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二分之一剧透[穿书] > 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二分之一剧透[穿书] 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作者:天泽时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18:22: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池仪道“陛下曾令南滨种柘, 去岁八月所种的那一批,今年四月已然收获,然而洛南与建平相距遥遥, 若要运至中原, 只怕路上耗费太大,有所不利。”

温晏然此前示意南地官吏用粮食跟洛南交换甘蔗, 两边贸易进行得倒是很顺利,然而甘蔗体积大,南滨与中原相隔遥遥, 加上这年头路况也不好,算上运费的话, 就显得极不划算。

池仪回禀完后, 天子并未立刻给出回复, 反而露出些许若有所思之色,道

“中书省新立未久, 将原尚书郎改做参知,令其参议朝政, 你跟阿络两人如今都是散骑常侍, 便挂个参知的职衔, 去那边替朕处理些政事罢。”

池仪闻言, 跪地行礼“陛下”

温晏然微微摇头,不等她说完, 便笑道“又不是叫你们直接当尚书令,区区一个参知之职, 朝中大臣再不情愿,也是有限。”

其实大周以前的皇帝多有任命内官为尚书令的事情,相比起来, 温晏然的做法倒不算夸张,只是传出去后,难免被人非议两句,说她重蹈先帝的覆辙。

“至于该如何运柘,就由你们自去处置。”

倘若温晏然的过往履历没那么光辉,那不管是前朝大臣还是内宫,都会从方才的举动中解读出她真正的意思来内官想要得到权势,必须依仗于皇权,温晏然让池仪跟张络两人去中书省中掌管朝政,就是让他们与外朝大臣分庭抗礼,帮着贯彻一些容易被清流驳回来的劳民伤财的命令。

既然天子心意已定,池仪自然躬身受命,又道“非止南地有事,户部那边清查清查各地田亩数,发觉中原一带,桑麻田数量有所减少,统统改种了棉花。”

温晏然点头。

这件事王齐师等人此前就上折子劝诫过她,说棉花的价格比麻布昂贵,如果种植太多,会对百姓的穿衣问题产生影响,只是温晏然下定决心一意孤行,不管清流们再如何说,都没有接纳对方的意见而已。

殿中内官听见天子漫不经心道“减少便减少了,也不是大事。”

或许是因为殿内的香炉加了些许樟脑在里面,宫人竟从皇帝的话里,听出些许凛冽的寒意。

那堆折子里除了民生问题外,第二多的就是工程一类的事情,温晏然确定了修建大运河第二阶段还在推进,便没再过问,只拿了各地官吏任免的奏折细看。

前些日子通过擢才试人员共有五百二十九名,接受朝廷任命,并度过实习期的则有四百五十八名,其中就包括了王游的幼女。

吏部转交的奏折中附了这些人的履历,当中还是以士族为主,豪强通过的也不少,但在实习期内被筛掉的同样更多,再然后就是一般的大户,至于普通农户出身的人,只有七个。

仅仅这么一些,还不足以让社会结构产生动荡。

西雍宫中安静无声,池仪侍立了一会,见皇帝没有喊她,便从殿内退出,回去市监那边,等到第二日天子的任命下来后,再去尚书台办事。

不过池仪跟张络两人的名声虽然比先帝时那些内官好上许多,到底出身寒微,许多大臣对他们的新职衔并非没有意见,只是眼见皇帝的威信一日比一日重,在没有引起太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不便坚决反对而已。

最近朝廷上鼓噪不休的事情,大多与户部相关,毕竟因着修建运河的缘故,国库的账面实在是挺紧巴巴的当然这种紧张是昭明年间的标准,跟先帝不同,当今天子属于不加税也不做假账的那一类皇帝

卢沅光是天子心腹,虽然出身建平大族,跟池仪等内官相处得还算融洽,见到人过来议事,便细细与她解释“从各地运物至京城乃是常事,倘若银钱不足,便难免征发之事,按先帝的旧例,大多由当地官吏负责运送。”

厉帝也曾让各地给自己进贡珍奇物品,而且完全不考虑花销,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把运输的花费从中枢转移到地方上头。

池仪闻言,道“如此岂不等于是加赋于百姓”

而且不止是加钱,更要命的是那些劳役。

卢沅光闻言,不由笑了起来,赞叹道“当真是老成持国之言,难怪陛下信重常侍。”

池仪微微笑道“尚书谬赞。”

她们谈得不错,但若是这幅画面截图下来发到评论区的话,肯定会引起部分玩家的严重不适在某些支线中,池仪跟卢沅光两人一个是把持朝政的内相,一个是世家出生的杰出英才,彼此的关系用水火不容来描述都算得上含蓄

卢沅光“户部的账面虽然紧,不过那些南地之柘中有部分属于贡物,那么输运之资,也可以由少府出一部分。”

池仪想了想,觉得若是不想给百姓增添负担的话,那也只有让皇帝本人出钱才合适,便站起来道“既然如此,那仪便去寻少府谋事。”

少府令刚刚回城不久,他本来得尽量跟皇帝待在同一个地方,以便随时迎候差遣,然而天子重视景苑,少府这边就必须保证即使皇帝本人未曾出城巡幸的时候,景苑依旧运转如常,自然得时时过去看顾。

听见下属报称池仪求见,侯锁几乎直接从榻上跳下,他虽然品阶更高,然而又怎敢当这位天子心腹一个“求”字,当下连鞋子都来不及穿,直接踩着袜子过去相迎

“侯某久不在京中,宫中事务多劳常侍处置,听说常侍被陛下委以重任,于外朝参议政事,还未来得及讨一杯水酒。”

池仪笑“确实是好些日子不曾见到少府,等休沐之时,下官自然在家里摆一桌酒席,请少府赏光。”

两人又说笑了几句,才开始商谈正事。

天子不像先帝那样,格外看中自己私库内的钱财,只要理由合适,用便用了,只是听到“运柘”两个字时,少府令微微怔然,旋即笑道“常侍不晓得,其实不必这样麻烦。”

池仪“愿闻其详。”

少府令“咱们不必运柘,可以直接运糖。”

南地之柘之所以能卖上好价钱,就是因为汁水清甜,做成糖块的话,效果也是一样。

池仪讶然“柘也能做糖么”

这个年代的糖的主要分为两类,用蜂蜜为原料制作的蜜糖,以及用谷物为原料制作的饴糖,至于甘蔗,也就是柘,通常的使用方法是榨取汁液饮用,而这种液体则被称为柘浆。

少府令哈哈大笑“如何不行”又道,“其实难怪常侍不晓得,侯某本来也不明白,还是陛下吩咐后,才试着制出。”

侯锁曾经在晚上给温晏然进奉柘浆,得到的回复是“可以再熬浓一些”。

大周的甘蔗没有后世那么甜,温晏然会提出上述改进要求,其实非常符合情理,而且她当日误解了一件事,对现代人而言,听到“浆”字,很容易理解为那些汁液已经经过了熬制,更何况当日少府令因为担忧天子喝了凉的饮料生病,奉上的柘浆直接就是温过的。

然而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浆也可以单单指水。

也就是说,所谓的柘浆,其实并没有经过熬煮的程序,温晏然基于自己误解,给少府提出了一个对方从未设想过的处理方式。

若是换了旁人这么说,少府令指不定得以为对方只是误打误撞才给出了一个有创造性的意见,然而当今圣上懂得事情极多,堪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是当他去丹宫中看过,了解了一些所谓的“浓度”之类的概念,又瞧过那些通过加热蒸发得到高浓度溶液的过程后,更加发自内心地认为,天子当时那么说,完全是在提点他,该如何改进制糖工艺。

跟盐铁一样,卖糖也是一项利润非常高的商业行为,侯锁粗略估算了一下,觉得哪怕由少府把南地运柘的钱全出了,最后依旧有的赚。

少府令道“柘重而长,难以运输,但是熬煮成糖后,就会变得体小而方,就算孩童也能拿得动,运起来岂不容易的多”

池仪站起,叹道“原来如此”

难怪皇帝一向爱民如子,今次却并不担忧南地之柘的运输问题,反而丢给下头的大臣处置,似乎并不在意,这自然是因为,天子早就知道,可以把柘熬成柘糖,以此降低运输花费。

池仪向前一礼,道“多谢少府令提点。”微微笑道,“下官事后必定将此事奏报上去,让陛下晓得少府的功劳。”

少府令正摇了摇头,正色道“这都是因为陛下的指点,我等又有什么功劳”

此类赞颂的词句,侯锁在先帝时期便已经说习惯了,只是当初不过是阿谀拍马而已,不比如今,字字都是发自肺腑。

少府令又道“侯某与常侍都是内官出身,有些事情,便说得直白一些,运柘的事情,陛下其实随便派谁都能做成,之所以叫两位常侍处置,便是信重二位。”

池仪点头“下官懂得。”

他们一定要把事情好好做成,让那些大臣们明白天子任命的正确性,决不能让皇帝失望。

少府这边研究多年,已经能做出方方正正的糖块来,只是颜色上还有些不足之处,成品并不想饴糖那样清透,反而有些发红,因此迟迟不曾呈给皇帝,只是南边急着把柘运过来,就算工艺粗糙些,也只能先凑合凑合。

运柘的事情顺利解决,剩下就是桑麻地数量减少的事情,池仪暗地思忖,她所学有限,尚且看不明白陛下有何深意,还得用心体会才是。

由于池仪更张络两人都被授予了参知的职位,平日自然能到中书省中,与大臣们一道议事。

士族与内官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其中确实有士族把持朝政,让皇帝觉得处处掣肘的缘故在,也是因为内官跋扈无度,多有贪暴之辈,等池张两人进入中书省后,难免遭遇了一下朝臣的冷眼,那些人纵然不曾明着与皇帝的心腹对着干,也会下意识地加以排挤。

然而池仪跟张络确实是两个聪明人,而且尤其好学,对局势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同时善于自我克制,并没有因为一朝得势而肆无忌惮。

今日议事的时候,一位参知问起运柘的事情。

池仪微笑道“此事已经交由少府去办了。”

其他朝臣明白,这是准备由少府拨钱,只是依旧有些讶异,虽然皇帝的私账不必跟大臣交待,但宁愿花上那么一大笔钱,也非要运这些食物,又是为何

更有人担心少府拨下去的银钱会遭到贪墨,起码王齐师本人便打算好了,会后找宋文述聊聊御史台本就是肃正纲纪,监察官吏的所在,此时正好发挥作用。

作者有话要说 柘浆

“少府令知道皇帝在宴席上用的膳食反不如平常那么多,又赔笑道南地吴州那边还送来贡物,名字叫做柘zhè,此物可以制浆,滋味甜美如蜜,饮之能够补气解热,医官已经查验过了,陛下要进一碗么

侯锁也是极为用心,他自从上一次被皇帝突然生病的事情给吓到后,就忍不住去考虑,该如何帮着皇帝强身健体,这时才大着胆子谏言

温晏然晓得,在这个时代,甜的东西都很珍贵,既然自己是要做昏君的人,在生活细节上铺张一些,也算是为将来打基础,便点了点头,让人将柘浆奉上。

被奉入殿内的柘浆已经温过了,尝膳的内侍先用银匙取了一小勺试毒,确认没问题后,才捧到天子面前。

温晏然饮了一口,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原来所谓的柘浆,就是甘蔗浆。

不过或许是培植技术原因,这个时代的甘蔗浆在甜度上不太尽如人意,温晏然向少府令道以后可以再熬浓一些。”第一百二十一章。

感谢在20220509 23:58:5720220510 23:58: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归云 4个;死一死、娇娇欲静、2567、虹雾、叶扶风、白开水不加糖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归云 127瓶;顾球球循环 80瓶;光 66瓶;米仔、白白白白鸽 30瓶;我喜欢你、、湖上剑仙,陌上花开、君王马前、阿梨、半城顾兮、有容、游、隐之、尼可 10瓶;亚 7瓶;22284156 6瓶;桃知夭夭、侯狸 5瓶;燕红叶、β、再氪剁手、阮阮、浮生一梦、凤凰号书管、团子大王、青楼楚馆怡红院、白白、12430054、萱芷儿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