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 第60章 府县生活20拉粮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第60章 府县生活20拉粮

作者:路归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3:43: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六十章

“你听冯萍萍今个说的话没呸她的”黎老太是骂了句儿媳妇, 坐在己屋里跟老伴说“老二每年拿六石米,要价是八文钱一升,是便宜, 每个月也省一半不到的买米钱,咋地以前能富裕过, 现在半年多了整日找事抱怨”

“那贱胚子是嫌咱们老两口年纪大拖累,找了借口拿米说事, 以为我不知道她打的什么心思,我儿能让狐狸蒙蔽了”黎老太心里都有数。

以前也没见天顿顿吃白米饭,早晚的豆子黄米稀饭,隔几天吃个面食, 饼子馒头包子些,一个月买粮哪能费么多银子

黎老头坐得稳不急, “我们是正仁爹娘, 儿子儿媳养老子娘天经地义的,她个外人还有什么说的让她闹,早晚正仁得教训。”

“是。”黎老太点头, 说“你听听今天算的账,跟我玩什么花样,二娘每个月吃喝家里头的,我也没缺着,咋还要十文买头绳谁家的日子天天买头绳买头花, 不是当娘的己想买,全盖二娘头上。”

黎老太看得清楚,冯萍萍是想让她当二娘的恶人,黎老太当了,不在意, 一个丫头片子记恨她记恨呗,反正过几年打发出去了也不是黎家人。

“倒是耀祖的墨不舍得,哄着我买,三个月的墨一两半银子,不过大孙子花不说什么了。”

“那贱皮子一肚子的肠子,没说半点实话,正仁一月二两的银子,还不够花了呸,以前一月能攒着一两,如今我不信了。”

黎老太说了一通,觉得不成,“冯萍萍管不了家,那以后银子交我手里,我来当家。”

“不急,等儿媳妇在闹上几回,正仁烦了,好拿了。”黎老头出主意说。儿子知道,是个骨子里傲气的,冯萍萍整日么念叨钱的,没多久正仁得烦。

像黎老太猜的,黎正仁家日子没冯萍萍说的那么紧巴,帐谁都会算。是以前吃惯了便宜,如今多花价钱买心里不兴不乐意,加上最近几个月黎耀祖在学堂开始攀比墨锭,花销才大了。

以前黎家几口每月买面、黄米些便宜,跟着黎二送来的米混着吃,还有菜、肉,黎老太还养鸡,吃蛋也不要钱,还能卖钱,孩子买个饴糖果子甜甜嘴,如此一算家里日常开销差不多半两左右,剩下的半两是黎耀祖一人的墨锭和纸笔。

墨锭也没一个月一块,差不多是两个月一锭。

游家的大郎在家中说“今年五月,私塾里来了一位人叫黄二郎,家中有钱,学问不怎么好,不知道为何黎耀祖和黄二郎叫着板对付上了,黄二郎拿了徽记的墨锭,还有纸笔炫耀,黎耀祖没多久便换了墨锭。”

“哥,黎耀祖原的墨锭还多着呢,我瞧见了,黎耀祖故意摔断了扔了一半的。”游三郎补充。

徽记的墨锭半两银子,徐记的三百文,滁记的二百文。游家的两个二郎用的都是便宜墨锭,两人用的省,回来己练字那在家中地上沙盘上,练好了,再抄在纸上,一块四两的墨锭,能用两个多月。

平日里快了一个多月,慢了两个月。再节省的是游家二郎了。

“你可不能和人攀比个,半两的墨锭那是有钱员外郎才能买得起的,黎家也不是富贵人家,攀扯些干甚。”游大媳妇儿跟儿子说。

游大郎点头说知道。

游二嫂开口“大郎乖着呢,不会做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径。用惯了半两的好墨锭,黎家纵着孩子,瞧着吧指定是换不回去便宜的了。”

黎正仁家里事,游家瞧瞧热闹成。

没过多久,黎家那小小院子婆媳还起了什么挣管家的权,不知道的还以为黎正仁一月能挣个十两八两的,二两银子闹腾个不停。

转眼到了十一月,温度降了许多。卤煮意更好做了起来,天气冷了能存住东西,有的人家下午排队打了两勺的卤下水,再买些猪头肉,猪头肉晚上吃,卤下水可以放到第二天中午拌面吃。

黎周周日忙完了,跟爹说了声,拿着银钱去街面铺子买东西。

爹马上要回村里拉粮,黎周周还记得杏哥儿买东西。

来府县么久,之前为了做意,黎周周边的铺子门面都逛过,知道酒楼附近那边铺子卖布料、首饰多,首饰便算了,太贵,黎周周没打算挑太贵的。

人情往来,最好是有来有往,拿的贵了,杏哥儿怕是心里还负担重,想着该怎么还人情,也招架不住。

黎周周做营些日子,差点吃过亏,琢磨出一个道理,还是要闷着头发财,以及怕眼红的人时时惦记。

走了两刻不到到了布匹料子铺。

黎周周选了一块中等价位的,那是一块妃红颜色,瞧着比红色淡一些,还是老板介绍的,说如今卖的最好。布上头染着的是桃花图案,花瓣一簇簇的,十分漂亮。

“是南边送来的货,布上染着图案,夫郎你己穿红的好看,要是家里相公买,那挑个色。”老板拿出了另一匹。

黎周周一瞧摇头说“家中有,颜色太深重了,有没有清雅些的我相公在书院里读书。”

“有。”老板没想到面前位夫郎相公还是位秀才,是人不可貌相,取了一匹,“您瞧瞧块,竹青色,上头染得还是竹叶子,文人书都爱些,竹子四君子之一。”

黎周周见了喜欢,相公做袍子应该好看。

一问价,竹青和妃红那块一样的价钱,倒是还成。是便买了两块,妃红那块小一些,送杏哥儿的,杏哥儿己做袄子或者元元做衣裳是够了,竹绿色块要的多,做袍子要长一些。

爹和不买了,去年花了钱做了身衣,整日里在家中干活穿的旧的,的衣裳还是的,过年回村里时穿。

买了布料,还有一盒山楂糕,如今山楂下来,东西不贵,们镇上也有的卖,只是从没见过将山楂糕做的小巧,还是花瓣模样的,吃起来比镇上的好吃些。

两样便够了。

黎周周拎着油皮纸包的布料点心往回走,路过金玉酒楼正巧撞见在外头送客的徐掌柜,脚步顿了下,因为徐掌柜瞧见了。

都对上了,那然不好装不认识。

徐掌柜倒是热情,寒暄打招呼,“黎老板买东西呢今个有闲工夫,也是,家里意好,是该多出来逛逛看看。”

黎周周是问徐掌柜好,然后说“天气凉了,买块布好我家相公做衣裳。”只字不提爹要回村的事。

“是,咱们府县天气变化快,连着下几场秋雨,穿了单衣咱们来回跑干活还好,要是顾秀才一坐一天读书字那可能得冷了,清平书院在山里,一下雨潮气大。”徐掌柜笑呵呵的拉家常说经验。

黎周周听出徐掌柜好心,虽然在看那清平山根不像山,不过徐掌柜说的没错,“谢谢您提醒我了。”

“一嘴的话不算什么要谢的,呐,隔壁有卖汤婆子的,还有暖炉,小巧的一个,拿着护手也不冷手。”徐掌柜说完见黎夫郎心思不在儿,都着脸上要去看看暖炉,便笑呵呵说“黎老板忙去吧,我也忙了。”

“诶好。”

徐掌柜回了酒楼。黎周周折了两步去了徐掌柜刚指的铺子,是卖清平学院校服的店铺。

黎周周一进去,一瞧是老熟人,赵裁缝在。

“黎老板顾秀才买衣裳来了要量尺寸定做的话也快。”

“不是,我来问问有没有暖手炉子。”

“有,我拿你,个黄铜的好使,你看虽然是光溜溜的没个花样,但暖手成,不用雕花,个费钱。”赵裁缝黎夫郎挑的实用款。

黎周周点头说对,问了价钱。

赵裁缝便宜了三文,还送了一个暖炉套子夹棉款的。些都是用零碎剩下的布头缝的,平日里卖也是两三文一个。

吃了么久黎记卤煮,赵裁缝乐意便宜价,也没亏,是赚多赚少。

黎周周痛快付了账,道了谢拿了暖炉往回走。

另一头徐掌柜回到酒楼,隔着门见黎夫郎手里拎了个铜手炉回去了,便笑呵呵念叨了声“干了么多年掌柜的,见了不少人,还第一次见夫郎么疼相公的。”

会酒楼没什么客人,伙计收拾完桌子偷懒,听见掌柜的说话,都没听清说什么,凑过去拍马屁笑说“掌柜的说黎夫郎,我也看见了,一个哥儿,跟”话还没说完,被徐掌柜拍了一下。

“知道什么,桌子赶紧擦擦,耍嘴皮了,我不听你吹捧个,人家是夫郎哥儿也能己顶起买卖意,外头人人喊一声黎老板。”徐掌柜教训伙计。

都豁着老脸不要黎家赔了不是,过去的事过去了,黎家不计较了,小兔崽子还在儿拉话挑事呢。

伙计挨了训,还不知道为啥,不是想吹捧掌柜抬抬掌柜吗怎么掌柜的还不乐意听

黎正仁站在柜台后算完了账,见那小伙计规规矩矩站着,跟个鹌鹑似得,便随口卖人情,说“徐叔,是你往常挂嘴边的黎老板人又没在,在酒楼里说说也不会学出去,不用太大气。”

“行了,去忙吧。”徐掌柜打发伙计。

小伙计声声应是,不过走时看了黎正仁一眼,目光感激。徐掌柜收在眼底,小黎一句话轻轻松松的得了伙计的好,教规矩倒是背后惹一通说,不过所谓,有开窍的有不开窍的,不开窍的一辈子也是个跑堂的。

跟又没啥瓜葛。

徐掌柜的闲聊说“看人黎老板年轻,我在上头碰了一回钉子,咱们酒楼老板都要打量着,你是知道的。”

酒楼和黎记卤煮的过往,酒楼里是传遍了。黎正仁然知道,不过是听一耳朵,知道和一样姓黎,倒是巧了,再有是位黎老板年纪轻轻,二十多出头,还是个哥儿。

说实话,黎正仁觉得徐叔年纪大了,怕起事,连个哥儿都怕,不过是背地里说一说,来是个哥儿夫郎,一个小买卖叫个老板那是脸,不脸又如何

金玉酒楼的掌柜的还怕一个小铺子老板

“小黎你不当一回事。”

黎正仁说“徐叔,我听你说过,黎老板相公是个秀才,可是秀才也没啥大不了的,算了不说了,省的惹你不兴了。”

“我没不兴,你看你徐叔是副小肚肠子吗”徐掌柜软话怼了个,以为没听出来小黎话里阴阳怪气的,不过软的来一下成,岔开话说“对了,小黎你老家是不是宁松镇西坪村的”

黎正仁脸一变,笑容淡了,早将户籍迁到宁平府县,做了十多年的宁平府县人,往日聊起来都称府县人,除了前头老资历的,没人知道还是乡下人,即便知道也不敢拿到面上亲么问。

黎正仁不想回话,态度冷了许多,心想徐掌柜个老货拿乔怼。

“我模糊是记得,当年你来府县跟你师傅手下学算账,面嫩的哟,说的是宁松镇西坪村来的,我没记错吧”

黎正仁见要是再不答,保管老东西还要说出的话,便淡了说“没记错徐叔。”

“那可巧了,黎老板也是宁松镇西坪村人,之前没跟你说过”徐掌柜都不瞅黎正仁,笑呵呵说“诶呦我脑子,记得是跟你提过,原来没啊,西坪村是个好地方,出人尖尖,你不提了,找了个好媳妇,黎老板是做意好,家相公还是秀才,进了官学,还是禀呢。”

黎正仁额上青筋起了,说起是娶了个好媳妇,话里话外意思是不是想说不是入赘但和入赘差不多,是吃岳家饭的。

种羞辱,黎正仁怎么能忍。可还不等开口,徐掌柜乐呵呵的走了,“去后头看看,小黎你好好算账耽误了。”

“”黎正仁嗯了声。

徐掌柜背过身脸上笑更深了,往日里对小黎说话客气也是看在老冯面子上,可黎正仁一个后晚辈,不过是算账的,还想爬到头上不成

酒楼除了老板,掌柜的才是一把手。

黎正仁有啥可傲的

敲打完了,徐掌柜乐呵了,心里舒坦的,也不怕老冯找上门,老冯都不干了,各干各的行当,还想管金玉酒楼一摊子再说老冯也不会为个女婿说什么的。

冯家虽然一个姑娘,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己屋里头两儿子婆媳妯娌系都处的乱遭团,还有啥精力管鸡毛蒜皮的事。

再说哪里说错了黎正仁不是西坪村人么,虽是和黎老板同姓黎一个村的,可黎正仁一个账房,人黎老板顶了个铺子,招了个秀才相公,瞧瞧才是有出息的人尖尖。

把黎正仁和黎老板放一处比,徐掌柜摇摇头,都没法比的,比不得比不得。

黎周周回院子里,爹正烧饭。

“米我下锅了,酱菜和卤猪头肉我也切了。”黎大跟儿子说。

黎周周应了声,将东西放到堂屋里,卷着袖子出来,洗了手开始揉面,面团发酵好了,接着拌馅料,爹明个儿要回村,要蒸一锅荤馅包子爹带路上吃。

肉是早上拉下水猪头肉时买的,两斤的猪五花,肥瘦相间。

如今早萝卜出来了,白的,空口吃有些辣,要是上了霜的萝卜那脆甜汁水多。萝卜拌凉菜吃不香,可做包子馅好。

黎周周三两下洗好了萝卜,切成手指肚子厚的片,后灶水烧开了,切好的一盆子萝卜全丢进去等焯的差不多了捞出来,还要用纱布裹着将里头的水分挤干,然后剁碎,和剁好的肉馅搅拌匀,成了。

“爹,我杏哥儿买了一块布,还有一盒点心。”

“知道了,我明个都带上。”黎大说完,再叮嘱了遍“我都跟朱老弟说好了,我不在家几天,小六子来送货。”

黎大知道己一走几天,周周一人在家做买卖得吃紧,朱老板一听说好办,正好有一户是东面的,跟你们铺子不远,是个大酒楼

金玉酒楼的肉。

朱老板说你家的两桶下水一个猪头也不重,卖了么多年肉,面子还是有的,跟金玉酒楼赶车拉肉的说一声,让小六子跟着,包管早早的跟你送到。

话说好了,朱老板怕黎大推辞不愿麻烦,还说“到时候我让小六子送猪蹄过去,你家周周能帮我卤一把,成了。”

算是拿个还。

黎大想想便答应下来,不然周周一人大早上的要是推车过去的不成。回来把事一说,顾兆是第一个说好,还说“我都想好了,要是爹回去几天,要么我们租个车,要么我请假几天。”

黎周周然不愿相公请假,说己能忙的开。

最后的最后,不仅是小六子搭了便车来送货,郑辉听闻,说张妈借过来几天,等黎叔回来再说,“咱们兄弟二人不用客气,再说话还是柔娘提出来的,让张妈过来搭把手,黎夫郎应个急。”

顾兆便揖感谢,接受了。

时下人情系的浓厚,与你交好,有困难时那便纷纷搭把手。

顾兆原是孤儿一个,从小到大没几个朋友,骨子里是客气冷淡的,炸死到了大历,未对现代哪位朋友有过不舍,最初也是活习惯不适应,像是没有卫纸、洗澡不可能天天洗,卫条件落后。

现在不提了。

和周周成亲后,落地扎根,有了归属。

回想以前,也有很多人对有过帮助,像是朱秀才、书斋的老板、东坪村的赵夫子一家,更提现在的郑辉严谨信两位。

坦坦荡荡的交朋友很好。

顾兆心中颇多感悟,然后整理了的笔记和手抄书,打包一起,劳烦爹次回去跑一次东坪村,送赵夫子家里。

那些都是考秀才时的学习资料。

赵夫子孙子赵泽考中了童,以后然是考秀才,用的上。

当然要送赵夫子家,去东坪村,不娘家带礼物那多不好,顾兆挑挑拣拣,将周周小课抄了一遍,临时做了个儿童启蒙小手册。

后娘不是说要送顾晨读书吗,个好,书中有黄金屋

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没亮,黎大已经收拾好了,该拿的都放车上,不能忘了,送东坪村顾家的是个蓝色小包里头书小薄,送赵夫子的是厚的,有三。送杏哥儿是一块布,上头一盒点心。

黎周周昨个儿蒸了两蒸笼萝卜猪肉包子,个个巴掌大,爹的食物兜里捡了十个,路上要是饿了爹能吃,还有水囊灌满了热水。还有相公买的铜手炉,相公说现在用不上,爹带上暖手,路上赶骡子冻手。

大早上热了包子煮了热粥,烧了的碳块放进铜手炉,手炉有个铜把手,身子是穿着棉套的,样捂手也不烫,上头是一层镂空有小洞洞,能排烟。

“爹,个带上,路上手冷。”黎周周都装上了。

黎大嫌弃,摆摆手不要,说“才十一月又不是冬日下雪,不要,我身子骨好着,你兆儿安排上。”哪家男人,个天气抱暖炉了又不是姑娘家。

“爹,周周都装好了。”顾兆说。

黎大还是不成,拿个要被笑话的,成什么样子,说“我有周周缝的手套,不冷不冷,还带着帽子,成了走了走了。”

唯恐儿子塞什么手炉,那外头套的布还是花的

黎周周最后没法子只能放下,送爹出了巷子口。黎大坐在车架上,回头让两人送了,赶紧回去吧。

一大早的冷嚯嚯,送啥啊。

黎大赶着骡车,路上没啥人,空车走的轻快,到了城门跟前等了约一刻才开了城门。

边黎周周和相公回院子吃了饭,收拾妥当,顾兆看那手炉还放在桌上,家周周心意,便拉着周周手一同捂手,说“好暖和啊,东西好,我字手冻了能捂一会。”

“的能用上”

“那然,我家周周是未雨绸缪,现在天还不冷,买了便宜,要是等天冷下来下了雪,要是再买可能还排不上号没货了。”顾兆说的夸张。

黎周周笑起来,“我买的时候还一排呢。”

“反正周周买的好,能用上,我今个上学带上。”老婆都装好炭火了,不用浪费。

“好。”

相公好乖啊。黎周周笑着想。

回村是空车,加上路已经走过几次,熟悉的很,黎大坐在车上不用走,骡子长大了,不怕些重量,因此赶着路快快的,中午到了宁松镇,黎大想了下,进了镇子买了一坛酒,一些瓜子花,到时候再去一趟十里村,送朱老四了。

么一耽搁,到了西坪村天已经黑了。

黎大进了村口跳下骡车,牵着骡子往回走。有村里人见是外人,凑近了一看,“黎大回来了”

“诶,叔,是我。”

“今年收成好,托了你们家的福,你猜怎么着,我家里有一亩地出了六石。”

黎大惊呼“多啊,那定是叔伺候的精细。”

“哈哈哈哈你小子现在咋还会说话了”

没一会听见静的都出来了,围着黎大,一言一语的。

“农闲了等着你回来拉粮,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是种黎家田说的,稻米收拾完了后,挑着好的饱满的黎大装,知道黎大才回来,屋里一定没热水,也没吃食,便招呼黎大去家吃饭,男人还说“家里不是买了肉吗,切了半斤,做上。”

“成,有啥。”媳妇便回去烧肉,是干脆,半点不心疼。

半斤肉有啥心疼的她家种了黎大家的田,只需要交两斗,她家占了大便宜了,吃个一斤两斤肉都成

另一人也说“伯,屋里要是没铺盖卷,来我家凑合睡一晚,我腾个屋”

黎大回来日子也是顺,十月家家户户收了粮,上了粮税,瞧着屋里堆的麻袋,收成好卖了银子多,如今又有空闲,租黎家田,得了黎家的好,那热情回馈黎大也是然。

人穷志短,富裕了腰板子也直了。

是没种黎家田的,可那肥料法子是黎家的,因此个个热情不耍嘴皮子。

黎大回了让住过去的说不用,至吃饭也说不了,有包子。

说了一通话,黎大牵着骡子回己院子,没一会之前说让住过去的小辈担了一捆柴火过来,说“叔,你一走几个月,屋里不住人一定潮,心疼柴,把炕烧上,暖和暖和。”

还有来黎大收拾屋的,位年纪大,黎大要叫婶子的。

“有啥的,三俩下好了,你一个大男人,周周也没在跟前,要你折腾铺床,还不知道啥时候。”

王阿叔过来送的热水,连着家吃的能拿出手的一盘豆腐炖肉沫送了过来,还有粗粮馒头。因为黎大回来的意外,所以是有啥拿啥。

刚说炖肉的人家,男人亲端了一碗肉菜过来。

如此一来,黎大在村里回来日子是很顺顺当当,直接吃上了热乎的,有的没走还听着唠了两句。

“府县开销大,周周做了个小买卖,一天天的不停歇,我打个手帮一把,不然周周早上光是去买下水一来一回俩时辰,午饭都没空吃。”

“不过算是开销包住了,还成。”

黎大说的中不溜,大家伙听了觉得还是村里日子舒坦。

没一会人便回去了,有啥话明个说,让黎大歇歇。黎大饭也吃完了,送饭的人家便收回去,都不用黎大沾手洗。

点了一盏油灯,黎大擦洗过,进了里屋,刚婶子帮打扫过屋里没什么灰尘,炕也烧起来了,被褥放上头一会烘暖了,半点潮意都没。

黎大便脱了衣裳,倒头睡,还有些不习惯了。

第二天是家家户户都知道黎大回来了,种黎家田的便背着东西亲送黎家院子里,有花、黄米、稻米、面粉,怕了虫,没全磨成面粉和去了稻米壳。

原是说好两斗,然是多了,还有家种的菜也黎大装上。

府县吃个萝卜都要钱,萝卜谁家院子不种个几排哪还用花钱买。

“叔,是我娘腌的鸡蛋酱,让一起送过来了。”

“腌萝卜、酸菜两坛子。”是送花的人家。家旱田不多,以前舍不得拿来种花,今年种了黎家田,花收成好,卖到镇上又是一笔进账。送两坛菜有啥。

几乎是人人都样。

黎大在村中吃喝是包了,黎二也过来大哥送东西,刘花香光宗也跟着,端了一碗炖鸡,起码有半只鸡,还有一大碗白米饭。

“哥,我知道你不乐意去我家吃,我你送过来,你嫌。”黎二求好说。

黎大说“知道了。”没说谢。

黎二才兴,刚送了东西的,大哥都说谢,一家人能说谢字吗。

刘花香和光宗留儿帮忙收拾,不然乱糟糟的怎么装车上黎大便取了包裹递光宗,“是周周在府县杏哥儿买的,一盒点心一块布,光宗你跑一趟你哥送过去。”

“好嘞大伯。”光宗接了包裹走。

刘花香倒不是馋杏哥儿东西,是想瞧瞧府县的布长啥样,她家光宗跑的倒是快,像是她能眛了杏哥儿东西似得。

光宗到了王家,一边进一边喊人,杏哥儿听到弟弟声,出来问咋了,“你又惹什么乱子了”

“啥我又惹乱子。”光宗不爱,从府县回来后已经很懂事了,爹娘都夸呢,“我跟你不计较,呐大伯拿回来的,说周周哥送你的。”

杏哥儿一听兴,“大伯回来了周周回来了没”

“没。”

杏哥儿有些失落,听弟弟说“不过大伯说了,今年过年回村过,说是根。”

兄弟俩说话,王家院子长辈也听见了,如今农闲男人都在家。杏哥儿公爹听闻,夸赞说“你大伯说得对,是咱们西坪村的人,那根在西坪村,出去了过年要回来没忘。”

女人是不在意什么不的,都好奇周周杏哥儿买了啥。杏哥儿打开一看,是一盒点心,用木盒子包着,是个点心匣子,拉开一瞧。

因为黎周周怕山楂糕路上被颠碎了,还用布包着,又放在买的布料上头。虽然有几块裂开碎了角,可大部分都完好的。

“还是花的造型,也不知道咋做的,么好看。”杏哥儿婆母说。

一共九块糕,杏哥儿捧在手里心里兴,让婆母公爹尝。是送杏哥儿的,老两口把年纪也不馋嘴,推辞不下收了一块分掰开尝个味,剩下的全孩子甜甜嘴了。

杏哥儿大嫂了一块,弟弟一块。剩下收着。

花花造型配上府县出品,王家人是夸到天上去了。

不过府县家山楂糕味道是比镇上卖的好。

收了点心,不是到了布上了。杏哥儿拆开包着的纸,刚见了个花儿,移不开眼,说“布上还有花。”

镇上卖的布都是一个色,深的浅的几种样子,以前黎周周东坪村顾奶奶送的那件袄子颜色算致了,可杏哥儿手里块更好看。

不是大红色、红色,是说不上来的色,柔和着的红,上头还有深一些的桃花瓣,五个花瓣攒成一团,分散开来,看着喜庆漂亮。

说杏哥儿没见到过,稀罕的移不开眼,王家的婆母和大嫂也是,碰都不敢碰,怕弄脏了坏了。

“要不少钱吧”虽然布看着不多,够一件袄子或者元元做一身。

杏哥儿哪里知道多少钱,心里沉甸甸的暖烘烘的,一直觉得周周对不亲近,只是话多巴巴的赶上去说,如今知道不是样,周周没忘了,还想着惦记着,成了。

人是复杂的,当时杏哥儿也酸过黎周周,可黎周周一走又想了,最终还是对黎周周的情谊占了大头的。

块布,杏哥儿一直没,没舍得元元缝啥,也没舍得己做,后来还是听说周周怀上了有了身子,才起来周周未出的娃娃做了件小衣裳,剩下的布才了起来。

事现在不提了。

黎大拿了东西去东坪村,两村近,脚步快,一会走到了,去了一趟赵夫子家,抬手敲门,里头开门是个年轻妇人,估摸着是赵泽的娘。

“你是”

“我是西坪村顾兆的爹。”黎大没客套,直接把东西递过去,说“兆儿在府县念书,知道你家赵泽要考秀才,是以前学习的东西,让我次回来送一趟。”

说完不等回话,黎大便走了,还要敲岳家的门。

等人没了影,屋里头赵泽阿奶声问“谁啊”

“是顾秀才的爹,来送书了。”赵泽娘把包裹递婆母。

赵泽阿奶还念叨“顾四过来干什么,你说西坪村那家的爹。”

屋里头出来的赵夫子一听送书便急忙过来,翻开一看没一会眼眶湿润,“没想到顾兆还记着,还记着赵家。”

读书不易,纸笔些不提,最贵最难得的是书资源。

赵夫子年纪大,知学识跟不上,可家中也不富裕,供不了赵泽去镇上念书,如今顾兆送来了外头的书,还有一些顾兆己摘抄的笔记策论,对赵家来说才是至宝。

五脏六腑如今都诉说着感、顾兆好人、赵家的恩人。

另一头李桂花不是样了,得了黎大送来的包裹,一听是顾兆让送的,不由一喜,府县的什么稀罕东西,还特意跑来送一趟,没想到顾兆嫁出去成了黎家人还惦记着顾家,不枉费当初一家子走时她送了钱。

然后一拆开,一薄薄的书

李桂花大字不识一个,翻来翻去几页,“没啦一个”

顿时心里窝火气,可黎大已经走了,顾兆在府县里头,骂也听不到,只能抱着顾晨磨牙嘀咕说“我知道那小子不可能安什么好心眼,合着耍着我玩呢,还是亲儿子好,小晨伶俐,以后定要有出息,让你娘好好出一把风头”

至那三字经启蒙读物,李桂花眼不见心不烦不知道扔哪里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