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错拿了女主剧本的咸鱼 > 第116章 第116章

错拿了女主剧本的咸鱼 第116章 第116章

作者:秀木成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3:57:3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于是,在暮春最后一天,这场从北到南波及了小半边国土战事最终落下帷幕了。

徐文凯当夜点了兵,次日一大早就亲自率军星夜兼程赶赴北疆去了。

不过临去前,他连夜重新布置了津北防线,并将指挥权以及留下泰半精锐悍将交到另一当世名将老帅朱世嶂手中,并委大将奚尚良及徐五郎辅之。

徐文凯带走十五万北军,剩下也有将近三十五完强将精兵,哪怕杨延宗同意了停战,不该松懈也绝不能松懈,徐文凯依然做了最全面最周密防范。

杨延宗并不在意,毕竟他也是这么做,把信任都放在一纸和书上那是最愚蠢事情。

杨延宗命人在津南筑寨,拆卸了津水渡,重新在傅山关、虎坡、太丘及章门一线利用地利布防,空出八万兵马之后,旋即下令分四路,加强青梧至郑中关隘防守兵力,西北对外边军他先前没动过,如今北戎虽没碰,但他也立即调整了关防政策及兵力布置。

他一动东线关防兵力,津南那边也立即作出相应调整,两岸兵力现都是比较持平。

做好了这一切,杨延宗才携着苏瓷及孩儿,缓缓西归。

离开江陵,通临原秣子道进入西南,之后转北上,他们目标是南郑。

南郑即郑中首府,郑中即古汉中,古汉中上联西北下连西南,汉中平原土地肥沃物阜民丰又地理位置关键,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杨延宗日后军政中心打算就安在南郑。

时间也不赶,杨延宗带着妻儿缓缓徐行,沿途还了解了一下舆论风向以及百姓情绪之类。

结果还行,由于战火完全没有波及关内,沿途百姓生活没有任何变化,大家心里不害怕,在酒馆食肆里讨论得热火朝天。

如今言论还可以,先前十王争储,民间热议就至少能凑上几百个戏本子。

现在也不例外,西南西北郑中百姓作为地盘易主当事人,大家说得那叫一个唾沫横飞。

路上杨延宗和苏瓷还特地停下来听了几处,总体还行,生活没变化大家都不恐慌,另外民间不少消息灵通人士已经打听出来了,说江陵那边涉及战火,被下地盘,老百姓也没怎么样,就是头顶官换了。

这就好啊,老百姓不最关心这个吗担忧情绪一去,就有人说了“梁刺史就是这杨督人,我觉得啊,这杨督应是可以”

梁文亮,杨延宗心腹之一,刺史是当地最大父母官了,这梁文亮是个干实事好官,官声一向极好极得百姓爱戴。

这人这么一说,不少人纷纷点头。

前期,当地官员作为标杆引导极其重要,杨延宗微微颔首,对梁文亮甚满意。

很好,攘外之后,就该安内收拢民心了。

这么听了几轮下来,总来说,民间对易主总体来说是不排斥,和杨延宗预料一样,老百姓过日子,求不多,唯一注重其实是自身环境安稳。

所以说到最后,他们更担心反而是以后会不会进入王朝末年天下大乱纷扰时期。

这后面杨延宗和苏瓷也就没再听了。

车轮辘辘,不疾不徐,路程不太遥远,花了小半月时间也就到了。

路上还算悠闲,不过到了郑南之后就忙碌起来了。

百事待接手,不管是杨延宗及他麾下一干人等,都忙得简直飞起。

杨延宗第一时间先是去巡视关防,期间不断颁下政令指示,他把苏瓷母子送进郑南刺史府之后,就飞马把自西北一直往最南边毗邻安南关隘重镇都亲自巡检了一遍,以确保万无一失。

至于苏瓷,也忙碌得很,首先内政人手紧缺,尤其是财政,非杨延宗笃信者不可委之,苏瓷原本就是管着他私账,现在有些私账将会归进公账,杨延宗索性把这方面事情交给她了。

除此之外,她还负责移民营。

后者也是一项非常非常重要工作。

自打停战以来,西北西南各关就迎来了一大波移民。

他们带老携小,推着车担着担,有牲畜还带上牲畜家禽,最远徒步不远千里,先后来到了西南和西北。

虽然累,但一张张淳朴脸上都是对新生活希冀。

这里头,甚至还有阿康寡母,以及已经垂垂老矣爷奶,后者已经不大能走了,是阿康娘和以及带队派人推着走了几百里路过来,帮忙人有时也没空,就是邻里前后你帮一把我帮一把帮着推车。

在他们到那一天,阿康还特地向苏瓷请了一天假去接,苏瓷马上就批了,并让他带去了几句问候。

这些人,都是原来分散在各个庄子、村落,或者在原籍拿抚恤金。他们都是杨延宗麾下伤残兵卒或者阵亡兵士遗下家人,他们或多或少,甚至长期,接受父亲儿孙曾经上官抚泽。

他们甚至很多都重新组成了一个新村落,村内都是和他们一样人,连村长都是杨延宗上面安排下来。

这次杨延宗自立门户,他们都决心跟着迁移,舍弃熟悉家园和故土,不远辛苦千里迢迢跟过来了。

为了安置他们,郑南郊区正在密锣紧鼓兴建着房舍作移民新乡。

这事交给旁人杨延宗是不放心,最后苏瓷亲自接过来了。

从划地到建房,从安置到入籍,都是她一手一脚亲自安排。

房舍用是青砖,院墙和畜生圈用是土胚和篱笆,没有建得特别好,但也一点不差,保持和附近乡镇差不多水平,苏瓷连日后融入问题都考虑到了。

杨延宗回来后,还特地抽时间亲自看了一次,苏瓷没问他满意不满意,但他目中流露愉悦从没在她面前掩饰过,那心情也是一连保持晴好了很多天。

另外值得一说是,颜氏终于去世了。

本来老大夫说,哪怕服过药也远不至于如此,但颜姨娘和杨延信在她面前身死对颜氏打击太大了,那天过后其实她就病了,病得还挺重,之后药也停了,但最后今年她还是病逝了。

杨延宗得知消息后沉默了片刻,之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杨延宗兄弟就一个亲娘,不能凭空消失,索性就正常发丧,白事不繁不简,颜氏最后葬在郑南东郊枫平山。

枫平山很高,是西南与郑中交界大山脉云仓岭支脉,进了郑南城地界,大半个郊区都能看见它。

车轮辘辘,这天从西郊码头回来尚早,经过枫平山不远时,挂起车帘刚好对着那边,苏瓷见杨延宗看着颜氏新坟方向有些沉默,她把调皮捣蛋儿子塞进他怀里,笑嘻嘻地说“去新乡看看吗差不多都建好了。”

距离杨延宗上次去看,又过来三个月。

古代房子建得挺快,经过大半年建设,现在一乡四镇二十八个村子已经全部建好了。

新乡东接宿乡,南邻桐乡和郊道,据底下人禀,大家和两边乡民都融合得挺好。

车夫轻甩空鞭,啪啪车头调转往另一边去了。

离得远远,便看见簇新房舍和平整乡道。

马车沓沓沿着碎石子路,不疾不徐驰入。

夫妻俩今日出行还是很低调,普通大车,车身和亲兵衣饰没有任何标识。不过进来之后,还是很快被认出来了,主要认得苏瓷,苏瓷经常来,阿正等人混了个脸熟,不需要靠标识来辨认了。

很快,就有乡民送上肉菜,菜是刚从地里拔,选最好,肉和鱼也是好不容易舍得给家里添口肉割,一见苏瓷车,这些乡民立即兴冲冲把家里最好东西都包了送过来,有更多人在远处见礼。

很快,车板前面就堆着一大堆肉菜,直到真放不下了,后面人才依依不舍拎着回去。

杨延宗没有露面打算,苏瓷便撩起一点车帘,微笑冲行礼乡民招手“谢谢你们,好了,都回家做饭吧。”

当然,除了肉菜之外,还会有些麻烦事,车架走了一圈,正要离开时候,他们听见有人吵架。听说是一家老鼠药药死了一头羊,不料后者去讨公道时不慎把对家小儿子头给打破了,花了很多药钱,比羊钱还贵,双方就着要不要赔钱这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连村长都按不住。

正头秃间,两家见了苏瓷车,就想着让苏瓷来评理。

这活儿苏瓷之前也常做,新迁入时尘土飞扬鸡飞狗跳,乡民百样性情各种鸡零狗碎摩擦肯定不断,不过他们都很信服夫人,因此苏瓷忙正事之余若碰上了,总会时不时处理一单。

她也很乐意。

她处理起来也格外高效,格外让大家心服口服,多难搞人家也不会再胡搅蛮缠了。

看见大家纷纷望过来,苏瓷撸撸袖子直接就跳下车了。

大家七口八舌给夫人问安,小孩子也兴奋地歪歪扭扭给见礼,苏瓷经常给小豆丁分糖吃,因小孩子都不怕她,一见了她就团团簇拥在她身边,有两个小还光着脚丫子一边一个揪着她裙边。

苏瓷笑了笑,乐呵呵摸摸他们小脑袋,抬头认真听两家苦主诉说前因后果,以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补充。

冬阳和煦,云卷云舒。

午后阳光落在黄土夯村坪上,她一面认真,时不时点头,粉脸红扑扑,精致眉眼映着冬阳,金灿灿一片。

杨延宗微笑看着,抱住在他大腿上蹦跶着要跳出车外去娘亲身边凑热闹胖儿子,“元宝,元宝,娘忙着呢,咱就在车里等啊,好不好”

大元宝小朋友撅起嘴巴,不大乐意地答应了。

杨延宗拍拍他胖脑门,把已经一岁多胖儿子放在大腿圈着。

他惬意往后仰靠过去,只觉得前所未有轻松。

肩上重担,有人分过去一半。

这些乡民过得好一分,他心里就舒服一分。

杨延宗闭上双目,他侧耳,微笑听着窗外她隐隐约约清脆声音。

苏瓷回来时候,双目明亮,笑容灿烂,她笑着说“好了,不是大事,大家各退一步就好了。”

她被车辕上肉菜绊了一下,接过大胖儿子颠了颠,还兴致勃勃对他说,看见了有什么冬菜,什么肉,菜要怎么做,肉又怎么做。

车辕尽是泥泞,都沾在她裙摆上了,她一点都不介意,还看着十分欢喜。

苏瓷挺珍惜这些肉菜,这是乡民们对杨延宗心意,她吩咐阿正叫人回去打听一下大概都是谁送,回头以另外形式贴补回去,普通老百姓吃顿好菜好肉也不很容易,她不肯白收了,更舍不得浪费,念叨着琢磨这个怎么做那怎么吃,用不完得赶紧分到亲卫营去了。

最重要是让杨延宗吃到了。

杨延宗微笑听着,不管她怎么安排,他都说“好。”

说着说着,苏瓷还建议“新乡建成了,我们回头还得建些简单规条发下去。”

有人凶一点,胡搅蛮缠一点,有人更可怜更孤寡一点,这是在所难免,简单规章制度,还有后者日常怎么适当帮扶,这些都是要考虑。

杨延宗道“好。”

他目光柔和,不管她说什么,他都说好。

苏瓷斜了他一眼,往他怀里一扑,在他脸上不轻不重咬了一下。

大元宝咯咯大笑着,也一跳跳过来,加塞在他爹怀里兴奋又蹦又跳。

杨延宗把这两个大宝贝都搂在怀里。

一家人嬉闹了一番,胖元宝嚷嚷口渴,苏瓷拧了他肥腮起身倒水。

回头时候,看见杨延宗倚在窗畔短榻,胖元宝盘腿坐在他大腿上,扣着爹爹手不知在玩什么,杨延宗低头看着,斜阳落在窗畔,照在他侧颜上,他敛去锋芒,眉目恬静温和。

车轮辘辘,人声渐渐抛在身后,他们拐上官道,离开了新乡。

不过这个方向,还能看见簇新篱笆和房舍。

这个男人,经历过母亲扭曲和兄弟背叛,都始终不改初心,太难得了。

他从来没变过。

苏瓷给大胖元宝喂了水,找了个机会,悄悄凑他耳边,“我男人真帅。”

帅呆了

杨延宗眼睛一下亮了起来,侧头睨她,悄悄咬了一下她耳朵。

两人趁着儿子没注意,偷偷碰了一下额头。

彼此眉目中柔情和笑意,满得几乎要倾泻而出。

等回到了家,安置了有点缠人胖元宝小朋友,夫妻两人渡过了一个极其缠绵夜晚。

最后他咬着她唇,“等元宝再大点儿,咱们就再生一个吧”

苏瓷困得不行,赶蚊子似,“唔,以后再说吧。”

一夜冬雨,气温又降,只是在柔软帐内,两人体温交缠,暖融融感觉不到一点凉意。

今天苏瓷起晚了,模模糊糊中,她感觉有一双手,细细给她把锦被掖了又掖。

那力道又轻又柔,让人清晰感觉到对方满腔柔情。

苏瓷好像就咪了一会儿,不过等她睁开眼睛时候,天色已经大亮,杨延宗也早就出门了。

她躺在被掖得紧紧被窝里,听着淅淅沥沥雨声,不禁笑了一下。

他当时动作太轻柔了,以至于,苏瓷都有点舍不得掀开被子了。

她正打算赖床赖一会儿时,忽听见房门“咿呀”一声,苏燕探进来半个脑袋。

“妹啊”

她确定杨延宗确实没在,一步跨过门槛就溜进来了。

苏燕神秘兮兮凑过来,有点兴奋搓搓手,告诉苏瓷“妹妹,我告诉你,我找到一个了,很帅”

苏燕最近在物色自己赘婿人选,她年龄也不小了嘛,但她想来想去,最后还是觉得在流民堆里捡一个比较好,毕竟不喜欢可以直接踹了,半点麻烦也不会有。

她找来找去,终于在这趟出任务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超级满意。

苏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