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乐园 > 盟约【已替换】

乐园 盟约【已替换】

作者:南书百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19:23: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晚孟昭睡得不好。

外面空调机滴滴答答地落水,她睡一会儿醒一会儿,白日里遇见了,夜里就有故人入梦。

在认识谢长昼之前,孟昭还不叫孟昭,她的名字是三个字孟朝夕。

她十四岁生日过去没多久,父亲旧伤复发,因病离世。

步入六月,蝉鸣一夕之间如同涨潮的海水,家中突然多了两位南方的陌生来客。

孟昭以为又是债主,放了学校服外套一脱,书包一扔,穿着她爸的黑色背心和印有学校校徽的浅灰色收脚运动裤,在巷子门口拎把西瓜刀,就冲进去。

“放开我妈”

大门“嚯”地被她用力推开,撞在背后的墙上,尘埃飞扬,室内静寂一瞬。

三道目光齐齐落在她身上。

暴雨将至,小巷中胡乱拉扯在头顶的黑色电线,将泛白的天空切割成无数片。

少女的声音清亮,掷地有声,话音落下,有如清风席卷。

她十四岁,一米五的个头,皮肤瓷白,比同龄人要瘦很多,四肢细得过分,背脊却挺得笔直,像一株瘦弱但生命力顽强的植物。

光线不算明亮的室内,寂静几秒,响起一道低沉的笑声“你是朝夕”

孟昭顿住脚步。

又听他不急不缓,道“我叫谢长昼,是你爸爸生前的朋友。”

“”

幻想中的血腥画面完全没有出现。

两位遥远的来客非常斯文。

孟昭低头收刀,余光感到他站起身,迈动长腿,朝自己走了过来。

她动作微停,抬起头。

正正撞上他的目光。

该怎么形容她人生中,望向谢长昼,这漫长的一眼。

男人二十岁出头的样子,个子很高,肩膀宽阔,因而并不显得单薄。

他穿考究的黑色风衣,长身鹤立,带一点纨绔的风流意。

屋内光线织构出的小小阴影,明与暗的交界线像一把量尺,丈量过他清俊的五官。他长着一双黑色的、东方人的眼睛,眼皮褶皱很浅,鼻梁高挺,目光平静。

光鲜,体面,矜贵,黑色的皮鞋纤尘未染。

像是难以长久站立,也或是根本就很少步行,他朝她走过来,另一只手松松握了一支拐杖。

孟朝夕十四岁,生命中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

他像是走错了几百年的路,才不慎踏入这条阴郁的小巷,出现在她面前。

然后,在她面前半蹲下,轻笑着,问“我家在南方有一点儿小产业,能给你妈妈找份薪水更高的工作,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去广州,到南方定居”

孟昭几乎忘记呼吸。

好一会儿,才晕晕乎乎地,狐疑“你是我爸的朋友,为什么现在才来他已经去世几个月了。”

谢长昼明显愣了愣,才苦笑“哥哥被其他事情缠住了,来不了。”

孟昭又问“如果跟你走的话,我可以继续读书吗”

“当然。”谢长昼掐住她的脸,笑道,“你会有读不完的书。”

“你别骗我。”孟昭不信,“学校图书室的书就已经被我看完了。”

“这么厉害啊。”谢长昼表现出小小的惊讶,“哥哥从不骗人。”

孟昭还是不信“那你跟我击掌。”

谢长昼伸出手,孟昭“啪”一声,盖章一样,拍上来。

2007年,潘基文接替安南出任联合国秘书长,香港九广铁路和地铁正式合并,乔布斯在旧金山发布了第一代智能手机ihone,人类进入手机互联网通讯时代。

谢长昼的手掌比孟昭大很多,修长十指,将她整只手都握住。

两个人就这么定下盟约。

十四岁,孟昭跟随母亲去往南方,全然不知命运发生巨变。

到了地方才知道,谢长昼所谓的“小产业”,离谱夸张到什么程度。

并不仅仅是她前所未见的富有。

他祖父母的家族往上数几代,能在历史课本里找到名字。

近代闭关百余年,唯一一个开通贸易的港口叫“十三行”,鸦片贸易最疯狂的年代里,他的家族把持着没落王朝对外通商唯一的海上港口。

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他祖辈留下的产业从金融横跨到矿务,据说爷爷居住的那套宅邸,曾接待过钦差和总督。

十四岁的孟昭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平平无奇的警察父亲,为什么会这种人扯上关系。

后来明白过来,又已经走到要分别的路口。与谢长昼有关的一切,都像一场遥远的幻梦。

天一亮,就会碎。

她迷迷糊糊,再睁眼,房间内一片寂静,天光熹微。

孟昭盯着天花板,发会儿呆,起床洗漱。

这次会议中,徐东明要拿来做展示的,是他去年给一座海岛城市设计的地标音乐厅。

建筑还未完全建成,设计结合了南方地区气候特点,光与水面相互交织,内部空间空灵通透,算是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徐东明职业生涯中一个小小突破。

赵桑桑拒绝在这种场合抛头露面,被裴樟撞到,又是一顿数落“你知不知道今天都谁参会啊你知不知道”

赵桑桑嗷嗷逃窜,童喻远远看见,悄悄凑过来“昭昭姐,我能跟你一起做宣讲吗”

孟昭忙着检查材料,没多想“当然可以。”

论坛会议在上午八点半开始,一行人先在门口拍了合照,才分散入座。

孟昭仗着圈子里没人认识她,全程气定神闲。

“这是我们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末尾有个五分钟交流环节,她熟练地做总结陈词,“如果有什么疑问,大家可以现场交流。”

场内礼节性地鼓掌。

潮水般的掌声褪去后,前排有个白衬衫戴眼镜的男生举了举手,按亮面前的麦“我有疑问。”

孟昭“请讲。”

“音乐厅在海边,前面也说过想做亲水设计,所以加宽了入口,希望能达成静止墙面与流动水体相呼应的视觉效果。”男生推推眼镜,“为什么首层的走廊,还要特意设计得比室外地面高出几个台阶”

孟昭拍拍麦,刚要开口,童喻脆生生道“因为好看。”

孟昭“”

全场哗然,男生意外“只是因为这个”

童喻迅速抢答“是啊。”

孟昭“”

孟昭有点震惊地转头看童喻。

男生皱眉“可是音乐厅整体设计很小巧,开间进深也不大,加高首层走廊只会让它看起来更复杂,跟最初的视觉理念反而构成冲突了。这不合理啊。”

“因为”童喻突然卡了下壳,孟昭见缝插针握住麦,想将话茬抢回来。

场内突然另一侧传出麦克风被人试音的轻微“噗噗”声,旋即是一个男人低沉、略微暗哑的嗓音“因为加高台阶,实际上是为了防雨。”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

场内后排光线渐暗,清俊的男人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停在大厅最后一排。遥遥地,与世隔绝,像是一开始没想着参与进话题。

他穿浅色高领毛衣,膝盖上仍覆薄毯,灯光斜斜打过去,在他另一侧脸庞打下一块有弧度的阴影,英俊外表,风度翩翩。

孟昭的目光越过整个会场,看到他握着麦克风的、苍白的手指。

她呼吸微滞。

“建筑已经选用了小窗,不会遮挡光线。所以加高入口台阶,和室内通风、延展视线,并不冲突。”谢长昼声线平和,唇角有些发白,身上萦绕难以言喻的矜贵气息。全场静默下,他不急不缓,竟然显出一点平易近人,“建筑在南方,又在海边,容易遭遇台风和暴雨。高台阶和室外明沟,也有利于维持室内空气干燥这个知识点,如果不在大一教科书,就是在高二地理课本里。”

男生转过头,见是谢长昼,气焰已经消下去一半。

他忘了关麦克风,小声嘟囔“那她不是应该在展示文件里写一下缘由吗”

谢长昼笑了。

笑起来是很和煦的,像冬天的光坠落在冰层,霜花里解了冻,一层层化开。只不过骨子里始终高傲,笑意总也到不了眼底。

他声音平静,带着些微倦意“你大学参加数学竞赛,还要老师从一加一手把手开始教起”

全场哄笑。

那男生脸上表情一阵白一阵红,匆匆扔下句“不好意思,我没问题了”,就关了麦坐回原位。

交流时间五分钟,被他们这么一打岔,又多拖延了三分钟。

孟昭结束展示,夹着尾巴冲下台。

免不了徐东明劈头盖脸一顿骂,她抱着文件当没听见,左右看看,却没看见童喻。

她心里一突“那小孩不会想不开吧。”

孟昭放下电脑和文件,发现赵桑桑也不在场内,估计躲哪儿打游戏去了。

她起身往外走,接连问了几个侍应生,也都说没看见人。

怪了。

孟昭顺着会议厅东门,一路往北走,到北边后门,伸手推门。

为隔绝冷气,酒店在门外罩了一层阻隔帘,她推开门,没推开帘子。隔着几步路的距离,听见童喻柔软的声音“我以后,可以向谢工,请教学术问题吗”

孟昭的手停在半空。

风呜咽着从缝隙钻进来,她猝不及防,被上海冬日的冷风灌了个正着,结结实实地打个寒战。

空气中沉寂半晌。

她听到男人低咳了一声,话语间没什么情绪,尾音习惯性地上扬,透出慵懒“找我请教”

不等童喻答复。

他胸腔震动,冷笑一声

“也不看看自己,算个什么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这书前期可能有一点慢热,但我觉得挺好看的,看看吧

虽然他们暂时没什么对话,但谢总在昭昭的世界中无处不在,不是吗。

评论揪一点红包子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