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大限将至 > 放弃努力的四十九天:

大限将至 放弃努力的四十九天:

作者:雾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6:20:23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宗室纨绔被教训了个够呛, 好一会后,才终于找到嘴巴, 晓得开口说话:“堂叔,堂叔,我知道错了啊。”

嗯,从辈分上来讲, 这位一看就比闻罪大很多的胖子,还得叫闻罪一声叔儿。血脉关系已经很疏远的那种叔侄。

闻罪一点都不想认这门亲戚,他也确实不认识对方,面对这个有点小胖、被揍的鼻青脸肿的大侄子,闻罪很是皱眉寻思了一会儿, 也没想起来他到底是个谁。

“我是阿达啊, 我祖上是燕王。”

提起燕王, 闻罪和戚一斐这才终于同时想起, 此人叫闻达, 祖上乃太宗之孙的燕王。一代代降爵下来,降到他这一代,已经是很边缘的宗室了。比之前在报恩寺见到的景将军,还要边缘的那种。

闻达现在是奉国将军,从二品。其实本不应该这么高的,但他的爹娘都死于天和帝时期的一件乱事, 天和帝怜他孤苦, 这才给了奉国将军的头衔。

那件乱事,又称林德亭之变。发起人是一群寒门臣子, 针对的不是天和帝,而是宗室勋贵,乃至戚一斐这样的异姓郡王。戚一斐当年还小,在宫中读书,第一时间就被保护了起来,甚至都没有感受到什么风波。

但林德亭之变,实打实的死了很多宗室勋贵,虽然都说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可是比起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这些早已经被养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宗室勋贵,要更弱一点。

菜鸡互啄之后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但文臣略占优势。死去的宗室里,有鱼肉百姓的,但也有无辜横死的,大多都死在林德亭,也有当时被救下,后来回家后依旧没被治好的。总之,虽然事变只有一上午,死伤的数量却是颇为恐怖的。

这也是天和帝在位期间,最为震怒的一次。

参与的寒门臣子,没一个能够活下来,而无辜惨死的宗室,他们的后代基本都得到了抚恤,闻达便是其中之一。

这事说来有点尴尬,因为连良父亲获罪的原因,就是他父亲便是林德亭之变的主事寒门之一。连良家是真的犯事获罪,没有私货冤枉,也翻不了案。

说的再直白点,就是连良的父亲,杀了闻达的父母。

林德亭之变平息后,闻达和连良都变成了孤儿,遭遇却是云泥之别。闻达得了奉国将军之爵;而连良为了当时的爱人,自选充入了教坊司。

闻达来找连良的茬,既不合理,又合理。

闻达的父母确是无辜横死,连良的父亲是有意参与;但连良当时还是个只会写诗做赋的惨绿少年,并没有参与过他父亲做的事,甚至都不知情。

可就是这么荒诞的,闻达对上了连良。

这不是依法刑事的现代,而是一个为报杀父之仇可以不获罪的宗法古代。虽也会有人觉得,连良并没有杀了闻达的父母,不该遭此横罪;但也会有人觉得,父债子偿,闻达报复连良,是在情理之中。

当戚一斐想通这点的时候,脸色瞬间不好了,因为这很显然的,又是一个针对他,或者是针对闻罪设的局。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再一次引发寒门与宗室之间的矛盾。

闻罪却面色如常,只是上前,问闻达:“谁撺掇你这蠢货,来做这事?!”

在闻罪这里,蠢就是原罪,无所谓对错!

闻达之前和连良相安无事了好些年,没道理突然在国丧期间发难。

而且,若闻达真有意打死连良,他们来的这个时间,够打死连良好几回了。闻达更像是在借着由头,发泄心中怨气,只是看上去声势浩大。

但,闻达这怨气来的,未免有些过于迟钝,也不合时宜。闻达就是个典型的大启宗室,蠢笨无能,养的像个米虫。和戚一斐这种碍于一些原因,不得不当米虫来低调的不同,闻达是特别安于现状的当米虫。也一直没怎么找过事,毕竟父母已经死了,天和帝也死了,他夹起尾巴做人,才是活下去的最安全套路。

“没、没有谁。”闻达还颇为讲义气,虽然已经怕闻罪,怕到了浑身的每一块肥肉都在颤抖,却依旧咬紧牙关,没有出卖他背后的人,“堂叔,这真的、真的,只是我的突发奇想。”

“你知道国丧期间狎妓冶游,是什么罪过吗?”戚一斐跟在闻罪身后问道。

没想到,这回的这个问题,闻达却回答的格外流畅,应该是准备了许久,都能背下来了:“我没有狎妓冶游,我连碰都没有碰过他。我也不好南风,没有断袖。我一开始,真的只是想请他过府,和我一起追忆先帝,赎他父母之罪。若不是他父亲当年犯下的滔天大错,为先帝的身子埋下隐患,仙帝又怎么会早早仙去?!”

这话简直狡猾,却绝对不是闻达这种人,能够说得出来,想得出来的。换言之,他背后必然有高人支招。

闻罪冷笑一声,带着戚一斐让开半步,露出了身后的锦衣卫。

闻达再一次不受控制的抖了起来。

就在锦衣卫再一次磨刀霍霍的时候,连良那边经过短暂的救治,终于能够喘口气了。院子里看上去血腥,其实大部分都不是他的血,而是闻达这个脑子有坑的蠢货,非要杀鸡儆猴,真杀鸡,当着他的面,吓唬他。

连良都在教坊司待了这么多年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面对这种神经病做法,他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闻达这才动怒,有了打人的事情。

若连良是真的已被打的奄奄一息,戚一斐等人进来之前,他就不会喊的那么大声,根本没有力气的。他喊,就是为了让闻达消气。所以,他在治疗的时候,全程是有些模模糊糊的印象的,对于发生在院子里的一切。

如今,连良第一时间醒来,就是想劝戚一斐收手。

因为在连良的认知里,他也觉得他欠了闻达良多。孽是他父亲做下的,但他的父母皆已经去世,身为人子,他有义务去还。

戚一斐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但架不住这里是古代,连良这种想法才是主流。

连良坚持,在搀扶下,走上前,要给戚一斐跪下,替闻达求情:“他打了我一顿,您打了他一顿,够了,真的,够了。”

戚一斐哪里敢让连良跪下,赶忙让人把他扶住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连良却坚持要跪,因为他觉得对不起戚一斐:“是我托人救命,事到临头,却又反悔,替他求情。我知道,我这么做,很不厚道,还会陷您于两难。但我可以替奉国将军作证,他真的没有任何其他心思。”

只是单纯的想要报复连良,连良能感受的到,因为这事恨,他已经在很多宗室身上感受到了。

“有人险恶心思,利用了将军的报仇心切,还望殿下明察。”

连良托人去请有琴师,想救的不只是自己,最重要的还是闻达的命。他这样被利用,后面肯定是要遭罪的。

早在闻达第一次找上门的时候,连良就觉得闻达有可能被人当了枪,只不过当时的连良,还不知道背后之人要利用闻达做什么。若只是利用闻达出头,来报复他,连良一句话都不会说,他本就已是烂命一条,若能替父亲赎罪,也是好的。

拒绝闻达过府一事,也是因为考虑到国丧,怕有人拿这事做文章,让闻达获罪。

但闻达却锲而不舍,几次上门羞辱。连良自觉自己和闻达说什么都没用,眼看事情越闹越大,难以收场,他这才不得已对朋友求救。希望有琴师能够说服闻达,不要再继续作死。

戚一斐这回连心里刚刚才泛起的那一点点的不舒服,也没了。

戚一斐有些时候真的很讨厌这样的事,谁都没有错,谁都又有错。但等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他又会觉得,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理由,不是所有人都是三公主那样,看起来做事毫无缘由的疯子。大家各有出发点,也就很难分得出对错。

连良是真的端方君子,哪怕是在教坊司这样的环境里,被磋磨多年,也没有抛下他在坚持的原则,难改其志。

虽有些固执了,却也让戚一斐觉得自己不该多说。

特别是……

当戚一斐对上连良的眼睛,他才发现,连良的双眼是无神的,一看就是个瞎子。或者换个委婉点的说法,连良有眼疾,也不知道是在教坊司遭罪所致,还是他原本便是这样。

“你怎么说?”戚一斐只能问闻达。

“我不需要他来假惺惺,故作好人!”闻达对连良的厌恶是发自真心的,“我爹娘都死了,你们根本不会懂那是怎么样一种感受!我之前不来找他,只是因为我不知道是他罢了!”

林德亭之变,是天和帝执政期间的一个污点,成为了所有人的忌讳。

最后连那个郊外的亭子都被推掉了,闻达这种不管事的二世祖,无法知道到底都有谁参与了,又有几个主事者的后代活下来,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就更说明了,告诉闻达此事的人,用心有多险恶。

“我知道。”戚一斐看着闻达,一字一顿道,“我是戚一斐,你应该知道我,我只有一个阿爷相依为命,父母早早的就都去了。但你父母不是连良所杀,杀他们的人早已经伏诛。连良也失去了他的父母,在教坊司受罪这么些年,每一天都在还债。”

“那是他罪有应得!”闻达瞬间拔高了声音。

“这不是!连坐本就是错的!”戚一斐声音还是不疾不徐,只是更加严厉了。他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你看他在和什么人玩,他肯定也不是好人。

没有证据,就永远不能这么污蔑别人。

“我知道,在你心里,你也是有迟疑的。”戚一斐软和下了态度,“否则,你不会一直不下死手。”

“我为什么要打死他?我还没折磨过他呢!”闻达非要这般嘴硬。

但自己心里怎么想,自己肯定清楚,他的举动就是在说,他也觉得连良罪不至死。他只是父母死后,没能手刃仇人,始终没有办法发泄心中的那一股火。哪怕是对上连良,他都觉得发泄的并不在点子上。

“你可以不信连良,但你至少应该相信陛下的判断。”戚一斐不得已,搬出了闻罪,“这是有人设局,在诱你出头。你就这么愿意被对方利用吗?”

……

与此同时,刚刚看情况不对,早已经从后门跑了的小太监,满头大汗的拐入了某处金碧辉煌的府邸,着急禀报。

“出、出大事了啊,大人。”小太监把闻达翻车的事情简单禀报了一下。

府邸的主人却隐在暗处,不慌不忙,因为心中早有成算:“闻达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本就没觉得他可以成事。被发现是迟早的。只是你为何不趁乱杀了连良?”

激化矛盾,才是目的。

“因为根本没乱起来啊大人”太监也很想吐血。

“怎么讲?”隐藏在暗处的人皱起了眉,“教坊司的管事太监我已暗中打点过了,哪怕是锦衣卫上门办事,他都会设法上前拖延时间,给足了你接到消息,直接杀人的机会。”

“根本拦不住啊,没有什么戚家人,也没有锦衣卫,戚亲王直接自己就到了!”戚一斐就是这么一个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人。戚一斐到了,教坊司的管事太监根本拦不住,没有人提前禀告消息,小太监也把握不好杀人的时机。

他倒是几次撺掇闻达杀人。但闻达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一对上连良那瞎子的眼,就狠不下心,不过惨叫几声,就真以为出了气。

小太监还在衡量,是不是该暴露自己,戚一斐就带人杀到了,他怕被抓住,只来得及逃跑,就错过了杀人的最佳时间。

“是吗?你为何不杀人后,再自杀?这样也不会被抓住。”

小太监一脸震惊:“大人、大人,我……”

“你办事不利,自然可以死了呀。”

……

闻达那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到底是谁,因为对方并没有与他真正见过面,他只知道那人也是个宗室,权利很大的宗室。“好心”告诉了他连良的下落。

闻达虽是个纨绔,却是个妻管严,娘子是京中有名的母老虎,他此前根本就没敢迈过教坊司乃至整个北里的大门。也就无从认出教坊司的乐伎,就是连良。被告知了之后,才鼓起勇气,来了教坊司要人。因为有人打点过,他这才一路畅通无阻。

但闻达是真的胆子小,要不然之前也不会被闻罪吓到失声,他也说不上来是同情连良眼疾还是怎样,始终没能痛下杀手。

矛盾没激化起来,这才有了回转的余地。

闻罪一直没怎么吭声,因为他早就知道,从闻达这里什么都问不出来,换他是幕后之人,他也不会在闻达面前暴露更多。闻罪早已经命锦衣卫,拿下了教坊司的管事太监,他刚刚怕的太不正常了。连良不是普通人,是罪臣之后,戴罪之身,终身不可能被赎身,哪怕这管事太监放了人进来折磨连良,也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他不至于在见到闻罪时,怕的腿软。

这管事太监,肯定是知道些什么的。什么都不用说,直接下诏狱,几遍审问下来,没有人挨得住。

“让礼部尚书、侍郎,去重华殿候着!”闻罪又下令道。

连良看不见人,这才意识到,他这回一张请帖,请来的不是有琴师,也不只是一个亲王,还包括了当今陛下。

众人满是惊恐的跪下行礼,闻罪也只是挥了挥手,今天的事情只能到这里了。

“你是随我回宫,还是?”闻罪把自己的小心思藏的很好,好像真的只是在问戚一斐,想要回宫去旁听,还是回家等他姐。

戚一斐有点犹豫,看了看连良,又看了看闻达:“还是回宫吧,等把事情解决了再说。”

“也好。”闻罪看连良和闻达的眼神,都和善了不少。

“连良就暂时先送去你家?”闻罪继续和戚一斐商量,再让连良待在教坊司,那简直就是在给幕后之人送菜。而且,闻罪也有点疑惑,幕后之人做局,为何一定要杀连良?他又知道什么呢?

“嗯。”戚一斐也是这么打算的,“那闻达……?”

“宗人府。”闻罪面容冷酷,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不管幕后之人想对付的是他还是戚一斐,他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参与了此事的人,“国丧期间,入教坊司,他该学点规矩了!”

别和他扯什么“不做什么,就纯聊天”,他不吃这一套,去宗人府再教育一番,也是给别的宗室敲一个警钟。巧舌如簧什么的,在他这里是过不去的。连二公主,都因为参与谋杀了张珍未婚妻,哪怕有戴罪立功的表现,现在也还在宗人府里关着呢。

他,闻罪,根本不讲道理!

连良想要再说什么,戚一斐却拦住了他。因为如今的事情,已经不是他和闻达的私人恩怨,而是涉及到皇位之争。没想到,哪怕天和帝死了,对方也不消停,甚至他们一开始就错了,对方不是被逼跳墙,想在天和帝的葬礼上搞事情,而是就在等着天和帝大行之后,再开始做什么。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等天和帝下葬,也许真的对天和帝有什么感情吧。或者是其他什么他们想不到的原因。

闻罪开开心心的和戚一斐,直接从北里回了皇宫,只是派人去和戚老爷子说了一声。

哪怕三公主死了,戚一斐也不安全啊。

闻罪在心里指天发誓,他没有笑!

因为不着急了,从北里离开的时候,戚一斐就想撩开帘子,看一看他几乎没什么渠道能够来的北里。他最多陪张珍去过桃园,再乱的地方,他阿爷就不让他去了。

帘子才掀了一半,闻罪的手,就已经覆了上来;“别看。”

“为什么啊?”戚一斐生气,“你可以看,我就不能看?”

“我也不看。”闻罪另一手带着戚一斐的手,也放到了自己已经闭上的眼睛上,“咱俩都不看,好不好?”

这一声好不好,格外的磁性低沉,让戚一斐再一次红了脸,乱了心神。

在戚一斐陪着闻罪回宫后,日夜兼程,比预计更早回家的战北公主,已经带着女儿,在有琴师的陪同下,在当天下午,便悄然回了戚家。

戚老爷子刚刚还在郁闷孙子又走了,如今孙女和曾外孙女就回来了,这才一展愁眉。

但在看见两年未见的孙女的那一刻,戚老爷子还是有些眼眶湿润,坚持没真的哭出来,但是个人都能感受到他那一刻的孤独与难受。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戚老爷子翻来覆去只会这一句了,“宁宁呢?”

“睡了,奶娘在抱着。”戚一依上前,搀扶住了祖父,好像还如过去那样,是个美好的小姑娘。除了发型从少女变成了少妇,戚一依就再没有什么改变了。依旧美丽,依旧温柔。

“瘦了,瘦了。”戚老爷子却坚持觉得孙女遭了大罪。

戚一依也只是笑着,顺着老人的话说:“是孙女不孝,这回回来,一定好好补补,争取吃个白白胖胖。”

戚老爷子又有点犹豫,委婉表示:“还、还是不要太胖,身体负担太重。”

戚一依一下子就笑了出来,带着点只有真的被娇宠多年,才会显露出的蛮横道:“您是怕枝兵不喜欢我了吧?他敢!”

“他自然不敢。”戚老爷子无条件的支持着孙女。

“咦?阿弟呢?”戚一依接到戚一斐的来信时,他可是说他会一直在家,第一时间见他的宝贝宁宁的。

戚老爷子一提起戚一斐,好心情都没了,愁的没着没落,但又不知道该如何与孙女开口。

戚一依却好像已经心领神会,也不知道是从有琴师还是谁那里知道的。所有人都觉她肯定要生气了,但她却反而还是那样温婉:“还在宫里没回来?”

“回来了,又有点事。”戚老爷子替戚一斐开始怕了,戚一依这么一反常态,不对劲儿啊。

戚一依长叹一口气,扶着祖父先去了花厅,她虽离开两年,却对戚府的一草一木都熟悉异常,仿佛根本不曾离开。

待戚老爷子坐定,戚一依才开口:“阿爷,有些话,别怪我说的重。”

“你说。”戚老爷子就等着戚一依和他站在同一阵线呢。

“将心比心,若我嫁入司徒家时,他们全家都不喜欢我,刁难我,您会痛快吗?”

戚老爷子一时间没转过来弯,一下子就怒了,拍桌:“什么?司徒家胆敢欺负你?他们不满意你?你这么好?他们还要怎样?上天吗?!”

戚老爷子也被戚一斐传染着,学了不少奇怪的话。

“不不不,”戚一依哭笑不得,赶忙先安抚祖父,“枝兵的母亲,早就去世了。公公虽是武将,对外严厉,对内却是个极和善的人。还特别喜欢宁宁,说孙女才是贴心小棉袄,不曾为难与我。我和您说的是,阿弟与陛下……”

不能因为闻罪是男的,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啊。换个角度想想,若闻罪的母后活着,因为不喜欢戚一斐,而使劲儿作,他们会怎么想?

“这、这怎么能一样!”戚老爷子一愣。

“这怎么不一样了?”

“他俩又没在一起!”戚老爷子眼神微秒的看着孙女。

哪成想,他孙女也在眼神微妙的看着他,大有“您能不能面对现实,不要自欺欺人”之意。

一直在京中的戚老爷子,都开始有点质疑人生了,他为什么感觉,他自己还没有远在边关的孙女,知道的多?

戚一依的这个洗脑包,其实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一直以为她阿弟已与闻罪两情相悦,就差结婚了。她对她阿爷笃定道:“你想象,为什么阿弟至今,还不敢告诉您,他和陛下在一起了?”

戚老爷子整个人都有点恍惚,他也不能确定对错了:“你阿弟,真和陛下在一起了?”

“那还有假?!”戚一依颇为自信。

戚老爷子更懵逼了:“是、是吗?那确实,不该让你阿弟为难啊。”

“对呀。”戚一依喜笑颜开,还是那么温柔,从不想让任何人为难。

闻罪在接到暗卫的报告后,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然后就控制不住笑的都要抖了。这个阿姊,他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