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崇祯窃听系统 > 101 手段

崇祯窃听系统 101 手段

作者:叫天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18: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在大年三十发生的这个事情,不可避免地传开了。

一时之间,宫内震动,京师震动。

对于宫内大多数宫女内侍来说,他们震惊于宫里面要裁员,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宫女还好一些,有家可回,家里条件可以的,倒没什么。

可对宦官来说,就是天塌了一般,他们回不去了啊!因此,他们都极力向服侍的主人证明,自己比别人有能力,希望能留在宫内。

而对于京师来说,则莫过于太子被皇帝训斥这个事情了。要知道,在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都是比较溺爱这个长子的,从他刚出生不久就直接立为太子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了。

因此,和太子有关联利益者,比如亲戚,比如东宫属官,都不由得有点担心,他们猜测着,难道皇上对太子不满而又想改变什么么?

当然,更多的人,关注的是事件本身。很多人都没想到,皇帝对于纺织活计一视同仁,太子因轻贱之而被皇帝训斥。

这种事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立刻便对皇帝有了一种亲近的认同感。与此同时,他们更是同情,皇上真得没钱,都要让皇后都去纺织赚钱补贴家用了!

对于宫里宫外所引发地这些反应,自然也在崇祯皇帝的意料之内。他冷眼旁观,坐看后续。

消息传出之后,不少臣子就纷纷为此上奏章了。

有的奏章,是替太子说话,说太子年幼,一片孝心,是无心之过。大明朝以孝治天下,希望皇帝要奖赏太子!这中间,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崇祯皇帝都把上奏者的名字记在心中,而后奏章留中不发。

有的奏章,则上奏说皇后带头做纺织的粗活,有失皇家体面,希望皇帝慎重考虑之。对于这些奏章,崇祯皇帝全都批示一个钱字,就打了回去!

没钱,缺钱,懂不懂!以此加深这种印象!

经过这么一闹,估计天底下所有人都会知道这个事情。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没钱,以至于不得不裁减宫内人手,节衣缩食,皇后都要靠纺织来补贴宫内用度。大明皇帝,是真得穷啊!

顺带着,崇祯皇帝训斥太子的话,也不可避免地传开了。

当然了,皇宫减员,肯定会引发担忧。崇祯皇帝在大年初一的下午,让所有人都担忧了一阵之后,才召集宫内十二监,二十四衙门的掌印太监。

所有人都早早地赶到了,每个人的神情都有点凝重。皇上把他们这些掌印太监都召集了起来,很显然是和大年三十宣布地要裁撤宫内用人有关。没有人希望自己的衙门被裁撤人手,对于皇帝要裁撤多少人手,他们很是担心。

此时,他们互相之间,也没了平时见面,不管是不是面和心不和,都会打招呼的惯例,一个个低头不说话,心中在斟酌着,回头要是皇帝问起来,那该裁撤多少人,又裁撤那些人,得给皇帝一个交代。多数人都在心中想着,回头一定要诉苦,争取给自己衙门多留些人。

崇祯皇帝来了之后,只是一看底下这些掌印太监的言行,便对他们的心态有了一分了解。

见礼之后,他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如今天下动乱,流贼遍地,满清军队肆虐,还有南涝北旱,民不聊生,朕心甚忧……”

皇帝的这个开场白,让所有人的心中都一咯噔,说得这么严重,皇帝的决心好像难以动摇了。毕竟宫内衙门再苦,难道能苦过天下动乱,社稷之安危?

“……各处全都急需用钱,可国库空虚,内库也已无钱可用。朕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只能想着法子开源节流。别得朕一时半会不好说,但是宫里这方面,还是可以马上动起来的。能省则省,省出一点钱是一点钱,你们应当能体谅朕的心情。要是有可能,朕又岂会不要脸面,你们说是不是?”

主忧臣辱,皇帝这么一说,这些掌印太监便站不住了,纷纷跪下请罪。一时之间,心中计划着的诉苦,也没法说出口了。

崇祯皇帝任由他们跪着,还在感慨着道“等朝廷渡过了难关,等朕想到了赚钱的法子,却又不是和民争利,以后宫里有钱了,朕就不用再如此节衣缩食了。如今天下百姓苦矣,宫里也勒紧裤腰带过上一阵,不管怎么样,也算是朕和朕之子民同甘共苦了。朕的意思,你们明白了没有?”

这种情况下,谁敢有异议。底下这些太监,都是会察言观色地主,看到名义上富有四海的皇上说得如此悲情,让他们情以何堪?

于是,不少太监都开始表态了,都说自己没用,让皇上为难,还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对此,崇祯皇帝也不阻止,让他们哭了会之后,他才说道“各监各衙门的人手,都列个名单上来,非必要的人手都减了吧,朕要看到具体的明细,明白么?”

他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要是有人还诉苦,呈上的名单没能裁撤几个人的话,那就是不体谅圣心,回头在皇帝心中会落个什么印象,就可想而知了!

这些掌印太监都知道这点,这个时候,也只有表态,一定会遵旨执行。

在后世,有人曾说崇祯朝的时候,宫内有十万宫女内侍,以此来攻击崇祯皇帝。

不管怎么样,十万人在紫禁城的话,还挤得下不?

如今崇祯皇帝做出这个裁撤举措,给出明细,回头多少能预防下这方面的流言蜚语。

“陛下,不知道裁撤掉的宫女内侍的安排,是怎么样一个章程?”王德化作为宫内第一监,也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不得不开口问道。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淡淡地说道“就按宫中章程办事即可,能回家的回家,不能回家的,就安排去宫外庄子里做些活计养活自己。至于回家者的赏银和皇庄中干活的本钱,等锦衣卫那边查抄完毕,还是能挤一部分出来的。”

原锦衣卫官员的查抄还没有结果,但不管怎么样,肯定有一笔现银的,用这些来安置宫内裁撤的人手,应该是够的。

这里面有个诀窍,就是先通过非正式渠道宣布一个坏消息,等所有人都悲观的时候,再及时给他们一个好消息,要好过坏消息和好消息一起宣布,能引得更多的感激。

就如同此时,哪怕是这些掌印太监听了,都不由得面露感激之色,齐声赞起皇帝的仁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