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最强兵王闯三国 > 第339章 问题

最强兵王闯三国 第339章 问题

作者:东一方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18:50:1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339章 问题

张绣和曹节在城内四处闲逛,闲情逸致极高。抵近中午的时候,已经远离了将军府,便没有回家吃饭,而是就近找了一处酒肆用饭。

下午,依旧下着淅沥沥的小雨。雨雾迷蒙,天气凉爽,分外的舒服。张绣和曹节又逛了一个多时辰,买了无数的物品才返回。

回到府上,张绣拿着给黄月英买的玉佩,以及其余给黄月英的礼物,单独给黄月英。原本心情有些郁结的黄月英,看到张绣给她挑选的礼物,脸上又露出笑容。

一时间,郁气尽去。

黄月英性情,本就简单。

张绣没带她出去,但给她带了礼物回来,便阴转晴高兴起来。

因为张绣惦记着她的。

张绣陪了黄月英一会儿,就回到书房,安排人询问国渊的事情。

国渊还在吏部的衙门中,由徐庶专程接待。

张绣安排人,把徐庶和国渊请来。两人进入书房中,作揖行礼后落座,徐庶率先道“主公,卑职和国渊先生一番交谈,受益匪浅。国渊先生见识卓著,有大才华的。”

他见到了张绣的书信,故而亲自接待国渊。和国渊的一番交谈后,徐庶也认为国渊才能出众。再加上国渊是郑玄的弟子,身份拉近了徐庶和国渊的距离。

张绣笑道“元直都认可国渊,可见国渊是没问题的。”

徐庶道“这是主公慧眼如炬。”

“报”

忽然,书房外有侍从的声音传来。

张绣道“进来”

房门嘎吱一声,侍从进入书房中,禀报道“将军,杜畿大人求见。”

“请”

张绣吩咐一声。

徐庶和国渊当即便请求避嫌,张绣却摆手制止。不论是徐庶,亦或是国渊,那都是张绣倚重的人,不需要避嫌。

不多时,杜畿进入了书房中。

杜畿如今就任京兆尹,虽说他刚上任,但一上任便展露出对政务的熟悉。尤其杜畿本身,是从底层上来的,熟悉京兆尹府中的各种政务。

大小事,瞒不过他。

杜畿吃住都在京兆尹府,晚上也没休息,秉烛处理公务,彻夜了解长安乃至京兆地区的情况。他一遇到问题,便立刻更改政令。一天之内,杜畿连发数道命令,调整京兆地区的错误。

这是杜畿的做事态度。

要做,就必须做好。

不能辜负张绣的信任,更不能让张绣失望。

杜畿站定后,拱手道“卑职杜畿,拜见主公。此番拜见主公,是卑职梳理长安的情况时,发现近一个月内,有数千士子涌入长安,更有无数的百姓进入长安。”

“长安城中,物价上涨,房租也跟着上扬。”

“百姓居住大不易。”

“卑职认为此事,不利于长安的长远发展。尤其长安的物价上扬后,许多寒门士子难以立足,不利于主公招贤纳士。”

杜畿侃侃而谈,道“如果是世家的子弟,倒不担心钱财的问题。可寒门弟子读书尚且不易,没有多余的钱财,拮据度日。”

“他们在长安生活不容易。”

“寒门中,有大才。”

“如果能留下寒门士子,让无数的寒门士子为主公效力,对主公麾下的治理,那也有极大的帮助。为解决当下的情况,卑职建议由户部牵头,拿出一部分钱财,赈济来长安的寒门士子。除此外,卑职恳请开仓放粮,抑制上涨的粮价。”

杜畿提出了他的请求。

京兆地区的政务和政令,杜畿在不断的调整,拨乱反正。与此同时,杜畿也在观察长安地区的情况,有所发现,他便专门找到张绣,希望能解决问题。

不求一劳永逸解决问题,至少能略尽绵薄之力。

张绣听到杜畿的话,心思转动,招揽士子其实是树立礼贤下士形象的过程。

张绣礼贤下士。

如此,才有更多的人才来投奔。

人才多了,对张绣逐鹿中原,争夺天下,那是有大裨益的。

三国的前期,不论是魏国,亦或是蜀国和吴国,那实力都极强。可到了后期,三国的国力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吴国和蜀国都抵挡不住魏国的攻势。

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是两国人才的凋零。

诸葛亮、马良、蒋琬、李严、鲁肃、吕蒙、陆逊等人的去世,蜀国和吴国人才凋零,实力江河日下,落败是正常的。

张绣知道人才的重要性,要招揽人才,留住人才,更要培养人才。

张绣思索一番,有了想法。不过,他没有提出自己的决断,看向国渊,问道“国渊,你对于长安粮价的上扬,士子居住成本的增大,有什么看法”

国渊一抖袖袍,回答道“张将军,在下认为要解决这些事,单纯拿钱财赈济士子,虽说能解决燃眉之急,其实不是长久之计。”

“第一,汇聚在长安的士子,越来越多,难道每个士子,都给予钱财吗”

“人都是自私的。”

“人的心理,都是不管寡而患不均。一旦有士子没有得到,或许他有不应得到的理由,可一旦宣扬出去,便是一滴墨汁落在缸中,会染黑一大缸水,不利于将军。”

“所以赈济士子的计策,短期内合适。”

国渊眼神平静,他走了很多地方,又有见识,一针见血提出了杜畿提到的问题。

杜畿没有说话。

他找张绣禀报长安士子的情况,是想解决事情。他提出的方案,未必是最好的未必是最合适的,也希望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张绣说道“赈济士子不合适,你认为什么办法最合适”

国渊回答道“在下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解决他们居住的问题。”

“如此,便足矣”

“曾经的长安,战乱导致十室九空,长安空置了无数的住宅。张将军入主长安后,手中必定有大量的地契。”

“可以拿出相当的住宅,以极低的价格,租给进入长安的士子。”

“仅仅是这一项,就可以极大限度的减轻士子的负担,也体现了将军对士子的重视。当然士子离开长安,或者出仕后,便交还住房。”

国渊正色道“当然,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冒充士子。”

“能入选的,必定是人才。”

“这方面,需要吏部牵头,考核每一个士子,仔细遴选,不至于鱼目混珠。”

“如此,才能选出人才。”

“世家大族,不缺少钱财,恰是出身寒门,经济拮据的人,才需要将军的扶持。将军恰恰要扶持的,就是这些人,吸引所有人来长安。”

国渊道“至于上涨的物价,只能是官方调控。只需要加大粮食的供应,就可以抑制上扬的粮价,保证粮价的稳定。粮价上涨,便加大供应粮食。粮食过量,便大批购进即可。”

杜畿听完后,脸上掠过一抹惊讶神情。

国渊所言很有操作性。

杜畿得承认,房租是一个大开支,解决了士子居住的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经减少士子遇到的困难。

徐庶赞许道“主公,国渊所言甚是。他的建议,卑职赞同。”

张绣点头颔首,说道“要千金买马骨,要留下有用于我们的士子,居住的地方,是一个方面,但还不够。”

国渊眼神认真,问道“张将军认为,当如何解决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