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当大佬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 当邀月穿成迎春

当大佬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当邀月穿成迎春

作者:道_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17:3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六章

扭曲的时代, 扭曲的皇权, 甚至一朝被赐死, 还要三拜九叩, 谢天恩浩荡。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半点推辞不得。

多么可笑。

邀月道:“孔夫子害人不浅, 三纲五常将人教成了奴才。”

“你,”元春道:“你又说什么疯话?三纲五常乃圣贤之道——”

邀月斜睥着元春,打断了她的话:“圣贤?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儒家不过是璀璨星群中的一粒,兵家、法家, 哪一个不凌驾在儒家之上?那时候的儒家, 怎不见自封圣贤?”

“秦王扫,诸侯尽西来, 大略驾群才,焚书坑儒时, 儒家怎不说自己是圣贤之道?”

元春一怔,想说邀月实乃狡辩, 玷污圣贤, 可一时又想不出反驳邀月的话。

耳畔邀月清清冷冷的声音仍在继续:“所谓圣贤之道, 不过是汉武帝与窦漪房党派之争中, 儒家窥准了时机,汉武帝又借此立威,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罢了。”

“汉武帝虽说独尊儒术,但终大汉一朝,其治国是以外儒内法。为什么是外儒内法?是因为那些上位者比谁都清楚,儒家的那些东西,只能用来糊弄人心,想要治国,还要靠其他东西。”

说到最后,邀月声音里带了几分嘲讽:“可笑的是世人当真被这些东西蒙蔽了眼睛,一个比一个跪得虔诚,跪得久了,便不知道该怎么堂堂正正做个人了。”

“我不信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鬼话,谁爱当奴隶谁去当,我来世上走一遭,不是为了当被别人肆意侮辱虐杀的奴隶的。”

对于自幼受儒家教育熏陶的元春来讲,邀月的话极其尖锐,颠覆了她一直以来的世界观。

她想说邀月的话是亵渎,是驳论,可思维又告诉她,她辨无可辨。

邀月的话,句句都是实情。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文化何其鼎盛?

秦始皇灭六国,靠的是兵家,法家,一统天下后,推崇的也是兵家与法家,甚至能炼丹的方士道家他都推崇过,唯独不曾将儒家视为治国精髓,甚至还因觉得儒生夸夸其谈,不干实事,阻挡了自己重治天下的道路,下令焚书坑儒。

终秦一朝,儒家都是被打压的存在,而汉朝前期,儒家也是不受重视的。

汉朝前期,战乱频繁,百废待兴,文帝、景帝尊黄老之术,以道家无为治天下,轻徭薄税,充盈国库,为汉武帝的远征匈奴积累了雄厚的财富。

汉武帝初登基时,朝政掌控在窦漪房手中,窦漪房尊黄老,一个儒生也不用,甚至将儒生驱除出长安城,汉武帝看着,什么也做不了。

时间一念异年溜走,年轻的汉武帝终于熬死了窦漪房,亲政主宰天下,一为舒展多年来被窦漪房死死压制的恶气,二为远征匈奴做好国内的铺垫——君为臣纲,他一日为君,便终生为君,无论他做的如何,世人都不能反他。

天降奇才,卫青霍去病横空出世,汉军在对战匈奴的战事上大获全胜,甚至卫青一生无败绩,扫平了国内对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的反对之音,儒术进入政治圈。

虽然进入了政治圈,但对国人的影响并不算深。

汉唐时期,民风彪悍,国风尚武,虽然君主天天喊独尊儒术,但国人气度仍在,儒家之说浮于表面,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是男儿真正的浪漫。

那时候的汉人血性仍在,意气风发,气吞山河不言败。

到了宋朝,宋□□欺负孤儿寡母上位,得国不正导致宋朝直至灭国,都在压制武将,无限度拔高文臣,最后靖康之耻,崖山之后大宋亡。

宋朝没有拿得出手的外战,被周边的蛮夷按在地上摩擦,靖康之耻时又将宫妃公主宗室之女折算成银两,换取自己活命的机会,历代辱国之最,莫过于大宋,故而又被后人戏称为“铁血强送”,又或者“大怂朝”。

宋朝斩断了生而为人的脊梁,宋朝之后的朝代,再也没有一个能恢复汉唐时期的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景。

真正强大的国家,能够包容一切不同的声音,甚至反对他的声音也可以,因为统治者知道,自己治理下的九州是空前强大的,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他,更没有什么能够推翻他。

他傲立世界,环视群雄,一览众山小。

而一个弱小的国家,才会动不动洗脑百姓,让奴性思维深入人心,这样一来,哪怕他做得再差,也不会有人挑出来指责他,推翻他。

元春心里乱成一团,心底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你所受的教育,愚不可及。

窗外送来花香,元春伸手去端手边的茶,想喝一口茶平复心情,手指刚刚摸到茶杯,便将杯子打翻了。

茶水洒在她的身上,很快将她的衣服浸湿,留下淡淡的茶渍印。

守在外面的司棋与抱琴听到声音,叩门而入。

邀月淡淡道:“姐姐累了,送姐姐回去休息。”

元春的思想或许很难改变,但她的话会在元春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待她布局的事情一幕幕上演,那颗种子便会在元春心底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君不是臣纲,夫更不是妻纲,朝臣能推翻天子,妻子也能不要薄情寡义的夫君。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相互的,没有人会永远掏心掏肺去讨好一个人。

哪怕那人是天子。

元春走后,邀月说自己要休息,让司棋不许任何人来打扰。

她性格孤僻,本来就没几个交好的嫔妃,又加上新帝对她的确有“三分”的宠爱,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人来拜访打扰她的。

这个世界的人,武功普遍偏低,低到令人发指的那一种,她丝毫不怀疑,自己动动手指,便能捏死宫中任何一个她想捏死的人。

武力值的巨大差异,让她在宫中来无影去无踪,遇到资历好又被压迫欺辱的苗子,便救上一救,不动声色安排到朝中各处,几个月下来,她的人虽然没有身居高位的,但朝中甚至宫中不起眼却紧要的位置,都有她的人。

得位不正的君主,在内斗上消耗的心思远比正儿八经富国强民的心思多。

如历史上的晋朝,司马家联合士族,篡夺曹魏江山,最后却被士族所绑架,开创了士族庶民如天隔的朝代。

又如铁血强送,武将上位,担心其他武将有样学样,所以一辈子都在打压武将,被蛮夷外族欺辱到脸上,被历史永远地钉在耻辱柱上。

如今的新帝,也是得位不正。

得位不正,便底气不足,容易作妖。

四王八公虽早期跟随义忠亲王,可若真谈起忠心来,也不过尔尔,追随义忠亲王是政治正确,他们不过是做了当下自认为正确的事情。

如同义忠亲王死后,四王八公又倒戈新帝,夹起尾巴做事情。

然新帝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又担心四王八公扶持其他人,反对自己,所以对曾经追随过义忠亲王的朝臣,极尽打压。

——江南的甄家虎踞江南多年,虽说这些年来没少中饱私囊,可也为朝廷做了不少事情,把赋税扛了起来,又将江南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换了其他人,不仅没有甄家做的好,只怕连赋税之银都会一并丢了去。

南安王北静王早年与义忠亲王交好,可轮起打仗来,天下无人能与这两位王爷相提并论,一南一北,拱卫着边疆安稳。

但新帝不讲这个,甄家要收拾,四王八公亦要收拾,收拾便收拾吧,想的还全是上不得台面的法子。

甄家是贪污受贿,南安王是新帝放任文臣斗武将,南安王打仗处处受掣肘,不出半年,南安王必败无疑。

邀月委实瞧不上这些手段,黄河发大水,需要钱粮赈灾的时候,怎么不说甄家敛财了?太上皇巡游江南铺张浪费时,怎么不说甄家搜刮民脂民膏了?

享受君王来,骂名臣子背,甄家到现在都没反,当真是忠君爱国的典范了。

南安王远征海外,武器兵饷供应不上,被一个文官吆五喝六,作为一个王爷,又是一个掌兵的王爷,直至现在还牟足了劲打海贼,其忠孝之心可以流传千古为后人表率了。

是夜,邀月又去了找了泓公子。

今夜的泓公子没有像往常般悠然自得地抚琴,雪花似的信件堆在他案前,他一手支着额头,一手执笔,看邀月御风而来,懒懒抬眉,道:“这些都是你做的?”

甄家反了,南安王杀了监军,东平西静两王也纷纷找借口回到藩地,只剩下北静王被新帝监视得太严,尚留在京城,没有拥兵自立。

面上的北静王在京都逍遥享乐,但他这得到的消息,是北静王暗地里将家眷化作为商贾路人送回了北地。

四王反意已现,中原刚遭受黄河水患,没有江南源源不断运送的饷银,流民们自觉求生无望,便聚在一处,揭竿而起,不过几日,便攻破了当地府衙,杀了官差。

泓公子揉着眉心,不知该喜该忧。

他挺乐意见新帝焦头烂额的,但天下大乱又非他的本意。

说到底,皇位之争是他与新帝之间的事情,与天下人无关,邀月不应该将世人全部牵扯进来。

狼烟四起,血流成河,终非他所愿。

泓公子闭了闭眼,耳畔是邀月一贯冷静自持的声音:“世人都道甄家敛财,却不知甄家之财全部进了帝王腰包,甚至为了让当地的御史在帝王面前美言几句,每年送出多少银两。”

“驻扎在军队里的文官监军,不懂战事,却因为身有特权,对战争指手画脚,因为他们的纸上谈兵,累累白骨,无端战场冤死。”

“而中原之百姓,更是无辜至极,黄河为什么一直有水患?是天灾,却也是人为。每年江南之地的赋税,有多少真正补贴到了灾民,又有多少进了贪官污吏的腰包?”

“似这等人,杀一千次,也难平世人之血恨。”

作者有话要说: 嗯,我对宋朝真的没有好感_(:з」∠)_

莫须有冤杀我男神_(:з」∠)_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晴天∮娃娃∮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sky 24瓶;半夏锦年 8瓶;吃货想减肥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