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最强兵王闯三国 > 第1077章 牧守一方

最强兵王闯三国 第1077章 牧守一方

作者:东一方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18:50:1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张颌躬身而立,向张绣行礼。虽说张颌如今,作为军中的大将,可张绣威严日渐深沉,他面对着张绣,同样是拘谨无比。

张绣审视着眼前的张颌,越看越是满意。

张颌才华,毋庸置疑。

张绣缓缓道“说起来,儁归顺朕至今,已经很有些年头了吧。”

张颌道“蒙陛下青睐,末将归顺陛下数年,深得陛下器重,统帅一军。陛下之恩。于末将而言,便是此生此世都不能报答了。”

此刻的张颌,内心有些惶恐。

张绣突然这么说。

让他很没底。

张绣笑了笑,说道“你忠于朕,为朕效力,足矣至于报答之说,不必再提。朕之所以把你喊来,是因为朕希望,你能够卸甲。”

“啊”

张颌惊呼一声。

他本就是军中的主将,如今却是要卸甲,内心自是有些失落,更是有些惶恐。

他卸甲做什么呢

张颌背脊微微弓着,正色道“陛下让臣卸甲,那便卸甲。”

张绣摇头轻笑,说道“哪有这么霸道的,朕让你卸甲,但如果你不愿意,朕也不会强求。此番朕的打算,是希望你卸任常规军的主将,主政幽州,担任幽州刺史。”

张颌听得更是震惊。

没想到,张绣竟是让他主政一方。

对于武将来说,乱世中,自是能够建功立业,能就快速的崛起,可实际上,武将的崛起也仅仅是建立在乱世中。放在太平盛世,武将就是大受影响的,想要快速的升迁,基本是不可能,只能是一步步的熬资历。

反倒是文官,如果出了政绩,能快速提拔。

所以太平盛世中,文官更加强势。对张颌来说,从武将转入文官体系,成为牧守一方的文官,这就是他的晋升阶梯。

这是极好的

张颌躬身道“陛下器重,臣愿意坐镇幽州。”

“好”

张绣称赞道“朕相信你。”

顿了顿,张绣继续道“你现在,便卸掉常规军主将一职,赴任幽州刺史。”爱奇文学i7x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喏”

张颌再度应下。

张绣摆了摆手,张颌便转身退下,在张颌退下后,张绣再度安排人,却是把贾诩喊来,说道“文和,朕让张颌转入文官体系,赴任幽州刺史。如今张颌坐镇幽州,但幽州是边地,肯定时常容易发生战事,需要人镇守,此事你看安排谁最合适”

贾诩道“回禀陛下,坐镇幽州的人,必须是对陛下绝对忠心可靠的人。所以卑职认为,最好的选择,是安排甘宁将军坐镇幽州。毕竟甘宁一早,就追随了陛下,为陛下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论是忠诚度,亦或是能力,甘宁都不缺。”

张绣颔首道“倒也是可行如今幽州平定,天下各州,除去南方的交州等化外之地,便近乎于是彻底平定。留下甘宁的烈虎军在幽州,倒也是可行的。”

贾诩道“陛下英明”

张绣当即就安排了人,通知甘宁来,安排了甘宁率领烈虎军留在幽州驻扎。

这就等于甘宁是边塞大将。

不过张绣安排甘宁时,也明确告诉了甘宁,不得插手地方政务。地方的政务,是张颌全权负责。一旦有外敌入侵,则是甘宁带兵出击。双方一人负责军事,一人负责政事,是各自不相隶属,各自不相管辖的。

至于剩下的常规军兵力,却是打散后,冲入各军。

到如今,天下抵近平定,军队不可能维持太多,在安排了各地重镇的把守外,以及长安附近的驻军外,除此外的军队,都需要做调整,不可能全部保留。

好在张绣的兵力,倒也不是太多。

张绣把幽州的事情安排妥当后,便率军启程返回。张绣如今返回,便是一路欢呼,因为曹魏、晋国和燕国都覆灭,天下已经是一统。

所有人,都无比欢喜。

大军从幽州南下,等回到长安境内时,已经进入十月。

金秋十月,天气凉爽。

长安的初秋,萧萧落叶飘落,一片金黄之色。这一路走来,张绣看到无数的地方,都耕种了红薯,虽说红薯存储的时间,也就是小半年的时间。但对于百姓来说,这存储小半年的时间,足够百姓能有熬过小半年,至于其余的时间,还有另外的一些粮食。

所以百姓都是积极耕种。

而如今的长安,早已经是沸腾。

不论是朝中,亦或是各地的百姓,全都欢呼大秦的胜利。

大秦胜利,百姓自豪。

大秦胜利,官员自是得利。

毕竟大秦越是强盛,官府体系中的人,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

这是毋庸置疑的。

长安,皇城中。

后宫。

黄月英作为一国之母,虽说不理政务,不参与具体政务的运转,但很多事情,也会通报给她,毕竟黄月英是大秦的国母。

此刻黄月英身边,还站着一个孩童。

孩童生得器宇轩昂,诉说只有岁的年纪,但实际上,却是极为高挑,身高不亚于十一二岁的孩子,且他相貌沉稳,俨然是一个小大人的样子。

这孩子不是别人,赫然是张绣的儿子张承。

如今的张承,都已经是快九岁了。

九岁的孩子,已经懂事。

尤其张承早些年,就已经是被送到了长安书院中,交给郑玄、庞德公、司马徽等一众大儒教导,不是养在深宫的孩子。

不论是郑玄,亦或是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等人,都不是浮于虚名,都不是夸夸其谈之辈,相反是极为务实的。

张承跟在郑玄等人的身边,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亲自实践,而且即便他是大秦国的太子,却没有得到任何的优待,所以更能体会到百姓艰辛和不容易。

恰是如此,张承才有如今的沉稳。

张承道“母后派人通知儿臣回宫,不知道有什么要事”

黄月英看向张承,道“承儿,你父皇即将回宫。徐尚书说,你是太子,要率领文武百官一起,到城门口去迎接陛下归来。”

“啊,当真是父皇要回来了吗”

张承一听,顿时激动起来。

对于张承来说,他自幼的时候,就是听着张绣事迹长大的,知道张绣的各种事迹,知道张绣的各种传奇事情。

一桩桩一件件,张承都是熟稔于心,他是极为敬仰自己父皇的。

所以一听张绣回来,内心无比欢喜。

黄月英笑道“看你那急切的样子,你父皇已经灭掉了燕国,率军凯旋。如今,即将到了。你且在宫中等候片刻,自有内侍来通知。”

“儿臣知道了。”

张承恭恭敬敬的应下,很是懂礼节。

这样的张承,也是黄月英自豪的,毕竟她膝下就这么一个儿子。事实上,都这么些年了,张绣膝下也就是张承一个子嗣,暂时没有其余的仔细,毕竟张绣年年都外出,极少有时间留在宫中,子嗣少也是情有可原的。

黄月英想了想,又开始考校儿子的功课,毕竟她也是名门出身,对于经典是知悉的。她每一问,张承都能轻易回答。

黄月英问了一会儿后,便彻底没问题,反倒是张承,依旧是一副轻松样子。

这更是令黄月英赞许。

“踏踏”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却是有一个内侍快速的进入。

内侍躬身向黄月英和张承行礼,便道“徐尚书说,陛下即将抵达长安,请太子前往。”

“知道了。”

张承拂袖道“带路吧”

“喏”

内侍转身就往外走。

张承向黄月英揖了一礼告辞,然后就跟在内侍身后,急匆匆的往大殿中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