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828章 重庆之战(上)(1)

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828章 重庆之战(上)(1)

作者:贰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37:1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828章 重庆之战上1

他说“朕已经失去向大人,不想再失去你们。”

陆秀夫等人只是叹息不语。

向东阳猝死任上之时逐渐在民间传开,无数百姓自发赶到向府外,跪倒在地叩首。

分田制度出于向大人之手,说向大人是他们天大的恩人,这都毫不为过。

到向东阳灵柩出府安葬时,长沙城内万人空巷。只有主街,数万百姓蜂拥如潮,为向东阳送行。

天师道元真子等人走在送葬队伍最前头,嘴里念念有词。赵洞庭执灵位,以向东阳子嗣身份跟在队伍中前行。

朝廷上至杨淑妃、陆秀夫、张世杰,下到三品官员,基本悉数到齐,俱是跟在送葬队伍内。

得知消息后主动请命朝廷为向大人送葬的佛、道人事就更是多不胜数。

岳鹏率天魁军披白拱卫。

整个送葬队伍,不算夹岸相送的百姓,也已逾万人。

大宋史官在史书上记载浓厚一页,大宋景炎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太师、副国务令向东阳猝死于任,藏于岳麓山。

陵墓规格,以皇上亲王之规格待之。

待得赵洞庭等人下岳麓山以后,无数百姓自发赶往岳麓山太师墓祭拜,香火逾月未熄。

而赵洞庭下山以后,当即便带着陆秀夫、王文富、张世杰等肱骨去了行宫大殿。

向东阳葬礼这三日,他痛定思痛,终究还是打定主意要将这事跟陆秀夫他们明言。

让太监给众人上座后,赵洞庭便说道“今日,朕有两件事想要知会几位大人。”

陆秀夫等人都是神色微凛。

皇上既然说是知会,那显然这其中已经没有什么探讨余地。

几人都是抬头看着赵洞庭。

赵洞庭道“向大人猝死于任上,这是大宋的损失,也是朕的损失。朕痛定思痛,决意再施新政。以后朝中取消朝会,诸位大人不必再每日早晨上殿。若有事宜,诸位可在各自府衙内召集众臣举行会议便是,需得朕出面的大事,可直接进宫见朕。另外,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年岁超过六十岁者必须退离主官位置,不得再终日操劳国事。过六十五岁,便不得再朝中任职,可挂学士之职安心在家养老。五品以上官员则再低五岁,过六十岁者离官卸任,朝廷每月都发以抚恤。”

他这番话说出来,让得陆秀夫等人登时都是露出极为惊讶之色。

以前朝中官吏确实也是有“退休”这个说法,但却没有具体的年龄规定。

陆秀夫沉吟过后,拱手道“皇上,若是如此,现在朝中岂不是就得有许多官员必须卸任”

赵洞庭点点头,“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先将这新政颁布下去,再给到达年限的官员两年时间,让他们着重培养下头有潜力的官员,届时朝廷酌情提升。现在国子监也已初成气候,朕看科举制度也可以再度施行了,仍分文武科举,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考四书五经、诗文、武艺之类。”

他这几天心中都在想着这事,说出来也就不用再加思索,“文举;主考修身、治国,武举;主考修身、治军。科举之前,可公布朝中空缺官职,让举生们自行选择衙门,如监察、提刑等省,就还得考监察、提刑等方面知识,再如水利、农业等,则还得考这方面专业知识。你们以为如何”

说着又看向接王文富班的国子监大祭酒,道“以后国内各最高学府,分别开设这些科目,注重培养各方面人才。”

陆秀夫等人都是怔住。

赵洞庭此时说的这些,这真是他们以前连想都没有想过的。

以前科举,可不就是考谁更熟记圣人教诲谁更能作出景绣文章

只是现在想来,如果真依皇上的意思办,似乎这样提拔起来的官员,办事能力真的会要高上许多。

跟着赵洞庭这些年,他们的思维也逐渐跟着潜移默化开放起来,不再那般拘泥于古法。

王文富有多年任职国子监的经历,对这项新政益处最是能够心领神会,率先拱手道“皇上圣明。”

这事,便就这么被定下来。

陆秀夫等人竟然没谁提出异议,这倒反让得赵洞庭有些惊讶了。他本来还准备费些口水说服他们的。

仅仅就在翌日早朝,赵洞庭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布了退休、文武科举这两项事宜。

满殿皆惊。

特别是如陈江涵这般已经到退休年纪的官员,就更是心潮起伏了。

这可是和他们切身有关的事。

但到底还是没有谁提出异议。毕竟这事皇上是一刀切,而不是针对哪个个人而言。

他们都是朝中任职多年的官员,也是明白,皇上突然颁布这样的退休制度,定然是和向大人猝死有关系。

皇上这是怕他们中间再出现有如向大人那样的情况。

有到得退休年纪的官员心里不禁很快开始掂量着,衙门下头有谁能够接自己的班。

赵洞庭想要任能才治国,但也并不代表,个个官员都是这种想法。

这其中的牵扯,说是千丝万缕都并不为过。

官场上人走茶凉,谁还不想培养个亲近的后生,能够让得家族继续鼎盛

这日散朝以后,众文武官员回到各自衙门,少不得要找些下头官员秘密谈话。

也有官员开始竭力想要将族中子弟塞到就在荆湖南路境内的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内去。

甚至有人知道自己怕是能量不够,将族中子弟塞到民间颇有声望的那些个私立学院中去。

宋朝学府分为官立、半官立、私立,其中当然以如岳麓书院这样的官立学院最受朝廷青睐,但其余半官立、私立学院,同样也有举荐贤能的资格。

当然,现在皇上既然重开科举,且言明以后不再接受任何举荐,都以科举成绩定论,这所谓的举荐资格自然也就没什么用了。

但是不出意外那些私立学院以后也会效仿岳麓书院开设个个专业课堂,能让子弟进去学习,总比在家看书要好得多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