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二分之一剧透[穿书] >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二分之一剧透[穿书]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作者:天泽时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18:22: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等那位郡长史说完后, 卢沅光主动出列,先向天子躬身行了半礼,才道“据臣所知, 皋宜郡位于徐州以南, 约有人口十七万,郡中多良田, 亩产约两石”她回忆着此前整理的文书上的相关内容, 将皋宜郡的情况向其他朝臣细细说明, 末了又补充了一句,“况且此地郡守前年曾征发过徭役,使人开荒田、兴修水利, 而且去年跟今年的雪灾, 都集中在农闲时节, 既然春种秋收都不曾误, 纵然有灾,又何至于饥者盈路, 饿殍相枕”

听着卢沅光的话, 皋宜郡长史的面色慢慢难看起来。

其他朝臣也逐渐醒悟, 方才那年轻人言辞虽然恳切, 但多是泛泛之谈,等卢沅光把数据切实地列出来后, 便显得格外站不住脚。

王齐师笑“卢侍郎果然博闻强识。”

卢沅光微微欠身, 表示不敢当。

她也是世家出身,此前多少有点不擅实务的毛病,原本就算能想到这些事, 思路也不至于那么清晰, 今天之所以会表现得如此出色, 主要还是受天子的影响。

温晏然喜欢把不同年份的数据列出来对比了看,还常常提问,卢沅光一开始也不是都能答上来,幸好天子宽宏,没有因为她业务水平不够就加以责备。

在卢沅光看来,与之前御前奏对的难度相比,今天那位郡长史的口才其实也就一般

皋宜郡的郡长史自然发现事情不妙,却还是没有改变口风,硬着头皮道“世情复杂,令君不可只看纸面数字。”

温晏然隔着屏风笑了下,觉得这倒算是一句真话,只是不太适合放在现在这种场合。

卢沅光一甩袖子“不以历年奏报为准,难道仅以你二人口中所言为准么”

皋宜郡的郡长史直起上身,昂然道“令君若是不信,可请人卜之”

“”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跟适应,温晏然已经不是刚来那会的两眼一抹黑状态,她知道对方提议用占卜来得出结果,不是小看朝中大臣的智力水平,而是因为这的的确确就是当前时代用来确定事情真相的常用手段。

换在旁的时候,朝臣们不会多想,不过昨天才因为玄阳子的事情遭遇了天子的教育,今天一早又迎来了袁前太傅的批评,很难不因此发散思维。

卢沅光也是蹙起了眉,冷冷地盯着那位郡长史,片刻后道“足下所说的请人卜之,莫非是打算请国师为卜么”

皋宜郡长史“天下皆知,若非国之重事,不可请卜于天桴宫,想来京中能人众多,不若择一贤者问卜。”

卢沅光听到此处,心中更是明白,倘若事情真的发展到靠求神问卜来判断结果的地步,而那位玄阳子又还活着的话,那多半得被推荐上来帮忙占上一卦。

“既然足下言之凿凿,那敢问皋宜郡中,共有多少灾民”

皋宜郡长史“流离失所者,越有两万余。”

屏风后的温晏然单手支颐。

皋宜郡十七万人口,两万余灾民,单从数字上看已经很多,而且这个时代的人聚族而居,族群人数越多,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按照那郡长史的说法,假若有两万人流离失所的话,等于说大部分家境贫寒的小户人家都没能抗住此次灾难。

卢沅光“那今年秋收几何,赈灾支出几何”

说到这里,那位皋宜郡长史已经有些答不上来,只勉强说了两个数字。

郡长史记不清楚,但卢沅光却记得很明白,她朗声道“据你所言,皋宜郡今年秋收情状反而较往年为佳,纵使赈灾有所耗费,又如何会导致两万流民”

郡长史张口数次,却都没能发出声音。

卢沅光向前躬身“此人所言大有不尽不实之处,还望陛下明鉴。”

皋宜郡长史面色一片灰败,在他身后,襄青郡长史索性用衣袖遮住头脸,身体微微颤抖,一副无颜见人的模样。

就在此时,一直冷眼旁观的御史大夫贺停云忽然快步上前,一把拉开对方的手臂,让所有朝臣看清此人现在的模样。

视野被屏风打了物理马赛克的温晏然将目光投向身侧内官,后者也十分机灵地把殿中的情况小声告知给了天子。

相比于一直侃侃而谈的皋宜郡长史,被大部分人当做背景板直接忽略掉的襄青郡长史,那张嘴其实也没闲着,他趁着同伴吸引了大部分注意力的时候,悄悄将郡中的文书取出,撕碎了吞入腹中,用实际行动提醒了温晏然,现在约莫已经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

贺停云“按周律,伪写文书者,当罚为官隶。”又道,“此人于殿上公然损毁文书,当加重一等。”

襄青郡长史先俯身一拜,然后才勉强道“文,文书乃下臣所毁,一应处罚,下臣自受之,只望诸位令君莫要因此牵连太守。”

王齐师拂袖“做属吏的行径狂悖,自然是上官的过失,况且你将文书吞入腹中,旁人便不晓得你来京究竟所为何事么”向前一礼,道,“陛下明鉴,襄青、皋宜两郡太守失德,臣请奏,派御史征诣二者刑部。”

征诣刑部,就是将人拿入狱中审问的意思。

王齐师是侍郎,职位清贵,平素也有人望,他一说话,许多朝臣都纷纷开口附议。

大臣们看着面前的云母屏风,等待皇帝给出最终裁决,过了一会,后面才有声音传出来

“此二人御前无礼,压入幽台待审,至于皋宜、襄青两郡之事,等午后再议。”

朝臣们在合庆殿中坐了一上午,骨头酸痛的大有人在,恨不得立刻就能下班,还有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因为精神短缺,早就有些昏昏欲睡,王齐师关注了下同僚的情况,虽然有些遗憾于没能立刻将对这两位郡长史的惩罚措施定下,但也只能耐着性子先去解决午饭问题。

就在朝臣们还在成群结队地往部台走的时候,温晏然已经返回了西雍宫,她一面更衣,一面让内官逐字逐句读着唯一被保存下来的那份来自皋宜郡的文书。

今天的天气虽然与往常一样冷,但雪倒不是很大。

温晏然在合庆殿坐了一上午班,不大想挪动,贴心的内官直接把食案抬到天子的寝宫中,池仪看着着这会已经快到午睡的时辰,估计皇帝吃不下太多东西,便帮着布了一碟子鸡汤炖过的小青菜。

在这个大棚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年代,大冬天的吃一点新鲜的绿色蔬菜,不但不是苛待,反倒是富贵人家才能有的待遇。

温晏然吃了一点青菜,又喝了两口肉羹,便令内官把食案撤下,漱了漱口,忽然道“少府还在外头跪着么”

池仪“是。”

温晏然颔首,笑“今天肉羹不错,给少府也盛一碗,让他去侧殿候着。”又让其他宫人尽数退下,只留池仪在殿中侍奉。

池仪走到天子背后,轻手轻脚地帮温晏然把发髻拆开,服侍对方躺下,然后把床榻前的纱帐放下。

帐内没有声音传出,但池仪却直觉认为,天子现在并未睡着。

温晏然道“阿仪,你把皋宜郡那份文书拿过来。”

池仪依言行事,又道“陛下现在便要看么”

温晏然枕着自己的右臂,向着纱帐外的人轻声道“这份文书上说,皋宜郡流民太多,若再不开州仓赈济,恐怕会引得地方动荡。”

池仪心知,天子只是用叙述的方式来梳理事情逻辑,并非当真要与旁人对话,当下捧着文书,安静侍立。

温晏然毕竟不是真的十三岁孩童,而是一个有着充分加班经验的成年人,她一面思忖,一面道“此事要么为真,要么为假。”

池仪记得,今日户部侍郎卢沅光已经批驳过皋宜郡文书上的内容荒诞不经,天子却为何提出了两种假设

她心跳忽然加快了一拍,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极其模糊的念头

温晏然看着帐顶,笑道“泉陵侯素有贤德之名,她如今虽然滞留于外,却也在建平中待过相当一段时间,必定了解朝中公卿的能为。

“今日卢卿说的不错,从秋收情景来看,皋宜郡那边的灾情不至于严重到有两万流民的地步,但凡户部官吏肯下功夫细细查验,那郡长史的谎话就瞒不过去,唯一的胜机只在那位玄阳上师身上,倘若对方顺利以当世神仙的身份入朝,朕又请他为卜,才会许他们调用两州的钱粮。

“泉陵侯与朕这一局,若是她胜,自然能从容夺取得徐州跟禹州的州仓,借两州粮草起事。但若是失败了,皋宜与襄青郡岂不尽入朕釜中”

在温晏然继承皇位之后,天下君臣名分已定,纵然许多地方官吏心中原先更偏向于泉陵侯,现在也会逐渐倒向建平这边。

温晏然的声音很轻,仿佛是一缕将要散去的薄雾“这两地都是她嫡系人脉所在之处,如今将之拱手相让,又是所为何来”

池仪屏息凝气,一动不动的立在帐外,目光忍不住落在文书中的字句上。

温晏然不紧不慢道“如果玄阳子的事情也算一局的话,那么这便是朕与泉陵侯对弈的第二局了,上一局姑且算是朕小胜一筹,但如是朕因此小觑泉陵侯,以为她的能耐不过尔尔,便是给了她可乘之机。

“泉陵侯有贤德之名,有世家追随,又愿意从寒门中拔擢人才,她名声如此之好,想来拔擢出的人才,也多有才德双全之士。”

纱帐外的池仪听见天子笑了一声,然后慢悠悠道“不过一位才德双全之人,当真会因为私人恩情就替温谨明效力奔走,谋夺州仓管控之权么就算这些人人品受不住考验,也不至于觉得能用一些拙劣的谎话骗取州仓的调用权。”

“”

池仪听见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

倘若如天子所言,皋宜郡跟襄青郡的郡守虽然受过泉陵侯恩惠,在正常情况下也可被视作其人一党,却没有做出过真正的谋逆之举,那整个事件,又该如何看待

温晏然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缓缓道“皋宜郡守与襄青郡守之所以能镇压住地方上的豪强大户,也多赖崔褚两家的扶持之力,特别是崔氏,更是从立朝初始便延绵至今的世家大族。

“大周立国至今,民力凋敝,倘若崔氏因为泉陵侯的缘故,不肯继续扶持这两位郡守,或者这两位郡守眼见忠义无法两全,索性放任自流,皋宜襄青两地积攒多年的矛盾一朝爆发,也不是不可能出现数万流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