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 第22章 第 22 章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兰拓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17:50: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到了县城, 江小满先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便宜的旅社住下来,然后就到附近的批发市场捡了个纸板箱,把唐新岚托他采购的样品都装进去打包好, 发了快递出去。

不是他忘了, 主要是他们那儿根本就没有快递揽收点, 要想发快递, 只有等到邮政的车下乡送快递的时候,快递费很贵不说, 还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来, 江小满把东西准备好, 想了想, 干脆带到县城来发了,这样到上唐村说不定还能快点呢。

现在想想, 以后真要回乡创业, 这个快递也是个很大的麻烦,趁着时间还早,江小满索性蹲在人家快递点门口打听起来。

他长得好, 嘴巴甜,手脚还勤快,帮着快递揽收点的人一起打包搬运, 没一会儿就把看店的大姐哄得眉开眼笑,见他打听快递代发的事情,大姐问了问他家在哪,顿时“哎唷”了一声“小满, 你家那边可够偏的啊, 客单量达不到标准, 可做不了快递代收点, 除非你一家的单子特别多,倒是可以自己申请个代收点,这样能帮别人收发快递,自己发快递也能便宜点。”

江小满找大姐要了他们这家快递的负责人电话,打算回头要是客单量大了,再自己申请个代收点,不然一趟趟的走邮政,物流成本太高,而且快递的发货时间也太长了。

江夏下午就坐车先走了,晚上,江小满溜达到夜市,也没啥好买的,吃了一碗凉皮就回来了。到旅社接上了店家的无线网,打开自己的视频号,发现之前更新的做菜视频居然播放量也很不错,有二十多万,点赞也有三万多,还有人在评论区问他家在哪里,可不可以自己开车过去找他玩之类的。

江小满挑着几个认真回复了,尤其是那几个要去玩的,他都加了对方好友,这些可都是未来的潜在客户啊

看来持续不间断的更新,确实能让账号流量好起来。

江小满赶紧把刚才在夜市拍的视频拿手机剪辑了一下,上传到视频平台,这次他跟江夏学了一招,带了两个热门标签,还在另外一个可以根据短视频播放量得到广告分账的平台。

据江夏说,这个平台更新勤快点,一个月也有不少钱,反正他视频都是做好的,无非是多上传一个平台罢了,运气好的话,每个月还能多赚几千块呢。他倒是不求有这么多,能有几百块钱收益,给他爸买件羽绒服他就满足了。

因为到隔壁省城的火车一天只有中午和傍晚两趟,等江小满回到学校,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了。

他们这边是新校区,住的都是四人间带空调和独立卫生间的新宿舍楼,这条件可比他自己家好多了,回到宿舍,江小满放下行李就冲到卫生间,好好给自己洗了个澡。出来先给他爸打了个电话报平安,然后就在他们寝室的四人小群里吆喝了一声,让兄弟们赶紧回来“分赃”

这次他从家里带了不少好吃的,郎山乡的土蜂蜜、板栗沟的香菇酱、红泥沟的五香豆腐干,都是山荣老舅给他拿的,他爸不爱吃零食,他自己平时也很少吃,索性都带到学校来了。

寝室长罗景熠是第一个回来的,他本来都已经走到食堂了,正在排队,一看到“厨神”江小满的召唤,立刻放弃了排队,一路飞奔着回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哪怕就是去食堂打饭,只要有江小满在,他们宿舍总能在食堂那一大堆恍若猪食的菜里面,挑出当天最好吃的。

老三邹一诺正在别的寝室打游戏,接到消息赶紧也跑了回来,只有老四齐宁,听说今天跟女朋友约会去了,算他没口福擅自脱单就不配吃江小满带来的美味佳肴

“我就知道你肯定带了麦面饼”看到江小满从背包里拿了一个大塑料袋出来,罗景熠眼前一亮,“幸亏我刚才连饭都没打,不然肯定浪费了。”

“那是,我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哪年不给你们带这个麦面饼”江小满先把饼子拿出来,然后依次把他带来的菜也摆了出来。

保鲜袋里是他自己用腊肉炒的蕨菜,加了干辣椒,特别开胃。一个大玻璃罐头里装了豆油炒过的酸辣椒,这个拿来夹饼子也非常好吃。另外就是山荣老舅给他的香菇酱、野山菌酱和豆腐干之类的了。

三个大男孩就这么挤在书桌前,人手一张麦面饼,拿了筷子夹自己喜欢的菜,再抹上一层香菇酱,把饼子那么一卷,简直绝配

“反正老四今晚肯定不回来了,咱们把剩下的也吃了吧,不然没冰箱肯定坏了。”老三一脸垂涎地看着剩下的几张饼子。

这次江小满带回来的这个香菇酱,还有那个香辣味的野山菌酱简直绝了他发誓他长这么大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菌菇酱这到底是什么神仙土特产啊

最关键的是这麦面饼子,原本干巴巴没什么滋味,卷上腊肉蕨菜和菌菇酱之后,简直好吃的欲罢不能今晚要是不把剩下那几张饼都吃掉,他怕是睡觉都要惦记着了。

“行吧,咱们先吃,给老四留点香菇酱,大不了明天去食堂买点手抓饼让他夹着尝尝。”江小满也觉得这么吃挺过瘾的,打算等回去的时候,一定要从县城带一包麦面饼回去给他爹尝尝。

三个壮小伙子,楞是把十几张平底锅那么大的麦面饼子给吃光了,原本打算留给老四的菌菇酱,也只剩下了瓶底一点点

“算了有情饮水饱,老四现在说不定正在跟弟妹吃烛光晚餐呢,哪能瞧得上这香菇酱”老四盯着装酱的瓶子沉吟道,“不如明天早上我再去买几个大馒头我看这玩意儿夹馒头肯定也好吃。”

“那明天早上你去二食堂买馒头,我到一食堂去打三碗粉回来,剩下那点腊肉炒蕨菜,拿来拌粉吃肯定好吃。”寝室老大罗景熠出手扎紧了保鲜袋。

江小满“”老四,不是二哥不念着你,谁让你第一个脱单呢这就是擅自脱离单身狗队伍的下场啊

吃饱喝足,罗景熠第一个关心起了二弟的未来

“小满,你真打算放弃校招咱们专业虽然今年就业形势不是很好,但你成绩不差,跨专业也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罗景熠家在省城也有些门路,早就私下跟江小满说过了,要是他想留在省城,他也可以请家里帮忙介绍个工作,虽然不一定专业对口,但只要个人能力强,不是本专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老罗你说啥呢我看二哥回老家创业也挺好的,他们家这些土特产你又不是没尝过,多好吃啊,我看他自己当老板,比留在省城给资本家打工靠谱。”老三还挺支持江小满自己创业的,并且慷慨表示,江小满一旦开了网店,他必然要把自己给买成超级

“靠谱个屁这几年农村电商竞争多激烈那价格战打的都能上教案了老二家那边地方偏的连个快递收发点都没有,你让他拿什么开网店光是这物流成本,就能被竞争对手按在地上摩擦”罗景熠冷声道。

“哎呀二位土豪别吵啦,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能不能听我说两句”江小满心里感动,一边一个把两个兄弟给搂住了,“你们就当我回家歇两年,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好不好”

“再说了,咱们要相信地方政府的扶贫攻坚帮扶政策我这段时间在家里也到处找人打听了一下,咱们乡虽然地方偏了点,但对于本地青年返乡创业还是有不少扶持政策的。”

“而且我也不会傻乎乎的一头冲进去呀,就算我想往里面砸钱,你们看我像是个有钱人吗”

“我跟你们说,我找了个我们那儿的土豪,她也是个网红,已经回乡创业好几年了,她那边有一个专业的团队,就是专门挖掘孵化农村创业项目的。”

“我已经跟对方谈好了,等我从学校回去,她那边就会带团队去我们那实地考察,到时候要是考察结果对方满意,有他们出资,我顶多就是帮忙管理一下。你们想想,要是在省城工作,我起码得熬个十来年才能做上管理层吧”

“可要是人家大老板愿意给我们投资,我现在就能进管理层”

“那人家要是不愿意投钱呢”罗景熠对此并不乐观,有钱人可比一般人精明得多,有些甚至还专门养了一个负责评估项目的顾问团,一个项目到底有没有发展前景,人家都是要先评估的,不赚钱、或者是资金回笼太慢的项目谁要投

“不愿意我就自己做呗实在不行我就做做朋友圈生意也够了。”江小满高兴地点开手机给他们看他最近接的订单,“你们看嘛,我现在已经找了几个会做土绣的帮我接订单了,再加上每年卖土蜂蜜还有山野菜、笋干、腊肉的钱,一年挣个几万块总可以的吧”

“我们那消费水平又不高,我跟我爹两个人,一个月生活费五百块钱都花不完,吃住都在家里,也不需要通勤成本,这小日子贼爽好吗我每年还能攒下来几万块钱呢。”

“行了知道你舍不得你爹先回去试试看吧,实在不行,你还是把你爹也接到这边好了,老三家不是开厂的吗到时候给你爹安排去看个仓库什么的,我再帮你找个工作,城里别的不说,生活和医疗方面比山里好得多。”罗景熠一拍桌子,“就这么定了”

江小满只在学校呆了两天,第一天忙着打包行李,把一些不方便携带的先打包发邮政包裹,地址就写了郎山乡小学,这样等他回到家,说不定包裹也到了。最贵重的电脑拆下来,找了两个结实的纸箱子装好,再把要带回去的衣服塞到箱子的空隙处,这样可以节省空间,也能顺便保护好珍贵的电脑。

第二天,江小满去找了辅导员和团委的老师,大学四年,这几位老师对自己真的是没话说,能给他的贫困生补助和各种奖学金,都尽量优先给他了,还帮他介绍了好多勤工俭学的岗位。给几位老师都送了一瓶自己家割的土蜂蜜,江小满又把自己放弃校招和今后的打算简单解释了一下。

“回乡创业也挺好的,以后自己做生意了,记得多发发朋友圈,老师们别的帮不了,帮你转发个朋友圈还是可以的。网店开业的时候,班级群里吆喝一声哈,我叫他们都去照顾你生意,反正都是要上网买东西的。”辅导员姜梧拍了拍他的肩膀,微微叹息了一声。

其实他之前找过学校负责联系校招的老赵,想请他帮忙走个后门,看看能不能给江小满找个稳定点待遇不错的单位,但是现在江小满已经决定回乡创业了,姜梧也知道这孩子是个有主意的,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江家的情况,入学的时候他就打听过了,江爸爸一个人住在深山老林里,也难怪江小满不放心,一定要回家了。

从办公楼出来,江小满背着书包又去了一趟图书馆,把之前借的书都还了,又和“老同事”们打了个招呼,说他要回家了。

图书馆的阿姨姐姐们都挺舍不得他的,以前有江小满在,她们连卫生都不要打扫,小满每次下班都最后一个走,有时候她们家里有急事,跟他说一声,把钥匙给他,提前一点回去也没啥。

能拿到大学图书馆这种清闲岗位的,一般都是家里有点关系的,江小满回家这段时间,甚至有几个阿姨在商量着,要是这孩子毕业了找不到工作,不如干脆让他到图书馆来上班吧

学校后勤岗位工资虽然不多,但福利待遇什么都不错,这份工作可能有些城里孩子看不上,可她们都知道小满家的情况,也都想着帮他一把,这年头,大学毕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啊

听到江小满说要回乡创业,一帮阿姨姐姐们恨不得拿根绳子给他捆起来

“小满你糊涂你自己上网看看那些赚了钱回乡创业的,有几个不是赔的倾家荡产最后灰溜溜的又回到城里打工了”

“你是不是担心你爹一个人在山上住着不安全那你把他接到城里来啊,你爹多大了应该还没六十吧我记得学校后勤处的绿化工和保洁每年都要招人,你要是愿意,我去帮你跟管后勤的老许说一声”

“就是我也能叫我家那位跟老许打个招呼。”说话的这位是副校长的家属,她说打个招呼,那基本上就是内定了。

毕竟割草扫地这种脏活累活又不是教授讲师,一堆人去抢,他们学校教师家属都很少有愿意去的,一般都是从社会上招聘的,一个副校长,想安排这样一个岗位,基本就是打个招呼的事情了。

阿姨们实在太热情了,江小满实在招架不住,只能拿江百川来做挡箭牌了。

听说郎山乡小学除了校长只有两个老师,而且其中一个马上要生了,另一个还要辞职,阿姨们也惊呆了这、这教书育人可是件大好事,她们也不好再劝什么。

不过,临走的时候,江小满还是收获了满满两个编织袋的“爱的关怀”

“这些都是去年做活动剩下的物料,堆在仓库也没用了,今年还要买新的,你拿回去给学生们用,都是还没拆封的。”

学校图书馆每年都会举办十几场读书活动,不过真正参加的人不多,为了吸引学生们踊跃参与,图书馆每年都会采购一些精致的笔记本、笔什么的作为礼物,只可惜愿意参加的还是不多,所以每年这些活动物料都会剩下来好多,以前都是到了年底,看看没人要,她们自己分了。不过一想到江小满即将要去一个连粉笔都要“化缘”的深山小学,阿姨姐姐们不由一阵怜爱,恨不得把仓库都给他带上。

“小满你留个地址吧,就留你们那的小学地址,以后我们有什么用不完的,都捐给你们学校。”

“对还有粉笔,我看你也别买了,省点钱给孩子们买点肉吃,我跟后勤那边打个招呼,回头把仓库里过期的库存扫一扫,就够你们用好几年的了。”

“小孩子的衣服要不要我看家属区每年都是外面的一些慈善机构来收,谁知道他们收了都卖到哪里去了还不如给你呢,小满你等着,回头我就到家属群里问一声,叫大家把合用的小孩衣服都攒起来,你不是还要回来拿毕业证吗到时候一起带回去”

阿姨们你一句我一句,不知道的还以为江小满是被流放到蛮荒之地去了呢。

这倒是个好办法

想到学校的学生们,有的鞋子袜子都破了,有的五月份还穿着冬天的破棉袄,江小满没跟阿姨们客气,抓起桌上的纸笔,把郎山乡小学学生年龄段和男女比例简单写了下来

“我们学校学生不多,不过还是女孩子多点,男孩子嘛,只要学习稍微好点,家里咬咬牙也要供他们去县城读寄宿学校,不会送到乡里小学的。”

“女生一般是8到12岁的四季衣裳比较缺,要是有鞋子袜子更好了,旧的也没关系,我看她们有的为了省钱,干脆都不穿袜子。”

“男生差不多也是这个岁数的衣裳鞋袜,不用挑特别好的,旧的也没事,他们回家也要干活的,都是穿着破衣服干活。”

江小满写完抬起头,有几个心软的阿姨已经在抹眼泪了。

“太过分了凭什么女孩子就不能去县城读书”

“小满你回去一定要仔细看看要是真有读书天赋的女孩子,家里不供,我们来想办法”

“就是我也可以一对一帮扶几个,小满你回去帮我看看,有合适的我来出钱供她去县城上学”

江小满知道这帮阿姨姐姐们都是土财主,图书馆不到五千的月薪,对她们来说就是打发时间赚个奶茶钱,刚才那个副校长的家属,娘家据说是搞房地产开发的,另一个开口说要帮扶几个贫困女学生的,她丈夫只是普通的大学教授,不过她女儿比较出息,抓住了短视频带货的风口,现在已经入股了好几家企业,实业和风口的钱她都赚

在图书馆消磨了大半天,又顺手接了几十单土蜂蜜,回到寝室,被爱情蛊惑的老四已经回来了,正抱着空空如也的菌菇酱罐头嚎啕“你们这帮没良心的亏我还给你们带了澳洲大龙虾你们连瓶酱都不给我留是人吗”

老四齐宁也是个饕餮,家里有点小钱,不过跟他女朋友家就没法比了,他女朋友是本省某知名餐饮连锁集团的皇太女,小情侣因为排队买臭豆腐认识,臭味相投,一见钟情,从此每个周末和节假日,不是在吃饭,就是在去吃饭的路上

江小满就知道他会这样,暗暗叹息一声,趁着寝室其他两个不在,偷偷从行李箱拿了三个小一点的玻璃瓶出来

“藏好了啊,他们两个都没有的,这是给弟妹的,土蜂蜜、香菇酱还有我自己炒的酸辣椒,你不许私吞”

“亲人呐”齐宁一把抱住了他,转身就把东西藏自己背包里去了。他现在和女朋友正在热恋期,用老三的话说就是,“恨不得吃屎都共用一个坑”,这形容法恶心是恶心了点,倒是十分的形象。

晚上,老大罗景熠在学校食堂定了个小包厢,他们寝室先把小范围的散伙饭给提前吃了。席间四个人都喝了点啤酒,关起门来,就连一向内敛深沉的寝室长罗景熠都忍不住红了眼圈。

他们寝室真的是班里难得的一个到了大四依然能聚到一起的,读他们对外贸易的,除了极少数被调剂进来的,基本上都是家里就是从事外贸,或者有关系能毕业就入职的那种,所以基本上到了大四,想去工作的都早早提前入职实习去了,剩下的,要么是考研的,要么就是没什么其他特长打算混校招的。

总之大家想聚在一起已经很难了,这次他们寝室能聚到一起,也是因为听说江小满要回来,特意凑到一起的,等江小满回去,剩下三个也要回家里住了。

江小满是第二天一早走的,寝室长罗景熠亲自开车送他,其他两个人帮他搬行李,坐在回家的绿皮火车上,江小满看着渐渐远去的站台,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大一刚开学的时候,那时候,为了省钱,他是只身一人来学校报到的,而现在,他也将只身一人,回到那个养育了他二十多年的故乡。

他出发早,回到县城还没到中午,看了看时间,江小满立刻叫了一辆三轮车,多花了十块钱,让师傅帮忙把行李搬到回乡镇的班车上,又拜托班车司机帮忙看着行李,趁着还没发车,赶紧去买了两袋麦面饼。

这种麦面饼严格说来不算是他们这的土特产,前几年国家扶贫攻坚力度比较大,他们这穷乡僻壤的也开始大规模修路了,好多外地工人过来,也把他们家乡的饮食习惯给带了过来,这麦面饼据说就是外地的工人带进来的,没想到却意外的符合当地人的胃口。

听说那个最开始做麦面饼的修路工人,现在早就不去工地打工了,和老婆两个人在县城开了三个分店,生意异常火爆,把一家人都接过来了。

江小满去车站附近买了麦面饼,看到有做好的鸡蛋汉堡也买了十个,这玩意儿他爸爱吃,买完东西回到车里,原先的座位已经被人给占了,司机大哥扭头冲他招招手,指了指副驾驶的空位。

江小满一个箭步蹿了过去,打开手里拎着的塑料袋,拿了两个鸡蛋汉堡给司机大哥。

转了两趟车,回到村里已经是傍晚了,给他爹打了个电话,江小满在小卖部坐了快一个小时,终于等到他爸来救他了。

江有粮带了两根扁担外加一个背箩,先把两个编织袋固定在扁担两侧,然后把江小满的双肩包和其他东西都放在背箩里,剩下的两个小一点的编织袋,就只能让儿子来挑了。

好在江小满也不娇气,挑起扁担,父子俩先去了一趟学校。

今天他们这边下雨了,山路难走,江百川给住得远的学生家长都打了电话,让学生们今晚都在学校住,江小满他们到学校的时候,学生们已经吃完晚饭,乖乖在教室里晚自习了。

“还没吃饭吧等着,我去给你们下碗面。”江百川现在已经练就了单手做饭的技能,煮面更是不在话下,当即就要站起来去做饭。

“别麻烦,我家里都煮好饭了,菜也蒸在锅里呢,是小满非要先给你把东西送过来,不然我们早回去了。”江有粮摆了摆手,把扁担放下来,江小满顾不上说话,解开编织袋就是一阵疯狂派货

“百川叔,这些都是我大学图书馆里去年做活动剩下的本子笔什么的,你看都还没拆封呢,都是能用的,你拿去分一分,孩子们就不用找家长要钱买纸笔了。”

“还有这些粉笔、草稿纸,都是我找学校后勤部要的,外边这些受潮了可以扔掉,里面还是能用的。”

“这个是我在我们班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找他们要的旧衣服,本来就是要丢掉的,我都带回来了,你给他们分分,带回家干活的时候可以穿”

江小满一边往外拿东西,一边跟江百川解释这东西是哪来的,后来又说学校图书馆的阿姨答应帮他募捐一批旧衣服鞋袜什么的,等他下次回学校拿毕业证的时候再取。

江百川沉默半晌,用力拍了拍大侄子的肩膀。

在城里人眼中这些或许都是每年都必须“断舍离”的垃圾,可只有他们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山里的有些家庭来说,真的能让一家人高兴大半年的。

现在义务教育确实是不需要交学费了,可江百川却知道,山里的很多人家,有时候一个月连几百块生活费都要省着花,有了这些东西,好些人家里就能把买纸笔的钱省下来,给孩子们买几斤肉吃。

清理完这些,满满四个编织袋,最后就只剩下一小袋了,都是江小满平时穿的衣服和一些舍不得丢的“藏书”从毕业生跳蚤市场2块钱一本买回来的,这些书他以前在图书馆借阅过,不过太贵了,小气鬼一直舍不得买,每年都去毕业生跳蚤市场试图捡漏,大学四年,他家里那满满一架子的藏书,都是他几块钱一本在地摊上买的。

“分赃”结束,没等江百川挽留,父子俩扛起东西就往家里赶,夜晚的山路比白天更难走,幸好他们在学校卸了大部分货,江有粮把剩下的行李分装到两个编织袋,拿扁担挑着,江小满背着背篓走在后面,拿手电筒给他爹照着路。

他不知道的是,他扛着大包小包从学校带回来的这些“废品”,在这个夜晚,将会给全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带来多大的惊喜

谁能想到,五一假期都过了,郎山这边突然就又降温了呢

江百川是半夜被冻醒的。

每次天气不好、学生们住在学校的时候,他晚上睡觉都不敢睡死了,这天晚上,察觉到身上突如其来的寒意,江百川一个激灵,立刻坐了起来。

薄薄的夏被从身上滑落,骤降的温度一下子把他冻清醒了。

“不好降温了”江百川连滚带爬地从床上摔了下来,打开门,果然外面起了大风,白天还是二十多度,现在估计只有几度了。

冷雨寒风打湿了走廊,江百川摸黑按亮了走廊灯,跑到二楼,先敲开男生宿舍的门,把人都给叫起来加衣服,又让年纪小一点的男生跑到女生宿舍去把人叫起来。

他毕竟是成年男子,女生寝室还有几个高年级的女孩,他不方便进去。

看着人都起来了,江百川赶紧跟赶小猪似的把人都给拢到了一间屋子。

“带了衣裳的赶紧把衣裳都穿上,没带的裹被子江诚、江悦,你们两个跟我一起到厨房生火盆子。”

山里气候多变,经常白天还是艳阳高照,晚上就是冰霜雨雪,尤其是春夏之交,他们这里据说以前端午节山里还下过雪呢,这也是为什么一到变天的时候江百川就让家住的比较远的学生住校的原因了,主要是担心上学放学的路上,万一遇上这样的极端天气,这么小的孩子怕出什么意外。

顶着寒风跑到厨房,江百川刚把灶火给点上,冷不丁就看到厨房角落里那两个编织袋,瞬间欣喜若狂,奔过去打开袋子,里面正是江小满从学校“化缘”回来的旧衣裳

这些旧衣裳应该是学校的教师家属们换季淘汰下来的,正好都是秋冬装,虽然有些大了,有些小了,可这种时候管他大小呢,只要能保暖就行

学校经费不足,舍不得买木炭,每次烧火盆子都要拿木头现烧,丢了两根大柴让灶火慢慢烧着,江百川赶紧从编织袋里拽出了两件薄款的棉袄,让江诚和江悦先穿上御寒。

“你们俩在这里看着灶火,我到楼上发衣服。”江百川一扫方才的惊惶,连拖带拽地把两个大编织袋给扛到了楼上,看了看瑟瑟发抖地裹着棉被挤在一起的学生们,眼眶一热,呼啦一下把满满两个编织袋的旧衣服倒在了地上的竹凉席上

“同学们,咱们有衣裳穿了”

“哇是小满哥哥送给我们的吗”

“肯定是晚自习那会儿小满哥哥过来送东西,我趴在窗户上都看到啦”

“是啊这次可真是多亏了你们小满哥哥。”江百川笑着跪坐在地上,一件件的根据学生们的身高挑选着大小合适的衣裳,尽可能的让他们都穿得合身些。

这场降温不知道持续到什么时候,就算家长明天过来送衣服,至少也要到中午了,在那之前,孩子们要靠着这些旧衣服撑过明天早上的降温和大雨。

江诚和江悦很快就燃起了两个火盆,端到屋子里来,有了火盆,原本冷的跟冰窖似的教室也逐渐暖和起来。

半夜被冻醒,孩子们并没有什么悲伤惆怅的情绪,反倒有些激动的睡不着。

平时不是上课就是做作业,难得这么多同学凑在一堆,校长还带头玩火,这不比学习好玩

见孩子们都不睡了,江百川也没回屋,干脆把江小满带回来的笔和本子之类的都倒了出来,给他们分派了任务,让他们按照学校的人数,把这些笔和本子平均分配一下,每人一份,明天都发下去。

“哇校长爸爸,这个本子好漂亮”一个小女孩拿起离她最近的一个浮雕古风封面的手账本,一脸梦幻地抱住了这个本子,“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本子”

“嗤你才多大还长这么大”旁边一个大点的小男孩眼疾手快地拿起了一个动漫封面的笔记本,“我要这个这个好看”

“先分配好本子和笔每个人都要分到差不多的数量。”江百川一脸黑线地打断了小朋友们的争抢,“分好之后,按照上个月的月考成绩决定谁先选”

小男孩顿时如丧考妣,一脸幽怨地看了江百川一眼,刚才拿起手账本的小女孩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没办法,她每次都考全班第一,虽然她们班拢共也只有七个同学。但毫无疑问,常年霸榜第一的她,必然会是第一个选的

屋外寒风呼号,屋子里却是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单薄的春装外面穿上了江小满给他们带回来的旧衣裳,非但不冷,反倒因为屋子里还点了火盆,都开始冒汗了。

这些因为款式不时兴被淘汰的旧衣裳,在他们看来其实一点也不旧,有的甚至吊牌拆了就穿过一次,连洗都没洗过,这里面居然还有个幸运儿,从一个棉衣内口袋里摸出了二百块钱

江百川赶紧哭笑不得地把这钱给收了起来,又单独拍了这件衣服的照片,把这件事跟江小满说了一下,让他别忘了下次回学校找到这件衣服的主人,把钱还给人家

江小满看到江百川这条微信的时候,刚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把冬天的被褥找出来,给他爹跟他自己都换上了,山里季节变换的时候容易遭遇极端天气,这个他们早就习惯了,不过被冻醒了确实很难睡着,看到江百川的留言,江小满抿嘴一乐,这两百块钱不会是哪位男老师偷偷藏的私房钱吧

真要这样的话,那可必须还给人家了。毕竟他们学校年轻老师工资并不高,攒两百块钱也挺不容易的。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山里的大雨已经停了,不过却起了很大的雾,几乎伸手不见五指,门口的牛皮菜也被冻得蔫头耷脑的,深绿色的叶子上居然还挂了霜,可见昨晚的降温有多可怕了。

被霜打过的牛皮菜,基本上都不会再长了,江有粮暗道晦气,赶紧拿了个竹筐,把被霜打过的牛皮菜叶子都砍下来,挑了点嫩的留着当菜吃,剩下的也只能拿去剁碎喂猪了。

江小满也没闲着,见他爹把冻伤的菜叶子都砍了,他赶紧从旁边抱了好些干草过来,把牛皮菜的根都盖住了。这玩意儿挺皮实的,只要根没冻死,天气一暖和就会继续冒芽长叶子,春天种一茬,能一直吃到入冬

这么大的雾,上午肯定啥也做不成了,可家里的猪是一顿都不能少喂的,吃完早饭,江小满拦住他爹,自己背了背篓和镰刀到地里去割猪菜。

走到一半,他又跑回来拿了三脚架,打算给他新增的一万多粉丝表演一个“深山迷雾割猪草”。

粉丝们“”

我可谢谢你了深山迷雾割猪草,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浪漫现实主义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