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开局一个亚空间 > 第一百四十五章 领先了100年

开局一个亚空间 第一百四十五章 领先了100年

作者:最终永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6 15:14:0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天才本站地址

但令人感到悲伤,令人感到震撼的是,西巴迪文明,终究没有回到自己的母星,战胜自己宿命中的敌人。

来这里的只是人类,幸运地捕捉到了这一个时光礼盒。

按照卫星上边的原子钟,距离这个文明的离开,已经足足三千年了

乐观的,昂扬向上,精神满满,誓要成为伟大文明的西巴迪人,最终的结局,没有人能够知道。

三千年,弹指一瞬,对于整个宇宙甚至多元宇宙而言,真的和一秒钟没什么差别。

但对于一个生命周期不算太长的种族来说,确实是非常漫长的数字了。西巴迪人的平均寿命大概是70岁,他们的个体发育速度比人类快得多,在5岁便能够生育,如果按照10年一代人,那便已经经历了300代人。

张然叹了一口气。

任何的人生理想与宏大叙事,在无穷无尽的空间与时间面前,都算不上是什么了。

谁也不知道300代之后的人类文明,到底怎么样了。

或许吧,他们自己都不觉得,能够重新回到母星,于是留下了一份小小礼物。

如果有另外的智慧文明来到这里,能够得知他们曾经的存在。

记住网址26ks

这些礼物在时间的销蚀下,依然完好,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终究等到了下一位主人。

“感谢他们留下了一颗星球。”

“更感谢他们,让我们知道了,残酷的宇宙中还有着一丝丝的温情,也有着值得交流的友情。”

“祝福他们”

可能发展地更加强大,又或许化为了宇宙尘埃,永久地消逝在了这个无穷广阔的世界。

房间内沉默了三分钟,没有人发言。张然轻轻敲了敲桌子了一下,说道“各位,不必为他们感到悲伤,祝福这个文明吧就连他们自己都是积极向上的,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为他们感到悲哀呢”

“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遗产,感谢他们,给我们指出了前方的道路”

再接下来,众人又开始了交头接耳的讨论声。

翻译工作的完成,特别是后边那些介绍科研成果的信息,确实带来非常大的帮助,光是一些只言片语的信息,就足够让人类进一步地了解西巴迪文明。

这个文明的科技水准确实比人类,领先了100年

张然稍稍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即便他们没有回到自己的母星,但我们没有必要为此感到沮丧,真正的战士永远都是百折不挠的。”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甚至连时空的流速,都不一定相同。我完全不觉得,他们已经消亡了。”

“各位,振作起来,努力发展我们自身,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还能够彼此遇见,进行友好的交流”

那可是理论理论啊

高维实验室的霍东教授,眼睛焕发出了神采,呼吸声沉重,盯着手头上的资料一言不发,整个人的心神都沉甸了进去。

关于引力波望远镜的理论,在金箔上写了少量的公式。

譬如说,引力波望远镜,他们已经研究出来了

这玩意的重要性,实在是不言而喻,没有足够精度的引力波望远镜,人类在高维世界中就像睁眼瞎一样,完全没办法观察,只能够借助智商不高的“果冻”同志。

还有关于宇宙的某些理论,也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水平

西巴迪文明留下来的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这个文明并没有发展出真正的曲率技术,他们只能够躲在小宇宙中,才能在高维宇宙中航行。

但小宇宙又没有任何运动能力,故而西巴迪文明的科学家一直在想办法获得动力,哪怕极少量的动力也比什么都没有来的更好一些。

曲率航行对于人类而言,实在是过于高端,完全没办法破解科学家们已经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就连入门这一步,都没有找到。

就像小学生去做大学生的难题,哪怕这个小学生再聪明,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一些基础的内容他都没有学习完毕,根本不可能完成微积分,线性代数的题目。

所以,目前的重点目标还是研究小宇宙,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这些未知的物质撞击到小宇宙的外壁,产生反冲“动能”,从而让它动弹起来。

当然了,“完美晶体”不是随随便便就抛射出去的,它需要严格的速度、质量,对物质本身也有非常高的要求,最好是高纯度的铁元素,在接近绝对零度下,制造的完美晶体。

在绝对零度时,一切完美晶体的熵值等于零。

还真的被他们研究出了一些东西

第一是通过小宇宙的翘曲点,抛射一种名叫“完美晶体”的物质。

常规的物质一旦离开小宇宙,将瞬间解体,转变成未知的产物,可能是暗物质或者暗能量,在整个过程中也“可能”会释放出大量能量。

坍缩点一般位于翘曲点的中心对称位置,蕴含着更多的空间奥秘。

所以西巴迪文明的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尝试,发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居然能够和坍缩点发生微量的反应。

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下,几乎全部原子都聚集到能量最低的量子态,形成一个宏观的量子状态。

至于为什么是铁元素,人们暂且不了解其中的原理

“完美晶体能够在高维时空中,保留更长的时间”这倒是给人类科学家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人类也是能够制造完美晶体的,就是价格相当地昂贵,哪怕有了核聚变带来的工业能力,依旧是非常昂贵的。

还有第二个让小宇宙运动的方式,通过接近绝对零度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刺激小宇宙的“坍缩点”,让小宇宙产生内部空间的微量形变。

这两种方法,对人类而言,都是具有启发性意义的。

霍教授叹了一口气,再次解释道“当然了,和我们的曲率航行是没办法比较的。这些方法只是非常粗犷狂野,让小宇宙运动起来的方式,但不管怎么样,都比没有任何动力源都好得多。”

“另外,还有一个信息非常重要。西巴迪文明之所以离开这一块三维碎片,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敌人不可战胜,更因为这一个小世界正在发生澜化现象。”

这种奇特的物质可以作为黑洞的模型,入射的光不会逃离。

超小型的“黑洞”穿越坍缩点,能够干扰到小宇宙的运转,让它产生微微弹性形变,于是产生微量的旋转。

两种方式结合,既能够让小宇宙运动,又能够改变方向,便产生了最为初步的动力。

“大家知道的,在一些小宇宙中,内部的物理底层机制可能会产生微量改变。这种机制的改变,可能是长程量子纠缠以及某些底层的物理引发的。”

“而这块三维碎片,本身就是对外开放的,它的物理规则更有可能出现变化。这一缓慢的变化过程,称之为澜化。”

“在西巴迪人的母星上,光速出现了极其微量的降低,导致复杂的有机物生产出现阻力,甚至连蛋白质的合成都出现了阻碍,原先合成蛋白质,需要消耗1单位的能量,但现在却需要1000001了,这么点微量的改变,却导致生命不再适合生存繁衍。”

“什么是澜化”坐在张然旁边的林秋月不禁问了一句。

对她来说新名词并不常见,意味着全新的知识。

霍东教授解释道“也就是,宇宙物理规则的微量变化。”

张然皱着眉头问道“是硅基生命改造了这个三维空间吗”

霍东摇了摇头“应该不是,硅基生命要是有能力改变宇宙规则,这战争也就不用打了。”

“西巴迪文明的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因为这个世界本身的开放性,导致了物理规则的天然垮塌。”

“确实是这样。”一位生物学家点头道“目前的第一期生物性试验已经结束,昆虫在这个世界普遍出现早衰现象。寿命缩减了大概40的幅度。”

“小白鼠依旧存活,但繁殖能力受到影响,后代出现痴呆的现象上升。我们预计小白鼠也有早衰死亡的可能预计寿命减少4050”

“这里并不适合生命的长期生存。不过短期的存在,倒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3天吧,3天之内,问题不算太大。”

这一消息是在是有些惊人

一些硅基类怪物也就算了,还能够尝试着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但物理规则的变化,确实不是人类目前的科技实力能够解决的。

“我们寻找家园的路程,又变得更加困难了吗”张然苦笑着挠了挠头发,如果三维空间普遍澜化,寻找到适合人类生存的概率也太小太小了。也就只有原先的宇宙,所有的物理常数符合人类的生存。

“三维碎片的稳定性,和小宇宙不能比拟。小宇宙相当于是另一个宇宙了,可以稳定几亿年,但三维碎片可能只有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的寿命。”

“这一三维空间虽然还能够勉强承载碳基生命,但生命的繁殖能力以及新陈代谢能力将被大幅度削减,并有可能让里边的生命产生早衰。”

“大体的原因是这样了,所以他们只能承着小宇宙离开,否则就有种族灭绝的风险。”

而长程量子纠缠,在地球时期,被认为是第二次的量子革命,是真正的前沿科学。当然了,这玩意还有很多缺失的内容,就连人类的数学也完全不够描述长程量子纠缠到底是啥东西。

“这些西巴迪人,难道没有因为澜化而死亡吗”

霍东教授摇了摇头“按照西巴迪人的记载,澜化现象的发生是缓慢的,在这个三维空间脱离原先的宇宙后,便已经产生了。”

另外一位著名的硅基生物学家,斯科特先生说道“这个世界的有机物生产变得更困难了,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需要的能量比以往提升了十亿分之一,大概是这样一个能量级,但仅仅如此,却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在这个世界生产的碳纳米管,可能会更加牢固。但生命不容易繁殖,并且普遍短命。西巴迪人认为,澜化现象本质上是长程量子纠缠机制引发的。”

量子纠缠的机制,就目前而言还是一个谜团。

“也就是仙女系早就先一步比银河系死掉了,早了几千年的时间吧。”

张然听着他们的议论,心中又是忧虑,又是烦恼,还有一点儿庆幸的感觉。

幸亏东方磐石号没有冒然进入这个世界当中,否则里边的工作人员,莫名其妙就要短命了,就连他本人也要短命。

“需要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时间,才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

“总而言之,这个地方是没办法长期住人的。”

霍教授又播放出了一幅图像“对了,他们似乎是仙女座星系的生命体,并不是银河系的生物。仙女座星系的整体结构,和银河系差的不多,不过质量比银河系更大,大概是银河的两倍左右。”

但没有真正发生过惨烈的战斗,就灰溜溜地跑路,明知道这里有个很强大的敌人,总是有一种不甘心都感觉。

时钟依然不停地前进,滴答声中,带走生命,或带来希望

人们的讨论依旧热烈。

这种物理规则层面的改变,确实有些无解。

也就是,人类也同样要战略性放弃这个星球吗

顶多在上边挖掘一些科技遗产,挖矿的动作不可能太小,否则要和地底的硅基生命发生战争

张然很快就定下了基调“诸位,这一次的机会,不应该浪费,不管多么困难,西巴迪人的遗产,我们必须要得到。”

“针对硅基生命带来的巨大风险,我们尽可能规避战争的同时,也要准备战争。”

“必须要研发针对性的战争兵器,也就是那种电磁脉冲波。先前的硅基生命标本,有结果了吗”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