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美人上位 > 第118章 第118章

美人上位 第118章 第118章

作者:什嫁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19:55: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太皇太妃之问。

宗亲们与卫卿珩同辈的,在四月左右的时候,统一改了名字,避开皇帝的名讳。

这事由宗室领头的“管理人”禧王率先提出来,和年号、尊称等的修改不同,为了表示皇帝对同辈宗亲或其他等的宽容,在宗室内这事一个需要“来回拉扯”一番的内容。

宗亲和百姓、百官等是不一样的。

改名事情要宗亲主动提出来,皇帝为表示宽容再推辞一番,然后宗室再表示顺从和尊敬。

出了禄王那等子事情,大家一点不敢拖延。

前后一来一往的,终于落定下来。

卫卿珩的名字自然不变,有重合字的自己修改,而同辈字的“卿”统一改为“予”。

像原本的九皇子卫卿荃就成了卫予荃等。

这日,钦天监终于算准了封后大典举行的日子。

卫卿珩原要求的是六月左右,炎炎夏日之前。

钦天监左算右算,一来是礼仪流程繁复时间太赶,二来六月的日子挑来挑去,好像都没有特别符合皇帝要求的封后大典的日子,最后给了几个七月的日子。

“就这个吧,七月七日。”卫卿珩和戴玥姝道,“最和你属相,日子也好,与我和孩子们也相合,关键应该是刚好出了梅雨季,天又还不至于太热。”

“可以。”戴玥姝点点头,她前头就提了,要么提早些赶在春末时节,要么推迟一点到秋初去,毕竟礼服华丽贵重,一层层的,便是做了春夏的款式,实际上也轻松不到哪里去。

典礼本身有大半日的时间,正常该是从早到中午,凑了太阳初升的吉兆,但因为又有了皇帝娶妻的寓意在,所以尽管不随民间或是寻常娶妻在傍晚时,封后大典的举行时间还是安排在了下午。

卫卿珩还想补一部分婚礼的走礼在,所以基本上是从下午一直要到大晚上,下午是封后典礼,祭天、祭祖、祭社稷一套,傍晚是娶妻礼,大部分是皇帝成亲该有的那些礼节和流程。

对此戴玥姝已经心里有数。

卫卿珩上头没有嫡出的长辈,但庶长辈也算长辈。

故而,他们这头刚刚定下,吩咐落下去,卫卿珩便立马收拾收拾准备去汇报给太皇太妃和太妃们听了。

她们当然不会没眼色说一些什么日子不好之类的,正常来说只会捧着说吉祥话,两边走走流程就差不多了。

这么些人里头,唯独珍贵太皇太妃庄氏让卫卿珩在意一些,算态度比较珍重和感激的。

一来是庄氏前后做了许多,为卫卿珩清理后宫和燕云势力出了大帮助,他不是不知感恩之人,庄氏本身也很有分寸,可以说从不麻烦人或如何。

二来毫无疑问的,这位是高祖皇帝的挚爱,能留下那么多东西,足以见得这份珍重,即便在民间百姓、文人墨客里风评不好,作为高祖后人,卫卿珩对这位“珍妃”的态度还是要拿出来的。

“我去慈宁宫,你去吗”

“给太皇太妃请安吗”戴玥姝正想答应,结果安安的奶娘,管事的张奶娘过来,说安安吐了,她立马就不敢动了。

“那我也”卫卿珩立马转口。

戴玥姝问了问情况,说是太医已经请来了,等简单问了问情况,她才松了口气

“费不着。”

“本来说好了应该给太皇太妃请安的,不能宫外头都知道大典的日子,结果娘娘那头还没有知会,太失礼了。”戴玥姝对卫卿珩道,“你先去跑一趟吧,本来我也该一道去的,可安安今天吃了新的食物不舒服,才全吐了出来,太医说催吐就成,不是大问题,后面养养就好,我来照顾着。”

卫卿珩的事情排得很满,尤其是恩科的殿试安排在五月初六,没几天的功夫了,掰着手指,十根指头就能数尽。

练兵的新改也出样子了,从四月起,各地大小兵营尤其是京城一带及附近的兵团,不少要按照新模式新规定开始训练,从排兵布阵到兵器使用,为后面改良使用和推广做准备。

才开年几个月,卫卿珩光京城的兵团就去了两趟、召见高级将领数次了,他还打算秋季时候搞围猎,到时候看看新练出来的样子,好就继续推广,不成就找原因改正。

前前后后这么多事情凑在一道,他又是那等事必躬亲的类型,在才起步的阶段根本不敢放下来让下面人来干,唯恐曲解了他的意思好的变成了坏的。

所以,卫卿珩的日程其实排得很满,像给太皇太妃请安这种内容,是专门列了一条,去了必得坐满一个时辰,用些茶点之类的,表示孝心,也给太皇太妃一个展示对孙子爱护的机会。

“真没事。”戴玥姝一看时辰,已经耽搁着了。

虽然她不是算着时间活动的人,但卫卿珩当了皇帝之后便愈发喜欢这样算着时间点,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了,今天、现在耽搁的,转头就变成了他熬夜费的功夫劲头,即使他是能一心多用的人,她也会心疼的。

“太医怎么说的”

“给你看脉案。”

知道他还是不放心儿子,戴玥姝特地叫人把太医写的卫泽曦的脉案拿了过来,用药也安排上了,其实就是弱性的催吐,比成年人催吐用的汤药要轻许多,专门给小孩子用的。

太医自有一套“推拿”“按摩”的手法,他现在就在做这个,这许太医是最擅长小儿病症一块的,他有熟练的一套。

如果他能直接帮安安通过按压腹部,把吃进去的午膳吐出来,那就不用喝催吐的汤药了,如果不成,还是要喝。

先把肚子里让安安呕吐的东西全排出来,因为安安是一边吃一边吐的,没多长时间,所以也不用考虑腹泻的部分。

等安安清干净了肚子,太医再继续给他查看,搞清楚他吐了的原因,看情况用药辅助。

乐乐也吃吐过一次,是除了腹部吃撑了绞痛以外,另一种情况

吃撑到吐了。

所以,当娘的关心久了,戴玥姝一看到安安的情况,从脸色就知道,这不太像是中毒一类的,他吃着吃着就吐了,可能是东西不合胃口,常见的比如乐乐那种吃撑了的。

不过该看太医的还是要看。

卫卿珩看完也发现确实不是大问题,和戴玥姝预料的不差,不是那等中毒、过敏的情况,就是反胃了一阵,胃里胀气的感觉起来之后,小娃娃控制不住,嗓子眼浅,一下吐了出来。

“那好吧。”他道,“我先去太皇太妃那里,叫娘娘久等了。”

一般来说是老人家比小孩重要的,孝道为先,小孩子各种原因留不住“很常见”,安安这边确实没出大事情,只是小情况,所以卫卿珩耽搁了一趟过去还得先和娘娘告罪。

当然,庄氏很好说话,不会因此计较什么,反而可能更担心小曾孙的安危,这是很常见的老人家对小辈的爱护。

戴玥姝留着没去,打算明天亲自再去解释解释,自己先陪着被迫清胃一脸萎靡的安安擦洗、喝白水、休息,然后等吃药或是吃饭。

卫卿珩进了慈宁宫,这边还算热闹着。

太妃们对太皇太妃很重视,太皇太妃也没有倚老卖老,她对小辈都是平常态度,对个别合了她心意的比如戴玥姝或者是小娃娃比如卫含月、卫泽曦会相对更和蔼可亲一些,但对其他人也不差,不是燕云那等看着面善、吃斋念佛,其实心里乌黑如泥的人。

故而,慈宁宫这里的氛围还算挺不错,太妃们渐渐地也找到了新帝登基以后她们该有的生活方式。

“小泽曦没事”

庄氏仍然是一身素衣,头上带着莲花样式的头饰,手上一串佛珠,面上有几分忧色。

缓过了劲儿,她虽然身体依然算不得多好,但好歹没有在成功拉燕云下马之后也跟着去了,反而心态平和了起来,自内向外地有了几分佛性。

“太医看过了,没有问题,现在是皇后在照看。”卫卿珩行礼道,“本该叫娘娘安享福分,此时却让您跟着操心,是子璟的不是”

“都是一家人,”她笑道,忙让洪嬷嬷扶起皇帝,“不说二话的,就是不来也没有事情。请安什么时候都可以。”

“早与娘娘提了请安,又有封后大典的事情与娘娘商量,不好耽搁您的时间。”卫卿珩态度客气。

他既然提起了话头,庄氏也很上道地询问了一些封后典礼上面的事情,问了些细节,但没有说一个不好来,反而是频频点头,表示肯定,哪怕她其实很清楚这个规模、这个隆重程度大概是倍杀当年高祖娶燕云为皇后、太宗晋封上官氏为皇后时候的情况。

朝臣也许可以说抛费,但这话绝不可能从她这个太皇太妃口中说出来。

即使她是众人默认的太皇太后。

没有了高祖,没有了她爱的和爱她的人,即使是再被册立为后,也没有了任何意义,还不如让她守着这个曾经他给她的荣耀,等她死后追封或是快死的时候再晋封,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

说完了封后的事情,话头自然便转到了皇嗣上。

庄氏当然不是催生来的,她既然不是正儿八经的“后”,只是个“妃”,那就没那个必要先吃萝卜淡操心地关心,再说现在一对双胞胎在这里,就说明两个人都好好的,生得出来,那后面的日子还长。

庄氏对开枝散叶没有执念,如果两个人真的恩爱,那自然戴玥姝会帮卫卿珩生,至于其他女人如何如何,她也不是很关心,她都是曾祖母辈了,关心孙辈的后宫属实没有必要。

“应该的。”她点头道,“既然都要三岁了,是要好好安排皇嗣的启蒙,像是高宗那时候,他就很关注你父亲等几个孩子的教育。”

卫卿珩一顿,面上一点点讶然没有掩饰住。

他一直以为这是他父皇对他的父亲的寄托,因为叫燕云等世家传着,众人对高祖一直有不怎么关注子嗣的误解。

当然,从结果来看,先帝出色自不必说,就那叛党禄王,平心而论也是个各方面才能不差的人,一养就是两个有出息的儿子,虽然这是太出息了生了不该有的野心也不好,但总归教育上应该是没有大纰漏的。

“先帝、就是高祖,他那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只能偷偷关注子嗣,尤其注重教、学,书房的太傅全是他精心安排过,还跟着孩子不同资质引导,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庄氏回忆起这些来,脸上多了点笑容,只要想到高祖,她就免不了微笑,即使结局不幸,但那些记忆对她来说都是温暖而明亮的,是让她怀念了几十年都不褪色的美好。

都以为这是太宗为高祖做的描补,是先帝出于对自己父亲的孺慕之情,实际上作为当时知道内情的人,庄氏知道这是真的,也看到了他的努力。

“你父亲是随着学习深入之后,才意识到了这番苦心,高祖当年私下里和我提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还很是感慨,也非常熨帖,世人都误会他,只有他们父子知道这其中的苦心,他还夸你父亲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庄氏笑道。

“与你说几句真心话,高祖当年说过,几个皇嗣里头,其实你父亲的资质不是最好的,反而是他的兄长最优秀。”

太宗先帝的兄长,就是叛党禄王。

卫卿珩不完全赞成,但如果是当年时候,他父皇还没展现出治国方面的才能来,就纸面上的成绩来说,说不定真的会被禄王压了一头。

“”他保持了得体的样子,等庄氏说后面的内容。

“那时燕氏和孙氏关系还没破裂,是前者帮了一把后者这个世家盟友,甚至燕云可能真的生起过扶持大皇子禄王的意思,但是她对自己仍然抱有希望,认为自己能生,或想要一个更好拿捏的儿子。”

既然开了这个头,庄氏也不会藏着掖着,偶然间记忆被翻动起来,她便有些止不住了。

到了这个年纪,经历了这个多事情,她已经无所谓旁人的眼光想法了,再荣耀不过如此,再不幸也就重新回到太庙里去,人走了都是黄土一抔。

“三岁看老,从性情上说,你父亲太宗皇帝其实是很烂漫、好斗心不强、性情温和而宽厚的人。你应该明白,这并不是皇位的最好选择,他天赋也不在此。”

这话卫卿珩确实反驳不了,他心里清楚这一点,尤其到了晚年,后者的特质表现得非常明显,确实不好争斗、不喜竞争。

“高祖最出色的武力和统帅,其实是让禄王继承了去,”庄氏微笑着看他,“但你父亲有一个谁也比不上的才能他的自制力惊人。在书房学会的第一课,便是克制,实际上我想克制与容忍几乎是他皇子时期的主调他是在夹缝中生存的。”

庄氏微微叹了一声,卫卿珩内心也满是感慨。

燕云作乱时,正是先帝为养子从快要继位到继位早期,那些时日尤其艰难。

当时不仅是后宫里燕云和珍妃斗法,前朝世家也在控制着朝堂,同时伸手向皇嗣。

高祖只能一个个填补窟窿,却做不到一步登天,是太宗先帝继位之后,一点点地把疏漏都补起来,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他教给你的首要,也一定是自制。他凭借这种远超常人的自制力,能将攻克一遍遍地完成,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当他真的达到了足够的量的时候,他自然便能学会、也因此拥有了某方面的能力”

“这是一种强大的学习力。当同类型的事情,譬如说写诗、写文章、写政论,都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每种都会了,那他在文墨上的水平一定会很高。同样的,文墨是、治国是、治家也是”

庄氏说的挺好的,但卫卿珩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说这些。

当然,内容上是没有错处的,先帝的优秀毋庸置疑,他也确实是这么教他的,克制也好,其他也好,确实是如此。

直到庄氏终于转到了正点上,这段话一出来,卫卿珩就明白她的意思了,或者说他意识到,她想要试探他什么了。

“说句托大的话,当年太宗皇帝最初其实是想要仿效最后的我们高祖和我。不过他和先皇后却没有能够抗住,但这后果无法挽回、也没有试错的机会。另一角度说,他的弥补就是培养出你、他最爱的人拼尽一切生下的孩子。”

卫卿珩下意识地抿了一下唇。

这是个很严肃的话题,非常不好接,但太皇太妃庄氏已经先开了这个口。

作者有话说

感谢投雷灌溉的宝贝们,啾咪咪

宝子们看看我的作者专栏づ ̄3 ̄づ

接档文简在帝心,欢迎戳戳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