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 第115章 第 115 章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第115章 第 115 章

作者:回眸已半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36: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庞老话是这么说, 可他也知道真的对外宣称黎锦是自己徒弟的话,黎锦必然名声大噪,但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这时候,就很可能帮倒忙了。

庞老本就不是刚愎自用的人, 虽然偶尔像个老小孩, 但在大事方面, 他还是会考虑十分周到的。

陈亦鼎听到庞老的问句,没有回应, 他在等庞老自己做决定。

过了会儿,庞老终于说:“暂时不宣布他是我徒弟了,能不能考中是他自己实力问题, 我又不教他《四书》《五经》,管他科举作甚。”

他的语气越是随意, 陈亦鼎这边才越是心惊。

因为庞老只有对很熟悉很亲近的人,才会用随意的语气,一般情况下, 他都爱理不理。

陈亦鼎突然也想跟黎锦结识一番,能让庞老认可的人不多啊。

=

日子一天天过去, 二月中旬的时候, 他家小夫郎肚子愈发大, 站起来都自己都看不到脚,黎锦真的想天天留在家里陪他。

虽说自己就是大夫,接生就是他的本职工作。

刚穿越过来那会儿,他甚至自负的揣着无数经验, 在少年生孩子期间悠哉的做了很多事情。

现在想想都有些心惊胆颤,这回还没到真正分娩的时候,他都觉得手忙脚乱,甚至不敢想自己去接生的事情。

反倒是秦慕文一点也不怕,看不到脚了还扶着墙走路,只可惜外面太冷,黎锦不让他去院子里。

小包子倒是十分乖巧,经常裹着棉衣从自己屋里哒哒哒的跑过来,一身寒气消散后,才凑近秦慕文。

秦慕文摸着他的脑袋,招呼他喝点水。

屋里烧了地龙,未免有些干燥,黎锦会在家里摆一盆水权当加湿。当然,屋里的人也得多喝水来补充水分。

“怎么又跑过来也不怕冷。”

小包子说:“爹爹说了,阿爹身边不能离人。包子背诗的时候看到小茶哥哥在厨房做玉米烙,所以就跑来陪阿爹了。”

言语间逻辑清晰,头头是道。

秦慕文都不知道该感慨小包子的思维能力还是懂事可人的成度了。

准确来说,两方面都得夸赞。

黎锦这边,完全不知道庞老只有六箱能吸附墨渣的石头,而他现在练习的这一池水,就是最后一池清澈的水了。

要是把这一池也都染成墨色,他就真的完成庞老那句‘可以对人说你是我徒弟’的要求了。

练完后,庞老却完全没提给他正名的事情,反而让他自己找古籍,琢磨写字之人当时的心理状态,自己写各种碑帖。

写完后才给看原帖,再对比其中不一样的地方。

若是黎锦没有自成一家的天赋,庞老也不会这么煞费苦心的训练他。

问题是现在黎锦完全有机会做到这一点,庞老可不忍心埋没了他的才华,这也算因材施教了。

黎锦见庞老没提声明的事情,有次他专门给庞老做了蒋侍郎豆腐,询问了这件事。

庞老只是瞪着双眸,“我当时说你练完了就能对别人说你是我徒弟,我可没说要宣称我是你师父。”

黎锦突然失笑,显然是明白了庞老的用心,对他也愈发尊敬。

都是看字识人,其实真正的书法大家,分辨人心的能力才是最为强悍。

刚拜师那会儿,庞老就看出了黎锦字中的锋芒,并且提示他收敛自己,一定要把楷书写的有风骨、却又不能锐气逼人。

现如今,庞老也明白黎锦心中不愿居于他人之下的风骨,自己也乐得成全他。

黎锦起身,对庞老深深一揖:“多谢老师。”

黎锦从庞老这里出来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在把手拢在袖子里,迎着寒风奔跑的陆长冬。

陆长冬一看到黎锦,第一句话就是:“修之,你怎么在这里”

第二句话是:“你刚刚……从、从庞老的院子出来”

黎锦每回去庞老那边,也没瞒着众人,只是他只有双数日去,且每次都吃完饭再去。

再加上庞老院子的方向与算学部方向一致,大家便也没多想。

毕竟,自从算学部改成教谕答疑后,过去的人还是少了些。

大部分人还是担心自己若是问了太蠢的问题,被教谕嫌弃,到时候影响学院对自己的评估。

其实他们哪知道,只要不作大死,教谕怎么会记住他们的名字

可正是因为如此,黎锦每次去庞老那儿,才甚少有人察觉。

就算有人看到黎锦登门,也想着那毕竟是小三元黎锦,跟庞老说上几句话也是有可能的,完全没想过黎锦拜师的事情。

陆长冬诧异过后,见黎锦手里拎着书篮,里面只有简单的毛笔,一看就不是练字用的。

他说道:“真不愧是修之,庞老居然让你进门了!”

黎锦浅浅的回应一声,就步履匆匆的往内城走。

陆长冬有些失落,最近除了上学,都见不到黎锦人影,好不容易在路上碰到,也只能匆匆打个招呼。

他还没来得及问黎锦是否要参加今年秋闱呢。

邹秀杰在这小半年来,跟陆长冬也熟识起来,他见陆长冬从经论部门口进来,神情低落,走上前小声询问:“你怎么了”

陆长冬把刚刚遇到黎锦的事情说了。

“我还是鲜少见他如此急切。”

邹秀杰现在能体会到黎锦的心情,他妻子去年七月底有了身孕,八月末诊断出来,如今已经二月,妻子信中写过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会踢人了。

他也归心似箭,但却身在书院,无可奈何。

身为男人,自然不能一味的儿女情长。

其实邹秀杰觉得自己已经算有点儿女情长的那一类人了,但黎锦比他更甚。

可黎锦在学业上也超出他一大截儿,这就让他愈发想向黎锦看齐。

邹秀杰拍拍陆长冬的肩膀,说:“好兄弟,你得体谅修之,他夫郎快生了,你没发现他最近在讲堂里都会走神么”

以前的黎锦上课可都是全神贯注的。

陆长冬一脸呆滞的看着邹秀杰:“走神!”

邹秀杰:“也没有很走神,就是偶尔看一下窗外,先生都没发现,你自然也发现不了。还是我了解修之。”

陆长冬:“……”最后一句话是几个意思

=

黎锦回去后,秦慕文和小包子正在吃玉米烙。旁边还有两碗羊奶,上面撒了花生碎。

黎锦净了手进屋,两个崽齐齐转过头来,小包子正在努力把嘴里的玉米粒嚼碎咽下去。

而秦慕文则说:“阿锦,一起吃。”

黎锦走过去,小包几乖巧的给他喂了一块玉米烙,“爹爹,好吃。”

正巧陈西然派来送信的人也到了,小茶把信笺送进来,黎锦坐在窗边一边看一边吃。

按理说,玉米五六月(阴历)成熟,但这里到底是府城,周围的农户会在家里挖了地窖,把玉米收了后屯在地窖里,等到寒冬腊月就能卖个高价。

如今黎锦家里有钱,这几年的润笔费陆陆续续也有上千两,玉米再贵也是几文钱,他家自然得变着花样吃。

陈西然最近正在镇子上买地盖房,他给黎锦的书信中写到,“《农桑算经》和《蒙学算经》发行后,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打算来镇子上打零工,混口饭吃。我盖了房子后就租给他们。”

黎锦倒不是因为陈西然赚钱了而激动,他兴奋是因为自己编撰的两本基础启蒙的算经居然这么快派上用场!

不过想想也是,薄薄的几本算经,从开始发行到现在已经过了两年多,学习时间确实充足。

陈西然一向消息十分灵敏,他能开始做这些,并且主动写信给黎锦,一方面是给黎锦讲述自己最近在做什么,另一方面就是给黎锦提醒,他编撰的两本书作用这么大,那么知府大人应该会因此而褒奖他。

黎锦自然也能看出陈西然信里的含义。

果然,隔了不到十日,就有衙役去宁兴书院,说知府大人传唤。

尽管衙役穿着官服,但却对黎锦态度很是尊敬,甚至在他出门前还主动上前为他开门。

陆长冬和邹秀杰也总算把心中的担忧压了下去。

这看起来完全不是犯事儿,而是有了天大的功劳。

黎锦脸上恭敬,但心里其实很焦虑,小夫郎的预产期就在这几日,他原本已经跟算学部的教谕告假,说自己近几日下午都不能来,结果却在这个节骨眼儿被知府大人叫走了。

不过,他早已做足了准备,稳公也被请在家里休息,一旦情况不对,立马先进去接生,而小茶则让人跑腿来书院找自己。

黎锦到了府衙的时候,知府大人还在忙,不过也没让他等多久,知府大人就叫他进去了。

如今黎锦有功名,见官不用跪,他只需要行揖礼。

但还没揖到底,知府就亲自下来,把他扶起来,说:“黎修之,你那两本算经可算是派上了大用场!”

黎锦虽然已经知道大概效果,但依然假装惊讶,少尹就把知府大人辖区内县官呈递上来的情况都说了一遍。

黎锦这才发现,原来陈西然信中说的那些都是小意思,少尹说的可是整个府城所有县镇的具体数据!

知府见黎锦起初的惊讶是为了给他面子装出来的,听了少尹的话才开始真的震惊。

他想,黎锦心底清明、恪守底线,却又懂得人情世故,确实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知府想了想,一改自己之前的打算,他说:“本官会把这两套书和发行效果派人快马加鞭送到京城,若是运气好,到时候你黎修之在陛下面前就可挂上名号。”

黎锦彻底怔住了。

少尹也张大嘴巴——之前不是说若陛下不问,那就不提编撰者的名字么!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晚安早点休息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