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开局一个亚空间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灭绝的科技文明(5000字求订阅!)

随着消息的传来,张然从来没有如此振奋过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仿佛有一种名为辛酸的泪水,要从眼眶中跑出来一样。一时间他几次张嘴,居然都无法说出话来。

此时此刻,他想到了地球母亲,自从太阳消失后,人类就躲在地球母亲的地热中苟延残喘,整整十年。

地球母亲的地热,就好像乳汁一样,养活了全人类

一直到办公室里的零同学,情不自禁地哭出声,他才渐渐从那种狂喜的感觉回过神。

这个消息是他近年来听到过的最好消息

在这种激动的情绪下,他甚至从零手上抢过果冻,恶狠狠地亲了它一口。

只是很可惜,张然并不受“果冻”同志的爱戴,很快,如同震动棒一样的高速震动把他的双手给无情地甩开。

“亲一下又怎么了”张然非常不爽地呵斥道。

果冻好像被吓住了,待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装死。

总而言之,一颗行星摆在了眼前,不管是刀山火海,还是什么外星生命,摸了摸储备在东方磐石号的一万颗氢弹,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感。

包括周成峰、郭伟强,以及一大波的工程师以及科学家,都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开发这个星球,不管这个小世界能不能住人,都想办法开发这个星球”

“如果没有什么灾难,那我们就不走了”

再接下来便是漫长的动物性实验,人类必须得确认,这个三维世界能否住人。

要是不能住人,就会显得很麻烦

实际上很多初步性质的实验,已经让科学家们产生了忧虑微生物的死亡速度比正常世界更快。

不过就算不能住人,也没什么。

人类只要不停地挖矿,运回亚空间,只要有足够的生产力以及时间,甚至在亚空间中重新弄出一个星球来也不是不可能啊

另外,第一艘无人探险飞船,已经在第一时间发射。

第一批次的卫星,就在这艘深空探险飞船当中。

这么大的消息,自然没有隐瞒的必要,民间很快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这一年的发展,大家看在眼里,昆仑山社会确实进步神速,经济发展很快,电脑、手机之类都能够生产了,大家也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衣服,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改善。

但只要是真正的有识之士,都知道资源匮乏的问题依旧存在,特别是最重要的稀土、锂之类的元素已经消耗过半。所以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物价高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根本不需要政府特意关照,民众早就自发地节约资源,食物的浪费其实很少。

这种节约并不会带来本质上的质变,但勤俭节约的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所以在发现行星的第一时间,很多工人们便开始在网络上探讨,只要资源问题得到充分解决,人类会有多大的提升云云

在昆仑山论坛中,有一位博士便科普了目前的资源窘迫状况“我们连核聚变的红利都还没有吃透,理论上核聚变的出现,是能够让我们的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甚至迈入**都是有可能的”

“但距离真正的极大富裕还差了很多很多,我们需要更高的科技,以及更多的资源。”

“没有资源,我们生产不了太多的机器。而先进生产力需要机器,科学研究更需要机器。”

“还有储能设备,也就是电池。电池这东西可实在太重要了,几乎各行各业都用到而电池最重要的元素就是锂,高比能低成本高安全,一时半会间其他的电池很难代替。”

“大家可不要误会,石墨烯电池并不是完全的碳元素,它也需要大量的锂元素,因为其原理是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

这一条科普,点赞的人数居然高达百万

“原来如此,我们如果能得到这颗行星就好了啊上面应该什么元素都有吧,它将会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园。”

“真怀念以往居住在地球的日子啊。”

有很多矿工基因深处的“挖掘本能”开始跃跃欲试。在过去的三年里没什么矿物可以挖的,顶多只有一块陨石能够挖掘,而陨石的开采也用不了太多的人,也挖的差不多了,于是这些矿工改行的改行,换业的换业。

结果,突然间发现了一颗星球,这些老兄弟们迫不及待地聚集,申请去星球挖矿的人数,居然有足足10万之多

民间的探索热情极高,而相关部门的行动效率也很快。

在当天下午的两点钟,政府准时召开了相关的会议。

每个人的心情都很美妙,外星人“果冻”成为了第一功臣,驯养师“零同学“”,前所未有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零不喜欢社交,非常不喜欢,她偏好于躲在殿下后边,当一个没有灵魂的保镖。为了顾及她的心情,张然只能让她坐在右手边的位置。

一位天文学家率先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惑“各位,首先解答一些基本概念,这块三维碎片,大概率是我们的本宇宙的一些地球坍塌后,残留下来的特殊空间结构,并不是所谓的平行世界。”

“三维碎片的形成原因还有待研究目前的观点是,宇宙大撕裂后,会有少部分的宇宙膜没有发生真空衰变,从而保留下来。”

“这些保留下来的宇宙膜,一部分会通过自我蜷曲,产生一个小宇宙。”

“对于小宇宙,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不再另行解释。我们手中有16个可以利用小宇宙,其中3个可以住人,我们的伊甸园避难所,就建设在小宇宙内部。东方磐石号上,有一千多个规则各异小宇宙,组成了我们的曲率引擎。”

“但还有另一种不自我蜷曲的宇宙膜,会产生一块三维碎片,按照我们目前的理论模型,生成这种三维碎片的概率是3左右嗯,不算特别小。”

张然听着这位专家的讲解,突然得到了前线发来的侦查报告,快速浏览了报告后,整个人猛地顿了一下,陷入沉思当中。

“老周,你看这个”

坐在左手边的周成峰,也同样呼吸凝滞住了。

讲台前的这位天文学家继续说道“三维碎片是对外开放的,不像小宇宙那样是封闭的,任何物质都能够轻易地进入或者离开。当然了,它也没办法像小宇宙那样,随意地携带。三维碎片是没办法移动的,它只能被引力所影响。”

“故而,这一块三维碎片,很可能是行星引力撕裂周边空间后,天然形成的空间碎片,恰好将这一颗行星,包裹在了里边”

“我们的运气相当不错,恰好遇到了3的概率。”

在舰长室中,一大堆专家、学者、军人,正在热情讨论行星探索的问题。

“3的概率其实也不算小了。”

“不不不,这种三维碎片,可能比我们预想中的更多一些。”另外一名研究宇宙的教授摇晃着脑袋,发表了不同意见,“我敢打赌,我们的理论是有很多谬误的”

“我觉得可能远远大于3”

“不,不可能,这种三维空间形成的概率,3已经是高估了,真实概率可能只有百分之一。”

三维碎片的诞生概率到底是多少,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对科学家来说很重要,他们为了这一点争论不休。

但对工程师以及军人而言,又并不是太重要,具体的原理他们没必要多管,反正,一颗行星摆在了人们的眼前,那是多大的幸运啊。

过了一会儿,更多的人聚集在舰长室中。

屏幕上播放出了第一手的侦查内容,各种的数据以及照片,都是前几天发射出去的探索卫星拍摄到的。

导致这个一千平方的大房间中,闹哄哄的一片。

“诸位,诸位,请安静一下现在开始未知行星的第一次探索会议。”

谷atsana 张然重重地咳嗽了好几声,才让这群几乎处于狂热状态的专家,不甘不愿地闭上了嘴巴。

“恭喜各位的辛勤努力,也恭喜全人类,我们在经历11个月的旅程后,寻找到了一块可以容身的三维空间”

“我们又能亲眼看到正常的世界了。”

啪啪啪

房间中响起了一片热烈的鼓掌声。

张然切换了屏幕中的内容,说道“这一块三维碎片,大体是圆球形的,直径约莫179万公里,在这之外便是高维宇宙。”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各位进行相关的科学实验,以进一步了解高维宇宙的性质。”

“我们在财政赤字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一直都是支持科学研究的。目前的经济状况,还算宽裕。”

高维实验室的霍教授立刻说道“我们在高维宇宙航行的11个月,已经收集了不少数据。特别是最后的一个月的数据非常充分,诞生了一些新的猜想。”

“我们需要新的仪器来验证这些想法,主要是中微子的探测装置,价格不会很贵,大概2个亿的经费”

张然转过身子,看了霍东先生一样,2个亿的经费确实不算多

现在的一个大型核聚变电站,就要一两千亿的投资这一两千亿是一劳永逸的,用上好几十年都不成问题,平摊下来每年都能够产生数万亿的gd,肯定是赚的。

结果大名鼎鼎的霍教授居然只要两个亿的科研经费。

他甚至隐隐怀疑,两个亿去研究中微子,真的够用吗

他不由得心中好笑“老霍,你变了,变得抠抠搜搜、小心翼翼的了,以前都是大嗓门。暴脾气,不给经费还要发脾气。”

“哎,老霍,赶紧搞出一点成果,支楞起来啊。”

不过表面上却没有说这些,点了点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目前的主要发展核心“合理的要求,你们尽管申报。如果我们确实在星球上获得大量资源,预计今年的财政还是相当宽松的。”

这一点在未来的很长时间,不会改变。

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半导体,不就是为了发展科技吗,难道真的给所有人都玩上手机游戏不成

霍东轻叹了一声。

没有成果,连呼吸都是错误的啊。

审批2个亿的经费,也只能战战兢兢的了。

张然倒也可以理解这些教授内心的压力,他也不再催促些什么,就任由他们发挥吧有时候给的压力太大,患得患失,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再说说行星的问题吧”

“大家也知道的,我们在3天之前,发射了几颗人造卫星,目前这三颗卫星已抵达星球上方,传回了第一手资料。”

“它的重力环境是地球的085倍,比地球更加小一些。”

“由于失去光照,地面极度寒冷,其表面的大气已经消失了,大部分的气体凝结为固体,在星球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当然也有不少地热地区,积雪比较少。我们的红外线探测仪,能够清晰看到星球上的地热区。某些区域还有温泉存在。”

“地热的存在,说明这颗星球的内核还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

“至于星球的磁场也是存在的,大约是地球的122倍。”

说到这里,张然再一次停顿了一下,在屏幕中点出了一张图片“另外,我们还在行星上空,发现了人造卫星”

“意味着,这里曾经存在过,和我们一样的科技文明,而且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会议室一下子变得非常安静。

这个消息就显得很重大了

在场的好多人呼吸都凝滞了,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星球上居然还有文明的存在。

而且还科技文明

一个个都开始绞尽脑汁,思索着这些信息到底意味着什么。

“科技文明的出现,意味着有很大的问题啊”说话的是参谋部的赵伟超,“既然这颗星球有地热,也有科技文明,星球保存地又还算完好,上边的科技文明去哪里了”

“就像我们人类,哪怕太阳消失,还是能够依靠地热以及地下避难所苟延残喘一阵子。”

“但如果无人能够存活肯定是发生了什么。”

赵伟超的意思很明显,不应该小看任何一个科技文明,特别是绝境中的文明,能爆发出多大的潜力,没有人能够知道。

张然摇了摇头“不知道是否有幸存者,但是,天空中的卫星似乎不再工作,没有发射任何的电磁波。星球上也没有人为的电磁波痕迹”

“好吧,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卫星使用暗物质通讯或者中微子通讯,但我们的专家讨论后,觉得可能性极低。三维世界中,电磁波永远是最为经济的方式。”

张然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我们派遣出无人飞船,正在尝试着捕捉这些人造卫星,大概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能把它们带回来,到时候便能够进行物质解析了。”

科技文明的出现,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因为很多人都想到了,对生命报有极大恶意的虚空变形虫

高等文明制造的矿机

虚空变形虫能够感应到物质的存在;果冻,也能模糊感应到大量物质的存在;其他的硅基生命呢

这么大的一颗星球放在这里,人类真的是运气最好的那一批吗

可能不见得吧。

这样一想,人们心中就产生了一种悚然的感觉。

还好东方磐石号,没有冒冒失失地进入这个地方啊

“有没有可能,这个科技文明,提前预测到了灾难的发生,就像我们人类,当初也知道灾难发生。”

“但他们并没有预测到这里形成了三维碎片,他们的母星依旧能保持完整,所以阴差阳错地全员离开了呢”坐在第一排的林秋月,用清脆的嗓音问了一句。

“可能性很低,非常低。”高维实验室的霍教授道,“如果他们能携带所有人口离开,说明他们的科技实力远高于我们,阴差阳错离开母星的概率其实不高。三维碎片的形成概率,就连我们人类都能推算。”

“如果他们不能携带所有人离开,那么星球上的人口去哪里了呢”

“要是灭亡了的话,我们得考虑额外的风险。譬如说,是不是有类似于虚空变形虫的强大硅基生命,导致了这个种族的灭亡。”

“这颗星球的地热似乎过于旺盛了,仿佛在地核深处发生些什么譬如说,挖矿万一从地底爬出大量的怪物,我们是否有战胜的可能”

这个问题,无人能够解答。

但这么想都有一种不妙的预感,慢慢地浮上心头,这里他妈怎么会有一个文明呢

还是灭绝的科技文明,好端端的灭绝干什么

不灭绝也比灭绝了要好啊

不灭绝双方还有沟通的可能,还有和平共处的可能。

但灭绝了,只能说明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