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 第70章 府县生活30一年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第70章 府县生活30一年

作者:路归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3:43: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七十章

初九一大早到的府县院。

顾兆和爹把车上的货先卸了下来, 黎周周就不管这一摊了,他去烧火做饭,有么吃么, 烧了一大锅的酸菜汤片面,里头还放了肉片。

都收拾好了, 灶屋饭香味飘出来了。

一家三口堂屋吃过饭,还没歇片刻, 听到头动静,黎周周说“好像是小树的声,去。”

“跟周周哥一起去。”顾兆玩笑说。

黎周周知道相公闹他,两人一起去头, 正好是车夫赶停了骡车,柳树从车棚里跳了下来, 严谨信后下, 神色是要柳树小心些,可还没来及说,这不是黎周周和顾兆出来了。

“周周哥”柳树了周周哥高兴, “带了柿饼,阿奶做的特别好吃,你留了一大盒”

他们家院有柿树,秋柿结了摘下来不吃,就放在太阳底下晾晒, 等晾晒干了,落霜的时候拿出去冻一冻,特别好吃和甜。

刚嫁到严家时,严家穷,连口糖都吃不起。严家女眷心疼小树这哥儿, 在她家吃苦受累还要干地里活,就变着法的小树多做吃食补补。

柿饼香甜,柳树也爱吃,往年冬日里坐炕上取暖能吃两三不腻的。

“谨信快把柿盒拿出来。”柳树唤男人。

严谨信本来搬东,先把柿盒拿了下来盒还是他去年买点心的木盒。

点心吃完了,木盒漂亮精致,严家人洗干净没舍得用它装别的,这次柳树说要带柿饼周周哥,严母便把藏着的木盒掏出来,让小树拿着装,好体面。

东并不贵重,细枝末节可对黎家的重视。

黎周周也不客气,接了过来,说“堂弟杏哥儿炒了一盒炒面,一会你分一些,你早上冲着当早点喝。”

“好啊好啊。”柳树也不客气。

今年回去,柳树算里银,一共六十三两。

男人从学院搬回来的第一晚就他交了二十四两八百钱,这是严家过去一卖粮食就把钱儿的所有积蓄。

严谨信平日里很省,吃饭住宿不花钱,除了休沐花柴火钱洗热水澡,平日里都是冷水擦洗的。日常纸笔墨锭开销先用每年奖励禀生的四两银,自然是不够用,可能会动家里的一两二两左右。

去年十月请假回去收稻米,又带回来了严家六亩旱地六亩水稻,扣了自家吃,卖出去了十五两半银。

零头柳树拿出来打算阿奶婆母公爹买些东回去,家里人的衣裳已经有五年没换过新的了,今年都换了。

银还是没带回去,带回去了,家里人也不放心提心吊胆的嫌多,柳树就把钱藏在小院里,不过一回家,大包小包的拿着,新布新棉花还有一匣的糕点、果、肉。

等进了屋,门一关,没了人,柳树才开口说“阿奶娘爹,你们别嫌花的多,都攒着呢,就一人就攒了二十五两银,连着谨信这些年家里的钱,现在咱家一共六十三两。”

就、就六十三两

小树一人就二十五两了

严家人能吓晕过去,咋就这么多,不是说好了一月一两银吗。严阿奶本来还觉得她们买这些新布浪费了,有这些钱留着小树和谨信吃些好的就成了,她都一把年纪了,穿啥新衣裳

可一听小树嘴叭叭算账,顿时脑瓜都嗡嗡的。

“阿奶你还不信了,在吃食上没抠着太多,谨信午在学校里头吃免费的不要钱,是在周周哥家吃,俩平日就早上和晚上那两顿,一月买了米面花二百多钱,剩下的一百吃菜、肉、蛋,三两天一次荤腥,还有柴火,倒夜香的钱,差不多一月半两银花销。”

柳树最开始是抠着紧,三百支出,后来不是涨了工钱,加上他干活吃得多,不然下午那一顿吃了,等夜里男人那么他三回,肚咕咕叫。

真没太省,就是他男人还买纸笔勤快了。

“你瞧,谨信是不是养的结实了些都是喂出来的。”柳树很骄傲的,还用拍拍男人胸膛,硬邦邦的多结实啊。

严谨信便肃着一张脸过去,柳树正跟家里人吹牛,一时没注意到,还挺乐呵又多拍了两把。

反正柳树发了豪言壮语,“好好干,要是咱家谨信以后高了,不管是去哪里当府尊,都能咱家买大院,到时候爹娘阿奶咱们一家团聚,不田了”

严谨信在旁边一言不发,因为知道小树这些话肯定是听黎叔学来的,要是当府尊县令的话,朝廷有安排的住房,不用另买了,若是运气好在京谋了差事,那肯定要买院

不过一切还早着。

严谨信便听着小树叭叭的画大饼。

这年是柳树吃的最有油水的一年,因为严家人知道家里底丰厚了,小树也辛苦,便没过去那么抠搜,杀了鸡,炖了小树拿回来的猪肉,小树在屋里啥也不干就等着吃了。

全让男人干了。

知道初十开铺做买卖,柳树很积极的,初六就跟着男人出门,因为要先走到镇上租骡车,可千万不能晚了。

初十做买卖,黎记开张了。

十五过后第一天开学,郑辉是踩点到学校的,没别的其他原因,就是舍不得柔娘和女儿。去年九月九,郑辉妻唐柔发动,生了一下午,傍晚时红霞满布,生了女儿。

小名叫莹娘。

年两人回家过年,唐柔查出有孕三月,当时郑家父辈祖辈是不愿意儿媳孙媳妇再陪着郑辉到府县上学的,这可是郑辉这一房第一孩,上头的长辈紧张着。

夜里关上门,郑辉问妻是留家还是跟他一起去,唐柔自然是和相公一起去府县,好不容易两人感情和睦了,自然不愿意分别。

后来郑辉这混不吝的,一通耍懒死缠祖父祖母,郑家才勉强答应柔娘过去,只是那次去,不仅张妈陪同,祖母身边伺候的婆也跟了过去,还有小厮小齐去了。

就不让小齐再回来了,留着骡车方便柔娘出门,或者临时有么急事。

是以,去年黎家生意忙,黎大回村拉粮,没了人,郑辉说借小厮过来跑两天,黎周周和顾兆都是推了,宁愿自己租骡车,顾兆还把郑辉说了一顿。

嫂现在有孕在身不方便,若是家借走了骡车,到时候嫂要有么急事怎么办知道大哥是在意你情谊,可咱们兄弟情谊再大,也不及你和大嫂的夫妻之情。

反之,若是你和家周周并列,那自然是选家周周了。

根本没有这可比性

顾兆直接就把重婆,兄弟往后放放挂脸上了。

时下有些读书人重气节,一般话就是么兄弟如足这类,可顾兆不一样,兄弟就砍两刀,婆第一不用说。

郑辉得了一通教训,回去跟柔娘说起来,他倒是不是说把柔娘往后放,而是着也没啥大事,柔娘在家不出门,借几天应急而已。

唐柔知道相公心意,这人心底纯净,为人义气,也是她平平安安月份稳了,黎夫郎客气了云云。

郑阿奶的婆倒是一顿夸顾秀才,这小厮是家里二少奶奶安排的,即便是柔娘现在没事,哪怕放着也不能借去了,若是万一呢黎家做生意重要,还是柔娘肚里的郑家血脉重要

黎家识大体,二少爷是小孩心性简单了。

唐柔六月时,还差三月要生,郑家派小厮催了几次,不敢搁府县生产,还是回来吧,有你祖父在,心里也踏实平安,可不敢让一家人提心吊胆了。

于是延误到了月末,正好是农假,郑辉亲自送妻回去。

九月唐柔便在平安镇宅里平平安安生下了第一孩,她第一胎生的其实略有些艰难,幸好一家人都在,尤其是祖父的一碗汤下肚,才平平安安顺利了。

第一胎是女孩,唐柔还有些提心,怕郑家人不爱。她嫡姐早年也是第一胎女孩,结果坐月时,她婆母就她丈夫安排了两通房,后来嫡姐第二胎生了男孩,可头的通房生了庶,比嫡姐的长大了一岁半。

那通房抬成了妾室。

为此嫡姐心里记了许久,就因为第一胎是女孩,婆母从插,才有了后头打她脸膈应她的事,这可是一辈的。

可那能有么办法,嫡姐高嫁过去,自家门户低,婆母她立规矩的,即便是心里不痛快,可还是要谨小慎微的低眉顺眼伺候婆母,做贤惠大度儿媳妇。

若是以,唐柔便丈夫安排通房伺候了,她在宅了,丈夫在府县,没伺候暖被窝的,加上她得了女孩,做正妻的规矩还是要懂的,可现在唐柔便不这么做,她着能拖多少拖多少时日,便没提。

没成,郑家得了女孩可高兴乐意了,孩的洗三、满月酒、百日宴、一周岁才刚出生宴席安排了一年的了。

早早打好的长命锁、金镯全塞了。

家里人高兴,郑父书信府县读书的儿,家里人便围坐,你一言一语,交代郑父都记上,郑母说小孩白嫩漂亮玉雪可爱,郑阿奶便讲柔娘一切都平安好着呢不用担忧,郑父书面严肃说九月九申时一刻大娘落地啼哭,郑爷爷喜气洋洋指挥儿说记得添上,咱家大娘生下来是天上都是红霞,好兆头。

洋洋洒洒细枝末节都加着,这样一封三页厚的家书便到了郑辉,郑辉是自己了两遍,安耐不住激动兴奋之情俩兄弟念了两遍,又珍重放好,说家大娘起么小名才好。

郑家女孩这一辈从玉,郑辉是绞尽脑汁的了半月,才得出的名字。

莹莹光辉,便定了莹娘。

顾兆和严谨信自然是捧场这位傻乐呵的爸爸,举呱唧呱唧鼓掌,念到好名字,莹娘一定平安健康顺遂。

郑辉一高兴,请了俩兄弟吃酒。

顾兆严谨信没有推辞,狠狠吃了一顿大哥的女儿酒,么时候论他们俩啊。

如今算日,莹娘半岁了,天冷哪怕年收完了,春寒料峭的,唐柔也没敢带女儿来府县小院住,还是在家,因此郑辉是拖了又拖,最后一天卡点到校。

回来就跟俩兄弟嘚啵比划,说他家莹娘多么多么可爱,多么多么漂亮,反正一副有女万事足的模样。顾兆故意拿着话笑话大哥,郑辉也不介意,丢了一句你懂么,家莹娘以后定不能远嫁最好留在和妻身边

顾兆和严谨信一对视,发出善意的笑声。

今年秋闱,三兄弟是谁都不下场试一试,郑辉不提了,以还有这么念头,可如今得了宝贝闺女,一心在女儿身上扑着,才来学校没几日就惦记今年农假回家了。

后来郑辉说现在精有些分散,过年在家疏于学业,还是不下场浪费时间了,一来一回折腾两月没了,不如像严谨信说的那般等一击即。

那就是后年的秋闱了。

三人定了目标,校园生活是紧张严肃,只有回到家才略有片刻轻松。

另一边,黎记卤煮的生意照旧好。七月农假时,严谨信又是孤身一人回去务农,柳树还是走不开,因为七月接了宴席的活,郑辉回平安镇了,顾兆在家里放暑假,帮一把忙,不用请小工。

这一年过的十分忙碌,匆匆到了年末。期间郑辉农假从家回来时,还带了一份信,是头铺里小田写的,托郑秀才带到府县黎哥哥家,他知道秋了农闲黎大伯要回村拉粮食,正巧能顺路捎回去,知道阿爹不识字,还说可以拆开了,麻烦黎大伯念阿爹听。

郑辉觉得稀奇,谁家写信还要经一拆开了转述,不过也知道是小田的孝心,带顾兆。

既然能便好奇,问兆弟小田写的能说吗。

顾兆拆开一

“能说,小田信里说今年年末能回家过年。”

郑辉

就这还用写信跟他口述一遍,他传了就成。

也不知道小田怎么回去。郑辉说家铺学徒每月发银钱,不多,一月二百钱,管吃住。估摸是小田攒了一年,觉得能租车了。

黎大听了信便说,那就提早一日回去,先去平安镇接了小田好了。

顾兆黎周周都没意。黎家便是这样,日一天天好了起来,能顺帮一把不费么功夫的那就帮一把。

于是年末算账盘点。

黎周周现在越来越有气度,黎记铺的生意,顾兆这一年几乎没怎么问过,因为婆说一切都好都顺利方便,有时候忙不过来了,周周就提早请了人打了招呼,反正是独当一面的大板了。

软饭男顾兆婆鼓掌和蹭蹭贴贴。

“三场婚宴,一场百日宴一场满月宴还有一场大寿”

“夏季卤毛豆花生,冬日天冷了皮冻。”

平时就是经常卖的,卤下水、排骨、猪头、猪蹄、鸡鸭每天各两只。开销大了,可赚的也多,自然辛苦是辛苦的,这六场的宴席都是后半夜开始卤,半夜要收拾准备,请了小工过来。

如今算完,今年赚了有八百三十两,刨去本三百八十两,小工工钱六两,还有苏狗娃家十两,以及小树的工钱二十四两,最忙的时候有五月,每月再加一两,算下来二十九两。

年末,黎周周照旧包了十两银。

小树应得的大红包。

刨去家开销二十两,今年落下的银有三百七十五两。能过好年了。离过年五天,黎家就收了铺,黎周周要采买年货回村了。

去年回去,黎周周发现杏哥儿没元元做新衣裳,问了缘由,杏哥儿说他买的布好舍不得剪了用,今年回去黎周周杏哥儿再买一块。

还有二婶应该是生了,不知道男孩女孩,也带了一块布。

村就是这样,带点心糖果不如带布实惠划算,东吃完了就没了,可一块布能裁剪新衣,起码能穿两三年。

既然黎家这边走动今年拿的礼厚,那相公那边也不能薄了,往年不走动三伯伯家,今年黎周周走起来,日没那么紧俏了,他攒的银钱够买院了,那就走上。

二伯三伯家的礼略微贵两分就成,肉、糖、酒,这样就成了,不拿布了。本家和阿奶自然是除了这些礼,还带了一块布。

黎周周着岳母买一块布,之阿奶穿身上那件袄,岳母就很喜欢一直惦记着可没舍得买,至于阿奶,阿奶年岁大了,买意头好的

“相公,阿奶买银镯咋样”

“可以啊,买年货叫上,咱俩一起去挑。”顾兆说。

黎周周略为难,“和小树约好了。”

顾兆

黎周周便笑了,放下里的纸笔,过去凑相公跟,声音放低了,说“小兆相公生气啦”

“嗯。”顾兆一搂着婆腰,脑袋搁婆的腹肌上,抬眼说“周周叫一声兆哥哥就不生气了。”

黎周周脸都臊红了,以相公诨叫他周周哥,可如今在床上,颠了倒,喜欢叫他婆、弟弟,明明他比相公大的。

“兆哥哥。”黎周周还是叫出了声。

顾兆便笑的快乐,正正经经的应了声。

他家周周赚的钱,怎么花就怎么花。

后来挑了天,黎周周和小树出去逛街买东,他是亲戚买年货,小树也是,还能商量下布的花纹,镯的款式。

黎周周买了银镯,实心的厚厚的扁扁的,上头雕刻了寿字福字还有祥云图案,柳树说好,不过没阿奶买,说“和谨信不在家,还是不显露的好。”

是这样的。

镯花了二两银。

因为要去平安镇接小田,都已经到了,那自然要拜访,于是郑家也买了礼,不过不贵重都是点心糖果,单独大嫂的孩准备了一件长命锁,也是二两。

又买了布、点心、糖这类的,等肉和酒回镇上买。一天买完了东,第二天一大早,收拾妥当各回各村了。

黎家先去平安镇接了小田。

郑家人十分热情,郑辉早早到了家,一通引荐介绍完后,就说“快来家莹娘。”

后头张妈妈抱着孩出来了,裹得厚厚实实密不透风,到了堂屋才揭开客人瞧,小莹娘小脸圆乎乎的,眼睛大,葡萄般的黑亮,鼻小巧,头发浓密又黑,脸蛋红润,一就是被精心养的。

小莹娘不怕生,一双眼圆溜溜的转瞧着生人。

郑辉是爱的不成,炫耀显摆嘴就没停,郑家长辈就笑话说当父亲了还不着调,黎大便说他要是得了这样漂亮可爱的孙女也疼爱的紧,一天八次的吹嘴还不嫌够。

这是说的实话。

郑家人听了自然是说到心坎里了,人家夸他家孙女呢。

既然说到此了,郑辉爷爷一眼瞧出黎大心思,说要是不介意两小辈瞧瞧,平安脉。黎大当即是一口答应,那当然好了。

兆儿进门也有五年快六年了,周周肚一点动静都没有,黎大能不愁人嘛。他害怕是以周周下地干农活累着了。

郑祖父仔细的小两口了,说一切都好,就是顾兆有些火大,记得去去火气。

那就是周周没事,得兆儿再补补

哦,火气大,还不能补了。黎大才起来,那就下火喝凉茶。

吃过饭接了小田,黎家人赶车走了。

等一走,郑家人乐呵笑说“黎家父说话都直来直去,人也厚道,听王妈回来学,说当初黎家生意忙不开,二那没成算的还说把小齐借过去,那时候柔娘还怀着,先被黎家拒了,顾秀才还教训了一顿辉哥。”

“教训的好,就该。”郑父说。

这没轻没重的,幸好二儿身边有顾秀才,要是心眼多算计重的,他不得愁死了。

所以说黎家送便宜药材,那是多少都不为过。

这一走就是两天,期间在村里借宿一晚,后来去镇上买了礼,满满当当的这才到了坪村,刚到村口王家王二狗娘出来了,瞧黎大一家回来,没好脸。

为啥,因为当初是黎大把她孙接走了。

这都快两年了,还没到孙,也不知道她家小田咋样了。

结果就骡车上跳下来年轻后生,先鞠躬弯腰说“黎大伯周周哥顾秀才家到了,谢谢劳累你们了,先回家了。”

“成去吧。”黎大点头,瞧王家门口那婆了。

小田都走进了,王二狗娘还没认出来,后来还是小田叫了声阿奶,王二狗娘才抖着声不敢信不敢认的说“小田真的是小田”

这才哭嚎说孙儿回来了,小田回来了。

院里磨豆的王阿叔一听,撂了里的推磨就往出走,到了门口瞧儿,这才一年多没,小田比以在家时壮实了许多,头也长高了。

“阿爹”小田脸上终于露出笑。

王阿叔了儿,眼眶红了就哭,小田阿爹擦眼泪,说“阿爹不哭,在郑家过的好,真的,掌柜的听是顾秀才介绍过去的,都照顾,师哥们拿当弟弟疼,去年过年没回来,师哥们还买饴糖吃,师父也叫回去吃年夜饭”

“啥师哥师父”

“郑秀才父亲认了当徒弟,现在在医馆跟着学医。”

王阿叔都愣住了,这他虽然不识字,可医术这些都是自家的门道功夫,哪里有传人的就王家这一豆腐,要不是王二狗不乐意学嫌苦嫌累,也轮不到他的。

更别提医术学医了。

“郑秀才以后要当官,郑家的医术不能断了传承,所以师父和师公就在学徒里面挑徒弟教,是去年去了年关才被收了当徒弟的”

小田跟阿爹说的细致,还说师父他把脉他调理身体,说他是胎里带来的不足

王二狗爹娘听了一半就说是王阿叔没生好小田,怪罪王阿叔。小田不乐意,便郑重说“师父说了,定是阿爹怀时劳累了没吃好才会造成的。”

两口一听顿时没了声。

才一年半没,小田貌变化大不说,最主要是有能护着他阿爹了,说话一板一眼的像成年人,能靠的住了。

王阿叔听儿说在郑家的日,恨不得黎家顾秀才磕头去。

黎家这年过的热热闹闹,年三十时,王阿叔换了一身干净最新的新衣,收拾妥了,带着昨儿去镇上买的肉、酒、糖,还有豆腐,知道顾秀才爱吃冻豆腐,特意冻了一晚上。

拿齐了厚礼带着小田过去拜年。

王阿叔要黎家磕头,那黎家自然是拦着不让了,后来礼收了,心意也领了,说以后小田和王阿叔日顺利过的好就成了。

之后就是走亲戚。

二婶刘花香又生了男孩,大名没取,小名叫臭蛋,一直等着黎家顾秀才到家了,抱着臭蛋让顾秀才取。

顾兆

黎家这辈男孩,取得是光宗耀祖,那就跟上么平安、健康,二婶绝对不要,嫌不够发达。

“建功立业有些大了”

顾兆话才说一半,正绞尽脑汁,他也是取名废柴,就听二婶一拍板说“不愧是读过书的,这好,臭蛋就叫建业了。”

还是两头都沾,二者取一字。

二婶鬼才。

顾兆忙说“这名字叫太大也不好,以后要是臭蛋真念书出去了,容易被同窗拿名字说事,这名字朝大臣歌颂当今圣上的还差不多。”

二婶一听膝盖软差点跪了,那当然不能要了,万一被拉去杀头咋办。

“小一点小点好,小点平平安安。”

“那就健安,健康的健,平安的安。”

黎健安便定下了。

二婶得了一块布还有礼不说,她家幺儿还得了新名字,高兴了,在村里逢人就说黎家今年她家拿了么么,还她拿了一块府县的布,好稀奇,正好健安裁了做衣裳。

杏哥儿也得了新布,裁了用了,加紧了元元做了一身。

黎家人,人人有布,就连嫁出去的杏哥儿都得了布,东坪村人来买豆腐,这话自然传到了李桂花耳朵里,李桂花气的半死又酸的不成,酸溜溜说“好歹也是兆儿的娘,照顾了这么多年,真不至于一块布都得不上吧。”

“后娘她也是娘啊。”李桂花酸的不成了。

她知道顾兆性,硬的那绝对来不成,只能来软的。要是敢上门强硬问黎周周要布,那顾兆护黎周周的样,布肯定是要不到,更多可能把他家小晨要吃的肉都骗走了。

结果没等几日,黎周周和顾兆来拜年,照旧先去大伯那儿,她听村里人说刚了,两人拿了许多东,瞧着十来样

不可能吧

今年拿这么多,顾兆变性了

“哦,去完他大伯家,还去了二家,样今年走了齐乎。”

“顾秀才在头赚钱了咋就这么大方”

“那就不知道,不过之听桂花说黎家好像在府县做么小买卖,没准今年光景好赚了些银钱回来顾秀才贴面。”

“要说啊,桂花你变着法从顾秀才那儿碰,还不如软乎了对着黎夫郎上些心,黎家是黎周周当家做主。”

“顾秀才念书花钱,谁赚钱谁辛苦可不是谁当家。”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一哥儿当家的。”

这话就是笑话顾兆顾家了。可李桂花不嫌被笑,还觉得有道理,过去几年顾兆每次回来,嘴上说的干的都是以黎周周为主,当时她也嫌过,一好好地大男人怎么被哥儿欺负头上了。

她当时还有些轻视黎周周,拿婆母的架,可架没摆起来,先被顾兆在黎周周跟逢低做小的样打了七零八落,如今村里人一说,李桂花顿时脑眼清亮了。

可不是嘛,黎家那就是黎周周做主,她以奉承顾兆错了。

黎周周顾兆其实先去的赵夫家,不过没坐,只是拿了顾兆在府县官学的笔记送过去,这比拿么礼,赵夫还要爱和重,泪纵横的拉着顾兆不放,可其感激。

之后才大伯家,没多留,喝了一口茶的功夫。三位伯伯家拿的都一样,唯独阿奶礼重了些,多了一银镯。

这镯厚实沉甸甸的,黎周周掏出来,顾阿奶先急了说么都不要,这东这般的贵重,咋就拿这么重的礼啊。

兆儿入赘嫁过去了,那就是黎家的人。

周边这么多村就没过谁家嫁出去的闺女回来拿银首饰的。

黎周周便说今年光景好,送阿奶是他们做小辈的一些心意。那边顾兆是嘴甜变着法的秀镯,上头雕的么刻的么,是府县里的工匠做的,阿奶戴上了定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两人一通哄说,顾阿奶才收下了,只是眉眼笑着,嘴上严厉说“以后可不许花这么多钱这婆买首饰了。”

“成呀,您过大寿咱再买。”顾兆笑着哄太太。

顾阿奶那严厉样就没了,这俩孩。

“也不是心意,都是周周孝敬您的,读书平日里花销还要靠周周养,是周周做买卖辛苦赚的。”顾兆当即吹婆彩虹屁一大箩筐。

顾阿奶这般年岁当然知道孙儿这是捧周周,让她念着周周好。

那确实。

黎周周虽是哥儿,样貌不,头又高,可却是没话说的利落能干孝顺勤快

本来没过年,顾阿奶还跟大儿媳嘀咕说兆儿进了黎家,这都多少年了,黎周周那肚咋还没动静虽说生了孩还是跟黎家姓,可好歹也是兆儿的娃娃啊。

顾阿奶不满意这一处,本来还过年两口回来说道说道,要记挂上心,哥儿不好怀生了,那就去郎,要记在心里。

可如今这么一打岔忘了干净,等能起来时,顾阿奶便叹息说“周周做生意买卖供着兆儿读书辛苦,算了算了,他们两口的事就不插嘴了。”

太太得了银镯,顾兆大伯娘也羡慕啊。

她家闺女以后嫁出去,别说这沉甸甸的银镯,就是拿银耳环,她都能乐坏了。

顾兆入赘上门,得了黎周周这样的夫郎,真是享福了。

走完了二伯三伯家,两家当然是高兴得了礼,还不用烧饭招待黎周周和顾兆要去四弟家吃饭,那边才是正主家。

李桂花是在门口盼啊等啊的,终于到了小两口的身影,先往俩人上瞧,一还是满满当当的不由脸上挂着笑,隔了十来米就迎上去接人了。

“累不累辛苦了。”

“知道你们回来先去你阿奶,赶紧回,屋里炕烧热着,还有水饭,就等你俩到屋能吃了。”

李桂花说完夸周周,说黎周周有本事,孝顺,今年去你两位伯伯那肯定是周周主意了

算是拉着顾兆踩着顾兆黎周周抬轿。

这主意确实是黎周周的意思,不过黎周周不喜欢别人说他相公不好,就说是两人一起的念头,“今年买卖略好了些。”

李桂花就知道果然是黎家小生意赚了钱。

等到了屋,背着两人拿么礼,李桂花瞧着沉甸甸的,拆开油纸一瞧

天爷呀

她竟然得了一块布

这是府县的布吧

李桂花摊开了,这花色这颜色,可比婆母当年过寿时穿的鲜艳新鲜,料也好,真真是怎么夸都夸不过来。

当即怒去又炒了俩荤菜添上。

吃饭时李桂花招呼黎周周多吃些,俩儿要是吃多了还要瞪,“让你周周哥吃。”

顾父在旁边掉脸,因为之虎头铁蛋喊黎周周大嫂,李桂花这么一叫,不是黎周周这哥儿抬了面么。顾父当即不乐意了。

就算是他儿入赘,那在他家也得尊着他这公爹来。

顾父在那儿咳嗽婆娘摆脸色,可李桂花就当听不,顺打了一碗汤让男人喝了顺顺气,心里,叫大嫂能咋,也不以多她拿一块肉,可现在不一样了,黎家黎周周挣钱,要是顾兆那没良心的孝顺她这后娘,那也不用等这么久了,还是巴结黎周周强些。

没听顾兆说这布都是黎周周选的。

“周周来,多吃吃肉。”李桂花热情招呼,笑的那叫灿烂。

一顿饭吃的是乐乎高兴,唯独顾父可能心里不舒坦有些消化不良吧。

苏家送完了礼和十两银。

黎家又回府县了,当然捎了小田一块过去。

村里人人都知道小田现在学医,这可了不得了,以后那就是郎大夫,光坐在那儿伸指头把脉就赚钱了,谁家不病,不得尊着大夫么。

于是村里对着黎家一家更热情客气了。

自然也有念头,让顾秀才把他家孩介绍郑家。

顾兆说“小田能被郑伯父收了当徒弟,是因为小田自己有些天赋,能吃苦踏实也会识字,旁人都是在药材铺里当小工的。”

当小工还要去那么远,村里人便讪讪后退不了。

也是小田早,得了这么机缘。

后来人人都夸王阿叔当时的决定,羡慕不已。那王二狗爹娘便屁话都不敢吱一声了,加上过年小田回来,明显是大了,赚了钱都王阿叔,如今两口认清了,他们俩以后还要靠着孙靠着王雪,当即乖顺不再胡闹了。

康景五十四年,发生了件小事。

清平书院有学生告了夫,说顾兆家做生意,应该夺了秀才功名。反正是说的很难听,一口一贱商人家,一口一铜臭味沾着满身。

然后自然是被打脸了。

顾兆说家营生是夫郎家的生意,在府县衙门有登记,他家贫寒,夫郎为了供他读书才辛勤劳作,结果换来校友这般诋毁如何如何。

最后结果自然是这位告状精赔礼道歉,因为顾兆的卖惨他说了被欺辱至此不活了。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把戏其实放学校里头也很好用,而且顾兆占着理,他能放过这处处骂他家周周的告状精才怪

后来赔礼道歉加上罚米粮,以及打扫学院宿舍一学期才作罢。后者很丢人的。为啥没罚银,因为该告状精是乙班学生,没有廪生银拿。

过了约十多天,朱秀才朱理才找到顾兆道歉,说是他说漏了嘴,之和告状精经过黎记铺时,瞧生意很好,朱秀才就多嘴说了句这是甲班顾兆家里的,但他没过这人会告状。

顾兆信朱秀才应当不到借刀杀人这招。

只是他家生意好,朱秀才心里估计也酸了许久。

便接受了道歉,郑重说朱兄以后择友还是擦亮了眼睛,乙班也不过如是,不必为了学识去处处迎合对方。

顾兆是心里有气,说话重了些。当场朱理就臊的面红耳赤,他确实因为对方是乙班,巴结讨好,多问问人家请教学识,所以对方好奇黎记铺,他就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没到顾兆心里一清二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