉,人手忙不开,家里公陪他做营买卖,一天都没功夫看书了,请人请早来。

夜里夫夫俩洗漱完在床互按按。主要是顾兆给婆按,揉着揉着就不对劲,故意逗他家周周,嘴同周周说正的,“都说放农假,我是偷懒松快松开,学看书有的是时,再说爹回来就好了。”

赶骡车的话,从家里到最西边的肉铺一小时就到了。

在忙一些就和村里庄稼地收成一,就这几天。顾兆不说这些了,岔开话题说起白天下午卤煮买卖的事,“今个我回后屋拿东西,是不是有客人找茬了”他一来,就有几人走了。

“说咱家量少,每次来都排空,白白浪费一天。”黎周周原话跟公学。

顾兆挑了下眉,这就是来找事的了,“什排一天自从给了牌子,中午卤鸡的功夫先到先得,买了之后各回各家,下午开铺子时也是着,就算嫌费时不吃就好了。”

买卖营就是双自愿的,他们家也没从食客身硬抢。

“明日开铺子,我守着。”顾兆说。

黎周周嗯了声,听公话。说完了正事,可不得睡了。顾兆手都没个正了,后两人闹成了一团。

其实算算,爹该回来了。

临睡前两人说。

第二日,郑家的小厮小齐子一大早赶着骡车过来,热脸笑说“我家少爷说了,顾秀买下水费工夫,让我同您一起。”

顾兆也没客气,拎着俩桶给小齐子。小齐子接了放进车里。

“大哥家收拾好了”顾兆拿了肉包给小齐递过去,说“既是赶车过去那不急,没吃先吃了吧。”

小齐子捧着热乎的肉包就啃,这位顾秀可真是爽快人,待谁都一个,从没瞧不起他们这些做下人的。

黎周周见小齐子啃得急,还给倒了一碗豆浆。

“家中收拾的利索了,家具有店里送,该抬得抬,该运的运了,约莫不出两日就能安顿好了,到时候我便要赶车回去。”小齐子说。

顾兆点点头,吃过了早点,洗了手,见小齐子也吃好了,了骡车买下水。黎周周锁了院门一同出巷子,他去买鸡。

今个有骡车回来时松快,早早把鸡、下水都处理好,该卤的卤了锅,一锅卤鸡、卤蛋卖完了,今日下水牌子也发了,两人这做晌午饭,还没吃两口,听到院子外动静。

“像是爹的声。”顾兆耳朵灵敏。

黎周周高兴,碗放桌不吃了,赶紧去院子。顾兆紧跟着出来。

院子门没关,府县门户治安紧是一回事,在黎家在巷子里口碑好,家家户户都认识,有点脸的在门口多看两眼,回头隔壁两邻来买下水都要同周周讲。

在习惯了不关院门了。

这会黎大卸了院门门槛,牵着骡子进来。

“爹”黎周周一看是爹就高兴。

顾兆“爹辛苦了。”

黎大是满脸的灰尘,如今的路不像代水泥路,天一热,赶起路尘土飞扬的,走个一两天,那真是风尘仆仆,字面意思。

尘土很多。

“黎二今年收花早,我走的时候还给装了一麻袋,不过没来及晾,这个一会要晒着。”黎大摘了帽子,掸掸头的灰,先把花交代了。

顾兆卸货下来解了麻袋口先晾着,又把车拼布门帘裹着的匾额小心翼翼抱下来,先把这个放铺子里,一会吃完饭挂,就挂在他家周周每日卖卤煮下水正后面的墙。

食客一眼就能瞧见的位置

村里花一般都是八月初收,因为七月太忙了,有些人想着歇歇缓口气,多让花在地里带几天也没啥。黎二今年七月中下收,也是看大哥回来了,便早早收了一部分给大哥背过去。

是卖个好的意思。

知道大哥喜欢吃这个,如今路远,拿着吧,小弟的心意。

黎大来是不要,可黎二赔笑腆着一张脸,就怕他拒了,便收了。

热水兑了,爹先洗漱,黎周周给爹下面条,顾兆扫了院子一块地,把花靠着菜地旁铺开晒着,一边说“爹爱吃花,晒好了,咱们做一锅盐水卤花,这个好吃。”

黎大正洗着呢,听见还有这个做法,痛快说“好。”

一家人坐吃饭了,顾兆和黎周周的饭早都凉了,面也坨了,可跟着爹来回跑了这些天比,这都不算啥。两人也不是娇气的,囫囵吃了,不浪费粮食。

吃完饭夫夫俩洗漱收拾,还有做营卤煮下锅,幸好是早处理的快。

黎大这次不是特别累,吃过了也睡了一小会,醒来精神好,还和顾兆把匾额挂到了铺子里。

下午卤煮营开张。

刚拆了木板,外头队伍已排起来了,黎周周刚给卖了几份,轮到一人,就是昨个儿在队伍里闹事的公说的,那就没错了。

黎周周要牌子,那人却说“牌子我弄丢了,不过中午我排队时你见过我的,我昨日还来了,我又排在前头,总不能不认账吧”

黎周周是记得这个人,中午他发了牌子没错的,便收了钱给打两勺,那人买到了神色高兴,正要走,顾兆说“牌子我亲自刻的,你丢了,一文钱补。”

那人先是脸一变,正是要吵,可不知道想到什痛快多付了一文。

卖完了,正是要收铺子关门时,有个人拿着牌子姗姗来迟了,口中喊“别关别关,我刚有事耽搁了,这不是牌子吗。”

黎周周一瞧这人,再看手中的牌子,不由蹙着眉。

这人就是昨日闹事的,刚买过了啊。

“你刚买过了,说牌子丢了,还补了一文钱。”

“别胡说,我从来就没来过,一直忙着,下来,连着排了四天的队伍,耽误我这大功夫,今日终于领到牌子了,你说可以回去,下午拿牌子就好,怎翻脸不认人了”

这人开始高声哭诉,引来了许多路人,是真路人还是假的先不提。

黎记卤煮意好,一勺子难求要排队,住的近的都知道,有时候今个买了,明个来晚一些就没有了,有时候耽误起来两天都吃不到,如今越来越难买了。

买不到难免是有些不快,这人一番话算是戳中了没买到路人的心。

不过明事理的路人自也知晓,那黎家卤煮做的好吃,那是费工夫,人手不足,没买到只能怪自己。可也有些路人在人群中喊,一言一句的,你说我排了四天没买到,那人说我家住的远从来就没买到过如何如何。

配前头闹事的。

没一会人又多了,七嘴八舌的开始给断官司,只看这闹事的哭的可怜,人家手里又是拿了牌子,还说三天买到,好不容易的,怎没的吃了如何如何。

黎周周答应说明日给你留一碗也不成

“各位街坊邻居看热闹的,大家安静一会。”顾兆出声了,人群果安静了些,可还没顾兆说话,闹事的便更大声哭诉,只说自己可怜,并不是故意找事的,他就是委屈云云。

后黎大就出来了,听见外头吵杂,过来看情况。

“你这小子干哭不掉眼泪,比我们村里哭坟的还假。”黎大高声说。

围观路人仔细一看,还真是,这人一直抹着眼睛怎不见泪啊

闹事的便急了,嗓门嚷着你们做买卖营的,来就不对在先,怎在还骂起食客了像什话。

“骂你啥了”黎大纳闷,“你就是没掉眼泪干嚎啊。”

也不知道谁在笑,反正刚来路人情绪调动起来断官司,这会倒真成了看热闹了,觉得那食客说自己可怜,仔细一想,这买一碗吃的,让这人说的像是断了就能要命一般。

不对劲。

黎周周开口说了原委,“这位小兄弟前几日确实来过,不过每次都排在后头,我们家量,一天发十五个牌子,昨日早到了领到了牌子,不过今天下午开了铺子,这位小兄弟说牌子丢了,他排在前头我也认识就卖了”

“要是众位不信,当时排在前头的食客和他后面的食客我认识,请来做见证也成。”顾兆就是说个客套话,认识是认识,但也是熟脸的食客,人家住哪里还真不知道,而且这会正看热闹,你请来折腾完功夫,没准对店铺不利的瞎话早传出去了。

于是便客客气气十分平和的看闹事之人,笑说“我们家做买卖从不不诓人的,童叟无欺。诸位看看,我身后的匾额,当初在村中时,这块善耕人家便是府尊大人题字赠予我们黎家的。”

人群中传来惊讶声“府尊大人题的字”

“这应该是做不得假吧”

“对啊,一个小小的铺子,还在府县哪里敢冒充府尊大人的题字,不要命了。”

“怎黎家卤煮还得了这一块牌子”

顾兆笑着和善拱拱手,说“我黎家是宁松镇西坪村一普通农户,说起来惭愧,前两年时我身体弱,担不起地里活,便琢磨肥田一事,后来做出了肥料,收成能翻一翻,这的好事,我爹淳朴念着乡亲,与村中人说了”

“府尊大人眼明心亮爱民如子,增了这块匾额与黎家,善字当头,黎家人谨记在心,这位小兄弟若是不信我黎家小小铺子,我可与你一同去府县衙门外敲鼓,你大可告状。”

闹事的

两腿发软打颤,咋、咋还闹的告官击鼓。

还有府尊大人的题字匾额

掌柜的没说啊

顾兆说着便手,嘴还同爹和周周说“家里铺子先暂时劳邻居帮忙看看,今日先同小兄弟说清了,不能污了咱家铺子名声,也不好污了小兄弟名声,这就一同去衙门吧。”

闹事的一下跌坐地,吓得脸青白,张口就说“不去了不去了,下午来买卤煮的是我胞弟,我俩长得似,是金玉酒楼的掌柜的差我们过来闹事,为的是你家的卤煮子。”

围观人群

这下是愤慨情绪又拉起来了,不过是骂金玉酒楼的掌柜的仗势欺人,竟这种下作手段来诬陷黎家铺子名声,小人行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