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当大佬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 霍小玉

当大佬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霍小玉

作者:道_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17:35 来源:就爱谈小说

霍小玉第四章

尽管她这次的任务只是帮助霍姑娘报复李益, 并无其他要求,可当她看到李倓迎风立在自己面前时, 她便再也不愿见到数日后李倓惨死的情景。

这个时代, 需要英雄。

英雄, 也不应该壮志未酬身先丧。

就着温暖月光, 霍小玉看着李倓,轻叹一声,慢慢道:“这些事情,大王当做笑话也好,趣闻也罢, 妾都要说与大王听。”

张致远看了看李倓, 又看看霍小玉, 忍不住问道:“霍姑娘看到了什么?”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比较迷信,信奉天命, 像霍小玉这种死而复生的人,若被人知道了,只会一把火将她烧死。

纵然是霍姑娘的母亲, 只怕也会被这种事情吓得不行。

好在霍小玉求助的对象是张致远,是不拘小格的武人,而李倓,更是将生死看淡的皇室中人。

二人之所以会救她, 一是因为原来的霍姑娘委实可怜,让人心生怜爱,二么, 当然是因为李倓和张致远并非常人,无论是见识还是心胸,都远超这个时代,根本不会被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吓破胆。

既然不会被这件事情吓破胆子,其他的事情,自然也不会被吓到。

霍小玉轻声道:“妾看到大王的魂魄飘荡在黄泉路。”

张致远脸色骤变,李倓眼睛轻眯。

霍小玉垂下眼睑,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像是化不开的哀愁。

张致远道:“这不可能,大王活得好好的,魂魄怎么会去黄泉路?!”

霍小玉笑了一下,抬头看着张致远,道:“许是妾看错了。”

她不需要把话说太透,李倓是极其聪明的人,她只要稍稍一点,李倓便知道是什么情况。

霍小玉道:“当今战乱不断,广平王虽为天潢贵胄,却也要随军出征。大王与广平王一样,同为亲王,却被陛下留在身边,想来大王是陛下最为宠爱的亲王,不舍得大王在战场上厮杀。”

听到这,张致远心情有些复杂。

霍小玉的看法,便是当世大多数人的看法,觉得皇帝甚是宠爱建宁王,才会让他上战场的。

可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建宁王是皇帝最不喜欢的儿子。

皇帝忌惮建宁王再立下军功,威胁皇权,所以才夺了他的军权,让他闲散在长安练兵。

霍小玉看着李倓,浅浅一笑,道:“大王有陛下的喜欢,普天之下,想来无人敢害大王。”

李倓眸光微闪,须臾之后,月光沉寂在他眼底,黑漆漆的一片,叫人看不清其中神色。

张致远张了张嘴,目光转向李倓,咬了咬牙没说话。

夜风拂面,霍小玉解下束着发尾的红绳,走到李倓身边。

戏已经唱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便是看李倓的选择了。

推波助澜,她只需要推波就好了。

霍小玉道:“大王救妾一命,妾无以为报。”

“只是妾在黄泉路上的见闻委实诡异,妾心难安。”

月光温柔洒在世间,凉凉夜风抚弄着衣襟和鬓发,霍小玉手里握着红色发带,对着李倓摊开掌心,道:“此物陪妾走过黄泉,又带妾出黄泉,想来有遇难成祥之功,今日妾把此物送与大王,望此物能保佑大王,事事顺遂,百岁无忧。”

霍小玉一边说,一边把红发带系在李倓的手腕。

这根发带是她从随身空间拿出来的东西,能保人性命,只要系在那人身上,不过一个时辰,便会自动消失,印在宿主身上,之后无论是下毒,还是刀砍,都不会伤及宿主。

李倓低头瞧着霍小玉系发带的动作,嘴角为民。

霍小玉的动作很轻柔,但还是会碰触到他的手腕,肌肤相交,他能感受到霍小玉指尖的细腻润滑。

李倓目光上移,月光下霍小玉的神情分外温柔,脸色略显苍白,越发衬得眉心的小痣殷红,那一点殷红,便将她与尘世间的女子隔绝开来。

明明出身娼家,却美得不像人间的女子。

许是因为在生与死的界限处走了一遭,她身上有着一种不符合年龄的淡泊,细长的眉微微蹙着,又聚着浅浅的哀怨。

李倓手指微动,抚着手腕上的红丝带,眼睑微合又展开,看了一眼霍小玉,淡淡道:“此物若能让姑娘安心,我便带着。”

霍小玉轻轻舒了一口气。

李倓知道肃宗李亨对他的忌惮吗?

肯定是知道的,但他不知道的,是李亨竟然狠心赐死他。

赐死他的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李倓没有防备,李豫远在千里之外,李倓除却一死,别无他法。

若李倓知晓此事,早做打算,结果完全不同。

李倓纵然顾及父子之情,不行谋逆之事,但也不会坐以待毙,以他之果决,多半去找监督郭子仪打仗的自己的大哥李豫。

只要还活着,东山再起不过是时间问题。

霍小玉笑了一下,道:“既是如此,那,妾便祝大王武运昌隆,大唐江山永固。”

听到这句话,张致远忍不住多看了霍小玉一眼。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刚刚被他从棺木里拉出来的霍小玉,与之前的霍小玉有上一些不同。

但他又说不出是什么不同。

想了想,张致远觉得那些不同,大概是劫后余生的豁达。

原来的霍姑娘在李益身上花费了不少钱财,财宝家私所剩无几,只余下城里的一处院子,与城外的一处庄田,这个时代有宵禁,城里是回不去的,李倓便将霍小玉送至城外的庄子里。

霍小玉的母亲郑净持操办霍小玉的葬礼,没有在城里的院子住,住在了城外的庄子里,想起霍小玉往日承欢膝下的情景,频频落泪,擦拭眼泪间,忽听仆人惊声来报霍小玉回来了。

郑净持既惊且喜,顾不得整衣便出门相看。

台阶下,霍小玉穿着旧时衣裳,雪肌乌发,眉心小痣殷红。

郑净持跌跌撞撞跑下台阶,抱着霍小玉大哭不已。

死后还阳实在蹊跷,不过郑净持沉浸在女儿死而复生的喜悦里,倒也没想许多,只听张致远言及女儿托梦,他去坟地里救女儿出来,便忙不迭喊恩人,又让仆人操办宴席,答谢二人的救命之恩。

皇帝李亨颇为猜忌李倓,李倓不好在外面久留,把霍小玉送到,便告辞上马,郑净持苦留不住,只能眼望李倓而去。

霍小玉见自己母亲眼巴巴地看着李倓背影,抿唇一笑,道:“阿娘,人走远了,你还瞧什么?”

郑净持手指戳了一下霍小玉的额头,看着黑夜里渐渐远去的李倓背影,恨铁不成钢道:“你懂什么?”

“你瞧瞧他身上穿的是什么,以往来寻你的那些王孙公子,十个也不顶他一个。就连你的那个李十郎——”

说到这,郑净持声音突然停了下来,抬眉小心翼翼看了看霍小玉,烟圈一红,把霍小玉搂在怀里,颤声道:“我苦命的女儿,你活着就好,可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

“以你的才情相貌,何愁找不到如意郎君?何苦在那个负心人身上牵扯一生?”

想起往事,郑净持泪如雨下。

一恨李益薄幸,二恨女儿痴情,险些葬送了自己性命。

可当女儿失而复得,活生生站在她面前时,她再多的埋怨,却也说不出口了。

这个庄子的仆人都是老人了,最是忠心,也不多话,初见霍小玉死而复生时,个个惊讶不已,惊讶之后,便是失声痛哭,霍小玉只说自己是气急攻心,没有死透,这才能俏生生地站在他们面前。

仆人都道好人有好报,被霍小玉一阵安抚后,忙里忙外扯孝服,给霍小玉准备吃食。

霍小玉扶着郑净持回到房间。

这个时代的茶分三种,开水冲泡后饮用为阉茶,煮沸水加食盐加茶末为煎茶,还有一种是点茶,将先把茶末调好,再注入沸水。

煎茶和点茶是最常见的,也是富贵人家最为追捧的,程序复杂,需要时间和意境。

霍小玉抬眼瞧了瞧擦拭着眼泪的郑净持,提着水壶冲了茶。

自己母女,讲究什么名妓风雅和才情?

差不多对付对付得了。

霍小玉抿了一口茶,对郑净持道:“阿娘,我在棺木里想了许多。”

听到棺木二字,郑净持眼圈又是一红,握着霍小玉的手,不住地安慰霍小玉。

霍小玉摇摇头,嘴角微扬,梨涡晕开,道:“我是死了一次的人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君若无情我便休。”

“李益负心,我又何必苦苦挽留?我只盼着,余生与阿娘在一处,看这乱世终结,我们也过一过太平日子。”

....

李倓回到军营,扫了一眼自己营帐外立着的卫士,被李辅国和张皇后派来监视他的人已经不在了,想来是又去告状了。

张致远见此,不免有些担忧,忧心忡忡道:“大王,要不咱们使点银钱打点下?”

李倓摇头,淡然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与他们积怨甚深,打点也无用。”

张致远默然。

与此同时,皇帝李亨接到心腹宦官李辅国和张皇后的密报,说李倓恨他收走了兵权,有不轨之心。

大殿上的烛火长燃,李亨双手背在身后,在大殿中走来走去。

张皇后与李辅国对视一眼,李辅国上前一步,假意笑着劝道:“许是老奴的人听错了,安史之贼反叛时,是建宁王劝陛下收拾军马,整理军队北上御敌,才有了陛下的问鼎九五,南面称孤。”

李亨的步子停了下来。

李倓能劝他登基,自然也能自己振臂一呼登基。

且与李倓身先士卒的军功盖世相比,他对战局的把控便显得极为平庸了,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战绩,便是李家祖传的父子相残僭越登基。

李亨闭了闭眼,手指微紧。

李辅国继续道:“建宁王如此为陛下着想,当不会对陛下心怀怨恨才是。”

李辅国说完话,给张皇后使了一个眼色。

张皇后走到李亨身边,轻轻给李亨揉着肩,娇笑道:“是啊陛下,世人常道,建宁王有太宗之风——”

李亨身体猛然一震,汗水顺着衣服往下淌,夜风袭来,他只觉得通体冰凉。

张皇后后面的话,他有些听不清了。

太宗之风是什么?是杀兄诛弟囚父。

李倓若是太宗,那他便是被囚禁的太上皇,他的几个儿子,都是李倓刀下鬼。

李亨扶着张皇后的手,慢慢坐下来。

过了好久,李亨疲惫道:“传朕旨意,三...”

三郎二字尚未说出口,李亨便改了话头,声音微冷,道:“建宁王蓄意谋害皇嗣,意图不轨,杀之。”

一骑精骑夜出长安,飞奔军营而来,迅速包围了李倓所在的中军大营。

李倓批衣而起,长发未束,散在肩头。

为首的宦官手一挥,身后之人端来一壶酒水。

宦官声音尖细,像是刀剑滚过粗粝的石子:“受陛下昭命,建宁王欺君罔上,犯上作乱,杀无赦。”

墨染的长发在李倓肩头两侧晕开,李倓目光落在酒壶上,眸光渐深。

清冷月光落下,李倓伸手抚弄手腕上霍小玉系的红丝带,却摸了个空。

不知何时,那根丝带已经不在了。

或许是他纵马回营的路上被枝头挂走了,又或许解甲时不小心弄丢了。

总之等他发现的时候,已经不在了。

宦官倒上酒水,端至李倓面前,下巴微抬,声音尖细,道:“建宁王,请吧。”

张致远听到消息,衣服都不曾穿好,便连忙赶过来。

刚跑到营帐处,便被卫士拦下了。

银质的酒杯在月光下闪着幽冷的光,张致远呼吸一滞,大喊道:“大王,不能喝!”

作者有话要说: 肃宗李亨的名字挺多的,这里就叫李亨,不来回改了

代宗李豫同理~

李豫当了太子才改名李豫的,这时候还叫李俶

这里也不改了~小可爱们知道就行O(∩_∩)O~

以史书来看,唐朝的皇帝大多自称朕

臣子叫皇帝也是叫陛下的~

叫皇帝圣人什么的不多_(:з」∠)_

所以这里以史书为准了

唐朝的茶有三种,冲泡,煎茶和点茶

并不是只有盐巴茶哦~

看小可爱们的评论

貌似挺喜欢三国故事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要不要再写一个三国故事_(:з」∠)_

这两天巡查组又来了_(:з」∠)_

等忙完这两天,我会继续加更哒!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笑ta° 1枚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vivian 20瓶、灿灿的妈妈 9瓶、笑碎酒窝 5瓶、松粉团团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