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冰与火之歌—蒙古入侵 > 五十一章 西贼有火器

冰与火之歌—蒙古入侵 五十一章 西贼有火器

作者:古河小道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22:47 来源:就爱谈小说

那颜可术盏看到了什么?他很怀疑自己的眼睛,因为西夏人骆驼背上的是一尊火铳,是的没错,一件铸缝显突的金属管状火器,那颜可术盏上前有手指敲了敲铳体,清晰的发出金属声,仔细看了下,是青铜所制。

西贼都有了火器,青铜火铳,一时间那颜可术盏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他的印象中,历史书中所说最早的火枪是宋代突火枪,最早的管状金属火铳是元代顺元火铳。

这一切都超出了他的认知,那颜可术盏围着西夏人绕了几圈,发现了两种青铜火铳。

这两中两种青铜火铳都由前膛、药室、尾銎三部分构成前膛呈直筒装,管口和靠近药室处各鋳有一道凸起的加固箍,药室呈橢圆形,上有引火线小孔,尾銎中空,呈喇叭状。

所不同的是一种青铜火铳长度超过一百厘米,内径一点二厘米,尾銎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方形拴口,用以固定铳体。

另一种青铜火铳就小很多,全长不过二十四厘米,内径二点二厘米,铳尾中空,安装了一个木柄,以便手持。

同时,那颜可术盏还看到了青铜火铳所用的弹丸:直径不到一厘米的铁弹丸。

那颜可术盏让西夏人演示青铜火铳的使用,五十米分别外套扎甲和锁甲的草人充当目标,只见西夏人先演示可手持青铜火铳,在开火前先将铳管内清理干净、在将发射用的火药装入铳管。接下来需要用长棍将火药压实,但又不能太紧实,掌握好力道、接下来从弹药包中取出铁弹丸放入枪管、然后再将棉花放入枪管并用用长棍压实、还要在火铳的引药池内撒入少量火药。必须均匀,不能间断。间断可能会导致一会开枪开不响。再然后要维持引药不洒出来的情况下插入引火绳、点燃引火绳。“砰”的一声发射出去。

长青铜火铳的体量过大,难以手持移动使用,与今现代大炮相似,只能固定使用。其炮尾对称的方形拴口,可以固定炮身,而其前膛似应有支架或其它物体架高,方可发射。

至于威力嘛,没有想像中那么好,每尊青铜火铳各打了三发:扎甲完全没有穿透,之留下几个小划痕,锁甲也没有穿透,草人摆近到二十米,扎甲被打穿,但是铁弹丸却是卡在甲片当中,锁甲只是穿透了一层。

失望之余,那颜可术盏觉得还是发射药和火铳的气密性有关系,这样他倒是不急,都可以改良的,黑火药和颗粒状黑火药不是什么技术难题,他还记得以前在家过年舞龙灯放炮所需自的黑火药都是自造的硝石、木炭、硫磺按七二一的比例混合碾碎,加水,拌上半小时就可以了,火药干结之后就变成颗粒状了。很简单不是?在古代有的工匠是用烈酒来淋湿火药,在欧洲,工匠们是用主教神父们喝醉酒后的尿液来搅拌原料

那颜可术盏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家乡的人造黑火药仅仅是娱乐而已,也没人管,不像隔壁某县城的一位屠夫看中了烟火的利益,自造了颗粒黑火药三十五公斤,半成品黑火药一百零五公斤,欲卖烟火商人,被抓了以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判了十年。

西夏人表示火铳内还可以装填铁砂和碎石子,“不就是当霰弹枪用嘛”那颜可术盏不以为然虽说这两样青铜火铳的性能很一般,但胜在开时代先驱,划时代的武器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接下来西夏人拿出来的武器让那颜可术盏眼前一亮“火蒺藜!”原始的手榴弹和燃烧弹!

火蒺藜,又名蒺藜,爆炸火球。是种花家古代兵器的一种。《宋史·兵志》记载,为北宋咸平三年八月神卫水军队长唐福所创制。《武经总要》前集第十二卷,还对其作了详细记载“蒺藜火球,以支六首铁刃,以火药团之,中贯麻绳长一丈二尺,外以纸并杂药敷之,又施铁蒺藜八枚,各有逆须,放时,烧铁锥烙透,令焰出,用抛石机或人抛出去,碎裂后,铁蒺藜四散射出,杀伤敌人马。”

西夏人的火蒺藜显然是学习宋人的用瓷所制,器形为平底球形状,通体施绿釉,有有逆刺十六个,分上中下三层,上下各四个,中间为八个,逆刺长约三厘米,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枚海胆,火蒺藜直径十八厘米,高十厘米,上部弧形顶端开一小孔,直径一点二厘米,为装置火药及置引火线的小孔。火蒺藜的中间为定心药室,内装有小铁块,整个器形胎质厚重,重达二点五公斤,火蒺藜爆炸后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火蒺藜的器壁一般做的较薄,抛出后一着地面或落在建筑物上即摔得粉碎,有利于火种撒布与燃烧。

(据说成吉思汗就是被火蒺藜所伤,死于六盘山的)

如果改良黑火药之后,在用铸铁做器壁,威力就成倍上升,想像以后用铸铁做的火蒺藜被掷弹兵、投石机投入敌阵。或是攻城时扔到守军的头上,炸得敌人鬼哭狼嚎。

那颜可术盏就兴奋得全身发抖“太棒了!”有了黑火药武器很有快感不是。

他迫不及待的想将西夏人带到鞍山城和大宋工匠一起研究改良火器,在得到西夏人的火器之后,他立刻想到了种花家还有几件划时代的火器。

历史上的蒙古骑兵驰骋在欧亚大陆上,消灭了许多古老的政权,但在种花家却遇上两样让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也畏惧的东西,甚至闻之色变,元朝末期,丞相脱脱编修了前朝的史书,其中包括记载金朝历史的《金史》。在这本书中,蒙古人坦言,蒙古大军在金朝作战时,“大兵惟畏此二物云”

其一,飞火枪。飞火枪是一种竹纸制管型火器,是金朝军队的一种装备。当时宋朝与金朝经常交战,金朝学习宋朝的制作方法,发明了这种飞火枪。飞火枪的枪筒长2尺多,用16层敕黄纸制成的。枪筒内装有柳炭、铁渣、瓷末、硫磺、砒霜等物。

与敌军交战时,士兵用腰间悬挂的内置火种的小铁罐引燃,此枪能喷射出一丈多长的火焰,同时铁渣等物也一同喷出,对前方的敌人造成杀伤,“辄前烧十余步,人亦不敢近”。一二三三年,蒙古大军追击逃往归德的金哀宗。金军大将率四百于余人用飞火枪夜袭蒙古大军,结果蒙古兵溃不成军,伤亡三千五百余人。

其二,震天雷。北宋后期发展的火药武器,也被金朝人学会用来对付蒙古人,震天雷外壳以生铁包裹,内装火药,上安引信,使用时根据目标远近,决定引线的长短。引爆后能将生铁外壳炸成碎片,引燃后抛向敌军,炮起火发,其身如雷,连百里之外都能听到它的声音,“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

《金史》载,金天兴元年(一二三二年),蒙古大军取得三峰山之战的胜利,消灭了金军主力,趁机围攻金朝都城汴梁。蒙古大军的主力围攻汴梁城西北角,而此地的守将是金朝名将赤盏合喜。最初攻城的时候,蒙古人遭受惨败,于是他们想用新的办法来攻城。

“大兵又为牛皮洞,直至城下,掘城为龛,间可容人,则城上不可奈何矣”。金将赤盏合喜用铁绳悬挂震天雷,在上面岸上长的引火线,等震天雷系到城下洞穴时,再将其点燃,最终将挖掘洞穴的蒙古兵炸死,。拖雷率领蒙古大军围攻了汴梁城三个月,最终飞火枪、震天雷的打击下,死伤累累,被迫退兵。

不过蒙古人很快吸取教训,他们利用俘虏的种花家工匠,开始研制自己的火器,从而为他们西征取得胜利奠定的基础。

飞火枪、震天雷、火蒺藜、青铜火炮没理由不搞这些火器不是?

想到此,那颜可术盏不禁双手叉腰哈哈哈大大笑“奴隶湾、贸易联邦、夜王、龙妈、狼家、狮子家、海豚家、马王。”

“你们准备好迎接天堂的雷霆了吗?你们的钱就是我的钱,你们的女人就是我的女人,识相的自己跪下,哈哈哈”

周围一圈人不明就里的看着他们的大王、别乞、卡奥在发癫。

那颜可术盏还不忘摸出一个小黑本,郑重记上“弥林城欠那颜部劳务派遣费用一万五千金龙,月息五点五“

(最近几章会有点干,大家勿怪勿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