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 第146章 第 146 章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第146章 第 146 章

作者:兰拓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17:50: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上山的路上, 江小满还特意指了指路边坎子上长满杂草的斜坡,对孙哲远他们解释道

“我在计划书里提到的可利用闲置地块里,还包括这种山路两边的荒地。”

“听我爸说, 这里以前是村里人种茶树的地方,后来茶叶不值钱了,这地方就没人来了,荒着也可惜,我家不是养了两头猪吗我爸每年都在这边种点南瓜什么的。”

“种南瓜也不用大面积开荒, 就挖个洗澡盆大小, 填上底肥, 把南瓜秧种上去, 都不管它的, 到了秋天,这么一路找过来, 也能找到百八十个大南瓜呢。”

“我想着,咱们郎山,村里先不说,住在山里的,谁家到村里没有这么一段山路啊住得远的,走路到村里都要一个多小时呢。”

“到时候真要组织大家种皇菊的话,其实也不必占用自家的粮食地,就路两边开一开, 每家也能凑个几亩地了。”

“哎呀还是小满脑子灵活不愧是上过大学的高材生可不就是这样而且这花儿种在路边上,拿着袋子一路往山下, 一边走一边摘, 还省事儿呢。”村长一听这个项目居然可以不占用粮食地, 立刻便有了信心。

毕竟, 他家老房子离村里也要走四十分钟呢。

这要是路边上都开出来,种上这什么皇菊,不是等于家里平白多了几亩地的收成

而且种花不像种粮食,要大面积开荒,只要间隔一段距离挖个脸盆那么大的定植穴就行了。

这么做最主要的好处是不会破坏山体植被,而且只要不占用老百姓原本的种粮地。

老百姓的抵触心理也会大大降低。

“对对对而且到时候要是咱们郎山到处都种满了皇菊花,等到秋天漫山的菊花盛放,搞不好咱们镇上也能办个什么旅游节呢。”

孙哲远越想越激动,忍不住拍了拍江小满的肩膀,“你小子可以啊脑子挺灵活的嘛。”

“嘿嘿这其实不是我自己的创意,是我之前看一档节目看到的。”江小满这个社交牛逼症,趁机就拿出手机,和扶贫干部加上了好友。

顺便给他推荐了好几个讲述皇菊种植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视频。

“孙主任你看,就是这个视频,这个乡镇也是山区丘陵地貌,他们那还缺水,环境还不如咱们这儿好呢,你看看他们的皇菊,不是也长得很好嘛”

这个案例可是江小满特意找出来准备给镇上的领导们看的,为了节省领导手机流量,还特意提前下载了。

孙哲远于是就拿着江小满的手机,趁着中间休息的时间,坐下来看了一会儿,这一看,其他人也忍不住凑了过去,大伙儿都不想走了。

反正这个节目也就十来分钟,江小满索性让他们先看视频,自己蹲在山泉边,掐了两把嫩嫩的刚冒出芽儿的折耳根。

市场上卖的折耳根一般都是根部,江小满却很喜欢吃折耳根上面的嫩芽,尤其是这个季节的嫩芽,开春刚冒出来的头茬,掐回去洗干净随便切几刀,拿盐巴、蒜泥、辣椒油简单拌一拌,吃着特别爽口。

要是不爱吃凉拌的,这种折耳根的嫩叶拿来烫火锅也很好吃。

最关键的是,这道菜不要钱啊

天生就携带了“省钱基因”的江小满,打从懂事起,就在自己家到村里这条路上,拎着小锄头,这里种一点,那里栽一点。

现在,从山下村子到江小满家这一路,沿途的路边上、沟渠边,已经长满了马齿苋、蒲公英、水芹菜、折耳根、野葱、野蒜、野苋菜、香椿、野百合等农村比较常见的野菜。

就连凉粉果、野山楂、花椒树这些都种了不少。

小时候的江小满想法很单纯,他就是觉得每年到了季节,漫山遍野的找野菜很辛苦,还不如把它们种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最好还是他能经常路过的地方。

这样找起来方便,而且什么时候能吃,一眼就能看得到。

当时他爹江有粮听了哈哈大笑,告诉他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么合适的地方。而且山里那么多种类的野菜,就算把他家菜园子全种上,那也不够哇

谁能想到他儿子脑子居然这么好使,他直接化整为零,就用他上小学的那几年时间,一点点的开荒、撒种、移栽根茎。

把他家到村里这条路,变成了一条长满野菜的山路

不得不说,这孩子能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连辅导书都舍不得买两本,还能打败县里那么多竞争者考上大学,跟他这聪明的小脑袋瓜是绝对分不开的。

江小满这边刚摘了三把折耳根嫩芽,那边的视频也看完了。

看着孙哲远和村干部们面色潮红、恨不得立刻扛起锄头开荒种皇菊的样子,他知道,这事儿应该算是成了。

果然,接下来的路上,村干部们和孙哲远一边赶路,一边热情交流着郎山村这边到底能不能发展皇菊种植。

村干部们自然是向着自己村里的,纷纷夸口说他们村偏是偏了点,但水土丰饶,就连野生的灵芝红菇什么的都长得很好,更何况扔在野地里都能活的菊花苗呢

孙哲远对种地没啥经验,但对于怎么申报项目补贴,这可是他的专长当即提出让村里配合他,先把这个项目补贴给申请下来。

万事开头难,只有先扶持江小满他们走出这第一步,让这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赚到了钱,到时候不用他们挨家挨户上门动员,老百姓难道自己不想赚钱吗

聊着聊着,众人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江小满家老宅的位置。

也就是唐新岚投资的禅修民宿这里。

“嚯这房子修得气派啊小满,这是你家吗”孙哲远吓了一跳。

“孙主任,您也太高看我啦,我家哪有这个条件这是双湾镇那边的唐总在这里投资的禅修民宿。”

“原来是她我在新闻上看到过,怪不得”孙哲远羡慕极了,这就是真正的土豪啊,想投资就投资,都不用找镇上申请补贴的。

从民宿过去,再走几分钟,就到了江小满家。

“孙主任,这坎子下面就是我家打算种皇菊的地方,你们先看看,我去给大家烧一壶茶。”

说着,江小满就赶紧打开厨房门锁,又拿了茶饼,撬了几片老树茶下来,煮了一大壶茶,从柜子里拿了过年没吃完的瓜子花生糕点什么的,在门口的地坪上摆了满满一小桌,让他们先垫垫肚子。

一路爬山走过来,大伙儿也确实又渴又饿,客气了两句,忍不住拿起桌上的云片糕,拆开就着茶水,一口气吃了两三袋

这种云片糕是本地逢年过节必备的,便宜又好看,吃的时候一片一片撕下来,好玩又管饱。现在城里愿意吃这种云片糕的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了,只有他们山里,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家有喜事,云片糕都是必备的。

趁着他们喝茶吃点心的功夫,江小满又拿了两把挂面,切了一块腊肉下来,先把腊肉切成片,热油锅,加葱蒜爆香,倒入腊肉翻炒几下,立刻倒入清水。

煮沸后,把挂面下到锅里,锅盖只盖一半,继续煮到沸腾,趁着煮面的功夫,他又赶紧跑到后面的菜园子里,掐了一盆菜薹,洗干净切两下,倒入锅里,最后加盐和鸡精调味,一锅简单又管饱的面条就做好了。

担心有的人不能吃辣,江小满没有在面条里加辣椒,而是单独盛了半碗辣椒油、一碟酸萝卜和一碟酸辣椒,之前腌的洋姜也能吃了,拿出来切片,弄点剁椒拌一拌,也装了一盘。

见他进屋一会儿就弄了一大盆面条和几样小菜出来,村长笑着站起来帮他一起盛面,一边盛还一边笑着说

“早听学校那帮小崽子说小满做菜好吃了,一直没机会尝尝,今天倒是沾了孙主任的光。”

“哎呀光顾着工作,竟然忘了买肉买鱼这可是我头一次来小满家失礼了失礼了”孙哲远一拍脑袋,懊恼不已。

都怪江小满给他描述的前景太美了,他一时激动,都忘了本地上门做客的规矩了。

“孙主任,您这话我就不同意了,您要是能帮咱们把这个项目给申请下来,那何止是送我家一只老母鸡啊,简直就是给咱们全村每家每户都送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鸡,这礼物还不够贵重吗”

江小满这番话可不是故意逢迎拍马,孙哲远作为他们镇上的扶贫干部,对这种创业扶贫项目的审批,或许没有决定权,但是人家有拒绝签字的权利啊

说句不好听的,孙哲远要是不签字,这申报材料甚至都递不上去

更何况人家都主动提出帮他们修改完善审批材料了,听他的意思,是一定要全力促成这个项目落地的。

只要二季度他们镇上没有其他强有力的竞争对象,江小满他们这个皇菊种植项目,只要得到了孙哲远的大力支持,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老村长没想到江小满这小子说起官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把镇上的干部哄得那叫一个开心,不由心下叹服。

想当初江有粮供儿子上高中的时候,他还偷偷提醒过这位族弟,让他不要把棺材本都砸在这个捡来的孩子身上,不然到时候人家功成名就,保不定就想要去找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了。

为了江有粮能有儿孙养老,村长的意思当然是随便上个中专、学一门手艺就行了,到时候出去打几年工,攒钱回来盖房子娶媳妇,江有粮也算是老来有靠。

现在想想,幸亏当年江小满争气,自己考上了大学,不然换成他们村那帮小子,碰到镇上的干部连个屁都不敢放,能有江小满这么会说嘛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