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 第 39 章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第 39 章

作者:回眸已半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36: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七月六日, 是包子的满月礼。

黎锦前几日从镇子上买了几张红纸,把他给包子取的名儿认真的腾写上去。

虽然他的字已经写的很不错, 宋先生看到后也夸讲过,说他字练到这个地步, 参加童生试问题已经不大。

但黎锦腾写包子大名的时候, 手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颤抖。

他摇头失笑, 自己当年拿手术刀地时候, 都没这么紧张过。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 他书写了包子的大名和生辰八字后,可是得拿出一张记入族谱, 另一张给村长统计村子里人口数的。

也就是说,以后包子说亲的时候,亲家和他们家就会把两个孩子在族谱的这一页翻出来, 仔细的比对后,再挑个吉日成亲。

黎锦有种十几年后要被公开处刑的感觉,这会儿自然不敢放松。

杏林堂吴大夫早早的得知黎锦孩子满月,特意让他这天不用来坐诊,待沐修日补上。

五日黎锦坐诊的时候,吴大夫送了黎锦一双小孩子惯穿的虎头袜,布料柔软,上面绣的虎头十分讨喜。

吴大夫说“我这一把老胳膊老腿儿,明儿就不跟你们年轻人凑热闹了。

这是我给孩子的礼物。”

黎锦双手接过,脸上笑容一直就没消散过。

“您也太客气了。”

不仅是吴大夫,第二日就连宋先生也给黎锦了一块桃木牌, 上面也雕刻着一些驱邪的图案。

宋先生也说来回路远,他就不折腾了,等以后黎锦搬来镇子上,再带着包子来见他。

陈西然上次送了包子一条红绳当见面礼,他还记得那个柔软的小生物趴在自己怀里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

这回包子满月,陈西然说什么也要去亲自瞧一眼。

杏林堂这边的周贵也打算登门拜访,去村子里参加小包子的满月礼。

这几日来,黎锦亦算他半个师傅,他不懂的问题,黎锦都详细的给他解释,一点也不藏私。

甚至黎锦还鼓励他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进步的更快。

周贵自然不胜感激。

六日这天,宋先生讲完课放两人离开,周贵已经在宋府的大门前候着了。

他站在街对面,看着黎锦依然背着竹篓,穿着看起来明显已经漂洗太多次的长袍,与他身边那锦衣华服的小哥并肩而立,却丝毫不显得逊色。

周贵想,人靠衣装这句话还真是不完全对。

气质高贵的人,就算穿着普通布衣,在人群中是极其亮眼的存在。

当然了,如果黎锦能换上一身得体的锦衣,配着修长笔挺的身姿和含星的俊眸,那就算说是京城哪个高门世家的公子哥都有人信

不过,镇子就这么大一点,周贵连县里都没去过。

自然更不可能见到那真正的豪门公子哥儿是什么样,他最多就是听茶楼的说书先生讲那京城来的公子哥儿,骑着高头大马,人群夹道相迎。

之所以周贵能去茶楼听书,是因为说书先生经常要喝汤药润嗓子,这药一般都是周贵给煎的。

先生也跟茶楼的人打过招呼,不收他和吴大夫的钱。

正巧这时候黎锦看到了周贵,跟他打了声招呼。

周贵赶紧拱手“黎大夫。”

走近了,黎锦给他们介绍。

“这位是我的同窗,姓陈。这是杏林堂的学徒,周贵。”

周贵此前已经拜了吴大夫为师,古代最讲孝道,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拜两个师父,所以他称呼黎锦也只能叫黎大夫。

陈西然的家就在隔壁,他让管家把东西收回去,又神神秘秘的把一个布包挂在身上,不告诉黎锦这里有什么。

“咱们走,先去你家,小包子该等急了。”

黎锦笑道“小包子可不会急。”

陈西然又追问黎锦到底给包子取名什么。

黎锦学着他的样子“子曰,不可说。”

“好你个黎锦。”陈西然话虽然这么说,眼里却带着笑意,一看就是佯怒。

三人走到镇子口,李柱子已经等在那里了。

他牛车上装了两坛桂花酒和黄酒,这都是黎锦前几天跟镇子上的酒家订下的。

庆祝孩子满月礼的第一件事就是摆酒,缺了酒怎么行

但黎锦也不打算让来人不醉不归,所以也没买烈酒,最多就是黄酒,不能更烈了。

李柱子让几人坐上牛车,自己一鞭子吆喝上去,老黄牛就慢吞吞的走了起来。

等出了镇子口,人少了,李柱子又一鞭子,老黄牛走的更快了些。

最近农忙已过,村子里的人都清闲下来,恰逢黎锦家的喜事,一个个都打算来沾沾喜气。

讨杯酒喝,再送孩子一点小玩意儿。

站在村子口能远远看到李柱子的牛车的时候,就有小孩子一溜烟儿的往回跑,高喊着“阿锦叔回来了”

小孩子声音清亮,旁边又夏蝉鸣叫作伴,好不热闹。

村长也难得坐在门口的石墩上抽烟,他招呼着孩子们,说“你们都是哪家的孩子”

“村长爷爷好我是大河爷爷的孙子。”

“我是大牛家的二郎。”

“我是”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村长让媳妇儿从屋里拿出用葱花炒好的小馒头块,给孩子们分了。

“去玩吧。”

“谢谢村长爷爷”

有这个功夫,李柱子的牛车也赶到了黎锦家门口。

秦慕文有小安、李柱子的媳妇儿帮忙,做了凉拌野菜,还蒸了许多包子。

黎锦上前一步,揉揉他的脑袋,说“辛苦了。”

小安脸红的背过身子去,却又在转过去后,心想,黎锦跟阿文也没做什么逾矩的动作啊

人家两口子说句幸苦了,他为什么就要转过来

现在再转过去看还来得及吗

黎锦这里摆好酒,给小孩子每人一个南瓜包子,说“去村子喊人。”

“收到”一群孩子乌泱泱的跑了。

有个大点的,看着酒坛和碗,说“阿锦叔,能给我喝一口吗”

黎锦笑道“一会儿你爹来,让他分你半碗。”

在黎锦的记忆里,村里男孩子七八岁一般就开始喝酒了,但他为了安全,他还是让家长陪在孩子身边。

听到孩子们在村子里吆喝,村长从石墩上起来,把烟挂在腰间。

“咱去黎锦家喝满月酒喽。”

有村长起这个头,黎锦家一会儿就围了不少人。

大部分人来都是讨个喜气,喝碗酒,再说两句祝贺的话。

甭管以前跟原主有没有梁子,以后再见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乡亲。

而最近跟黎锦家来往比较多的,比如李大牛就送了两只母鸡过来。

“你家想吃蛋总是出去买,亏。给你带俩母鸡,就在柿子树下给他们放点麦秆,他们就会过去下蛋,每天早上记得收蛋就行。”

李大河,也就是上次给黎锦做案几的老人也来了,他是村子的木匠,给孩子做了个小拨浪鼓,上面也雕着驱邪避灾的图案,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黎锦赶紧把人迎进来,说“大河叔,咱喝黄酒还是桂花酒”

李大河想喝黄酒,但考虑到自己年纪大了,只说“来两碗桂花酒”

他话音还没落,黎锦已经把桂花酒端过来了。一看就只打算给自己喝桂花酒。

李大河说“你这个后生,机灵,现在倒是有几分你小时候的机灵劲儿了。”

村长最先喝完酒,拿了黎锦写好的包子的姓名和生辰八字。

让自己媳妇儿留下给孩子剪一缕胎发,就没再凑热闹了。

但有他带头,整个村子不管是姓李的,还是其他姓氏的人,都来说了两句道喜的话。

看完村长媳妇儿剪去孩子一缕胎发,村子里人也慢慢的散了。

剩下还有来晚的,陆陆续续进门来喝碗酒,再祝贺孩子两句。

陈西然、周贵和李柱子在黎锦旁边,一直笑脸相迎。

村里人大部分不认识陈西然,但看着他身上都是绸缎的衣服,猜也猜到是黎锦读书的同窗。

这下他们对黎锦的态度更是大为改观。

如果说以前他们最多就是觉得黎锦浪子回头了、懂事了、知道顾家了,这些评价对一个还未弱冠的男人来说,已经足够优秀。

但现在看到村长都专门来给黎锦撑门面,甚至这边还有个富贵人家的大少爷帮着黎锦招呼乡亲,村里人看黎锦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看样子黎锦以后肯定要飞黄腾达啊。

对了,黎锦刚出生那会儿,不是有算命瞎子来说,黎锦天生富贵命、文曲星下凡么

到底是不是文曲星,村子里人不清楚,但现在看来,黎锦好像还真的是富贵命。

没看到他夫郎才生产一个月,家里就多了一间书房么而且黎锦还天天给夫郎炖肉吃,真的富贵啊。

听说黎锦最近还在杏林堂坐诊,旁边那个面嫩的,就是杏林堂的学徒,以后也是杏林堂大夫呢。

等到热闹劲儿过了,陈西然跟着黎锦去书房,说“快来让我看看孩子的名字。”

黎锦这会儿也不再推脱,直接拿出自己写好的名字。

他这也是第一回取名字,翻了不少书,甚至还专门借阅了书肆的辞海。

但却总对自己没有自信,最后还是跟少年商量后,定了一个单字,叫若。

“黎若。”

作者有话要说 说实话,我取名取了两个小时

呐,今天也只有一更qq

如果二更,应该在晚上十点,我尽力qq,爱你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