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二分之一剧透[穿书] > 第131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二分之一剧透[穿书] 第131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作者:天泽时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18:22: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在北苑中参加春猎的大臣们接到邸报, 说是天子准备在少府下面,增设一个叫做太医署的部门,以原来的太医令作为主官, 专门培养医学人才。

“”

大部分大臣在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冒出的感想都不是皇帝开始重视医学事业, 而是连休假都不忘工作,当今天子果然与众不同。

其实大周早有太医机构, 只是其中的官吏除了部分真正学有所成之辈外,还有不少是天桴宫里的道官专业过来的,比起治病,在跳大神方面的熟练度更高, 非常擅长通过祈祷的方式把病人的未来交给命运。

看过邸报的群臣们忍不住私下议论, 朝廷年年举行春猎, 最根本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满足帝王对打猎的爱好, 而是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展示自身的组织力,并安定人心。在此期间,天大的事情都得搁到一旁, 但当今天子却似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忌讳,说走人就走人, 跑路得没有一丝心理压力。

幸好皇帝也没有缺席太久,温晏然仅仅离开了一天两夜, 又重新返回横翥宫, 每日定时露面,对春猎中表现优秀的人才进行勉励,同时充当文人雅士辞赋创作的重要素材。

许多人好奇天子都去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会忽然升起设立太医署的念头, 由于皇帝本人在桂宫时与硕媪的对话并未回避旁人,在天子车驾刚回北苑未久时,就已经有风声传出来

据可靠消息说,皇帝本人极具语言方面的天赋。

这个结论很快传到市监的耳目中,进而被呈递到天子的案头,作为小道消息中的主角,温晏然有点讶异她长那么大,还是第一次得到此类评价。

昭明二年的春猎持续了半个月左右,天子除了刚开始那两天忽然离开了一下之外,其余时间都悠然地待在横翥宫内,时不时在纸上涂写些什么,直到活动彻底结束。

有了上一次春猎做对比,只要北苑内不曾出现谋反一类的大事,都足够让朝廷内外洋溢在喜悦的氛围当中,唯一让大臣有些担心的,是这两天建平内有点倒春寒,不少上了年纪的臣子都有些不适。

于此同时,南地两处兵营里,将士们的心情正一日比一日更加明朗。

一处干净的房间内,如今正摆着好几个火炉,炉上架着陶罐,罐中的液体已经沸腾,药汤中气泡翻滚,草药的香气随风飘荡。

建平来使抵达后,温循专门清出了一处营地,安置从建平赶来的医官,新成立的太医署中,除了太医令需要直接对皇帝负责,无法抽出空来外,其余各级医官都被调派了许多前来此地,包括太医丞本人,这显然意味着皇帝对后营的情况十分重视。

这件事大大出乎温循本人的意料,实际上她当日之所以会递奏折到建平,不是求医,而是觉得自己病势难料,所以必须给朝廷提个醒,让他们提前定下接任之人,免得营中动荡。

温循本已做好了去陪温氏列祖列宗的准备,然而就在这个关头,建平的天子却鲜明地展露出了要挽救她的姿态。

这件事让温循大为震动。

她是宗室出身,又手握兵权,除了年龄尚小,根基不牢之外,威胁度更加胜过武徵郡的温鸿,倘若天子选择撒手不管,任凭温循因病而殁,那谁也不能说皇帝过河拆桥。

天子当日的知遇之恩,已然让温循决意效忠,但大周的君主,却是一个让她觉得哪怕献上所有忠诚去追随,依旧有所不足的存在。

抵达南地的使者中包含了太医丞本人,以及在宫中侍奉多年的侍医、本草待诏等职官,他们除了负责看护病人,还要顺便研究黄芪跟槟榔的药效。

如今并不是槟榔成熟的季节,为了保证药材的供给,皇帝特地开了少府的府库,将储藏的干果倾数取出,并让他们抵达后在本地征集,允许当地百姓用槟榔换取同等体积的稻米。

当今太医丞姓高,单名一个吕字,与庆邑郡守高疏乃是同族,只是到她这一代时,距离高氏主脉已经很远,高吕出仕后辗转几个部门,最终在少府内做了医官,因为背景平平,直到四十多岁上,还蹉跎在从八品下的太医丞一职上头,幸而她本身对医药之道也颇有兴趣,故而可以安然自得。

根据建平那边给出的方子,想要治疗蛊病,需要以黄芪为主,槟榔次之,高吕又结合自身的医药水平,在方子里加了甘草,雄黄等清毒之药作为辅助。

硕媪是南地人,桂宫那边无人能与她交流,幸好天子也懂南地言语,将所有得到的知识清晰地转述出来,比如说槟榔毒性大,用时一定要斟酌分量,在没有身患疾病的情况下,决计不可食用。

高吕对于南人的土方本来有些将信将疑,等服了药的将士们状态纷纷好转后,才彻底拜服,据从京中传来的消息称,那位硕媪也因为献方有功,被封了勋职在身,享受朝廷供奉。

药汤已经煮得差不多,药方的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高吕看清来人面目,起身为礼“温将军。”又道,“下官正要去给将军诊脉。”

温循客气道“劳烦高医丞。”坐到对方身边,将手伸出。

高吕仔细把了脉,又看了看温循面色,并让对方张口,仔细观过舌苔,这才掉头“将军情况已经大好。”

温循询问“不知萧将军那边如何”

被朝廷派来南地的人分为两批,一批去了后营,一批去了冲长边营,像太医丞,就是先去的萧西驰那边,然后才过来照料温循。

高吕回答“萧将军当日的症候比将军轻,如今自然好得也快一些,只是陛下说了,此药需得连续服上三个月,方能除根。”

温循顿了下,叹道“陛下将后营交给我,在下却未能尽力,反而让陛下忧心。”

后营当中自然也有医生,还是从朝廷调派过来的,然而在最开始,那些大夫却全都把这场病当做时疫来治,温循回想前事,觉得若是继续按照那些大夫原先的思路治疗下去,自己绝对是凶多吉少。

思及此处,温循对天子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南地这边还迟迟无法确定营中病人真正的病因,但远在建州的皇帝本人,却御口直断此乃蛊病。

她也听说了天子懂得南地言语的事情,桂宫中的花草匠人本是厉帝采选的,然而先帝只晓得让南人培植花木悦己,不像当今天子,好学善思,多智有德,从南地粮食种植环境的区别中,判断出两个兵营的症状跟接触疫水有关,再从一位老媪口中获得蛊病解方,虽然温循是武将,但也曾认真读过书,知道此事日后绝对能成为史书上一件被大写特写的著名典故。

皇帝本人的推论方法也已经流传出来,据天子所言,南边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居住,那些人既然世代生长于此,肯定熟悉本地环境,也了解蛊病的症状,如果说这世上那些人最有可能掌握蛊病的治疗方法,那就是南地土人,只是中原人向来鄙薄他们,所以在遇见困难时,根本想不到该去求教。

温循的想法跟很多不明真相的无辜大臣一致,就是觉得天子善于思考,而且认为皇帝多半是想借此事批评一下中原人士排外的风气,让朝中大臣学会谦逊自省。

作为这世界上唯一一个清楚真相的人,温晏然当然不会公开申明,她治蛊病的药方跟硕媪完全无关,当日之所以能把事情的逻辑圆回来,主要靠的是她高超的编瞎话能力

但对于大部分臣子而言,他们得到的消息,是那位硕媪除了药方外,也了钉螺灭杀跟蛊病防治的方法。

在知道蛊病的源头是水中的钉螺后,后营附近一些无用的沟渠自然被将士们填上,彻底杜绝钉螺生长的可能。

因为南地多雨多积水,野地中常常能见到沼泽,那些沼泽边大多生有芦草,温循派人将芦草砍断,然后点燃,用高温灭杀泽中的钉螺。

在南地待了一段时间后,高吕也发现了黄芪槟榔方的缺陷,对于刚得病或者还未患病的人而言,这道药方有着很好的治疗跟预防效果,但若是感染蛊病的时间超过一个月,效用就会逐渐变差,不过症状依旧能够得到缓解。

在发现黄芪汤能用作染病前的预防后,后营附近中断的耕种进程,也总算能接续上来。

与此同时,基本痊愈的温循也张贴榜文,招纳南地贤才,希望能求得一些解决病患的良方。

南地的开化程度比台州要高,但在中原人心中,依旧属于蛮夷之地,当地土人对朝廷的情感十分复杂,既有怨恨,也带着强烈的向往,如今作为后营实际主将兼大周宗室成员的温循主动放低姿态,土人中那些隐隐的对抗情绪,几乎是瞬间便土崩瓦解,有的土人首领为了讨好朝廷,献上了灭杀钉螺的秘方。

温晏然当日固然只是随口忽悠,但既然能说服朝中大臣,就证明那番话很有道理。

南地土人确实是早就对蛊病有所研究,而且发现经常接触水的人,患病的可能性更高。

南边再往外走,就是海洋,地理位置决定了南人能更加轻易地收集贝壳,他们早早掌握了将贝壳磨成粉,经过高温加热,然后再把成品与水混合在一起,糊在屋子里防潮的方法。

冬天把经过加热的贝壳粉放到水田里,能产生大量的热量,经过这种处理的田地到了第二年,就会变得安全一些,不那么容易让人染病。

在得知此事,并切实验证过之后,温循等人又是欣喜,又是汗颜,

要不是天子亲身示范,他们哪里会用询问的姿态,与南地土人交流呢

温循自从了解南地土人不像她原先想象中的那样鄙陋之后,对待这些人的态度也变得发自内心的真诚起来,以她为首的许多将士,也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逐渐完成了心态上的转变。

营地药房内。

温循与高吕商议“既然壳灰灭螺的法子在冬天时用最好,今年冬季我有意修整周边田地水渠,等有了成果后,再上报天子。”

建平城内。

随着西夷与东部叛乱的失败,整个天下进入到一个稳定阶段,向来勤政的天子也不像之前那样,日日上朝,反而把朝中事务扔给大臣,自己跑到景苑那边小住。

目前留在太启宫内处理政务的人是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的国师温惊梅,至于袁言时跟宋文述,他们倒不是不想为陛下效力,只是不幸在之前的倒春寒里生了病,所以不得不待在家中休养。

温惊梅只是在名义上理政,实际处理各类事务的大臣乃是散骑常侍池仪,侍郎王齐师,舍人杜道思、高长渐等等高长渐本来一直在户部当主事,直到昭明二年才被拎到中书省这边历练除了池仪跟王齐师等职衔较高的大臣外,这些年轻人名义上的职务都不是代替天子处理政事,而是替朝中公卿打下手。

天子通常多把池仪带在身边,不过此次在景苑小住的时候,却是由张络随侍,在大臣们的理解中,这自然是一种平衡之道。

池仪等人虽然被钦点处理政务,但每日都会把一些重要奏报送去景苑当中,请天子过目。

中书省内。

杜道思“杜某今日不曾看到卢尚书。”

池仪“卢博士年事已高,近来因为伤风的缘故,在家中休养,卢尚书自然留在府内侍奉长辈。”

杜道思微怔。

卢中茂病了有一段时间,本来是不让小辈照顾自己,如今卢沅光却因此告假,岂不是证明卢中茂的情况并不太好。

池仪接下来的话也验证了杜道思的想法“天子已派人去看过卢博士,希望她吉人自有天相。”

景苑位于城外,距离太启宫不算近。

温晏然之所以待在此地,是因为这里占地广阔,位置也好,边上附带了一片田地,与桂宫瑶宫都不远。

与此同时,侯锁等人也在景苑内,旁的官吏能待在城中,但少府决计不行,皇帝走到哪里,他们就得跟到哪里。

侯锁之前就已经按照皇帝的吩咐,把善于蒸取花露的宫人都集中了起来。

大周宫廷掌握蒸馏技术已经很久了,少府内的匠人善于提取植物精油,历代不少皇帝甚至亲自动手折腾过蒸馏设备,想通过萃取植物精华的方式寻找到长生不老的法门。

为首的年长宫人向着少府令拜了一拜“请教少府,陛下召集我等所为何事”

侯锁轻轻咳嗽了一声,道“召尔等过来,自然是为了蒸露。”

如今已经是五月初,那位宫人想了想,猜测道“莫非是梅子露么”

侯锁闻言,面上的神色有些微妙“是蒸大蒜露。”

“”

年长宫人的目光中写满了问号难道新帝居然觉得大蒜很好闻

侯锁肃然“陛下乃是圣明天子,此事自有深意,尔等勿要随意揣测。”

宫人闻言,纷纷垂首称是。

大蒜一般是前年秋季播种,次年五月收获,建平一带的蒜存粮本来不太够用,还好少府很有先见之明,为了讨好喜爱炒菜的天子,特地划拨了大量田地用来种植,如今府库中蒜头的存量颇丰,就算景苑这边耗费再多,明年炒菜里也不会少了调味。

温晏然之所以跑过来,是打算提取大蒜素以及粗制的阿司匹林。

她对抗生素的了解不算多,但也明白像头孢类的药物,在古代的科研环境下基本没有提取的可能,青霉素也不行青霉属的真菌种类非常多,并不是每一种都能用来提取青霉素,当然单纯寻找能产生青霉的真菌还算简单,只是想要找到产量高的霉菌,就纯靠运气,就算她是皇帝,也无法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寻找到合适的菌种。

而且古代缺乏灭菌条件,青霉菌又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生长,所以在培植过程中,必然会有杂菌混入,导致最终产物的成分非常不稳定,虽然可以通过测验杀菌能力来判定其中的物质是否有效,但考虑到产率,恐怕连王公贵族都难以供应。

所以在有被誉为天然抗生素的药物能选择的情况下,温晏然不打算折腾真菌。

如果说制取合适青霉素的难度是单挑满级boss,那大蒜素的制取,就相当于新手村试炼,至于粗制的水杨酸,就类似于登录就送所有玩家能够人手一份的大礼包。

顾名思义,大蒜素的制取需要大蒜,而且是很多大蒜,基本是几十公斤才够一人一顿用量的那种当然这对一国之君而言显然不算什么大问题然后就是将有效物质从植物中制取出来。

凭当前的科技水平,温晏然能够尝试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水蒸馏,一种是用乙醇萃取,考虑到产量、成品稳定性跟后续的干燥问题,她决定选用第二种方法。

大周现在还没有高浓度酒,但在有蒸馏装置的情况下,酒精相对容易获取,由于乙醇沸点比水低,将低度数酒放在蒸馏装置中,先一步蒸发出来的就是她需要的酒精。

景苑虽然是园林,其中也有可供天子休憩的殿宇,然而温晏然抵达后,并未像之前的皇帝那样,把宫殿往高雅奢华的方向布置,反而腾空了好几间屋子,用来当做“炼丹”的场地。

负责维护景苑的宫人本来有些惊骇,这两日也已经逐渐习惯。

反正这是皇帝自己的屋子,别说用来碾大蒜,就算直接拆除,那也只能随温晏然高兴。

被腾空的殿宇中摆着新打造的木架,架子上放着一排排大小不一的陶罐,温晏然其实对落后的器材不是很满意,少府令见状,又紧急命人烧制了一批。

某种令人联想起凉拌菜的浓烈气息在宫殿中飘荡。

温晏然揭开盖子,看了眼陶盆内被捣碎的刺鼻物体完整的大蒜里面并不存在大蒜素,必须打碎后,放在容器当中,然后盖上盖子防止污染,接着等蒜泥中的物质充分活化才行。

天子观察时,一直有会写字的宫人跟在身边,将试验的每一个步骤,都完完整整地记录在案。

在殿内工作的宫人身上穿着麻布制作的外袍,免得里衣也沾染上奇怪的味道大蒜泥绝对是他们制作过的,味道最刺激的“花露”。

为了方便工作,温晏然特地将宽袍大袖的玄色衣裳换下,头发也用布裹起来,口鼻上则蒙了一个叫做“口罩”的东西。

她不止自己这么做,也要求宫人们按照相同的标准改换装束。

张络侍立在侧,在他眼中,哪怕没有服饰作为点缀,此刻的天子,依旧充满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感。

温晏然其实是在苦恼。

制取大蒜素的理论并不复杂,但操作却很困难,单单是获得乙醇的步骤,就失败了很多次。

还好她是皇帝,有足够的资本试错。

在库藏的数百坛酒被陆续搬过来的时候,少府令的面部肌肉都有微微的扭曲。

不管是贤明还是昏庸,花钱多可能是所有皇帝的共同特征。

温晏然注视着容器中蒸馏出来的高浓度酒,然后吩咐宫人们将蒜泥置入其中。

大蒜素微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只要把蒜泥在乙醇中充分浸泡,然后再把渣滓过滤掉,就会得到大蒜素溶液。

温晏然又让宫人们用捣碎的大米做的许多简易的细菌培养基,并派人去卢中茂府上取得她的唾液,然后将唾液涂抹在培养基上,培养出了多个菌落出来。

“将蒜露滴入米浆中,盖上盖子,等过一个时辰再将米浆拿给朕。”

宫人依言行事,一个时辰后,温晏然清晰地看见,培养基中滴入大蒜素溶液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形的无菌带。

这件事足以证明,她所萃取出的大蒜素溶液具备一定的抗菌能力。

验证了大蒜素的有效性后,温晏然的面色却没有显得轻松大蒜素对胃的刺激很强,而且结构不稳定,她不能直接把瓶子里的溶液给卢中茂硬灌下去。

就在此时,宫人过来禀报,说柳树皮已经按皇帝的要求,清洗干净,并用沸水煮过,而库存的染料赤胶也都被搬了过来。

收集柳树皮是为了得到粗制的水杨酸,而水杨酸的衍生物乙酰水杨酸也就是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它本身也有抗菌消炎的效果。

因为柳树皮中有效元素的含量并不算多,这也是一样耗费极大的工作,但胜在操作步骤简单。

温晏然微微颔首,又对之前的宫人嘱咐道“将蒜露加热浓缩,注意火不要太大,一刻之后,带到边上的空屋中,不断扇风,直到变得干燥为止。”

她这样做,是为了得到干燥的大蒜素。

温晏然缺乏实验器材,所有步骤只能依靠人力进行,而大蒜素虽然是一种容易制取的天然抗菌药物,但性质不够稳定,难以保存,又不耐高温,自身结构很容易破坏在大周落后的科技水平下,这些都是大问题。

想要得到干燥大蒜素还得有一段时间,温晏然腾出手来,先开始进行水杨酸的制取。

有了前者做对比,水杨酸就显得格外可爱。

想要得到粗制的水杨酸,只要将切碎的柳树皮放在水中煮沸就可以这种物质易溶于沸水,所以不需要额外花精力去制取乙醇,又因为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比大蒜素好,不需要通过扇风的方式慢慢干燥,十分方便提纯。

温晏然一直煮了两刻功夫,等有效物质充分溶于水后,才动手将柳树皮汁中的杂质过滤了出去,然后继续加热所得到的液体,直到陶罐底部有晶体产生。

这些晶体,就是粗制的水杨酸。

身为天子,温晏然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在示范过后,其余宫人便按照她的步骤操作,很快得到了第一批粗制水杨酸,与此同时,大蒜素已经干燥完成,得到的那些小颗粒被宫人研磨成了粉末。

温晏然活动了下手腕“现在去用蒸馏水把赤胶熬化。”

宫人们依言行事,他们虽然不完全理解蒸馏的含义,但非常理解应该尽可能听从皇帝的命令。

此处使用的赤胶又叫做紫胶、虫胶,在大周,这是南地所产的一种珍贵染料,此前赐给袁言时等重臣的棉衣,就是用赤胶染制的。

但对于温晏然而言,虫胶是一种天然的肠溶剂材料。

水杨酸跟大蒜素一样,都能对胃部产生强烈的刺激,不过水杨酸还好,直接吃也能起效,但大蒜素不行,这玩意跟青霉素一样脆弱,一旦吃进肚子里,它们的结构就会被胃液破坏,导致有效性大大降低。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有效的药物都是通过注射的方式生效,比如青霉素针剂,平常那些能直接吃的青霉素,像是青霉素v钾片,其实都经过了特殊的处理,保证了药物在胃液中的稳定性。

至于温晏然,考虑到当前时代还没法直接把针管弄出来,她的思路是制作肠溶胶囊肠跟胃的酸碱度是不同的,所谓的肠溶胶囊,就是在酸性环境中不溶解,等到肠道中,才会崩解的那一类药物。

现代科学给了温晏然极大的灵感,虽然受限于古代技术水平,很多方法难以使用,但幸运的是,她的职业可以合理调用整个少府内的物资,尽可能找到实验中的替代用品。

把大蒜素粉末跟水杨酸晶体分别用虫胶包裹起来,就算是得到了成品药物,虽说这两样事物的制作工艺以及有效成分纯度肯定还是难以令人满意,但温晏然相信,有其他医生做对比,她此刻已然站在了大周制药水平的巅峰上。

殿宇内蒸汽升腾,杳杳若云霞,不考虑气味过于刺激的话,还真有几分超逸之姿。

宫人将炼出的丹药盛在玉碗中,用玉盘托起,呈至天子面前。

温晏然凝视着碗中赤色的丸装药物,心中微微感慨这一次的支线任务果然没那么容易,要是当日她没及时开始思考抗菌药物的制作方法的话,如今以卢中茂为代表的许多老臣,恐怕难以熬过去。

当然,这也多亏系统消息给的及时。

就在此时,游戏面板极轻微地闪烁了几下,却奇怪地没有刷出任何讯息,反而很快便再度陷入了沉默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算不算加了一更

有很多小天使都猜到是大蒜素了

考虑过青霉素,但个人觉得制作青霉素难度还是太高,不止产量是问题,培养出来的到底是什么菌也很值得思考,在菌种获取这一步上就能把人卡死了,要是只是对外伤进行消炎的话,使用烈酒或许会更加方便。

s考虑到这个时代正常的冷冻干燥法肯定是没戏了,那就用扇子扇叭,希望大蒜素坚强

s对血吸虫的药方,原版是使用黄芪槟榔南瓜子,但是这里没有南瓜子,就只用了黄芪槟榔,根据黄芪复合剂抗血吸虫作用的实验研究中的内容,复合剂主要是对幼虫起作用,所以文中设计的是在一个月内使用效果显著。

赤胶

“被蔡曲捧来的两件外袍明显都是新制的,袍面乃是绸缎,本身不算昂贵,只是染色时用了南地进贡的赤胶,才尤其少见而已”第一百二十八章。

赤胶最早出自吴录,又叫做紫胶,是紫胶虫的分泌物,在南方比较多。

感谢在20220411 09:32:1220220412 22:01: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所念皆可求、娇娇欲静、墨阁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kedaer 2个;维维不想努力了、30526918、坚强的青岩夏鸣、木橘、芝士tao、你的小可爱、云梦江湖、2567、59241919、澜月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风流阳春面 256瓶;諗黙 142瓶;24551593 100瓶;言下成蹊 76瓶;坚强的青岩夏鸣 70瓶;芝士tao、园大大、意识的海洋 50瓶;序列9观众、墨水 40瓶;咕咕子 39瓶;生火 36瓶;不用谢谢我,你猜为什、半夏等你、林丹行、喵君、波棱盖丸 30瓶;ghostnt、副长、空柳、花重错兮错重落、逢坂小白鞋、咿呀咿呦喂、想去火星散心、镜咂、星芒、朝朝、索典、tianna049、杨小胖、舒心难也不难、你爸爸、苍烟落照 20瓶;深 16瓶;十 15瓶;明眸善睞 14瓶;斗北摇光、白桃好喜欢、蛋小挞、315163、yutg、黑苹果、波娜、酒酒、娞弋、寄晴、零墨、番茄、随机、风雪关河、我爱辣椒、降谷早春奈、别人家的人妖、既望、成说、张侃之、杙筠、妖妖、有容、混吃等死的咸鱼、nie珺、一颗大豌豆、一叶天下秋、沈一 10瓶;月落落落落落落 9瓶;樱桃酒、xyxy欣怡 8瓶;小陈不是小王小黄小胡、詹台中蘭、22284156、千千 6瓶;所念皆可求、曲六、琢玉、慕亦凝 5瓶;清風明月和、陌。。 4瓶;追的作者每天都会日万、g、渡鸟、cher 3瓶;是真的好吗,别找事、上善若水、繁花碎落、尔苏、多放香菜、沐兮、李斯特菌 2瓶;50255710、任云舒、咸鱼咸不咸、桉鱼、谈笑、湘果、啦多尼娅、洛川盈眉、蜗牛好脆、菲妮、种花家兔子、白开水不加糖、阮阮、迟到的钟、48680264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