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 第 27 章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第 27 章

作者:回眸已半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36: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奶白色的猪蹄汤冒着丝丝雾状的热气, 也不知道黎锦调了些什么,这汤一点也不腻,反而味道很是鲜美。

少年端着汤, 坐在床上, 看黎锦抄书。

他觉得,现在的黎锦, 气质有些像他的父兄了。

运筹帷幄、谈笑风生。

黎锦练完大字, 天已经彻底黑了, 外面除了蝉鸣,什么都没有。

他总觉得自己今日忘掉了一件事,直到他在厨房做了三十个俯卧撑后,洗澡的时候才想起来

他没给菜地浇水

现在浇水显然已经来不及, 且不说看见看不见的问题, 单单就是晚上出村子,这都有点危险。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换成了少年奶孩子, 黎锦赶紧去浇水。

现在正值仲夏,地里的菜籽可娇贵着呢, 一旦忘了浇水,菜籽就可能被干死。

而且还不能在太阳正晒的时候浇水,那样水汽蒸发, 一样会把菜籽干死。

等到黎锦抵达学堂的时候,正好跟陈西然撞了个照面。

陈西然笑道“黎贤弟今日可是被什么耽搁了”

黎锦说“昨天回去晚了,忘了给菜地浇水, 早上去浇的。”

陈西然张大嘴巴,完全想不到黎锦家居然是这样的情况。

上次就看到黎锦夫郎做荷包补贴家里,今儿居然听到黎锦还得种地浇水

陈西然说“你、你一边读书,还得一边做农活这会不会太累了”

黎锦看了他一眼,有些奇怪“农家子不都这样吗”

陈西然义正词严的反驳“不农家子如果读书有出息,族里会给他家分田分钱,完全不需要担心农活,这些事都有他家人来承担,农家子只需要读书就行了。”

黎锦依然十分淡然,说“那很不巧,我们村是散户集中,我姓黎,没有同族。”

陈西然“”当他没说。

不过说实在的,黎这个姓氏,确实蛮少见的。

陈西然虽然想帮黎锦,但他也知道,大家都是同窗,自己给黎锦钱的话,传出去对黎锦的名声不好。

况且,黎锦完全没有到需要他接济的地步,个人都有个人的活法。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话虽然人人都知晓,但能做到的人又有几个。

陈西然现在着实佩服黎锦,此前他觉得黎锦这人过于无趣,像个书呆子,看似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其实他如果设身处地的站在黎锦的角度思考,每日回去有一堆农活要做,还得养夫郎,那自然没时间关心风花雪月。

宋先生的孩子乖巧的把两人迎到书房,说“爹爹说今日他有事不能来,但黎大哥需要抄完这一本,陈大哥需要背完这一本。”

说着他把两本书分别递给两人。

小孩子看了看封皮,感觉自己递反了,一脸的不好意思。

“我错了,这一本是黎大哥,这一本是你的。”

果然,黎锦的那本正是经论中的注解,小孩这回分对了。

小孩又说“爹爹说不能偷懒,明日要检查,两位哥哥完成任务后可以自行离开。”

等到孩子走后,黎锦问道“陈兄,先生那边可有变故”

昨儿不是说去调查了么

陈西然果然是个包打听。

他说“我爹说了,昨天下滩村的村长亲自出面,严肃的拷问了那个女子,果然是受人指使,今儿是为了给宋先生一家承认错误,宋先生不便缺席。

放心,事情都圆满解决了。”

黎锦想,自己之前去下滩村卖麦草的时候还见过这位村长,果然仁义与手腕并存。

是个好村长。

陈西然也只知道他爹告诉他的这一点,完全不了解那女子虽然说有人指使了,但最后居然说指使她的人是村里一家无赖。

反正那无赖精神有点问题,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虽然大家心里都明白这肯定是哪个秀才在背后做的,但也懒得戳破。

在这个社会上,情面还是很重要的。

再说了,单凭那女子的话,还不能完全相信就是女子口中的某个秀才做的,他们又没有物证,暂时也只能搁置了这件事。

不过,幸好还了宋先生一家公道。

要不然这污水泼上去,宋先生一家还怎么在族里呆下去。

黎锦抄完这本书,那孩子又给他拿了下一本书过来,让黎锦回去抄。

总之,现在宋先生对黎锦的教育方式就是先把晦涩难懂的原著给他,让他回家摘抄加深记忆之后,再在课堂上给他讲解其中含义。

当然,一般情况下,黎锦还是得把注解在课堂上抄一遍。

这带着注解的书应该是故人相赠,先生倒没让他带回去过。

下了学堂,陈西然也知道黎锦家里的情况,不再拉着他去吃百食坊,而是说“回村路远,你小心中暑。”

黎锦觉得陈西然家里虽然有钱,但他这个人还是很会照顾身边人的情绪。

完全不因为自己出身低就轻视自己,知道他家真的穷后也不会在他面前炫富。

总之,情商不低。

黎锦先去了主街,今儿他兜里带了一百多文,得先问问布匹的价格。

他早上跟少年讨论过,一匹布大概四丈,也就是三十三米。

做一件衣服只需要七到八米的就行了,但若是要做一套,那就得整整一匹布。

至于一匹布到底多少钱,这个少年自己也不清楚。

他此前从没负责过采买的事情,穿的衣服也都是旧衣裳改的。

黎锦进入一家布庄,那掌柜的眼睛自带扫描仪一样,看了黎锦一眼,就招呼他来到软布这边。

“这都是棉线织成的布,不是那种麻线,这种布摸起来软,贴身穿吸汗,而且颜色也适合你们这种读书人。”

黎锦看了看,手感果然不错,跟他身上这件长袍的面料差不多。

但其实他长袍里面穿的都是麻布中衣。

不过表面光鲜罢了。

黎锦询问了一下价格。

掌柜的说“这种布咱们不分开卖,一次只论匹卖,一匹在一两到二两银子之间。花色不同,价格不同。”

黎锦想着自己兜里的一百文,陷入了沉思。

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钱,等于一千文。

是他兜里钱财的十倍。

黎锦囊中羞涩,又问了一下粗麻的价格。

掌柜的见黎锦可能不打算买棉布,也不恼,跟他好生说粗麻的价格。

掌柜的在这开店很多年了,极少见到黎锦这样气质的读书人,反正据他所知,黎锦这样的读书人,最后大概都考到京城去了。

所以他依旧笑脸迎人。

“粗麻便宜,一匹只要一百五十文。”

黎锦面无表情的想,自己起初在李大牛家买了两床褥子,当时李大牛说一尺布三文,那一丈就是三十文,一匹就是一百二十文。

果然,镇子上的价格贵。

最后黎锦又对比了一下粗麻和棉布,觉得自己应该还是想买棉布。

毕竟家里粗麻衣服有一些,只求干农活穿方便,不需要买太多。

相反,少年最近刚生完孩子,身体娇嫩着,一直穿着粗麻的衣服会磨皮肤。

但他现在实在穷,一百文已经是家里的大半积蓄。最后只能空着手走人。

黎锦打算去李大牛家里问问,看他家有没有棉布,总归他家现在穷,能节省点就节省点。

就在黎锦准备打个弯直接回家的时候,突然被人叫住了。

“黎锦黎锦,有人找你”

来人是陈西然,他身边还跟着杏林堂的吴大夫。

黎锦站住了脚步,惊讶道“吴大夫,陈兄,你们怎么凑一起了”

陈西然说“吴大夫打听了我们下课的时间,在宋先生府邸门前等你,结果我们俩放学早先走了,要不是我家下人说门前一直有个人在转悠,我还不知道这件事。”

吴大夫邀请黎锦去杏林堂。

陈西然喜欢各类小道消息,非要跟着去。

好吧,黎锦现在不觉得他情商高了。

吴大夫最后无奈,只能当着三人的面说了那张药方的事情。

黎锦说道“使用方法和忌讳我都写在上面,大夫不要担心,尽管用就是。”

吴大夫很着急的跟黎锦讲,药方这东西不能外传,被知道了要按照欺师灭祖的罪名来判的。

黎锦听完笑道“这药方是我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并无出处。”

毕竟这是来自另一个平行时空的东西。

吴大夫更惊讶了,他没想到居然还有医者愿意把秘方直接记录在书上,供人传阅。

黎锦说“如果吴大夫觉得这药方有用,那还请吴大夫以后行医不要隐瞒这张药方。毕竟这张方子作用很大,如果能广为流传,也有机会救治不少人。

黎锦就在此先谢过大夫了。”

吴大夫急忙站起来,对黎锦深深一揖。对他的称呼也做了改变。

“黎先生仁心,在下实在佩服”

黎锦可不敢居功“我想这位先人既然愿意把药方记录在书籍上,那必然也是希望可以救更多人。”

吴大夫说“既然黎先生如此说,那我就代黎先生推广这个方子。

实不相瞒,在下的儿子正在准备考举人,我家没有钱雇佣下人,过些日子我得跟着他去打点,来回大概一个月。”

确实如此,秋闱的确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共考三场。

而且一般在省会考试,大部分父亲或者叔叔都会选择陪考,打点孩子的吃食。

陈西然“”这都要考举人了

为什么自从认识了黎锦之后,感觉身边到处都是学霸。

吴大夫看到这张药方和使用忌讳,可不再相信之前黎锦那句我的医术就是半吊子。

吴大夫说“不知黎先生可愿意在八月的时候,每天下午在杏林堂坐诊两个时辰病人不多的时候您尽管背书练字,这点我会跟掌柜的说。”

最后,吴大夫抛出重磅炸弹“月银三两。”

作者有话要说 黎锦我,穿越者,种田农家子,没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