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 第 61 章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第 61 章

作者:回眸已半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36: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秦慕文的脸红得可以滴出水来, 指尖都是软的。

但黎锦带着他的手, 丝毫不给他退缩的机会。

秦慕文索性把脸埋在黎锦的颈窝里, 闭上眼睛,什么都不去看。

蹭着黎锦身上刚洗过澡的水汽, 手指缓缓的动作。

这种东西完全可以无师自通, 秦慕文刚开始还有些生涩, 但被黎锦带了一下后, 他就逐渐地自己上手。

秦慕文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感到羞愧。

偏生黎锦没说话,屋子里除了油灯灯花偶尔炸响一下的声音,就是两人的呼吸声。

过了许久, 秦慕文悄悄打量黎锦的神色,发现这人居然还一脸正色,一点都不脸红啊

黎锦换了裤子,迅速的又冲了一遍, 再回去的时候,秦慕文已经背对着他, 露出一截儿纤细又白皙的脖颈。

黎锦知道他这是在害羞,只是重新躺下, 把人抱在怀里。

“好梦。”

翌日, 黎锦只带了十五枚山楂丸去杏林堂。

他还没解释,吴大夫就说“可是最近炼药太累千万要注意身体。”

黎锦没说自己是因为山楂不够了,毕竟他最近还指望着这个消食丸赚钱,方子暂时不想外泄。

他含糊的应下了,说“今日暂且看患者主动购买的多不多, 一共还有三十九枚山楂丸,如果一早上可以卖完,那我中午就过来跟掌柜的商谈正式的合作事宜。”

吴大夫闻言,神色也是一凛,道“好。”

结果,黎锦才刚走没多久,昨儿只买了四枚的人就来问“消食丸还有吗我家孩子总算肯吃饭了”

这人急匆匆直接带走八枚。

吴大夫跟周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了兴奋。

这药丸卖的快,杏林堂的名气也就能打出去啊,他们都会涨月银的。

中午黎锦过来,掌柜的已经在内堂等候了。

掌柜的听吴大夫描述了这消食丸的效果和销量,整个人都被震撼到,甚至等不及邀请黎锦先吃个饭,就先跟他商量消食丸的事情。

掌柜的甚至已经准备好了纸笔,只想着跟黎锦商谈结束后,两人签字画押。

毕竟这跟钱沾边的东西,有一纸合约在,才算谨慎。

掌柜的说“现在这定价不错,我听吴大夫说做消食丸需要两种药材,焦三仙和神曲。这样吧,药材我店里,你要多少取多少。

当然,我也知道这两种药材都很便宜,而且这炼药能力仅黎大夫一家。

所以,分成的话,按照二八分,我二你八,如何”

黎锦可不敢这么直接接受了掌柜的好意。

他说“二八有点太便宜我了,虽然大头的成本是山楂,但杏林堂却承担了此药物的风险。按照三七分吧,这样才算合适。”

掌柜的看着黎锦,心道,黎锦能如此的不为外物所动,以后果真是干大事的人啊。

只可惜他这里庙小,容不下这尊大佛。

最后两人拟定了合约,各自签字画押,合约一式两份。

上面只写了黎锦未来一年消食丸的量,每日不少于三十枚,具体更多的话,自然赚的也更多。

当天下午,黎锦就跟园主通了气,园主说晚上就能把山楂送过去。

两百斤的山楂全堆在书房的角落里,黎锦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草药,开始用杵舀研磨。

而秦慕文则在厨房处理糖块,煮糖水。

黎锦想,药丸可以晾干了包起来储存,但山楂不行,他家里没有专门的地窖,只能把做好的药丸全都运到杏林堂去,那里自有储存的地方。

两百斤的山楂,一共花费一两银子,可以做大概六千枚消食丸。黎锦一天也最多做一百八十枚。

而草药由掌柜的后,三十枚消食丸的需要用到十五文钱。

一百八十枚就需要花费九十文。

但这若是全部卖出去,就可以赚三百六十文。黎锦分得七成,毛赚两百五十二文。

除去成本价,净赚就是一百六十二文。

这么算下来,一个月若是把所有的山楂都做完,净赚足足有五两银子

虽然这钱还不足以他在镇上买房,但好歹家里也不算只出不进了。

二来,用杵舀磨药材和山楂,对黎锦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吴大夫本以为每日炼药三十枚已经算黎锦的极限了,当他看到黎锦跟掌柜的敲定合约后,第二天直接拿来了接近两百枚药丸,整个人满脸的茫然。

传说中炼药也可以批量生产吗

整整一个九月,黎锦都在忙活消食丸的事情,除了一些不小心作废了的,总算做完了两百斤的山楂。

掌柜的直接把钱支给他,足足八两多的银子,当然,这是毛利润。之前买糖块和山楂花了大概三两银子。

但这也直接让秦慕文的小金库第一回有了超过十两银子。

他每日睡觉前都要拍拍床脚的褥子,然后郑重其事地把小包子放在上面。

黎锦看着他地动作,笑道“有十两银子就这么开心”

秦慕文点头“明年二月阿锦去县里考试的盘缠就有了。”

黎锦捏着他的脸颊“没想着给自己买御寒的棉衣”

秦慕文啊了一下“这个不太需要吧,整个冬天我都在家里,咱家现在有地龙呢”

黎锦想,就算有地龙也是屋子里啊,少年又不是一直呆在屋子里的。

他最近应该去布庄打听一下棉衣的价格了,最好带着一圈白色的毛边,少年穿上后只露出一张小脸,一定很好看。

过了几日,李大河让黎锦去他家拿鸡笼和一堆给小包子的玩具。

秦慕文看着这些玩具,抿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黎锦说“他现在玩不了,长大就可以玩了。”

秦慕文主动抱着黎锦的腰,脸埋在他的身上,“嗯。”

此生能遇到这样的男人,何其有幸。

秦慕文这几日也没闲着,用麻绳把自己敲下来的柿子捆起来,倒吊在厨房的房梁上。

黎锦偶尔闲了,去偷偷摘一个吃掉。

秦慕文则一直忍着,他说“等到下了雪,才是柿子嘴甜最好吃的时候。”

黎锦不明白这是什么原理,但其实农家的经验一般不会出太多问题。

于是他跟着少年一起忍到了下雪的时候。

柿子皮儿薄,虽然个头小,但颜色火红,轻轻一撕,皮儿就轻易的脱离,一口一个柿子,配着远山的雪景,让人油然而生出几分恬淡来。

如今黎锦的画技已经可以拿得出手了,少年嘴小,偏要学着黎锦那样一口一个,结果脸颊都鼓起来,十分可爱。

黎锦就把这一幕画下来,卷成轴状,放在书房的画筒里。

家里的五只鸡在天气越来越冷的时候,就蜷缩在一起,抵御风寒。

黎锦用家里穿不上的旧衣服给鸡笼做了一个帘子,把热气掬在里头。让它们也安心的过冬。

李柱子经常会趁着天气好的时候,叫黎锦一起上山捡柴火。

一是有个伴儿也有个照应,二就是他们两家都修了地龙,这玩意儿很耗柴火,之前秋末捡的那些根本不够。

李柱子常说“儿女都是来讨债的,要不是老三太小,这地龙我肯定不升。”

黎锦笑了笑没说话,其实李柱子这个经常把重男轻女挂在嘴边的人,对他家二丫也不错。

冬季还想着给二丫做一身新棉袄,至少没有偏心到离谱的地步。

鸿雁村终于在第五场雪到来的夜晚,迎来了元月新年。

此前黎锦已经给全村人写了福字和春联,往年都是由村长写的,但最近黎锦在镇子上名气越来越大,村里人也都乐意蹭蹭文曲星老爷的喜气。

一个个都候着黎锦。

村长那天一边抽烟一边笑着说“我这老骨头可算是能休息了。”

虽然村长这么说,但黎锦还是请村长给自家题了一个福字。

俗话说福到,这个字让村里德高望重的人题再好不过。

而黎锦则给自家写了两副喜庆的春联,年味也越来越足。

在这个阖家欢庆的日子里,黎锦和秦慕文炖了萝卜排骨汤,做了红烧肉,炒土豆丝,大白菜炖粉条,配着秦慕文包的小鱼模样的白菜猪肉饺子,十分丰盛。

两人就把东西摆在黎锦之前练字的储物柜上,屋里地龙烧的火热,黎锦开了一坛村长送的桂花酿,给少年倒了一杯,问“会喝酒吗”

秦慕文缓缓摇头,原本两人成亲要喝合卺酒的,但那时候谁都没在意这个礼数。

黎锦说“那就喝点尝尝。”

秦慕文学着黎锦的样子一口饮尽杯中酒,结果被火辣辣的感觉划过喉咙,他忍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秦慕文面容白皙,一喝酒就上头,脸颊变成了桃红色,眼睛也水汪汪的。

黎锦看着他的模样,不准他再喝,自己则一杯杯喝完了一坛酒。

他上辈子酒量还行,原主之前经常喝酒,酒量也不差,再加上桂花酿度数不高,黎锦喝完一坛依旧没有醉意。

只是微醺罢了。

黎锦想,自己来到这世界已经半年了,早就产生了归属感,他喜欢、在乎自己的妻儿。

也要为了他们,拼尽自己的力量,去考取功名。

元月刚过没几天,县城里就张贴了告示出来,说今年准备参加县试的考生可以带着自己的名帖,去县衙领取报名表。

报名表要填写个人姓名、籍贯、年龄,以及家庭关系。

另外还有一份是担保人的帖子,包括同村四个人和一名秀才,本来是规定廪生,也就是有工资的秀才,但新帝上任直接免了这一项,所以宋先生也有了担保资格。

大年初五,陈西然就跟着黎锦踏上了去县城的路。

当然,有陈大少爷这个关系在,黎锦也蹭了一回带篷的牛车坐。

牛车里,并排放着两个箱笼。黎锦那个是李大河为他打造的,跟市面上卖的差不多,有很多小格挡。

黎锦装了自己的换洗衣服和书籍,此次一去三天,也算他第一次出远门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求营养液浇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