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当大佬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 霍小玉

当大佬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霍小玉

作者:道_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17:35 来源:就爱谈小说

霍小玉第六章

那么多的朝代里, 她最喜欢的朝代是汉唐,泱泱华夏, 大国风华,无数后人仰望的乐土。

尤其是,在几个羸弱的、被打得偏居一隅的朝代衬托下, 大唐可谓是空前强大。

大唐的强大,建立在尚武的国风上,开国公主尚能独领一军战功卓越,更别提这个时代的男人了。

所谓出将入相,先是将,在边将开疆扩土,才有资格回朝竞争宰相。

这种尚武的风气下,培养了这个朝代特有的自信和热血豪情, 安史之乱这种事情,无论放在后世哪个朝代, 都足以让一个国家亡国灭种,而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又延续了一百五十二年的国祚。

可见这个朝代的确有让后人吹嘘一辈子的资本。

然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个能让无数个朝代灭绝的安史之乱,在唐朝这里,其实是可以用一年时间平定的。

之所有拖着打了八年之久,完全是因为玄宗肃宗的骚操作层出不穷。

作为一个后世人,霍小玉不迷信君王权威, 当然,但凡看过封常清遗表的人,对皇帝再多的好感也会减到负数。

她第一次看封常清遗表时,浑身发冷——一个冤死前还念念不忘给朝廷出主意,如何去打安禄山的臣子,玄宗皇帝是如何狠下的心肠,将他赐死?

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被冤杀,是玄宗皇帝最骚的操作,若是两位将军仍在,安禄山史思明这种蕃将,在他俩面前真的不够看。

玄宗为国早死二十年,哪里还有安史之乱的事情?

同理,肃宗的动作也骚出了新高度,自立皇帝,逼死亲爹,还让宦官掌兵权,如果说安史之乱的源头是玄宗皇帝,那么肃宗皇帝便是大唐灭国的源头。

对于这两位皇帝,作为后世人的霍小玉,心怀敬畏之心才是有了鬼。

如今局势的最优解,是让玄宗肃宗两位皇帝凑在一处,别再一言不合开始秀智商下限。

两位皇帝都尊为太上皇,立李豫为皇帝才是正道。

不为什么不立李倓,原因很简单,李倓有太宗皇帝开疆扩土之能力,却无太宗皇帝问鼎九五的野心,这种情况下,强行把他推到那个位置,他也会自己走下来,再把李豫送上去。

既然如何,还不如一开始便让李豫去做帝王。

李豫为帝,李倓为将,兄弟至亲,君臣不负,才能彻底改善李唐时不时的宫变,和皇位继承制。

李倓的营帐里有笔墨,霍小玉提笔写字,将李倓的处境报与李豫,至于有意推举李豫为帝的事情,她却没有去写。

李豫是何等聪明的一个人,一旦知晓李倓的处境,和她打算营救李倓的事情,便能推断出她的打算。

这种情况下,无言胜过千言万语。

霍小玉写完信,装在信封里,交给张致远,让张致远派心腹之人送给李豫。

李倓是孤身一人被宦官带回宫的,麾下的亲卫留守在军营,其中不乏只忠于李倓的人。

张致远很快确定了人选,亲卫领命而去,飞驰的马蹄荡起阵阵尘沙。

随身空间没有响起警报,代表着此时的李倓是安全的,霍小玉没有着急回宫,带着张致远回到自己的庄子里。

郑净持早起看完霍小玉的心,愁得吃不下饭,手里握着信,焦急地在屋里走来走去。

她的这个女儿,看似柔柔弱弱,实则是极其刚烈果决的性格,李益的事情她不是没有劝过,可劝也没有用,霍小玉还是险些将命搭进去。

都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昨夜霍小玉与她说的话,也叫她放心不少,终于能睡一个安稳觉。

谁知这安稳觉睡完之后,霍小玉又走上一条让郑净持更悬心不下的路——霍小玉的信上说,昨夜送她回来的人,是当今的建宁王李倓。

皇室富贵,但也要有命享受才行,这些年来,皇室里的人死得还少吗?

她可不敢让霍小玉去淌这趟浑水。

偏霍小玉是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性格,偏她又是一个在风月里打滚的老人,男女之事再通透不过。

昨夜她打眼一瞧,便明白自家女儿是彻底放下了李益,眉眼里都是对锦衣明光甲的将军的欣赏。

这原本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哪曾想这位将军是建宁王。

皇室里冤死的皇子公主不计其数,再怎么富贵也只是一个富贵的火坑。

且皇室之人最薄幸,君不见玄宗皇帝喜欢杨贵妃时,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到最后,不一样为了保全自己赐死了杨贵妃?

儿女情长,是皇室之人最不屑的东西。

郑净持愁得不行,盘算着如何去劝说霍小玉。

劝说霍小玉的说辞尚未相好,郑净持便听到仆人说霍小玉回来了的声音。

郑净持连忙放下书信,顾不得整理衣服鬓发,便急匆匆走到院子里。

郑净持走到院子,才发觉霍小玉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身边还有一个张致远。

好在这个时代民风开发,郑净持与霍小玉又是特殊行业里的人,衣衫不整也没什么,张致远面上有一瞬的不自然后,很快便适应了郑净持的装扮。

张致远在侧,郑净持也不好多说什么,先让仆人带张致远去花厅吃茶,自己领着霍小玉回屋。

丫鬟刚把房门关上,郑净持便打开了话篓子:“我的玉儿啊,阿娘虽然想让你嫁入高门,可...可从未想过让你嫁入皇室。听阿娘一句劝,建宁王是天潢贵胄,不是咱们这种人高攀得起的。”

霍小玉忍俊不禁:“阿娘,你想到哪去了?”

李倓的确是一个让人一见误终身的人,但眼下这种情况,真不是能谈情说爱的时候。

外有叛军未平,内有玄宗肃宗不断作妖,她纵然生出了那种心,也要看看环境允不允许。

她这次回来,是问郑净持要紫玉钗的。

紫玉钗是她十五岁时,父亲霍王爷花费重金打造的,长安城之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安史之乱爆发,她的父亲战死,她被逐出霍家,身上值钱物件全部当完,只剩下这支紫玉钗。

后来她为李益相思所累,一掷千金打听李益的下落,紫玉钗也在这个时候被她拿去当了。

再后来,李倓和张致远听说她一番痴心被负,押着李益来到她身边,临走时又给了她许多钱财让她度日,她的母亲趁此机会又将紫玉钗赎了回来。

如今那枚紫玉钗,就躺在她母亲的妆奁箱子中。

她这次回来,是来取紫玉钗的。

李倓因军功颇受将士敬重,但敬重有限,他能调动的,只有新募集来的士兵,只有这些士兵,想要推翻李亨是不够的。

更别提她除了推翻李亨,还想做其他的事情。

她需要更多的兵,多多益善。

霍小玉笑了笑,道:“我为清倌人,终非长久之道。若我一世身在娼家,他日魂落九泉,如何面对宠我爱我的父王?”

听到霍小玉提及霍王爷,郑净持眼圈一红,道:“阿娘也不想你一辈子如此。”

霍小玉道:“如今就有一个好机会,不仅能让我脱离娼家,更能让我认祖归宗,不堕父王威名。”

霍王爷在世时,最宠的女子是郑净持,正是因为如此,郑净持带着女儿重操旧业时,对霍王爷充满了愧疚。

霍王爷是郑净持的软肋,每次霍小玉提起霍王爷,郑净持便情难自制,颇为失控。

郑净持红了红眼,道:“什么机会?只要能叫你认祖归宗,不辱王爷清名,叫我顷刻间死了,我也甘愿。”

霍小玉拿着帕子,擦了擦郑净持的泪,道:“紫玉钗。”

霍王爷战功赫赫,在军中久负盛名,战死之后,他曾带过的士兵极为怀念他。

玄宗肃宗屡出昏招,冤杀众多名将,将士们的不满情绪达到顶峰,肃宗开了奉玄宗为太上皇的先河,再来一位奉肃宗也为太上皇的皇帝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紫玉钗是霍王爷的象征,有紫玉钗在手,配合着将士们积怨甚深的情绪,再调停得当,不难指挥士兵拥立李豫为帝。

郑净持并不是寻常只知道倚栏卖笑的女人,她跟随霍王爷多年,对于政治的敏感度还是有的。

正是因为如此,霍小玉才敢将打算说给她听。

此时临近午时,院子里繁茂的枝叶遮住了阳光,枝叶之下,阳光变得细碎斑驳,点点光晕落在郑净持的脸上。

霍小玉静静抿着茶,等待着郑净持的回答。

不知道过了多久,郑净持终于道:“我全听你的。”

郑净持回屋取回紫玉钗,目光温柔地看着紫玉钗,手指轻抚着,对霍小玉道:“王爷待我恩重如山,此计纵然失败,我也无悔。”

劝服了郑净持后,霍小玉开始部署。

张致远去做新兵的策反工作,只待霍小玉拿到李倓的令牌,便让新兵们以请肃宗李亨阅兵的名义,围困长安。

郑净持多年积累的人脉仍在,给王孙贵族们谈起高仙芝、封常清冤死的事情。兔死狐悲,让这些人对肃宗李亨的忠心大减,在众将拥立李豫为帝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霍小玉,自然是深入大明宫,营救和劝说李倓,别再动不动赴死了。

活着不好吗?

干嘛那么死心眼,为了天下去送死?

怀着这种心情,霍小玉回到长安。

外面战乱不断,长安城门的防卫比以前严格了许多,好在霍小玉的名声在外,守卫们没怎么拦她的马车,便让她进城了。

进城之后,霍小玉回到自己城里的院子梳洗换装。

毒酒白绫甚至刀砍都用上了,也没杀死李倓,宦官们暗暗称奇,将此事上报肃宗。

各种法子杀不死李倓,肃宗着急也没用,只能暂时先将李倓关押。

霍小玉的随身空间能定位到李倓的位置,战乱不休,军心浮躁,再加上卫士们是武人,素来敬重军功卓越之人,对于肃宗李亨要处死李倓的事情颇为不满。

可不满也没用,李亨是皇帝,作为皇帝的卫士,他们只有听从的份儿。

卫士们有意放水,霍小玉又使了些银钱,折腾到天黑,终于又见到了李倓。

殿里的烛光摇曳,月华掠过窗台,将烛光照得皎皎一片。

李倓随身的佩剑早已被收走,在军营里穿着的明光甲换成了皇子的锦衣,锦衣外又穿着着紫色罩衫,在温柔月光下罩衫如烟似雾,将李倓衬得越发不像凡尘俗世之人。

饶是见惯了漂亮皮囊的霍小玉,见此也微微一怔。

披甲的李倓英武,着锦衣的李倓清冷,无论哪一种,都是世间难寻的绝色。

霍小玉走了过去,珠帘晃动,李倓微微抬头,剑眉微蹙,放下了手里翻阅着的书,道:“是你?”

“不是妾,又能是谁?”

霍小玉撩开珠帘,走到李倓身边,盈盈下拜后,起身对李倓道:“妾此次前来,是求大王救广平王。”

让李倓上位,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同理,让李倓反父亲李亨,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当广平王李豫的性命收到威胁时,李倓的不可能去做,便成了不得不做。

李豫在李倓心里的位置,远比凉薄的父亲李亨重要多了。

所以她才让张致远给李豫飞马报信,让李豫不顾一切赶回长安。

李豫回到长安,新兵拥立,老将半推半就,在别人看来,李豫这是蓄意谋反。

李倓若不配合李豫振臂一呼,“犯上作乱”的李豫只有死路一条。

李倓眼睛轻眯,打量着面前柔弱的霍小玉,烛火下,她眉心的小痣越发殷红,像是鲜血染就。

须臾之间,李倓猜到了其中关联,声音微冷:“你做了什么?”

霍小玉莞尔一笑,道:“没做什么,不过想请大王救一救广平王罢了。”

李倓抿了抿唇,眸光幽冷,停了好一会儿,他道:“你调得动城外将士?”

“调不动。”霍小玉摇摇头,道:“所以妾才需要大王的令牌。普天之下,能不用兵符便能调动兵的人,只有大王一个。”

李倓冷冷道:“若我不给呢?”

霍小玉笑了一下,道:“那便请大王给广平王收尸罢。”

李倓眸光骤冷,握着书的手指微微收紧。

霍小玉道:“不引起骚乱的逼宫或许很难,可再怎么难,大王也没必要用自己的性命去换。”

“陛下今日能赐死大王,明日便能赐死广平王。他日大王与广平于黄泉路上相见,大王是否会后悔今日的决策?”

李倓冷冷地看着霍小玉,没有说话。

他以为他救了一个可怜的乱死女子,却不知这个女子手段之深,让人防不胜防。

仅仅是因为他救过她一命,她便做到这种程度?

他不信。

她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什么?她究竟是谁的人?

她的计谋险之又险,稍微不注意,便是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她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一举害死他和他大哥。

如果他和大哥死了,最大的受益者,便极有可能是她真正的主人。

片刻间,李倓从安禄山想到李辅国张皇后,想了半晌,总觉得有哪些不对。

他不是没有听过霍小玉的名字,长安城最有名的清倌人,为负心汉相思致死的薄命女子。

她的前半生,为爱生,为爱死,不像是功于心计的人,更不像会处心积虑害死他的人。

李倓一手背在身后,看着霍小玉,声音少了几分刚才的冷意,问道:“你是谁的人?”

霍小玉眨了眨眼,笑着道:“大王,我是你的人。”

“以前或许不是,但现在是,以后也会是。”

作者有话要说: 霍小玉:撩汉,我是专业的O(∩_∩)O~感谢小天使们给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朕的青江皇后 2枚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皮卡皮卡丘 4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